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厦门市海沧工业区大气污染物小尺度排放清单 被引量:3
1
作者 巫晶晶 陈锦芳 +3 位作者 方宏达 陈进生 段金明 易思斌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2-131,共10页
基于问卷调查、现场调研和企业填报的基础数据,该文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结合工业源和道路移动源建立了2016年厦门市海沧工业区大气污染物小尺度精细化排放清单。结果显示:2016年海沧工业区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相对厦门的占比较大,按从大... 基于问卷调查、现场调研和企业填报的基础数据,该文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结合工业源和道路移动源建立了2016年厦门市海沧工业区大气污染物小尺度精细化排放清单。结果显示:2016年海沧工业区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相对厦门的占比较大,按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CO、NOx、VOCs、PM10、PM2.5、SO2、BC、NH3及OC,相应值分别为7 381.62、5 511.79、2 606.01、908.19、707.16、659.05、51.06、39.78、4.81 t。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是CO、NOx、SO2及NH3的主要排放源,有色金属冶炼是PM10和PM2.5主要排放源,VOCs、BC和OC排放主要来自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工业区内道路移动源的影响不容忽视,其中NOx和VOCs的排放量占工业源中相应污染因子的20.10%和35.30%。工业区对各种污染因子的贡献率以及大气污染物空间分布趋势表明海沧大气污染物排放主要集中在东南部的港区工业区和其他工业区,因此厦门市大气固定污染源排放控制重点在海沧工业区,而工业区控制重点在东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清单 自下而上 小尺度 工业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农业生产活性氮排放及减排对策 被引量:3
2
作者 黄云凤 翟元晓 +1 位作者 高兵 崔胜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676-4687,共12页
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促使粮食和肉禽奶类食品需求不断增加,由此带来的农业生产活性氮(Nr)大量排放对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的影响日益加剧。黄河流域作为中国的粮食主产区,农业生产活动强度高,为研究其Nr排放规律,采用排放因子法估算2000... 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促使粮食和肉禽奶类食品需求不断增加,由此带来的农业生产活性氮(Nr)大量排放对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的影响日益加剧。黄河流域作为中国的粮食主产区,农业生产活动强度高,为研究其Nr排放规律,采用排放因子法估算2000、2005及2010年黄河流域内9省(区)农业生产不同形态Nr的排放源。结果表明:①黄河流域9省(区)中,农业生产Nr排放量最大的为河南省,最小的为四川省,河南省Nr排放量是四川的8倍。②4种形态Nr排放量从大到小依次为Nr⁃wp(排放到水体的Nr)、NH_(3)、N_(2)O和NO_(x)。化学氮肥施用和畜禽散养是NH_(3)排放的最主要贡献源,其次是规模化养殖和放牧饲养,四者贡献率达85%以上。农田作物系统径流、淋洗以及畜禽养殖流失淋洗对Nr⁃wp排放的贡献率各占1/3左右。四季非蔬菜旱地和畜禽养殖是N_(2)O排放的主要来源,其贡献率之和大于66%。③黄河流域内9省(区)单位农业GDP、单位耕地面积、单位农村人口Nr排放强度最大的均为青海省,单位农业GDP和单位农村人口氮排放强度空间分布基本呈上游>中游>下游的格局,单位耕地面积氮排放强度呈上游>下游>中游的格局。9省(区)单位农业GDP氮排放强度均呈减缓趋势,单位耕地面积和单位农村人口氮排放强度呈稳定或增长趋势,内蒙古各类排放强度变动指数均最大。通过分析黄河流域农业生产Nr排放源及排放强度,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地提出Nr减排对策,为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开展Nr排放控制基础研究和控制技术实验、制定相关政策文件、实现黄河流域农业生产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农业生产 活性氮排放量 排放强度 减排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 NPs改性鱼鳞明胶-琼脂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6
3
作者 张金丽 陈子和 +3 位作者 陈燕婷 任中阳 翁武银 李清彪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496-2503,2509,共9页
