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及MRI结肠成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姚玉唐 兰永树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31-934,共4页
目前,结肠病变诊断的金标准仍旧是纤维结肠镜检查,此外,有关结肠检查的手段还包括有大便潜血试验、数字直肠造影、传统的钡灌肠等,近年来随着CT和MRI设备及技术的飞速发展,CT结肠成像(CT colonography,CTC)、磁共振结肠成像(ma... 目前,结肠病变诊断的金标准仍旧是纤维结肠镜检查,此外,有关结肠检查的手段还包括有大便潜血试验、数字直肠造影、传统的钡灌肠等,近年来随着CT和MRI设备及技术的飞速发展,CT结肠成像(CT colonography,CTC)、磁共振结肠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olonography,MRC)已成为近年腹部影像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结肠成像 MRI设备 纤维结肠镜检查 磁共振结肠成像 大便潜血试验 病变诊断 腹部影像 金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小细胞癌术后存活期观察
2
作者 常青 《放射学实践》 2004年第7期479-479,共1页
关键词 小细胞癌 术后存活期 肿瘤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腹部脂肪的低剂量螺旋CT扫描 被引量:2
3
作者 谢应朗 杜晓瑜 +3 位作者 肖涌 唐学荣 何霞 范洪毅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78-480,共3页
目的:利用猪腹部脂肪组织作模型,确定低剂量CT扫描检测脂肪组织的准确性。方法:采用不同剂量和不同层厚,对模型进行扫描。在3个模型上分别设置4条扫描线,每条线相距1 cm。扫描分9组,每组分10 mm,5 mm,2 mm三种层厚,每种层厚分别采用100 ... 目的:利用猪腹部脂肪组织作模型,确定低剂量CT扫描检测脂肪组织的准确性。方法:采用不同剂量和不同层厚,对模型进行扫描。在3个模型上分别设置4条扫描线,每条线相距1 cm。扫描分9组,每组分10 mm,5 mm,2 mm三种层厚,每种层厚分别采用100 mA,50 mA,20 mA剂量扫描。扫描时间1 s。结果:模型扫描显示扫描层厚为10 mm时,剂量100 mA、50 mA、20 mA之间,脂肪CT值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层厚为5 mm时,剂量100 mA、50 mA、20 mA之间,脂肪CT值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层厚为2 mm时,剂量100 mA、50 mA、20 mA之间,脂肪CT值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扫描能准确测量脂肪CT值,可用于区域脂肪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组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能CT技术在恒河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4
作者 孙凤娇 梁志刚 +8 位作者 杨遵远 汤春贵 陈正礼 申渝波 姚尊伟 吴明玲 陈元海 曾文 郜发宝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8年第11期771-774,797,共5页
目的:本研究采用超声和双能CT技术对自发性恒河猴非酒精性脂肪性脂肪肝进行诊断,并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探讨超声和双能CT在脂肪肝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对70只雄性恒河猴(年龄7~20岁,体质量>7 kg,乙肝和丙肝病毒呈阴性)进行超声... 目的:本研究采用超声和双能CT技术对自发性恒河猴非酒精性脂肪性脂肪肝进行诊断,并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探讨超声和双能CT在脂肪肝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对70只雄性恒河猴(年龄7~20岁,体质量>7 kg,乙肝和丙肝病毒呈阴性)进行超声检查,选取其中轻度脂肪肝、中度脂肪肝及部分正常动物进行双能CT检查。在双能CT检查之后1周对部分动物进行超声引导的肝脏穿刺活检。进行肝组织病理检查。结果:19例中度脂肪肝,12例轻度脂肪肝和正常恒河猴HU100 k Vp/Sn140 k Vp,ΔHUSn140-100 k Vp和ΔHULv-Sp (50 ke V)分别为0.95±0.04,(2.8±2.1) HU,(-16.4±6.3) HU;1.02±0.03,(-0.7±1.3) HU,(-6.8±5.0) HU和1.11±0.01,(-6.2±0.4) HU,(7.5±1.8) HU。各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01)。与组织病理学结果相关性分析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0.57,P<0.01;R=0.54,P<0.01;R=-0.71,P<0.001)。结论:双能CT与病理结果具有很高的一致性,双能CT作为非侵入性检查手段,对脂肪肝的定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猴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颅窝脑实质出血穿入脑室系统的CT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崔辛 谢应朗 《放射学实践》 2001年第5期310-312,共3页
目的 :探讨后颅窝出血经脑室系统弥散的CT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3例后颅窝出血的CT检查资料。结果 :后颅窝出血经脑室系统弥散者 1 2例 ,其中第四脑室积血 1 2例 ,第三脑室积血 9例 ,侧脑室积血 8例。后颅窝出血穿入脑室... 目的 :探讨后颅窝出血经脑室系统弥散的CT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3例后颅窝出血的CT检查资料。结果 :后颅窝出血经脑室系统弥散者 1 2例 ,其中第四脑室积血 1 2例 ,第三脑室积血 9例 ,侧脑室积血 8例。后颅窝出血穿入脑室与血肿体积有明显关系 (P <0 .0 1 ) ,第三脑室扩大在脑室积血与非积血者之间有显著差异 (P <0 .0 1 )。结论 :后颅窝出血可穿入第四脑室并经脑室系统弥散。CT检查对于发现病因及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颅窝 脑室出血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颌面异位囊性脑膜瘤一例
6
作者 谢应朗 范洪毅 +3 位作者 杨志蓉 马婉君 王炎莘 陈丹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164-1165,共2页
关键词 囊性脑膜瘤 颌面 右眼眶 病例资料 部肿块 眼视觉 进行性 鼻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