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PLC-MS/MS法测定柑橘中喹啉铜残留量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建田 谭显修 +3 位作者 刘喜伟 徐月 满益龙 周勇 《湖南农业科学》 2022年第6期62-66,共5页
该研究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检测柑橘中喹啉铜的残留量,对样品处理方法、色谱条件和质谱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样品经含0.1%甲酸的乙腈-水(体积比1∶1)溶液涡旋提取,果肉样品使用20 mg PSA净化,全果样品使用20... 该研究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检测柑橘中喹啉铜的残留量,对样品处理方法、色谱条件和质谱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样品经含0.1%甲酸的乙腈-水(体积比1∶1)溶液涡旋提取,果肉样品使用20 mg PSA净化,全果样品使用20 mg C18净化;采用Mixed-Mode HILIC-1色谱柱分离,以0.1%甲酸水-0.1%甲酸乙腈溶液作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洗脱流速为0.3 mL/min,柱温为35℃;在选择反应检测扫描(SRM)模式下进行测定,喹啉铜在0.01~2 mg/L范围内性关系良好,决定系数均≥0.9982,喹啉铜在柑橘果肉和全果中的最低检测浓度均为0.05 mg/kg,添加回收试验中喹啉铜在柑橘果肉和全果中的平均回收率范围为91%~103%,相对标准偏差范围为1.9%~8.4%。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度和精密度高,适用于柑橘中喹啉铜残留量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柑橘 喹啉铜 农药残留 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炭疽病病原菌鉴定及防治药剂筛选 被引量:10
2
作者 尹华庆 王建田 刘敏 《湖南农业科学》 2020年第6期70-72,75,共4页
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了油茶炭疽病病原菌YCTJ,通过柯赫氏法则、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以及系统发育树对病原菌进行了鉴定,并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400 g/L氟硅唑乳油等10种杀菌剂对油茶炭疽病菌的室内药效。结果表明:经鉴定,证实引起油... 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了油茶炭疽病病原菌YCTJ,通过柯赫氏法则、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以及系统发育树对病原菌进行了鉴定,并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400 g/L氟硅唑乳油等10种杀菌剂对油茶炭疽病菌的室内药效。结果表明:经鉴定,证实引起油茶炭疽病的病原菌为胶孢炭疽菌;供试的10种杀菌剂中,400 g/L氟硅唑乳油、1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8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和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这5种杀菌剂对油茶炭疽病菌的抑制效果在98.41%~100%之间,可以作为油茶炭疽病田间防治的备选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炭疽病 病原菌 分子鉴定 药剂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的养殖技术及发展趋势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刘晖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9年第8期131-131,共1页
现阶段,随着生猪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养殖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养殖技术和模式不仅会造成污染,而且养殖效益并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优化改进养殖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猪的养殖技术;其次探讨了养猪业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养殖技术 发展趋势 研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模叶蓼种子发芽特性研究
4
作者 张腊梅 王建田 刘跃群 《湖南农业科学》 2023年第10期26-29,共4页
为了探讨酸模叶蓼种子的休眠与发芽特性,开展了不同方法打破种子休眠的效果以及温度、光照、p H值、水势、盐分和播种时覆土深度对发芽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机械摩擦是打破酸模叶蓼种子休眠最有效的方法,能显著提高发芽率到91.11%;酸... 为了探讨酸模叶蓼种子的休眠与发芽特性,开展了不同方法打破种子休眠的效果以及温度、光照、p H值、水势、盐分和播种时覆土深度对发芽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机械摩擦是打破酸模叶蓼种子休眠最有效的方法,能显著提高发芽率到91.11%;酸模叶蓼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为20~30℃,以25℃的发芽率最高,为92.22%,最适p H值为7~8,p H值为7和8的发芽率分别为91.11%和92.22%,适宜发芽的光照时长为12 h以上;播种时适合的覆土深度为0~2 cm,以覆土深度为1 cm的出苗率最高,达95.56%;酸模叶蓼种子发芽时对水分胁迫比较敏感,适宜发芽的水势应不低于-0.8 MPa,高浓度盐分胁迫会抑制酸模叶蓼种子萌发,适宜发芽的Na Cl浓度应低于40 m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模叶蓼 萌发特性 休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除草剂在烤后烟叶和烟田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5
作者 向小英 王洪忠 +2 位作者 邹建平 王建田 潘峰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7期65-69,79,共6页
为了明确6种常用除草剂在烟田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及在烤后烟叶中的最终残留情况,采用QuEChERS前处理方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烟田土壤和烤后烟叶中除草剂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异噁草松、异丙甲草胺、二甲戊灵、仲丁灵、砜嘧磺... 为了明确6种常用除草剂在烟田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及在烤后烟叶中的最终残留情况,采用QuEChERS前处理方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烟田土壤和烤后烟叶中除草剂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异噁草松、异丙甲草胺、二甲戊灵、仲丁灵、砜嘧磺隆和精喹禾灵在烟田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15.4、9.0、13.9、12.6、10.8、8.4 d,均达Ⅰ级,属于易降解的除草剂类型。在所有烤后烟叶样品中,精喹禾灵均未检出;异丙甲草胺和砜嘧磺隆检出率较高,均超过60%;所有除草剂残留均未超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后烟叶 烟田土壤 除草剂 消解动态 残留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