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青藏高原季节冻土冻融过程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1
作者
聂婷
余钟波
+3 位作者
江鹏
次旦多杰
童凯
鞠琴
《水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共8页
冻融过程中的土壤温度和水分条件的变化,显著影响季节冻土的土壤呼吸动态,同时土壤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通过加剧温室效应影响气候,从而改变降水、蒸散过程等关键水文循环环节。因此,量化季节冻土的冻融过程与土壤呼吸之间的关系,对预测...
冻融过程中的土壤温度和水分条件的变化,显著影响季节冻土的土壤呼吸动态,同时土壤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通过加剧温室效应影响气候,从而改变降水、蒸散过程等关键水文循环环节。因此,量化季节冻土的冻融过程与土壤呼吸之间的关系,对预测区域气候和水文循环的动态平衡十分关键。以澜沧江上游类乌齐县的季节冻土为研究对象,基于土壤呼吸和冻融过程连续原位测量数据,建立不同冻融阶段的土壤呼吸单因子模型,分析冻融过程中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对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昼夜尺度和单次冻融过程的土壤呼吸通量均呈单峰变化,完全融化阶段的土壤呼吸贡献率约为94%;当土壤含水量大于0.09 m^(3)·m^(-3)时,土壤温度对冻融过程中的土壤呼吸影响最为显著;回归拟合中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的指数模型表现最佳,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指标Q_(10)在融化阶段最高(43.21±4.72),完全融化阶段最低(2.71±0.17),总体随土壤含水量降低和土壤温度升高而减小。研究结果可为青藏高原暖湿化背景下的季节冻土区土壤碳排放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呼吸
冻融过程
季节冻土
土壤温度
土壤含水量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藏高原拉萨河—尼洋河流域三类水体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分析
2
作者
张浔浔
文浪
+4 位作者
杨斌
赵阳刚
邢莉圆
段阳海
蒲春
《现代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0-419,共10页
拉萨河—尼洋河流域地处青藏高原重要的河谷农业区,2021年4月至11月期间共采集流域内大气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样品278件,通过室内实验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分析流域三类水体氢氧稳定同位素的组成与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拉萨河—尼洋河流...
拉萨河—尼洋河流域地处青藏高原重要的河谷农业区,2021年4月至11月期间共采集流域内大气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样品278件,通过室内实验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分析流域三类水体氢氧稳定同位素的组成与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拉萨河—尼洋河流域受同一个大气环流背景及夏季风水汽来源的影响,尼洋河大气降水同位素变化范围较小,相比拉萨河而言尼洋河更富集重同位素;气温和降雨量与大气降水同位素组成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相对湿度和海拔呈现一定程度负相关;(2)研究区地表水和地下水δ^(18)O值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逐渐贫化,存在明显海拔效应,海拔递减率分别为0.27‰/hm和0.29‰/hm;(3)拉萨河—尼洋河流域地表水和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且二者同位素含量分布比较集中,属于交叉分布,存在相互补给的现象。拉萨河—尼洋河流域水体稳定同位素的测定,为阐明流域水文过程提供基础的同位素证据,对变化环境下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的水资源利用和维护流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萨河—尼洋河流域
氢氧稳定同位素
海拔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藏高原两处高寒草地蒸散发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对比
被引量:
1
3
作者
蒲春
杨斌
+3 位作者
赵阳刚
罗伦
张浔浔
段阳海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02-1112,共11页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青藏高原通过感热加热和潜热释放改变大气环流,不仅影响高原生态系统的水分收支平衡与能量平衡,还对亚洲乃至全球气候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为探究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蒸散发在不同区域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加...