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钠盐和含镁复合调味料对大鼠血压的影响及机理分析
1
作者 何雄 游恩卓 +3 位作者 李加兴 徐欢欢 岳元媛 张英帅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20-225,共6页
为探究低钠盐和含镁复合调味料维持血压健康水平的差异,通过动物短期喂养实验进行对比研究并对其机理进行分析。采用正常血压WKY大鼠作为空白对照、自发性高血压(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SHR)大鼠作为受试动物,除每日自由摄食基础... 为探究低钠盐和含镁复合调味料维持血压健康水平的差异,通过动物短期喂养实验进行对比研究并对其机理进行分析。采用正常血压WKY大鼠作为空白对照、自发性高血压(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SHR)大鼠作为受试动物,除每日自由摄食基础饲料外,按照5g/d食盐推荐摄入量的1、2倍,设定SHR大鼠体质量等效的低钠盐(含75%NaCl、25%KCl)以及含镁复合调味料(含65%NaCl、25%KCl、10%MgCl_(2)·6H_(2)O)低剂量组(0.083g/kg)和高剂量组(0.167 g/kg),厄贝沙坦片阳性对照组则依照用药量换算,空白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则给予等体积纯水,分组灌胃28d,再作一般临床观察并检测大鼠血压和心率,最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各受试物对SHR大鼠一般状况及体质量无显著影响;较模型对照组,含镁复合调味料低剂量组第3周可显著降低收缩压,较模型对照组同期平均下降10.71%,效果同厄贝沙坦片相当,且优于同剂量低钠盐,第4周实验结束时含镁复合调味料、低钠盐的低剂量组较模型对照组的降幅分别可达6.01%、7.63%;低钠盐与含镁复合调味料对舒张压以及平均动脉压、心率的影响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见,两者均有助于维持血压健康水平且差异不明显,均可降低收缩压,但对降低舒张压均无显著效果,因含镁复合调味料较低钠盐更具膳食减钠优势,未来值得大力开发成为有益于维持血压健康水平的低钠盐替代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低钠盐 镁元素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血压调节 降压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食盐综合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戴临雪 徐欢欢 +4 位作者 吴志康 唐雄 谢丹丹 贺子倩 李加兴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1-176,共6页
为了解我国食盐产品的品质现状,文章对28种市售食盐的成分和滋味进行解析,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和聚类分析方法对食盐样品进行评价和分类。结果表明,井矿盐氯化钠含量较高,最高可达99.72%;海盐氯化钠含量较低,... 为了解我国食盐产品的品质现状,文章对28种市售食盐的成分和滋味进行解析,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和聚类分析方法对食盐样品进行评价和分类。结果表明,井矿盐氯化钠含量较高,最高可达99.72%;海盐氯化钠含量较低,但钙、镁、钾等无机元素丰富。食盐样品5种滋味指标间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在10种品质评价指标中提取了4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79.041%;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发现海盐得分最高,井矿盐次之,湖盐得分最低;在欧氏距离为10时,可将食盐样品分为4类,符合样品实际情况。综上,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效果良好,将其应用于品质评价领域可为食盐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盐 品质评价 滋味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电子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钠源对O_(3)-NaNi_(1/3)Fe_(1/3)Mn_(1/3)O_(2)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谢伟超 朱贤徐 +2 位作者 吴志康 唐朝辉 李加兴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3-389,共7页
O_(3)型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NaNi_(1/3)Fe_(1/3)Mn_(1/3)O_(2)具有高比容量、低成本和较高循环寿命等特点。为探究钠源对该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以Na2CO_(3)、NaOH、NaHCO_(3)和Na2SO4等无机钠盐为钠源,采用高温固相反应制得一系列的O_(... O_(3)型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NaNi_(1/3)Fe_(1/3)Mn_(1/3)O_(2)具有高比容量、低成本和较高循环寿命等特点。为探究钠源对该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以Na2CO_(3)、NaOH、NaHCO_(3)和Na2SO4等无机钠盐为钠源,采用高温固相反应制得一系列的O_(3)-NaNi_(1/3)Fe_(1/3)Mn_(1/3)O_(2)材料,通过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RD、比表面积分析等检测手段分析钠源对O_(3)-NaNi_(1/3)Fe_(1/3)Mn_(1/3)O_(2)材料形貌、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不同钠源制备的材料均为一次颗粒聚集而成的多晶结构,平均二次粒径D50均小于5μm;以Na2CO_(3)作为钠源得到的O_(3)-NaNi_(1/3)Fe_(1/3)Mn_(1/3)O_(2)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最佳,组装的扣式电池以0.1 C在2.0~4.0 V充放电,首次放电比容量达141.7 mAh/g、库仑效率为95.4%,以1.0 C循环100次,放电比容量从137.2 mAh/g降低至114.3 mAh/g,容量保持率为8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无机钠源 NaNi_(1/3)Fe_(1/3)Mn_(1/3)O_(2) 正极材料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离子电池聚阴离子型正极材料的不足与改进
4
作者 谢伟超 吴剑超 +3 位作者 唐朝辉 朱贤徐 张喻升 李加兴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3-878,共6页
