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州林业局桉树无性系良种繁育展望 被引量:9
1
作者 莫晓勇 《桉树科技》 1996年第2期8-12,共5页
本文从引种、优树选择、种源试验、杂交育种、无性系繁育和应用等5方面简述了桉树无性系繁育的现状,从中对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进行了讨论;结合无性系繁育与速生丰产的紧密关系,论述了今后桉树无性系繁育的发展趋势、方向和策略;并学... 本文从引种、优树选择、种源试验、杂交育种、无性系繁育和应用等5方面简述了桉树无性系繁育的现状,从中对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进行了讨论;结合无性系繁育与速生丰产的紧密关系,论述了今后桉树无性系繁育的发展趋势、方向和策略;并学习巴西的成功经验,结合当地实际,对今后的工作作出展望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无性系 良种繁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业的绿色革命──试述菌根生物技术及在海南和雷州半岛的应用
2
作者 邓琳琳 杨庆焕 +2 位作者 粱居智 周一灵 刘朝 《热带林业》 1996年第3期89-95,共7页
菌根在在林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是树木引神成功、提高林分质量和地力的自然资源。本文择要介绍了我国十多年来在菌根应用研究上的重大成就,例举了理论先进、使用简便、效益显著的Pt菌育苗造林技术,指出海南和雷州半岛在生态保... 菌根在在林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是树木引神成功、提高林分质量和地力的自然资源。本文择要介绍了我国十多年来在菌根应用研究上的重大成就,例举了理论先进、使用简便、效益显著的Pt菌育苗造林技术,指出海南和雷州半岛在生态保护恢复和迅速发展的林业建设中,高科技和价廉的菌根生物技术,在生产应用中需要重视的几个方面问题,展示了这一地区菌根应用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根技术 应用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州尾叶桉实生人工林木材基本密度的变异初探 被引量:1
3
作者 黄少伟 肖文光 +2 位作者 陈炳铨 骆振绍 黎月东 《桉树科技》 1997年第1期11-15,共5页
对雷州5年生尾叶桉实生人工林研究的结果,表明尾叶桉木材基本密度变异大,变幅为0.3709~0.6476g/cm^3,且主要是受遗传控制。木材密度与高、径和材积生长呈极显著正相关,通过选择可得到生长快、密度高的优良材料。不同叶型和皮型个体的... 对雷州5年生尾叶桉实生人工林研究的结果,表明尾叶桉木材基本密度变异大,变幅为0.3709~0.6476g/cm^3,且主要是受遗传控制。木材密度与高、径和材积生长呈极显著正相关,通过选择可得到生长快、密度高的优良材料。不同叶型和皮型个体的木材密度和木材量具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表现出很强的规律性。披针形叶、粗皮或全脱皮是密度高、木材量大的个体形态特征,可作为早期选择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叶桉 木材基本密度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州半岛浅海沉积砖红壤的微量元素施肥与桉树生长量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尚均 李淑仪 +2 位作者 简明 蓝佩玲 廖新荣 《广东林业科技》 2007年第4期33-37,共5页
针对雷州半岛桉树林出现的桉红叶枯梢病,进行施微肥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单施硼对刚果12号W 5无性系和U6无性系有明显的防治效果;硼与铜、铁、锰、锌等配施效果明显好于单施硼;桉树不同树种对微量元素营养有一定的选择性,硼与铜、锌、... 针对雷州半岛桉树林出现的桉红叶枯梢病,进行施微肥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单施硼对刚果12号W 5无性系和U6无性系有明显的防治效果;硼与铜、铁、锰、锌等配施效果明显好于单施硼;桉树不同树种对微量元素营养有一定的选择性,硼与铜、锌、铁、锰等配施可使刚果12号W 5大幅增产,而硼与钼配施对尾叶桉U6生长效应显著;施用硼可有效消除雷州半岛桉树的桉红叶枯梢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微量元素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枯枝落叶分解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69
5
作者 杨曾奖 曾杰 +2 位作者 徐大平 李尚均 卢建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49-654,共6页