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青藏高原通过感热加热和潜热释放改变大气环流,不仅影响高原生态系统的水分收支平衡与能量平衡,还对亚洲乃至全球气候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为探究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蒸散发在不同区域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加深对高原气候变化的理解和生态水文过程的了解,基于2022年观测到的涡动及气象资料,对比分析了思金拉措(季节冻土)、沱沱河(多年冻土)两地相同海拔处的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实际蒸散发量的变化特征及环境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两地环境因子相差较大的是风速、空气温度、降雨量,沱沱河站风速远大于思金拉措站;年均气温、降雨量均低于思金拉措站。(2)思金拉措站夜间蒸散发日内小时平均值大于沱沱河站,白天则相反;两站日蒸散量变化趋势特征相近,思金拉措站蒸散量急剧增大时间和最大值出现时间均早于沱沱河站;两站月蒸散量均为单峰型,夏季7月蒸散量最大,冬季12月、1月、2月较小。(3)风速、大地辐射在两站与蒸散量具有不同的相关性,风速在沱沱河站较大,与蒸散发相关性较强,在思金拉措站风速小,两者相关性较弱,大地辐射在两地与蒸散发的相关性则正好相反;在两地与蒸散量相关性均较大的是空气温度、水汽压、大气逆辐射,均较弱的是空气湿度、饱和水汽压差,最弱的是降雨。(4)降雨虽然是蒸散水分的主要来源,但在青藏高原,冰川冻土融水也是蒸散水份的重要来源,因此降雨对两地蒸散发量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蒸散发
变化特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藏高原季节冻土冻融过程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1
作者
聂婷
余钟波
江鹏
次旦多杰
童凯
鞠琴
机构
河海大学水灾害防御全国重点实验室
河海大学水安全与水
科学
协同创新中心
雅鲁藏布江中游自然资源西藏自治区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西藏自治区
水文水
资源
勘测局林芝水
资源
分局
南宁师范大学北部湾环境演变与
资源
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水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2240217,52179013)
“一带一路”水与可持续发展科技基金资助项目(2023491511)
水灾害防御全国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项目(524015252,5240152M2,5240152N2)。
文摘
冻融过程中的土壤温度和水分条件的变化,显著影响季节冻土的土壤呼吸动态,同时土壤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通过加剧温室效应影响气候,从而改变降水、蒸散过程等关键水文循环环节。因此,量化季节冻土的冻融过程与土壤呼吸之间的关系,对预测区域气候和水文循环的动态平衡十分关键。以澜沧江上游类乌齐县的季节冻土为研究对象,基于土壤呼吸和冻融过程连续原位测量数据,建立不同冻融阶段的土壤呼吸单因子模型,分析冻融过程中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对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昼夜尺度和单次冻融过程的土壤呼吸通量均呈单峰变化,完全融化阶段的土壤呼吸贡献率约为94%;当土壤含水量大于0.09 m^(3)·m^(-3)时,土壤温度对冻融过程中的土壤呼吸影响最为显著;回归拟合中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的指数模型表现最佳,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指标Q_(10)在融化阶段最高(43.21±4.72),完全融化阶段最低(2.71±0.17),总体随土壤含水量降低和土壤温度升高而减小。研究结果可为青藏高原暖湿化背景下的季节冻土区土壤碳排放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土壤呼吸
冻融过程
季节冻土
土壤温度
土壤含水量
青藏高原
Keywords
soil respiration
freeze-thaw process
seasonally frozen soil
soil temperature
soil moisture
Tibetan Plateau
分类号
P593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藏高原拉萨河—尼洋河流域三类水体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分析
2
作者
张浔浔
文浪
杨斌
赵阳刚
邢莉圆
段阳海
蒲春
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军民融合地质调查中心
雅鲁藏布江中游自然资源西藏自治区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自然资源
要素耦合过程与效应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调查局
自然资源
综合调查指挥中心
出处
《现代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0-419,共10页
基金
自然资源要素耦合过程与效应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2023KFKTB006)
西藏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XZ202401JD0024)
+1 种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长江源沱沱河地区生态环境调查评价”(DD20220957)和“青藏高寒区资源与环境调查与评价”(DD20220881)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灾害防御全国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2023NKMS01)。
