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学品生态毒性测试鱼类模式生物的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7
1
作者 沈敏 Katherine Coady +4 位作者 董晶 John Davis 胡璟 柴运宙 高仁君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4-43,共10页
水生生物毒性测试广泛应用于评估化学品的水生态环境安全,而鱼类生态毒性数据为水生生态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提供基础。本文总结了现有的鱼类水生毒性测试标准及常用的物种。阐述了常用水生鱼类模式生物,如斑马鱼Danio rerio、青鳉鱼Oryz... 水生生物毒性测试广泛应用于评估化学品的水生态环境安全,而鱼类生态毒性数据为水生生态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提供基础。本文总结了现有的鱼类水生毒性测试标准及常用的物种。阐述了常用水生鱼类模式生物,如斑马鱼Danio rerio、青鳉鱼Oryzias latipes、黑头软口鲦Pimephales promelas等作为模式鱼类的特征及在生态毒性测试中的应用。环保部7号令推荐稀有鮈鲫Gobiocypris rarus作为中国本土生物在水生毒性测试中使用。目前公开发表的利用稀有鮈鲫的水生毒性研究多集中在急性毒性方面,对其他类型的研究如法规毒理相关的长期慢性毒性有待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鱼类 稀有鮈鲫 斑马鱼 青鳉鱼 黑头软口鲦 生态毒理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加坡SUT公司用抗污染反渗透膜成功回收废水 被引量:7
2
作者 曾宏伟 Eu Hong Gay +1 位作者 C Ravi Kai-Uwe Hoehn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9-122,共4页
新加坡政府运用抗污染(FoulingResistant)反渗透膜技术建立起一个全球最大(1248m3/h)的工业及市政污水回用工厂。该系统设计具有坚实的试验基础,独具匠心,运行效果良好。本文旨在分享该项目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 新加坡SUT公司 抗污染反渗透膜 回收 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循环水养殖塘挂膜式生物滤器内微生物的多样性 被引量:9
3
作者 张健龙 江敏 +6 位作者 王城峰 童晓岚 金婧 顾德平 胡伟国 于忠利 戴习林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3-82,共10页
为了解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过程中挂膜式生物滤器内不同位置间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差异,采集已运行46 d的挂膜式生物滤器内挂膜上部外侧和内侧、下部内侧和外侧及收集盘5个不同位置的微生物,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通... 为了解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养殖过程中挂膜式生物滤器内不同位置间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差异,采集已运行46 d的挂膜式生物滤器内挂膜上部外侧和内侧、下部内侧和外侧及收集盘5个不同位置的微生物,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通过16S r 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法对生物滤器内微生物进行多样性分析,并对不同位置间功能性微生物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在门水平上,5个不同位置共鉴定出10个主要类群,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所占丰度比例较大,为主要优势类群,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在挂膜内外两侧检出比例均较高(平均4.3%),收集盘内则较低(0.33%),存在显著性差异。共鉴定出41种优势属,其中地杆菌属(Pedobacter)为绝对优势种属,短小盒菌属(Parvularcula)为次优势属,二者丰度比例均在10%以上,硝化螺旋菌属(Nitrospira)为第三优势属,挂膜不同位置丰度比例(平均4.31%)显著高于收集盘内比例(0.28%)。