以罗非鱼鱼鳞明胶(简称为鱼鳞明胶)作为还原剂和稳定剂制备了银纳米颗粒(AgNPs),将AgNPs与鱼鳞明胶水溶液和琼脂水溶液混合,制备了银含量为0.04%~0.19%(以鱼鳞明胶和琼脂的总质量为基准,下同)的鱼鳞明胶-琼脂-Ag NPs复合膜。采用UV-Vis... 以罗非鱼鱼鳞明胶(简称为鱼鳞明胶)作为还原剂和稳定剂制备了银纳米颗粒(AgNPs),将AgNPs与鱼鳞明胶水溶液和琼脂水溶液混合,制备了银含量为0.04%~0.19%(以鱼鳞明胶和琼脂的总质量为基准,下同)的鱼鳞明胶-琼脂-Ag NPs复合膜。采用UV-Vis、TEM和XRD对合成的Ag NPs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银含量对复合膜理化和抗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得的AgNPs为球形形貌,平均粒径为(9.3±1.8)nm。随着银含量的增加,鱼鳞明胶-琼脂复合膜的色泽逐渐变深,透明度下降。复合膜的断裂伸长率、水蒸气阻隔性能和耐水性能随银含量的增加显著增强,而厚度和抗拉强度却无明显变化。FTIR和热重分析结果表明,AgNPs与膜基质间存在化学相互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复合膜的热稳定性。抑菌环实验结果显示,复合膜可以在较低的银含量(0.04%~0.19%)下实现良好的抗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鳞明胶 银纳米颗粒 复合膜 抗菌性能 食品包装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域工业所有制空间结构研究——以福建省300强工业企业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月英 王翠平 +1 位作者 刘珊红 陈颖锋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71-279,共9页
以地域经济系统理论为指导,以福建省300强企业为研究样本,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的地域单元,以根据区域所有制数量的动态变化所划分的4种区域所有制结构类型为研究的结构框架,以300强企业的所有制及企业主要产品的行业属性为研究起点,分析... 以地域经济系统理论为指导,以福建省300强企业为研究样本,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的地域单元,以根据区域所有制数量的动态变化所划分的4种区域所有制结构类型为研究的结构框架,以300强企业的所有制及企业主要产品的行业属性为研究起点,分析了区域所有制结构的空间变化特征,并探究了区域所有制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区域所有制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研究的结果显示:4种所有制结构类型的区域工业经济发展梯度已经形成,其中,始终多于3种所有制的区域所有制结构和区域产业结构最复杂,工业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所有制结构 区域产业结构 区域所有制结构类型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NO2污染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肖钟湧 谢先全 +3 位作者 陈颖锋 刘珊红 林晓凤 陈国强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010-2017,共8页
利用Aura卫星搭载的臭氧观测仪(OMI)反演的对流层NO2柱密度数据,分析了自2005年以来粤港澳大湾区(GBA)对流层NO2柱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时间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GBA对流层NO2柱密度从2005~2018年呈减少的趋势,每年递减约... 利用Aura卫星搭载的臭氧观测仪(OMI)反演的对流层NO2柱密度数据,分析了自2005年以来粤港澳大湾区(GBA)对流层NO2柱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时间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GBA对流层NO2柱密度从2005~2018年呈减少的趋势,每年递减约为2.8%.小波系数显示时间演化过程中存在9个月的主振荡周期,冬季浓度较高,夏季较低.人为排放和各种自然因素,导致了GBA对流层NO2柱浓度月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明显差异,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出现在6和12月,多年平均值分别为3.9665×10^15和12.3423×10^15molec/cm^2.NO2在空间分布上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冬季12月最明显.NO2污染严重的高值区主要出现在中部地区,如广州市、佛山市和中山市,最大的对流层NO2柱密度可达18.8306×10^15molec/cm^2,大约是周边地区的3倍,且高污染区域向四周逐渐扩散,连成一片.低值区主要在北部的肇庆市和东部的惠州市,多年平均的对流层NO2柱密度约为7.1400×10^15molec/cm^2.对流层NO2柱密度的增长率在不同区域的变化趋势呈现明显的差异,变化范围为-15×10^15~6×10^15molec/cm^2,增长率百分比范围为-65%~65%.出现增长的地区主要是肇庆市北部和惠州市东部的低值区;对流层NO2出现明显减少的区域集中在中部的高值区,减少量最大的地区为广州市、佛山市和中山市交界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观测仪 对流层NO2 变异系数 卫星遥感 粤港澳大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PBL SO2的遥感监测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肖钟湧 陈颖锋 +4 位作者 陈坰烽 施益强 刘珊红 谢静晗 谢先全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4-81,共8页
