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侧肾结核对侧肾积水的诊治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于满 吴立新 +5 位作者 王志勇 赵立军 王振潮 辛立升 马光 李俊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7期3168-3170,共3页
目的分析一侧肾结核对侧肾积水的诊断方法以及治疗的远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4例一侧肾结核对侧肾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诊断结果、治疗方法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8例在就诊时已出现慢性肾衰竭,42例是在结核肾切除... 目的分析一侧肾结核对侧肾积水的诊断方法以及治疗的远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4例一侧肾结核对侧肾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诊断结果、治疗方法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8例在就诊时已出现慢性肾衰竭,42例是在结核肾切除后3~15个月发生慢性肾衰竭,其余24例在结核侧肾脏切除术后对侧肾积水有不同程度改善。60例在结核肾切除前或后行积水侧肾造瘘;7例长期留置肾造瘘管,拒绝再次手术治疗,输尿管膀胱再植术24例,肠管扩大膀胱术47例,膀胱再生2例,积水侧未行手术干预24例。随访6个月~28年,除肠管膀胱扩大术2例失访外,其余102例获得随访,其中7例长期留置肾造瘘管的患者中有5例在术后1~14年死于尿路感染,2例分别在术后5年和8年时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膀胱再生2例中1例2年后死于尿路感染,另1例21年发生肾衰竭,肾积水明显,经皮肾造瘘术后2年死于肾盂肾炎。其余经再次手术治疗69例和自然恢复24例中死于心脑血管疾病5例,共88例患者存活良好,血尿素氮和肌酐基本正常,并能参加一般工作和体力劳动。结论一侧肾结核对侧肾积水的患者需要根据不同的积水原因采取恰当手术治疗,远期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肾积水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德市25,205例新生儿聋病易感基因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薛秀丽 翼楠 +5 位作者 张娇 李春美 程云 赵艳红 王大勇 薛涵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1-187,共7页
目的首次针对承德市新生儿聋病易感基因携带情况进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为承德地区耳聋出生缺陷防控干预提出建议和数据参考。方法对全市11个区(市)县的25,205例新生儿采用耳声发射法或自动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法进行听力筛查,同时采集... 目的首次针对承德市新生儿聋病易感基因携带情况进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为承德地区耳聋出生缺陷防控干预提出建议和数据参考。方法对全市11个区(市)县的25,205例新生儿采用耳声发射法或自动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法进行听力筛查,同时采集足跟血,应用联合探针锚定聚合测序法进行24个基因208个位点常见耳聋基因筛查,对耳聋基因变异频谱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019年4月-2021年10月间,承德市共25,205例新生儿进行了听力与基因联合筛查,其中38例未通过联合筛查,133例基因筛查通过而听力筛查未通过,2,649例听力筛查通过而基因筛查未通过。聋病易感基因异常携带率10.66%,其中GJB2、SLC26A4、线粒体MT-RNR1和GJB3基因变异携带率较高,分别为7.19%、2.23%、0.98%和0.38%;其次为TMPRSS3、USH2A、OTOF、MARVELD2、MYO15A、MYO7A、DFNA5、LRTOMT,检出率为0.21%,占阳性个体的1.97%。结论本研究首次在承德地区开展新生儿听力与基因联合筛查,发现承德市新生儿聋病易感基因携带率为10.66%,其中GJB2基因的c.109G>A位点检出率最高,约4.47%,对于携带c.109G>A位点变异的新生儿临床表型迟发的情况,应提供持续的遗传咨询和定期随访,进行提早预防和干预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德 聋病易感基因 基因筛查 听力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类百日咳综合征经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薛秀丽 冀楠 薛涵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2期1408-1409,共2页
目的分析小儿类百日咳综合征经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2例类百日咳综合征患儿,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常规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各41例,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①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 目的分析小儿类百日咳综合征经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2例类百日咳综合征患儿,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常规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各41例,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①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40/41),对照组为85.37%(35/41),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②观察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7.06±1.23)d、(6.06±1.04)d、(8.02±1.01)d,对照组分别为(13.01±1.60)d、(7.23±1.45)d、(10.34±1.26)d,两组对比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小儿类百日咳综合征中应用糖皮质激素,可明显提高疗效,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治疗 类百日咳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