枯枝落叶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枯枝落叶的分解是一个以生物为主要参与者的过程,土壤动物使粗枯落叶实现物理性分解,土壤微生物则使枯落物碎片进一步分解为简单无机分子或转化为腐殖物质。土壤微生物的分解受枯落物自身... 枯枝落叶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枯枝落叶的分解是一个以生物为主要参与者的过程,土壤动物使粗枯落叶实现物理性分解,土壤微生物则使枯落物碎片进一步分解为简单无机分子或转化为腐殖物质。土壤微生物的分解受枯落物自身成份的影响,粗脂肪与可溶性糖等在前期分解,木质素与纤维素等在后期分解,低w(C)/w(N)比枯落物易于分解,枯落物内的有机氮最终将降解为NH+4和NO-3,用于描述枯落物分解的最常用模型是指数方程x/x0=e-kt。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引起的火烧也是引起地面枯落物消失的重要因素,它有很强的负面效应,造成有机氮的损失。影响枯落物分解的因素很多,它们主要是通过影响分解生物而起作用,这些因素有树种、温度、湿度、酸碱度、污染等。阔叶树枯落物通常比针叶的分解快,温度与有机氮的矿化有线性关系,硝化作用可在大幅度的温度范围内发生,但最适温度通常在25℃。碳矿化的最适含水量约60%,在过于淹水条件下易于出现反硝化作用而造成氮损失。森林枯落物分解以真菌为主,适于在较高pH条件下进行,但与枯落物种类有关,云杉最适分解酸度为pH5~7,多种阔叶树最适分解酸度在pH3.5,土壤变酸时通常造成细菌数量显著下降,而以真菌占主导。枯落物的处理方式影响森林土地的生产力,移除地面枯落物或采伐剩余的枝叶可造成土地肥力的显著下降,相反,则有利于维持土地肥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枯落物 分解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钾素营养对浅海沉积土桉树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杨曾奖 李尚均 +3 位作者 徐大平 陈源 简明 王忠林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37-340,共4页
研究了浅海沉积物发育的砂壤土上种植桉树(EucalyptusU6),N60g/株、P2O590g/株作基肥,钾肥的多次施用对桉树的生长影响,结果表明:只是在造林前配合NP作基肥或当年追施钾肥才能发挥理想的钾肥使用效果。在NP作基肥的基础上添加氯化钾50g/... 研究了浅海沉积物发育的砂壤土上种植桉树(EucalyptusU6),N60g/株、P2O590g/株作基肥,钾肥的多次施用对桉树的生长影响,结果表明:只是在造林前配合NP作基肥或当年追施钾肥才能发挥理想的钾肥使用效果。在NP作基肥的基础上添加氯化钾50g/株,一年生树高增长24.6%,当年再追施氯化钾50g/株的处理,一年生树高增长52.5%,二年生胸径则分别增长22.1%、42.8%;而后钾肥的追施效果不显著;这些差异一直保持到伐龄6a,但随林龄的增长,差异有所减少。由于材积由树高和胸径来决定,使处理间材积上的差异更加明显,并由此带来明显不同的经济效益。桉树对肥料的“相互作用效应”是明显的,造成以上结果的最大可能是桉树对元素的平衡需求。因此,建议桉树施肥以多元素的复合肥为主,并添加适量的微量元素,对其提供完全的营养,才能获得理想的产量,同时,应尽早进行施肥,以免错过桉树敏感期对肥料的大量需要而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施肥水平 沉积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树无性系的木材密度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康尚福 彭仕尧 +1 位作者 陈文平 罗建中 《桉树科技》 2004年第2期27-31,共5页
通过胸高1.3m处的木芯,研究了树龄分别为:33个月、42个月、55个月3个试验中,40余个桉树无性系的木材基本密度及木芯体积。研究结果表明:木材密度随树龄的增大而增大,桉树的各树种间、各树种的无性系间木材密度均存在显著差异。在研究的... 通过胸高1.3m处的木芯,研究了树龄分别为:33个月、42个月、55个月3个试验中,40余个桉树无性系的木材基本密度及木芯体积。研究结果表明:木材密度随树龄的增大而增大,桉树的各树种间、各树种的无性系间木材密度均存在显著差异。在研究的品种中,各树种的木材密度在399—500kg/m^3之间,各无性系的木材密度在373—510kg/m^3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密度 无性系 桉树 树种 树龄 木材基本密度 品种 研究结果 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树主要食叶害虫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8
作者 何普林 姚珍 陆恒 《桉树科技》 2007年第2期37-40,共4页
介绍了我国桉树主要食叶害虫的种类和发生情况,描述了茶尺蛾、油桐尺蛾及同安钮夜蛾三种桉树主要食叶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并从营林措施、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及林间施药技术等方面对桉树主要食叶害虫防治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桉树 食叶害虫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树扦插育苗轻基质试验 被引量:20
9
作者 龙腾 林海球 +2 位作者 黄卓烈 莫晓勇 李尚琨 《广东林业科技》 2000年第2期1-5,共5页
