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创建计算机音乐实验室 为教学科研服务 |
杨丽霞
刘子奋
|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
2004 |
4
|
|
|
2
|
民间性、民族性与时代性:早期国产音乐电影的“在场性” |
邵红缨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0 |
4
|
|
|
3
|
语音素材的组织方式及其音响的结构特征——音响型电子音乐实例解析 |
柴庆伟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
4
|
东亚音乐研究的重要学术成果——对郑锦扬新著《日本清乐研究》的若干认识 |
李颖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
5
|
南音《直入花园》属性考 |
许国红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6
|
在娱神与娱人之间——漳州南靖竹马戏表演调查报告 |
张胜环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
7
|
元认知理论指导下的高等教育阶段声乐教学 |
张胜环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4 |
5
|
|
|
8
|
关于建构设计批评学复杂性的文化思考 |
赵平垣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
9
|
宋元时期福建丝绸纺织业发展的研究 |
余明泾
|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
10
|
中国现代泛印象主义文学批评的文化品格 |
景国劲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
|
|
|
11
|
各呈风采,各有千秋——两部管弦乐《节日序曲》的分析 |
卢广瑞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
2007 |
1
|
|
|
12
|
有的人……——童忠良先生教育往事怀想 |
臧艺兵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
13
|
敦煌莫高窟北朝时期佛陀造像袈裟色彩分析 |
余明泾
|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
14
|
为人民大众而作——钢琴协奏曲《松花江上》分析 |
于璐
|
《音乐创作》
|
2008 |
0 |
|
|
15
|
“格律”与“图景”的碰撞--中国当代民族风格赋格曲创作实践研究 |
刘燕婷
刘鑫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
2022 |
4
|
|
|
16
|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承 |
张胜环
|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
17
|
我爱嘉庚星 |
傅子玖
胡志立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
18
|
图像的缺失与艺术史事件的建构——“圣像毁坏”对西方艺术史的启示 |
汪贤俊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
19
|
孙亦林钢琴四手联弹《丢丢铜仔》的编创特色与教学分析 |
潘晓芬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8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