文摘
拉萨河—尼洋河流域地处青藏高原重要的河谷农业区,2021年4月至11月期间共采集流域内大气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样品278件,通过室内实验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分析流域三类水体氢氧稳定同位素的组成与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拉萨河—尼洋河流域受同一个大气环流背景及夏季风水汽来源的影响,尼洋河大气降水同位素变化范围较小,相比拉萨河而言尼洋河更富集重同位素;气温和降雨量与大气降水同位素组成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相对湿度和海拔呈现一定程度负相关;(2)研究区地表水和地下水δ^(18)O值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逐渐贫化,存在明显海拔效应,海拔递减率分别为0.27‰/hm和0.29‰/hm;(3)拉萨河—尼洋河流域地表水和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且二者同位素含量分布比较集中,属于交叉分布,存在相互补给的现象。拉萨河—尼洋河流域水体稳定同位素的测定,为阐明流域水文过程提供基础的同位素证据,对变化环境下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的水资源利用和维护流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拉萨河—尼洋河流域
氢氧稳定同位素
海拔效应
Keywords
Lhasa River and Nyang River Basin
hydrogen and oxygen stable isotope
altitude effect
分类号
P426.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P64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藏高原两处高寒草地蒸散发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对比
被引量:
1
3
作者
蒲春
杨斌
赵阳刚
罗伦
张浔浔
段阳海
机构
雅鲁藏布江中游自然资源西藏自治区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自然资源
要素耦合过程与效应重点实验室
出处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02-1112,共11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科创基金项目(KC20220003)
自然资源要素耦合过程与效应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23KFKTB006,2022KFKTC007)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ZD20220138,DD20220881)。
文摘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青藏高原通过感热加热和潜热释放改变大气环流,不仅影响高原生态系统的水分收支平衡与能量平衡,还对亚洲乃至全球气候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为探究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蒸散发在不同区域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加深对高原气候变化的理解和生态水文过程的了解,基于2022年观测到的涡动及气象资料,对比分析了思金拉措(季节冻土)、沱沱河(多年冻土)两地相同海拔处的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实际蒸散发量的变化特征及环境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两地环境因子相差较大的是风速、空气温度、降雨量,沱沱河站风速远大于思金拉措站;年均气温、降雨量均低于思金拉措站。(2)思金拉措站夜间蒸散发日内小时平均值大于沱沱河站,白天则相反;两站日蒸散量变化趋势特征相近,思金拉措站蒸散量急剧增大时间和最大值出现时间均早于沱沱河站;两站月蒸散量均为单峰型,夏季7月蒸散量最大,冬季12月、1月、2月较小。(3)风速、大地辐射在两站与蒸散量具有不同的相关性,风速在沱沱河站较大,与蒸散发相关性较强,在思金拉措站风速小,两者相关性较弱,大地辐射在两地与蒸散发的相关性则正好相反;在两地与蒸散量相关性均较大的是空气温度、水汽压、大气逆辐射,均较弱的是空气湿度、饱和水汽压差,最弱的是降雨。(4)降雨虽然是蒸散水分的主要来源,但在青藏高原,冰川冻土融水也是蒸散水份的重要来源,因此降雨对两地蒸散发量影响较小。
关键词
青藏高原
蒸散发
变化特征
影响因素
Keywords
Qinghai-Xizang plateau
evapotranspiration
change characteristics
influencing factor
分类号
P416.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青藏高原季节冻土冻融过程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聂婷
余钟波
江鹏
次旦多杰
童凯
鞠琴
《水文》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青藏高原拉萨河—尼洋河流域三类水体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分析
张浔浔
文浪
杨斌
赵阳刚
邢莉圆
段阳海
蒲春
《现代地质》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青藏高原两处高寒草地蒸散发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对比
蒲春
杨斌
赵阳刚
罗伦
张浔浔
段阳海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