试验结果表明 :在 12种不同配方基质中 ,各组合基质间的干、湿重达极显著差异 ,扦插生根率和杯期苗木高生长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以容积比为 2∶1的炭化木糠 +黄心土基质的平均每扦插杯干重和湿重都最轻 ,分别为 40 .9g和 5 2 .1g ;扦... 试验结果表明 :在 12种不同配方基质中 ,各组合基质间的干、湿重达极显著差异 ,扦插生根率和杯期苗木高生长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以容积比为 2∶1的炭化木糠 +黄心土基质的平均每扦插杯干重和湿重都最轻 ,分别为 40 .9g和 5 2 .1g ;扦插平均生根率最高的为泥炭土 +黄心土基质 ,生根率最低的为容积比 1∶1的炭化栲胶渣 +黄心土基质 ,分别为 85 .9%和 6 .7%;从基质改良角度考虑 ,容积比为 2∶1∶1的木糠 +黄粘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扦插 轻基质 纸杯育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桉树人工林生长应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忠林 何普林 +3 位作者 刘晓丽 陈源 康祥福 李俊 《桉树科技》 2005年第1期37-40,共4页
对目前我国桉树人工林生长应力的研究现状,特别是活立木生长应变的测量进行了归纳,并对未来桉树人工林生长应力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桉树人工林 生长应力 研究进展 生长应变 活立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树无性系速生丰产林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莫晓勇 刘朝 彭仕尧 《桉树科技》 1996年第1期25-31,共7页
本文采用国际通用的财务动态分析,对雷州林业局1368.2hm^2桉树无性系速生丰产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按树无性系林营林投资平均为4146元/hm^2,6年纯收入35905元/hm^2,产投比(动态)为7.7:1,全林净现值为5911292元,内部收益率为25.63%,投... 本文采用国际通用的财务动态分析,对雷州林业局1368.2hm^2桉树无性系速生丰产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按树无性系林营林投资平均为4146元/hm^2,6年纯收入35905元/hm^2,产投比(动态)为7.7:1,全林净现值为5911292元,内部收益率为25.63%,投资回收期(动态)仅2.6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无性系 丰产林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树扦插育苗技术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5
12
作者 肖路明 《桉树科技》 2001年第1期25-28,共4页
桉树扦插育苗(以苗繁苗)技术的推广应用,极大地推动了桉树无性系造林的发展和进步。本文通过对雷州林业局桉树无性系繁殖育苗技术研究的回顾和当前桉树扦插育苗的实践经验及存在问题的论述,阐明了今后扦插育苗技术研究领域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 桉树 扦插育苗技术 研究领域 发展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肥的不同下放方法对雷林1号桉幼林期产生的效应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朝 《桉树科技》 1999年第2期43-46,共4页
在基肥数量、种类以及其它营林措施、成本完全相同的情况下,进行基肥的四种不同下放方法对雷林1号桉前三年幼林期生长观测研究,结果发现,当年生:处理 A 的胸径、树高生长指标匀显著好于处理 B、C、D;二年生:四种处理的胸径、树高生长匀... 在基肥数量、种类以及其它营林措施、成本完全相同的情况下,进行基肥的四种不同下放方法对雷林1号桉前三年幼林期生长观测研究,结果发现,当年生:处理 A 的胸径、树高生长指标匀显著好于处理 B、C、D;二年生:四种处理的胸径、树高生长匀未达到统计上的显著水平,单株材积生长在存显著差异。三年生:四种处理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三个指标匀未达到统计上的显著水平。但是从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生长曲线图及作单株材积百分比比较发现四种处理间依然存在较大差别,从好到差的排列顺序(处理A→D→B→C)没有变化,随着林龄增大,处理间的胸径和单株材积的差值随之增大。2年生:处理间的单株材积增长是18.5%到87.7%幅度;3年生:处理间的单株材积,增长是13.0%到70.5%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肥 雷林1号 桉树 幼林期 肥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树无性系测定研究报告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朝 莫晓勇 肖文光 《桉树科技》 1996年第2期23-31,共9页
1991、1992年了共进行4个树种、8个无性系测定试验,经过3~4年的调查观测表明,在全局范围内表现出速生、丰产、稳定的有 W5、MLA 两个无性系,适地种植可实现稳产的有 Gul 一个无性系。
关键词 无性系 测定 短轮伐期 桉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钾肥追施对桉树生长及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源 杨曾奖 +1 位作者 彭仕尧 陈文平 《桉树科技》 2005年第2期18-22,共5页
