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学报编辑价值取向的五个误区 被引量:6
1
作者 林芗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6-58,共3页
关键词 学报 编辑 价值取向 治学态度 学术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耐盐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被引量:15
2
作者 马建华 郑海雷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5-8,4,共5页
植物分子水平的耐盐研究是近年的研究热点,通过综述与耐盐有关的几种重要分子的性质和作用,总结了几种与植物耐盐有关的基因以及它们在盐分胁迫下的表达和调控。
关键词 耐盐性 分子 渗调蛋白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课堂教学的细节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英杰 孙永泰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2-74,81,共4页
体育课堂教学中各种要素的周期性、规律性的重复显现,形成了体育课堂教学特有的细节现象,它体现于体育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体育教师应根据教学对象、内容、课的类型及方法手段,科学地运用与调控教学细节,强化细节意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 体育课堂教学中各种要素的周期性、规律性的重复显现,形成了体育课堂教学特有的细节现象,它体现于体育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体育教师应根据教学对象、内容、课的类型及方法手段,科学地运用与调控教学细节,强化细节意识,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课堂 细节 教学 教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儒家文化看我国教练员与运动员关系的双重性 被引量:9
4
作者 孙永泰 李亚非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7-20,共4页
教练员与运动员是我国竞技体育主体,而教练员与运动员关系是竞技体育最基本的关系。因此,从"文化生成"的视阈看特定文化情境下几千年根深蒂固的儒家文化对教练员与运动员关系的双向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研究认... 教练员与运动员是我国竞技体育主体,而教练员与运动员关系是竞技体育最基本的关系。因此,从"文化生成"的视阈看特定文化情境下几千年根深蒂固的儒家文化对教练员与运动员关系的双向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研究认为,儒家文化糟粕致使我国教练员与运动员关系不能够处于一种开放式的对话状态,不利于形成平等、民主、互动的人际关系。有效规避儒家文化中消极思想的影响,从儒家文化的精华中汲取生存智慧,明晰发展路径,深入解读两个群体关系的双重性,有利于教练员与运动员的"民主、和谐、进步"发展路向的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文化 教练员 运动员 关系 负面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武术习得层次理论与规律看武术技击性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杰 孙永泰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2-67,共6页
为研究武术的习得层次理论与规律,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武术的本质、习得层次理论和规律进行论述,认为武术的本质在于其技击性;武术习得层次有"技"、"艺"、"道"三个方面;武术习得规律包... 为研究武术的习得层次理论与规律,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武术的本质、习得层次理论和规律进行论述,认为武术的本质在于其技击性;武术习得层次有"技"、"艺"、"道"三个方面;武术习得规律包括由技而进乎道的过程性规律,着熟、懂劲和神明阶段性规律,由术入道的修身规律和形神兼备的表现规律。学习武术应该遵循其习得规律,习武者应勤学苦练,然后方能领悟武术的真谛,还应结合武术发展的内在文化规律,吸取精华,弃其糟粕,推进武术技击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 层次 习得 技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西竞赛武技看中国武术技击体系缺位与失衡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杰 孙永泰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4-128,共5页
为分析中国武术技击体系与武术发展的关系,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比较研究法,从中西方竞赛武技比较入手,分析了中国武术技击体系存在的缺位与失衡问题。研究结果认为中国武术技击体系缺位是导致武术发展障碍的主要原... 为分析中国武术技击体系与武术发展的关系,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比较研究法,从中西方竞赛武技比较入手,分析了中国武术技击体系存在的缺位与失衡问题。研究结果认为中国武术技击体系缺位是导致武术发展障碍的主要原因,两者出现失衡状态,并由此导致了对武术本质认识模糊、武术推广艰难、武术特色丧失、武术传承危机和武术的异化等问题。提出在注重基本功法的练习的同时,应强化武术的技击性、彰显武术的文化性、突出武术的娱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 技击 发展 失衡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办名刊应注意的四大问题 被引量:6
7
作者 林芗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1-63,共3页
关键词 创品牌 名刊工程 原创性 学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文化重演律的对比及反思 被引量:1
8
