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建计算机音乐实验室 为教学科研服务 被引量:4
1
作者 杨丽霞 刘子奋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4年第4期84-87,共4页
以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音乐中的运用,使传统音乐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文章以充分发挥计算机音乐实验室在教学、科研两个中心的作用,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新世纪音乐文... 以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音乐中的运用,使传统音乐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文章以充分发挥计算机音乐实验室在教学、科研两个中心的作用,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新世纪音乐文化事业中坚力量为主要目的,从实验功能特点、规范管理、加强建设、构筑综合交流平台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艺术院校 实验室建设 音乐教育 教学科研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音乐基础”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间性、民族性与时代性:早期国产音乐电影的“在场性” 被引量:4
2
作者 邵红缨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53-56,共4页
音乐电影作为一种极具特色的电影类型,其表达上的独特艺术特色使其在类型片中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对于国产电影而言,新中国成立之后,一批极具中国特色与时代风貌的优秀音乐电影相继出现,其中既有以少数民族民间故事为基本蓝本而改编的... 音乐电影作为一种极具特色的电影类型,其表达上的独特艺术特色使其在类型片中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对于国产电影而言,新中国成立之后,一批极具中国特色与时代风貌的优秀音乐电影相继出现,其中既有以少数民族民间故事为基本蓝本而改编的《阿诗玛》《刘三姐》,也有结合当时时代背景的《五朵金花》等。来源于民间的故事基础为这些电影提供了极为生活化的叙事底蕴,在此之上,这些影片大都采取了戏剧化的改编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电影 《五朵金花》 国产电影 独特艺术 《刘三姐》 电影类型 时代风貌 《阿诗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音素材的组织方式及其音响的结构特征——音响型电子音乐实例解析
3
作者 柴庆伟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9-181,共3页
本文以一部使用单一语音素材的音响型电子音乐作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音响素材的分析,从音色布局、音响形态、织体发展三个方面来研究语音素材的组织手法,同时这三种要素也体现出了一定的结构特征,由此来探讨音响型电子音乐的创作手法。
关键词 音响型电子音乐 语音素材 语音变形 音响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音乐研究的重要学术成果——对郑锦扬新著《日本清乐研究》的若干认识
4
作者 李颖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39-142,共4页
郑锦扬教授的新著《日本清乐研究》是一部东亚音乐研究重要的学术成果。它在占有大量珍贵资料的基础上,突出地使用定量分析与乐史系统分析等方法,在我国第一次对日本清乐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专题性研究,并展示了富于逻辑而辞采动人的乐... 郑锦扬教授的新著《日本清乐研究》是一部东亚音乐研究重要的学术成果。它在占有大量珍贵资料的基础上,突出地使用定量分析与乐史系统分析等方法,在我国第一次对日本清乐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专题性研究,并展示了富于逻辑而辞采动人的乐史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清乐研究 郑锦扬 东亚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音《直入花园》属性考
5
作者 许国红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119,168,共10页
《直入花园》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福建南音名曲,应用非常广泛,但在民间却存在争议:一方面被认为是“巫曲”不宜传授、表演;另一方面则被列为中小学南音教材的入门曲和南音演唱初级考级曲目而广为传唱。孰是孰非反映了该音乐事项的复杂性,... 《直入花园》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福建南音名曲,应用非常广泛,但在民间却存在争议:一方面被认为是“巫曲”不宜传授、表演;另一方面则被列为中小学南音教材的入门曲和南音演唱初级考级曲目而广为传唱。孰是孰非反映了该音乐事项的复杂性,其属性趋待厘清,正本清源旨在关照民间疑虑。基于此,文章对该曲的传本、应用结构安排、歌词的变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该曲经过《文焕堂指谱》-《道光指谱》-《泉南指谱重编》等历时性辑录的演变,其宗教属性在不断弱化,旨在回归南音“御前清曲”之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音 直入花园 尫姨歌 指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娱神与娱人之间——漳州南靖竹马戏表演调查报告 被引量:4
6
作者 张胜环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0-105,共6页
闽南竹马戏已有千年的历史,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的表演形式丰富,道具制作复杂,具有鲜明的音乐舞蹈特征和重要的传承价值。文章采取田野调查的方式对漳州南靖县实地采访调查,对其表演内容其道具、伴奏等进行深入研究和调查。
关键词 闽南 漳州南靖 竹马戏 非物质文化遗产 调查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认知理论指导下的高等教育阶段声乐教学 被引量:5
7
作者 张胜环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86-188,共3页