浅海沉积物发育的砂壤土上种植桉树(Eucalyptus U_6),N60P_2O_590g/株作基肥,钾肥的多次追施结果表明:只有在造林时或当年施用钾肥才能发挥好的施肥效果。在NP作基肥的基础上添加氯化钾50g,株,一年生树高增长24.6%,当年再追施氯化钾... 浅海沉积物发育的砂壤土上种植桉树(Eucalyptus U_6),N60P_2O_590g/株作基肥,钾肥的多次追施结果表明:只有在造林时或当年施用钾肥才能发挥好的施肥效果。在NP作基肥的基础上添加氯化钾50g,株,一年生树高增长24.6%,当年再追施氯化钾50g/株的处理,一年生树高增长52.5%,二年生胸径的增长则分别为22.1%、42.8%;而后钾肥的追施效果不明显;这些差异一直保持到伐龄6年,但随林龄的增长差异有所减少。由于材积是树高和胸径的乘积,使处理间材积上的差异更加明显,并由此带来经济效益的明显不同。桉树对肥料的“相互作用效应”是明显的,造成以上结果的最大可能是桉树对元素的平衡需求。因此,建议桉树施肥以多元素的复合肥为主,并添加适量的微量元素,对其提供完全的营养,才能获得理想的产量,同时,应尽早进行施肥,以免错过桉树敏感期对肥料的大量需要而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施肥水平 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树人工杂交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何普林 莫晓勇 +1 位作者 王善文 龙腾 《桉树科技》 2003年第2期17-20,共4页
简述了桉树人工杂交育种的现状及存在的缺点,并介绍了用嫁接法收集杂交亲本、用植物生长延缓剂(多咬唑)矮化杂交圃等方法。还实践了1种集去雄、隔离、授粉于一体的新型杂交方法,对其操作程序和杂交种的质量等作了介绍。最后结论,建立无... 简述了桉树人工杂交育种的现状及存在的缺点,并介绍了用嫁接法收集杂交亲本、用植物生长延缓剂(多咬唑)矮化杂交圃等方法。还实践了1种集去雄、隔离、授粉于一体的新型杂交方法,对其操作程序和杂交种的质量等作了介绍。最后结论,建立无性系种子园是桉树人工杂交育种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人工杂交技术 育种 嫁接法 植物生长延缓剂 多效唑 杂交种 操作程序 无性系种子园 杂交亲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树组织培养技术研究——回顾与体会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小红 《桉树科技》 2003年第1期26-29,共4页
概述了雷州林业局桉树组织培养研究的发展与现状。全面分析了桉树组织培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潜力,阐明了今后桉树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的领域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 桉树 组织培养技术 雷州林业局 无菌培养体 培养基 环境条件 幼苗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人工林造林密度及株行距设计问题的探计 被引量:2
18
作者 何国华 《桉树科技》 1999年第2期16-19,共4页
结合桉树人工造林的生产实践,就人工林造林密度和株行距与造林效益的关系问题作了探讨。认为郁闭度0.79是造林密度的最大临界值,主张适宜的栽植密度应是成林林分郁闭度在0.7左右。造林密度对造林经济效益有很大的影响。认为人工林等株... 结合桉树人工造林的生产实践,就人工林造林密度和株行距与造林效益的关系问题作了探讨。认为郁闭度0.79是造林密度的最大临界值,主张适宜的栽植密度应是成林林分郁闭度在0.7左右。造林密度对造林经济效益有很大的影响。认为人工林等株行距造林能最有效地利用地力和营养空间。应根据不同的造林树种选择不同的造林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人工林 造林密度 株行距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LA等十九个桉树无性系模糊聚类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2
19
作者 莫晓勇 刘朝 +1 位作者 陈文平 彭仕尧 《桉树科技》 1996年第1期19-24,共6页
以19个桉树无性系为材料,用模糊系统聚类分析,进行优良无性系选择。结果表明:(1)优良无性系有11个,分别是 W5、MLA、GU1、8102、8101、50号、Ls、Lb、Ⅱ优、组Ⅱ、U3。(2)结合试验设计类型和抗风性能,认为其中的 W5、MLA、8102等3个优... 以19个桉树无性系为材料,用模糊系统聚类分析,进行优良无性系选择。结果表明:(1)优良无性系有11个,分别是 W5、MLA、GU1、8102、8101、50号、Ls、Lb、Ⅱ优、组Ⅱ、U3。(2)结合试验设计类型和抗风性能,认为其中的 W5、MLA、8102等3个优良无性系,在雷州半岛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3)结合抗风性能,认为其中的 GUI、U3、Ls、Lb 等4个优良无性系,易受台风危害,只能适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聚类 优良无性系 桉树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树选优与建立基因库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肖文光 《桉树科技》 1996年第2期13-16,共4页
实践证明,桉树选优采用对比评分法,比五株优势木对比法和小标地法的技术简单,容易掌握,减少计算工作量,成本低,效果好。适用于群众性大面积选优.
关键词 桉树优选 基因库 优良无性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