钠离子电池因钠资源丰富带来的低成本优势,成为锂离子电池潜在的替代方案。聚阴离子化合物作为一种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凭借结构多样性、高工作电压和高结构稳定性等特点,成为储能电极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基于钠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以... 钠离子电池因钠资源丰富带来的低成本优势,成为锂离子电池潜在的替代方案。聚阴离子化合物作为一种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凭借结构多样性、高工作电压和高结构稳定性等特点,成为储能电极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基于钠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以及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对正磷酸盐、焦磷酸盐、硫酸盐、氟磷酸盐和混合磷酸盐等聚阴离子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指出各类材料的不足,并给出可行的改进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聚阴离子化合物 正极材料 电化学性能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测定食用植物油中57种有机污染物 被引量:7
5
作者 刘宇星 易守福 +3 位作者 徐文泱 唐万里 康绍英 汪霞丽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5-74,共10页
目的:建立高通量测定食用植物油中57种有机污染物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中的目标物通过乙腈—正己烷溶液提取,经分散固相萃取法与固相萃取净化法净化,采用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测定食用油中16种多环芳烃、17种邻苯二甲酸酯、8种... 目的:建立高通量测定食用植物油中57种有机污染物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中的目标物通过乙腈—正己烷溶液提取,经分散固相萃取法与固相萃取净化法净化,采用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测定食用油中16种多环芳烃、17种邻苯二甲酸酯、8种有机氯和16种多氯联苯的含量。结果:所检测的目标物在0.001~0.1μg/m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8),检出限为0.16~2.0μg/kg,基质加标平均回收率为71.0%~119.5%,相对标准偏差≤12.6%(n=6)。采用此方法对24批市售的食用油进行检测,其中25种目标物在样品中有检出。结论:该方法高效、准确、高灵敏度,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与邻苯二甲酸酯在食用油中的监测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 食用植物油 多环芳烃 多氯联苯 邻苯二甲酸酯 六六六 滴滴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和肠膜明串珠菌混合发酵泡萝卜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8
6
作者 汪姣玲 李加兴 岳元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2-182,共11页
利用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P)和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LM)混合发酵改善泡萝卜品质。以发酵过程中泡萝卜的亚硝酸盐含量、pH、总酸含量、总糖含量、质构特性和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研究菌种配比、接种... 利用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P)和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LM)混合发酵改善泡萝卜品质。以发酵过程中泡萝卜的亚硝酸盐含量、pH、总酸含量、总糖含量、质构特性和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研究菌种配比、接种量、食盐种类和添加量、氯化钙及蔗糖添加量对泡渍萝卜品质的影响,并利用电子舌进行滋味对比分析。通过响应面试验,确定泡渍萝卜的最佳工艺为:植物乳杆菌和肠膜明串珠菌配比为1.6:1,接种量5.7%、低钠盐添加量4.5%、氯化钙添加量0.3%、蔗糖添加量2%。在此条件下发酵6 d,与自然发酵组相比,接种萝卜的总酸含量、脆度及感官评分显著增加,分别为0.59 g/100 g、108.8 N和38.9分,且亚硝酸盐含量低,为0.41 mg/kg。电子舌测定结果表明,混合发酵可有效降低泡萝卜的苦味回味,增强酸味、甜味和鲜味。综上,本研究表明混合发酵有利于提升泡渍萝卜的质地、风味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泡萝卜 接种发酵 响应面法 电子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海藻碘制备工艺及其氨基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文倩 岳元媛 +3 位作者 李加兴 欧阳华峰 王茹 王依平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1-166,共6页
目的:提高海藻碘制备效率、降低成本。方法:研究在海带浸提工段加入超声波辅助技术。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了超声波辅助提取海藻碘的工艺,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终产品中氨基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超声辅助浸提的最优工艺条... 目的:提高海藻碘制备效率、降低成本。方法:研究在海带浸提工段加入超声波辅助技术。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了超声波辅助提取海藻碘的工艺,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终产品中氨基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超声辅助浸提的最优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125 W、超声时间130 min、超声温度57℃,该工艺条件下海藻碘的提取率为39.85%,是不使用超声辅助工艺的1.6倍。制备的海藻碘产品含有11种氨基酸,包括2种必需氨基酸,2种鲜味氨基酸,同时还检测出了二碘酪氨酸。结论:超声辅助技术可以提高海藻碘的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海藻碘 提取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