元认知作为教育心理学重要理论,对声乐教育实践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相关研究很少,本文拟结合元认知理论,通过具体声乐教学实践,分析元认知能力的发展以及元认知策略运用对教师、学生的帮助,探讨以元认知理论开展高等教育阶段声乐教... 元认知作为教育心理学重要理论,对声乐教育实践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相关研究很少,本文拟结合元认知理论,通过具体声乐教学实践,分析元认知能力的发展以及元认知策略运用对教师、学生的帮助,探讨以元认知理论开展高等教育阶段声乐教学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认知 声乐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建构设计批评学复杂性的文化思考 被引量:4
8
作者 赵平垣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9,共4页
建构设计批评学的深层矛盾来源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诉求的基本冲突,并表现在设计演变的各种历史形态中。文章从设计批评标准的无法统一;学科定位的困难;设计批评价值诉求的内在悖论;后工业社会艺术设计作为消费主义文化的符号表征给设... 建构设计批评学的深层矛盾来源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诉求的基本冲突,并表现在设计演变的各种历史形态中。文章从设计批评标准的无法统一;学科定位的困难;设计批评价值诉求的内在悖论;后工业社会艺术设计作为消费主义文化的符号表征给设计的价值判断带来不定性四个方面具体展开了对建构设计批评学复杂性的文化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批评 设计批评学 工具理性 价值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元时期福建丝绸纺织业发展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余明泾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44-47,共4页
介绍了宋元时期福建丝绸纺织业的发展状况,从丝绸纺织业的生产规模、品种、质量以及海外贸易几方面加以论述,结合史料的记载和历史遗存的有力证据,对宋元时期福建丝绸纺织业的发展原因进行分析,进一步证明了福建在中国乃至世界丝绸纺织... 介绍了宋元时期福建丝绸纺织业的发展状况,从丝绸纺织业的生产规模、品种、质量以及海外贸易几方面加以论述,结合史料的记载和历史遗存的有力证据,对宋元时期福建丝绸纺织业的发展原因进行分析,进一步证明了福建在中国乃至世界丝绸纺织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元时期 丝绸纺织业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泛印象主义文学批评的文化品格 被引量:1
10
作者 景国劲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5-89,共5页
“印象的批评”是旨在强化批评家个性主体意识和主观情感评价功能、以主观的和印象的审美眼光评价文学的一种泛化批评形态。中国现代泛印象主义文学批评在20年代和30年代中国现代文化语境中成为文坛上的一道独特风景线。他们所倡导的文... “印象的批评”是旨在强化批评家个性主体意识和主观情感评价功能、以主观的和印象的审美眼光评价文学的一种泛化批评形态。中国现代泛印象主义文学批评在20年代和30年代中国现代文化语境中成为文坛上的一道独特风景线。他们所倡导的文学批评的自由与宽容、创造与超越的理论品格,对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历史主义和政治论、道德论文艺批评,具有本体论意义上的借鉴意义和认识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印象主义 文学批评 文化品格 自由 宽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呈风采,各有千秋——两部管弦乐《节日序曲》的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卢广瑞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07年第2期79-86,共8页
俄罗斯作家肖斯塔克维奇管弦乐《节日序曲》与我国作曲家朱践耳的同名管弦乐作品曲式结构相同,但是,在表现上却各具特色,旋律的写法、和声、复调方面,以及曲式的内部构造也各呈风采,体现出各自鲜明的作曲理念和民族风格。本文在以上方... 俄罗斯作家肖斯塔克维奇管弦乐《节日序曲》与我国作曲家朱践耳的同名管弦乐作品曲式结构相同,但是,在表现上却各具特色,旋律的写法、和声、复调方面,以及曲式的内部构造也各呈风采,体现出各自鲜明的作曲理念和民族风格。本文在以上方面做了较详尽的分析比较,以期他们的创作经验对中国当代音乐的发展有些益处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体裁 调性音乐 奏鸣曲式 作曲理念 民族风格 俄中友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的人……——童忠良先生教育往事怀想
12
作者 臧艺兵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0-146,共7页
在童忠良先生逝世十祭年到来之际,在反省中国学术和中国教育氛围的当下,我们追忆那些为中国音乐学术和教育作出过宝贵贡献的先师前贤的日常言行,凝望他们"正心诚意"的人生,不只是留住那些"述而不著的历史",也是照... 在童忠良先生逝世十祭年到来之际,在反省中国学术和中国教育氛围的当下,我们追忆那些为中国音乐学术和教育作出过宝贵贡献的先师前贤的日常言行,凝望他们"正心诚意"的人生,不只是留住那些"述而不著的历史",也是照见未来的一面镜子。本文以作者跟随童忠良先生学习《乐学》课程为主线,回忆描述童忠良先生的教育往事点滴。作者夹叙夹议,将教育家童忠良先生的人格与治学作了音乐人类学式的文化表述和深度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忠良 音乐人类学 教育 乐学 武汉音乐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莫高窟北朝时期佛陀造像袈裟色彩分析
13
作者 余明泾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2-66,共5页
对莫高窟佛陀造像的衣着色彩进行整理分析,首先将莫高窟内北朝时期佛陀造像的袈裟色彩进行了统计,将其划分为绛(绛赤)、青、缁/黑、木兰几种基本色彩;再从色彩学的角度对所出现的袈裟色彩进行分析。通过与佛教典籍中所记载的关于袈裟用... 对莫高窟佛陀造像的衣着色彩进行整理分析,首先将莫高窟内北朝时期佛陀造像的袈裟色彩进行了统计,将其划分为绛(绛赤)、青、缁/黑、木兰几种基本色彩;再从色彩学的角度对所出现的袈裟色彩进行分析。通过与佛教典籍中所记载的关于袈裟用色的仪轨制度进行比较研究,判断其佛陀造像衣着色彩与现实僧伽服装色彩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 北朝 佛陀造像 袈裟 色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人民大众而作——钢琴协奏曲《松花江上》分析