利用Aura卫星搭载的臭氧观测仪反演的大气边界层SO2(PBL SO2)柱含量数据,分析了自2005年以来粤港澳大湾区PBL SO2柱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变化趋势及其影响的原因。结果显示了粤港澳大湾区PBL SO2柱含量2005-2018年呈减少的趋势,2005年... 利用Aura卫星搭载的臭氧观测仪反演的大气边界层SO2(PBL SO2)柱含量数据,分析了自2005年以来粤港澳大湾区PBL SO2柱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变化趋势及其影响的原因。结果显示了粤港澳大湾区PBL SO2柱含量2005-2018年呈减少的趋势,2005年年平均PBL SO2柱含量为0.551 DU,2018年为0.431 DU,减少了0.12 DU,约为21.8%。最小值出现在2013年4月,区域月平均PBL SO2柱含量为(0.316±0.135)DU。在高值秋冬季节PBL SO2呈现较大的下降趋势;在低值春夏季节PBL SO2保持着相近的水平,大约在0.380DU处上下波动。小波系数显示了PBL SO2的变化在10个月的尺度水平上存在明显的周期变化。粤港澳大湾区PBL SO2月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出现在3月和10月,多年平均值大约分别为(0.404±0.053)DU和(0.565±0.089)DU,10月份整个区域的PBL SO2保持在最高的水平。波动最大出现在7月,变异系数为0.19;而在2月波动最小,变异系数约为0.10。粤港澳大湾区SO2污染严重的地区出现在中部,多年平均PBL SO2柱含量值可达0.600 DU,同时年际间的波动较大;PBL SO2较低的区域主要在东部的惠州市和北部的肇庆,2005-2018年平均的PBL SO2约为0.400 DU,年际间的波动较小。2005-2018年PBL SO2的变化趋势在不同空间上呈现明显差异,变化范围为-0.450~0.290 DU,百分比范围为-55%~65%。PBL SO2出现增长的地区主要是在低值区;在高值区,PBL SO2表现出较大的减少,减少最多的是中山市、广州市和佛山市的交界处,减少了约0.450 DU,约为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观测仪 PBL SO2 变异系数 卫星遥感 粤港澳大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建筑群三维空间布局评价与优化——以厦门岛滨海地带为例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翠平 王豪伟 郑渊茂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8119-8129,共11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建设带来了土地资源紧张,使得越来越多的城市向着高层化、立体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城市建筑群三维空间的最优布局是城市集约化发展的基础条件。针对现阶段的城市建筑群三维空间布局存在一些不足,构建城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建设带来了土地资源紧张,使得越来越多的城市向着高层化、立体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城市建筑群三维空间的最优布局是城市集约化发展的基础条件。针对现阶段的城市建筑群三维空间布局存在一些不足,构建城市建筑群三维空间布局的评估方法体系。以厦门岛滨海地带为研究区,基于多源、多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从建筑景观、热环境和视觉效果3个角度评价厦门岛滨海地带三维空间格局的现状;并总结城市三维空间布局优化发展模式;从建筑景观、热环境和视觉效果这三个角度提出了厦门岛滨海地带城市建筑三维空间的布局优化建议。三维空间布局评价的结果表明:(1)从建筑景观角度,不同功能建筑群与容积率关系:商业区容积率最高,其次是商品房居住区,文教区占地面积广且建筑密度低,民房居住区的容积率是最低的但其建筑密度高;(2)从热环境角度,考虑温度因素,建筑群建筑密度过大、建筑层数过多都会造成温度较高;(3)从视觉效果角度,研究区具有宽广的视觉空间和宽阔海面,与以山体为背景的天际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外,提出优化低层建筑和合理布局中高层建筑的建筑容积率,设计建筑形态多样化和优化天际线前景、中景和背景的层次布局,可提高厦门岛的城市建筑群三维空间布局。本研究可为厦门岛滨海地带的城市建筑群三维空间布局优化提供基础数据支持与技术支撑,为城市土地资源规划等政府部门提供决策支持,对城市建筑群三维空间的合理利用和景观优化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我国其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新的科学理论依据和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厦门岛 建筑群 三维空间 布局评价 布局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市地面沉降影响分析与风险评价 被引量:10
8
作者 郑渊茂 王翠平 +1 位作者 王豪伟 黎昕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88-400,共13页
