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营养配方食品稳定性及货架期预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
作者 冯晓涵 庄柯瑾 +7 位作者 田芳 朱振宇 徐昕 毛颖异 满朝新 张微 赵艳荣 姜毓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32-340,共9页
受温度、光照、氧气等内外界环境因素影响,营养配方食品在长期储藏期间会发生一系列反应,并伴随着化学、物理及感官指标的变化,出现营养价值降低的现象。因此,研究并分析营养配方食品在储藏过程中营养素、化学、物理和感官指标的变化及... 受温度、光照、氧气等内外界环境因素影响,营养配方食品在长期储藏期间会发生一系列反应,并伴随着化学、物理及感官指标的变化,出现营养价值降低的现象。因此,研究并分析营养配方食品在储藏过程中营养素、化学、物理和感官指标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对确定产品货架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婴幼儿配方乳粉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这两种我国市场上主要存在的营养配方食品的种类及配方特点,概述了营养配方食品稳定性研究现状,讨论了包括不同包装材料等各种影响因素对营养配方食品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了各种货架期预测模型方法的适用性,以期为我国营养配方食品稳定性研究及评价原则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配方食品 稳定性 包装材料 货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装材料对营养配方粉理化稳定性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庄柯瑾 张东岩 +8 位作者 冯晓涵 田芳 陈晶 朱振宇 Cellar A·Nicholas 张微 满朝新 赵艳荣 姜毓君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1-36,共6页
本研究选用复合软包装袋包装的全营养配方粉中试样品进行影响因素试验,判断置于原包装袋和平皿中样品在高温(60℃)、强光照(4500±500 Lx)及高湿度(RH 90%)环境储藏14天时,样品固有的理化稳定性及包装袋对样品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 本研究选用复合软包装袋包装的全营养配方粉中试样品进行影响因素试验,判断置于原包装袋和平皿中样品在高温(60℃)、强光照(4500±500 Lx)及高湿度(RH 90%)环境储藏14天时,样品固有的理化稳定性及包装袋对样品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平皿中样品在高湿度环境储藏8天后重量显著增加且发生霉变,样品颜色在3种储藏环境下均显著改变,热敏性及光敏性维生素在相应储藏环境下显著衰减。原包装袋内样品在强光照及高湿度环境下均具有较高的理化稳定性,但于高温环境储藏时发生维生素降解。由此说明,配方粉对高湿度和强光照环境敏感,包装袋能有效保护其储藏过程中不受类似恶劣环境影响,但包装袋对高温阻隔性能相对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软包装袋 全营养配方粉 物理性状 维生素 阻隔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装残氧量对幼儿配方乳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周梦瑶 程莎莎 +7 位作者 田芳 鲁杏茹 梁雅琪 朱振宇 贾蕾 张微 满朝新 姜毓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82-89,共8页
选用不同残氧量包装(0.2%、2%、3%、5%,V/V)的3段幼儿配方乳粉样品进行稳定性实验研究,评估不同残氧量的包装对配方乳粉的营养价值以及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幼儿配方乳粉在温度37℃、相对湿度75%的加速条件下贮藏24周,其营养和感官特... 选用不同残氧量包装(0.2%、2%、3%、5%,V/V)的3段幼儿配方乳粉样品进行稳定性实验研究,评估不同残氧量的包装对配方乳粉的营养价值以及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幼儿配方乳粉在温度37℃、相对湿度75%的加速条件下贮藏24周,其营养和感官特性易受包装内残氧量的影响,随着包装内残氧量的增加,VA、VE、VC和叶黄素含量整体降低,而除丙醛外的挥发性油脂氧化产物含量增加,包装内残氧量3%的乳粉中丙醛含量最高。因此,包装内残氧量对于幼儿配方乳粉品质的影响至关重要,较低的残氧量有利于乳粉贮藏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配方乳粉 风味 营养素 残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态配方乳储藏过程中物理性质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冯晓涵 庄柯瑾 +5 位作者 田芳 毛颖异 陈磊 赵艳荣 关岩 姜毓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45-51,共7页
为研究液态配方乳在储藏期内物理性状的变化及温度对其变化的影响,将液态配方乳在25、30、40℃下储藏6个月,通过测定pH、黏度、粒径、Zeta-电位、颜色、上下层脂肪和蛋白质以及底层矿物质含量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储藏期间液态配方... 为研究液态配方乳在储藏期内物理性状的变化及温度对其变化的影响,将液态配方乳在25、30、40℃下储藏6个月,通过测定pH、黏度、粒径、Zeta-电位、颜色、上下层脂肪和蛋白质以及底层矿物质含量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储藏期间液态配方乳pH、黏度降低,色差和粒径逐渐增大,并且随温度升高,变化速度加快。25℃时,脂肪上浮和蛋白质沉淀略有变化,但40℃时变化情况较为严重。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矿物质与蛋白质沉淀形成关系密切。回归分析表明,不同指标在同样的加速条件下对常温下货架期的预测关系是不同的,实际操作时需根据产品的配方特性筛选出适用的指标进行货架期预测。本研究有助于液态配方乳储藏期内品质保持、储运条件的选择及货架期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态配方乳 储藏 物理性质变化 温度 货架期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蛋白中可利用赖氨酸及其封闭产物含量的测定
5
作者 陈磊 田芳 +6 位作者 毛颖异 蔡小堃 杨颖 庄柯瑾 冯晓涵 赵艳荣 张微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2-46,共5页
乳蛋白在热处理条件下,其中的氨基酸与还原糖发生美拉德反应,使得蛋白中可利用氨基酸残基发生锁闭从而降低蛋白的营养价值。本研究以可利用赖氨酸、封闭产物呋喃素与羧甲基赖氨酸(CML)含量作为美拉德反应的主要指标,建立并优化了乳蛋白... 乳蛋白在热处理条件下,其中的氨基酸与还原糖发生美拉德反应,使得蛋白中可利用氨基酸残基发生锁闭从而降低蛋白的营养价值。本研究以可利用赖氨酸、封闭产物呋喃素与羧甲基赖氨酸(CML)含量作为美拉德反应的主要指标,建立并优化了乳蛋白样品中可利用赖氨酸、呋喃素和CML的检测方法并完成方法验证。结果表明所建方法均具有良好的线性、精密度与准确度,适用于乳蛋白样品中上述3种指标的检测。并采用该方法对6种不同热处理方式的乳制品,包括:巴氏杀菌全脂牛奶、巴氏杀菌脱脂牛奶、超高温瞬时灭菌(UHT)全脂牛奶、超高温瞬时灭菌(UHT)脱脂牛奶、低热脱脂乳粉(LH-SMP)、中热脱脂乳粉(MH-SMP)中可利用赖氨酸、呋喃素以及CML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不同乳制品中的美拉德反应水平所受到热处理方式的影响:(1)液态奶中可利用赖氨酸含量高于乳粉而呋喃素与CML含量低于乳粉(P<0.01);(2)LH-SMP中可利用赖氨酸含量高于MH-SMP(P<0.05)而呋喃素含量低于MH-SMP(P<0.01)。因此,在乳品加工过程中较低温度的热处理工艺有利于保留牛乳中的可利用赖氨酸并减少美拉德反应产物的生成,有助于更好的保留乳蛋白的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蛋白 可利用赖氨酸 呋喃素 羧甲基赖氨酸(CML) 美拉德反应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