14
作者 于璐 《音乐创作》 2008年第6期106-108,共3页
本文通过对钢琴协奏曲《松花江上》的曲式结构、旋律写作、音乐构成的文学性及钢琴演奏等方面的分析,剖析作曲家的创作思想、民族情感以及作品中旋律的语言风格、民族文学及戏剧的思维因素。
关键词 鲜明的主题 完美的形式 丰富的生活 高超的技艺 真诚的情感 民族的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律”与“图景”的碰撞--中国当代民族风格赋格曲创作实践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燕婷 刘鑫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3-52,共10页
作为西方复调音乐最高形式的赋格,以特定符号秩序作为其形式的基础,具有“格律”的特点。而从当代民族风格赋格曲所表现的音乐内容来看,则大多呈现出“图景式”的特征。面对“格律”与“图景”之间的矛盾,作曲家们通过对赋格主题的“意... 作为西方复调音乐最高形式的赋格,以特定符号秩序作为其形式的基础,具有“格律”的特点。而从当代民族风格赋格曲所表现的音乐内容来看,则大多呈现出“图景式”的特征。面对“格律”与“图景”之间的矛盾,作曲家们通过对赋格主题的“意象化”构思,赋予间插段“多样化”的形态和功能,对织体进行“自由化”处理,以及融合赋格整体结构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调和了“格律”与“图景”之间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格 民族风格 格律 图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承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胜环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0期138-139,共2页
当前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疏离感、信息时代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产业后继乏人等问题,阻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对此,可运用"兴趣导向,活学活用""与时俱进,贯通古今"原则,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 当前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疏离感、信息时代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产业后继乏人等问题,阻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对此,可运用"兴趣导向,活学活用""与时俱进,贯通古今"原则,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并结合时代要求促进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青少年充分感受中华文化展现出的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爱嘉庚星
17
作者 傅子玖 胡志立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8-42,共5页
为纪念我国著名爱国华侨领袖、原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第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嘉庚先生为我国教育事业所作出的贡献,1990年3月31日,中国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在1964年1月9日新发现的第2963号行星... 为纪念我国著名爱国华侨领袖、原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第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嘉庚先生为我国教育事业所作出的贡献,1990年3月31日,中国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在1964年1月9日新发现的第2963号行星,命名为"陈嘉庚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国华侨联合会 全国政协副主席 中国科学院 紫金山天文台 爱国华侨 教育事业 陈嘉庚 小行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的缺失与艺术史事件的建构——“圣像毁坏”对西方艺术史的启示
18
作者 汪贤俊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4-57,12,共5页
基督教"圣像毁坏"造成的图像缺失,影响到传统西方艺术史研究图像和图像规律的一般方法,研究对象的缺失,与"再现-复制"规律的中断,图像研究有了在本体上思考图像的"有-无",图像环境影响图像规律的新思路。... 基督教"圣像毁坏"造成的图像缺失,影响到传统西方艺术史研究图像和图像规律的一般方法,研究对象的缺失,与"再现-复制"规律的中断,图像研究有了在本体上思考图像的"有-无",图像环境影响图像规律的新思路。将"圣像毁坏"历史事件的描述,转化为艺术史事件,由"物证"构成的艺术史,还原为对艺术史事件的描述;艺术史时空意识,重点不再是风格流变和地域特色,而是不同的时间和空间里事件的状态和性质,以及圣像的反对者与支持者对待图像的意识、立场和行为,事件的当事人是这双方,而非传统艺术史传记中的艺术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像毁坏 图像缺失 艺术史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亦林钢琴四手联弹《丢丢铜仔》的编创特色与教学分析
19
作者 潘晓芬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3-125,共3页
近年来我国钢琴教育界已开始意识到钢琴四手联弹这一形式的特殊教学意义。许多教师也在教学中有意识的选用联弹曲目进行教学,收效良好。然而在四手联弹教材选用方面,教师大多也只能选用外国作曲家的经典作品,中国作曲家自己创作或改编... 近年来我国钢琴教育界已开始意识到钢琴四手联弹这一形式的特殊教学意义。许多教师也在教学中有意识的选用联弹曲目进行教学,收效良好。然而在四手联弹教材选用方面,教师大多也只能选用外国作曲家的经典作品,中国作曲家自己创作或改编的作品与之相比屈指可数。本文通过对孙亦林改编自台湾宜兰调的四手联弹作品《丢丢铜仔》这首曲子编创手法及演奏要点进行分析,以期更好的推动中国民族化钢琴四手联弹作品创作、演奏与教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手联弹 孙亦林 钢琴改编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