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雷州乌石镇回填复耕600亩虾塘
- 1
-
-
-
机构
雷州市海洋与渔业局
-
出处
《海洋与渔业》
2008年第11期4-4,共1页
-
文摘
从10月20目开始,在雷州半岛西部的北部湾畔,雷州市乌石镇文堂村干余群众挥锄举铲,拉开了回填600亩虾塘“复耕工程”的序幕。
-
关键词
雷州半岛
虾塘
复耕
回填
北部湾
雷州市
-
分类号
S566.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968.22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大珠母贝人工苗育成研究
被引量:17
- 2
-
-
作者
劳赞
欧春晓
梁盛
梁立清
-
机构
湛江海洋大学
雷州白蝶贝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雷州市盛辉珍珠有限公司
雷州市海洋与渔业局
-
出处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20-24,共5页
-
文摘
采用剥落、不剥落、特制附着基 3种育成方式对大珠母贝人工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雷州白蝶贝自然保护区 ,用海底沉笼方法对大珠母贝人工苗育成 ,2 10d后壳高达 (5 3.4 0± 0 .5 8)mm时成活率为 76 .5 %。在海南黎安港 ,用 3种不同的育成方式进行对比试验 ,其中 2 0 0 2年特制附着基组 ,成活率明显高于剥落苗组和不剥落苗组 ,180d后在壳高达 (5 8.2 0± 0 .6 3)mm时成活率为70 1% ,批量生产出壳高 5 0mm以上的大珠母贝 11.2× 10 4 个 ,为大珠母贝苗育成开辟了新途径。
-
关键词
大珠母贝
育成
成活率
人工育苗
-
Keywords
Pinctada maxima
rearing
survival rate
-
分类号
S968.326.3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蛋白分离器对循环水养殖水质理化因子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0
- 3
-
-
作者
曹剑香
梁道栋
孙成波
-
机构
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雷州市海洋与渔业局
-
出处
《水产养殖》
CAS
2010年第5期9-12,共4页
-
文摘
通过测定5个关键水质理化因子,研究蛋白分离器对南美白对虾养殖水质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使用蛋白分离器后,水体的pH值维持在8.0~8.3,养殖水体中氨氮最高达到0.917mg/L,亚硝酸盐最高达到0.324mg/L,DO含量在3.775~6.300mg/L,COD含量峰值为14.27mg/L。
-
关键词
蛋白分离器
南美白对虾
理化因子
调控
-
Keywords
protein fractionator
Litopenaeus vannamei
physical and chemical factors
regulation
-
分类号
S968.22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新型水处理技术在对虾冬棚养殖中的应用
- 4
-
-
作者
曹剑香
梁道栋
孙成波
-
机构
广东海洋大学
雷州市海洋与渔业局
-
出处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3-24,共2页
-
文摘
随着水产养殖业尤其是海水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养殖方式也由半集约化向高度集约化发展,养殖水体的污染日益严重。我国传统的对虾养殖以池塘养殖为主体,采用“三塘合一”的养殖模式,对虾的摄食、排泄和活动在同一个池塘里完成。常因池中残饵、水生生物排泄物及尸体等的腐败、分解,引起水质恶化,产生有害物质,如氨氮、亚硝酸盐等,引起对虾发病,甚至死亡,
-
关键词
海水养殖业
对虾养殖
水处理技术
集约化发展
应用
冬棚
池塘养殖
水产养殖业
-
分类号
S968.22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三级高位池半循环水生态精养对虾模式
被引量:1
- 5
-
-
作者
梁道栋
曹剑香
-
机构
广东雷州市海洋与渔业局
湛江海洋大学
-
出处
《水产养殖》
CAS
2005年第3期21-23,共3页
-
文摘
三级高位池半循环水生态精养对虾模式是将对虾养殖池设计成第一级(小)池、第二级(中)池和第三级(大)池3个不同面积的集约化养殖方式,在每级池中养殖1个月左右,转入下一级池,在整个养殖周期内,只添加淡水,进行半循环养殖,只依靠有益细菌降解池中污物,调节水质,因此,该模式具有成本低,效益好,污染病害少等特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养殖模式。
-
关键词
水生态
高位池
精养
对虾养殖池
养殖方式
养殖周期
循环养殖
细菌降解
养殖模式
集约化
第三级
成本低
添加
病害
-
分类号
S968.22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TV212.4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
-
题名土塘鱼虾混养高产高效养殖模式
被引量:3
- 6
-
-
作者
梁道栋
曹剑香
王成桂
-
机构
广东省雷州市海洋与渔业局
广东省海洋大学
-
出处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2-33,共2页
-
文摘
近年来,随着南美白对虾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由于盲目开发和片面追求高产,造成国土资源的极大浪费,也使海水富营养化加剧,病害也随之越来越多,危害越来越大。在单一南美白对虾的养殖中,虾苗退化日益严重,抗病能力降低,
-
关键词
养殖模式
高产高效益
鱼虾混养
南美白对虾
海水富营养化
对虾养殖业
国土资源
抗病能力
-
分类号
S964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S966.12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南美白对虾养殖业的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被引量:1
- 7
-
-
作者
梁道栋
王成桂
曹剑香
-
机构
广东雷州市海洋与渔业局
-
出处
《海洋与渔业》
2007年第7期45-47,共3页
-
文摘
南美白对虾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海域,是目前世界上对虾养殖的三大品种之一.由于其对盐度、温度的适应性广,相互残食的现象不明显,养殖成活率高,养殖群体产量高等优点,1999年在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大面积推广养殖一举成功,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自1993年全国虾病暴发后,中国的对虾养殖业遭受沉重打击,对虾养殖及其相关产业一蹶不振.南美白对虾的引进,给中国的对虾养殖业注入新的活力,并很快成为广东、广西、海南三省乃至全国对虾养殖的当家品种.……
-
分类号
S9
[农业科学—水产科学]
-
-
题名杂色鲍人工育苗
- 8
-
-
作者
周小春
陈荣毅
陈小宏
-
机构
广东省湛江市对虾种苗试验场
-
出处
《海洋与渔业》
2007年第7期33-,共1页
-
文摘
杂色鲍(haliotis diverioclor)俗名九孔鲍,是名贵海产品,是我国南方沿海地区的一个主要贝类养殖品种.要发展鲍鱼的养殖,首先要解决种苗生产问题.鲍鱼的人工育苗技术是指在鲍鱼的性腺成熟季节以及水温适宜的情况下,利用人工的方法使亲鲍排精、产卵,以达到孵化大批量的鲍鱼苗来满足市场要求.在湛江,每年的4~6 月和8~12 月是鲍鱼的繁殖季节,这时鲍鱼的性腺成熟度好且水温合适,是进行人工育苗的好季节.……
-
分类号
S9
[农业科学—水产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