作者 杨中启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1-153,共13页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几千年传承不变;西方文化呈螺旋式展开,不断地变革与创新。从中西方两种文化体系的演变对比着手,进而分析其背后的地理环境、经济基础、政治制度、思维方式等诸方面的原因,并试着提出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文...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几千年传承不变;西方文化呈螺旋式展开,不断地变革与创新。从中西方两种文化体系的演变对比着手,进而分析其背后的地理环境、经济基础、政治制度、思维方式等诸方面的原因,并试着提出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文化走向强盛的几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重演律 绵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助mtDNA控制区序列分析金鱼与不同地域鲫的亲缘关系 被引量:3
9
作者 朱雪莲 王志勇 韩志强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3-157,共5页
用PCR法克隆测定了4个品种金鱼(草金、文种、龙种和蛋种)、6个不同水域鲫与银鲫的m tDNA控制区部分序列,并对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测得的金鱼与鲫的序列长度均为471 bp,银鲫为472bp;在所用样品中共检测到10种单倍型,金鱼4品种间序... 用PCR法克隆测定了4个品种金鱼(草金、文种、龙种和蛋种)、6个不同水域鲫与银鲫的m tDNA控制区部分序列,并对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测得的金鱼与鲫的序列长度均为471 bp,银鲫为472bp;在所用样品中共检测到10种单倍型,金鱼4品种间序列无差异,共享1种单倍型;11尾鲫(来自6个不同水域)呈现8种单倍型,4尾银鲫(来自2个不同水域)共享1种单倍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金鱼隶属于鲫的一支,银鲫呈独立的另一支。对金鱼与不同地域鲫的遗传距离测定结果表明:金鱼与嘉兴南湖的鲫亲缘关系最近(遗传距离D=0.00426),其次为盐城射阳湖鲫(D=0.00534)、淮河鲫(D=0.00641)、鄱阳湖鲫(D=0.00749),再次为黄河下游鲫(D=0.01073),与闽江鲫亲缘关系较远(D=0.01291)。据此推测,金鱼起源于长江流域的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鱼 不同地域 mtDNA控制区序列 亲缘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地理学的研究及其在鱼类上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雪莲 王志勇 陈明茹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2期183-191,199,共10页
介绍了系统地理学的研究内容、理论、方法,重点介绍了AVISE的5种物种分布模式、中性溯祖理论、mtDNA多态性分析的优越性以及TEMPLETON的巢式支系法。还从地理隔离、种群扩散、基因交流、区系划分、分子钟估算等方面阐述了系统地理学在... 介绍了系统地理学的研究内容、理论、方法,重点介绍了AVISE的5种物种分布模式、中性溯祖理论、mtDNA多态性分析的优越性以及TEMPLETON的巢式支系法。还从地理隔离、种群扩散、基因交流、区系划分、分子钟估算等方面阐述了系统地理学在鱼类的应用研究现况和应用前景。最后提出了系统地理学在鱼类应用时要注意的事项:1)要选择合适的基因DNA片段进行分析;2)mtDNA标记最好要与核DNA标记及形态学、细胞学、生化学标记结合使用;3)要提高分子钟估算的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地理学 中性溯祖理论 分子标记 地理隔离 扩散 基因流 鱼类区系 分子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非主办城市看北京奥运对我国旅游业的后续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艳 孙永泰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3-55,共3页
奥运会是举办国和举办城市借以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提高国际地位、改善国际形象、提高城市竞争力的良机。从近几届奥运会来看,它给所在国和举办城市的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对主办城市旅游业的发展也起到推动作用,同时也会对其他非... 奥运会是举办国和举办城市借以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提高国际地位、改善国际形象、提高城市竞争力的良机。从近几届奥运会来看,它给所在国和举办城市的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对主办城市旅游业的发展也起到推动作用,同时也会对其他非主办城市的旅游品牌、游客数量、服务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后奥运时代应通过做好旅游服务、找准形象定位、完善基础设施、做好品牌策划等措施,以推动整个体育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奥运会 非举办城市 旅游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子学制度化及其反思
12
作者 杨中启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9-168,共10页
思想、权力、制度之间有一种复杂的内在逻辑,思想制度化的过程是一个权力形成的过程。朱子学既有制度化形态,也有其内在化形态。从制度化的角度,可以窥见朱子学的巨大影响力,表现在其对国家的政治制度到社会生活、人伦日常之各个层面的... 思想、权力、制度之间有一种复杂的内在逻辑,思想制度化的过程是一个权力形成的过程。朱子学既有制度化形态,也有其内在化形态。从制度化的角度,可以窥见朱子学的巨大影响力,表现在其对国家的政治制度到社会生活、人伦日常之各个层面的主导、融合和渗透。制度化本身有其问题值得反思,制度化朱子学早已解体,但朱子学思想及非正式的礼俗规制等依然与今天的我们深切交通。当我们检索其制度化的样态和意识形态化发展路径的时候,更多的是洞悉儒家内圣外王的一贯宗旨,并努力担当起在当下生活场域中重新开拓朱子学新空间的历史文化重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子学 儒家 制度化 意识形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