城市的地面沉降一直以来都是沿海城市密切关注的问题。在沿海城市对高层建筑群诱发的地面沉降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获取地面沉降监测点的高程信息,分析了厦门市地面沉降情况与空间差异性。重点探讨建设用地、建筑容积率与土地利... 城市的地面沉降一直以来都是沿海城市密切关注的问题。在沿海城市对高层建筑群诱发的地面沉降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获取地面沉降监测点的高程信息,分析了厦门市地面沉降情况与空间差异性。重点探讨建设用地、建筑容积率与土地利用转化信息这3种因素对厦门市地面沉降的影响,并对厦门岛地面沉降风险进行评估,可为厦门岛的高层建筑三维空间布局与优化研究提供先验知识。结果表明:(1)在2001—2015年厦门市整体的高程存在下降的趋势且较为缓慢,同时厦门市的城市建设规模不断变大且建设面积增速不断增大,与厦门市的城市地面的沉降发展趋势相同。(2)厦门市的高层建筑密度需达到一定程度才对地面沉降有影响,厦门岛的建筑容积率与地面沉降没有存在显著的相关性。(3)在不同土地利用转化建设用地对地面沉降的影响中:原水域用地沉降最为明显,建成时间越长,总沉降量越大;原耕地用地转化成高层建筑之后沉降有明显发生,也随着建成时间的延长有逐渐增加沉降量的态势;原园地、林地用地沉降只在少部分地区发生且与建成时间无明显差别。(4)厦门岛可用于城市建设区域中的53.34%是地面沉降中风险等级以上的。此外,本研究给出防御防治城市地面沉降风险的有效建议与措施。本研究结果可为厦门市城市化进程中的地面沉降监测、规划设计与决策等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也可为国内外其他城市的地面沉降监测分析和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厦门市 地面沉降 建设用地 建筑容积率 土地利用变化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自编码器的近红外光谱转移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刘贞文 徐玲杰 陈孝敬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313-2318,共6页
近红外光谱分析中多变量校准模型的建立依赖于校准建模的光谱样本。然而,近红外光谱测量环境的变化会导致同一被测物的光谱样本的偏移。为了削减光谱偏移后重新建立校准模型的成本,提出一种基于深度自编码器(DAE)的非线性光谱转移方法,... 近红外光谱分析中多变量校准模型的建立依赖于校准建模的光谱样本。然而,近红外光谱测量环境的变化会导致同一被测物的光谱样本的偏移。为了削减光谱偏移后重新建立校准模型的成本,提出一种基于深度自编码器(DAE)的非线性光谱转移方法,以端到端的形式实现不同测量环境之间的光谱转移,避免已有的线性光谱转移方法在非线性偏移光谱时效果不佳的情况。该方法在操作前不需要对光谱进行预处理和特征提取等操作,可以实现原始光谱之间的转移,是首个端到端的非线性光谱转移方法。为了实现光谱空间的有效转移,设计了一种基于条件概率和参数最大似然法的误差函数惩罚项,结合梯度反向传播算法优化深度自编码的网络参数。为了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引入两个公共的近红外光谱数据集,分别是药片数据集和玉米数据集。利用本方法进行光谱转移的过程主要有:根据Kennard-Stone(KS)算法分别将两个数据集划分为校准集、验证集和测试集;用校准集中的光谱样本输入深度自编码器,根据设计的误差函数求出误差,并用反向传播法迭代训练网络参数,直至模型最优;将预测集样本输入训练好的DAE转移模型,可以发现转移后的光谱与相应的目标光谱谱线基本重合,这说明该设计的转移模型的有效性。最后,为了进一步验证本方法的优越性,将该方法与经典的线性转移算法光谱空间变换(SST)和分段直接标准化(PDS)进行比较。这三种算法得到的转移光谱分别作为测试样本,输入已建立的偏最小二乘(PLS)多变量校准模型,通过比较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可以发现该方法在多变量校准模型中的预测结果的均方根误差均小于SST和PDS,分别提高了5.7%和10.1%,表明由非线性深度自编码器转移的光谱样本具有高效和实用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模型转移 多变量校准 深度自编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黑曲霉α-L-阿拉伯呋喃糖苷酶克隆表达、性质分析和果汁澄清效果 被引量:7
10
作者 彭程 肖文熙 +4 位作者 倪辉 李利君 谭万森 林燕玲 李清彪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3-92,共10页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克隆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的1887 bpα-L-阿拉伯呋喃糖苷酶基因,在毕赤酵母SMD1168中诱导表达获得α-L-阿拉伯呋喃糖苷酶。结果表明,重组蛋白大小为85 kDa,纯化后其比活力为55.73 U/mg;最适反应温度和pH值分别为6...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克隆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的1887 bpα-L-阿拉伯呋喃糖苷酶基因,在毕赤酵母SMD1168中诱导表达获得α-L-阿拉伯呋喃糖苷酶。结果表明,重组蛋白大小为85 kDa,纯化后其比活力为55.73 U/mg;最适反应温度和pH值分别为65℃和5.0;金属离子K^(+)对该酶活力有促进作用,而Cu^(2+)对酶活力有明显抑制作用;以4-硝基苯酚-α-L-阿拉伯呋喃糖苷为底物时测得K_(m)值和V_(max)值分别为2.31 mmol/L和625μmol/(mL·min);该酶对柑橘果汁具有显著澄清效果。本研究不仅丰富了α-L-阿拉伯呋喃糖苷酶资源库,同时为后续探究α-L-阿拉伯呋喃糖苷酶在果汁加工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曲霉 α-L-阿拉伯呋喃糖苷酶 异源表达 酶学性质 澄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