挂膜上氨氧化细菌(AOB)平均丰度比例为1.70%,硝化细菌(NOB)平均比例为6.99%,是系统中主要去除氨氮和亚硝酸氮的微生物。生物滤器各部位微生物物种多样性丰富,微生态系统稳定,可有效维持循环水系统的水质。生物滤器硝化作用主要在上部进行,下部净化能力较弱,收集盘内基本没有硝化能力。生产中应合理配置挂膜数量,科学设计挂膜长度以提高生物滤器的净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循环水养殖 生物滤器 生物膜 微生物多样性 纳米纤维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压空气等离子处理对铝合金胶接接头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林建平 王询 +1 位作者 杨晓军 万海浪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8-57,共10页
为改善铝合金表面润湿性与胶接强度,采用常压空气射流等离子体对5052铝合金进行表面处理。通过接触角测试,表面自由能计算和胶接接头剪切强度测试表明处理时间对铝合金表面改性效果影响不大,随着处理距离减短,铝合金表面自由能、胶接接... 为改善铝合金表面润湿性与胶接强度,采用常压空气射流等离子体对5052铝合金进行表面处理。通过接触角测试,表面自由能计算和胶接接头剪切强度测试表明处理时间对铝合金表面改性效果影响不大,随着处理距离减短,铝合金表面自由能、胶接接头强度均逐步提升。处理距离为5 mm时等离子处理铝合金获得最佳表面改性效果,铝合金胶接接头剪切强度由10.6 MPa提升至19.3 MPa,失效模式由界面失效转变为内聚失效。利用SEM,XPS,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等检测手段分析不同处理距离对应表面理化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处理距离较远时,等离子体并未改变铝合金表面物理形貌,其主要改性效果体现为表面清洗;处理距离较近时,铝合金表面高温熔融产生复杂微结构的粗糙氧化层,同时氧化层表面吸附羟基等极性官能团,显著提升了其表面自由能与胶接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等离子处理 胶接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氟酰胺对小麦纹枯病的田间防治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付佑胜 刘伟中 +1 位作者 周长勇 韩建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24-225,230,共3页
[目的]探究噻氟酰胺对江苏淮安地区小麦纹枯病的田间防治效果。[方法]在小麦纹枯病发生严重的地块,分别在3月5日、15日、25日和4月5日、15日施用24%噻氟酰胺150和300ml/hm^2 2个浓度,确定24%噻氟酰胺田间防治小麦纹枯病的最佳用药... [目的]探究噻氟酰胺对江苏淮安地区小麦纹枯病的田间防治效果。[方法]在小麦纹枯病发生严重的地块,分别在3月5日、15日、25日和4月5日、15日施用24%噻氟酰胺150和300ml/hm^2 2个浓度,确定24%噻氟酰胺田间防治小麦纹枯病的最佳用药时期,并根据最佳用药时期的施药浓度进行杆发病率和白穗率情况调查,确定24%噻氟酰胺在小麦上的使用剂量,同时测定防治后的实际增产效果。[结果]24%噻氟酰胺sc防治小麦纹枯病的最佳时期应选择在小麦拔节之前的3月5日~25日,用药量为150—300ml/hm^2,产量最高可增加到18.35%;小麦拔节之后的4月5日,24%噻氟酰胺的浓度为300ml/hm。时,小麦纹枯病的控制效果明显下降。[结论]于3月5日-25日施用150~300ml/hm^2噻氟酰胺对该地区小麦纹枯病具有显著的防效和增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纹枯病 噻氟酰胺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丙烯酸树脂在可剥离涂料应用中的制备及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束树军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0-87,共8页
介绍了水性丙烯酸树脂在可剥离防护涂料中的开发原理及应用研究。首先以独特的附着力控制技术合成了具有特殊结构的丙烯酸酯乳液,并以此为成膜物质,辅以合适的色浆和助剂,制备成水性可剥离涂料。研究了水性丙烯酸可剥离涂料的剥离机理... 介绍了水性丙烯酸树脂在可剥离防护涂料中的开发原理及应用研究。首先以独特的附着力控制技术合成了具有特殊结构的丙烯酸酯乳液,并以此为成膜物质,辅以合适的色浆和助剂,制备成水性可剥离涂料。研究了水性丙烯酸可剥离涂料的剥离机理、剥离影响因素、对基材表面的影响以及耐水、耐候等性能。相比较其他体系,水性丙烯酸可剥离涂料表现出了较好的可剥离性能,尤其是长期户外保护后仍然容易剥离,为多种基材表面提供良好的临时性防护,减少后期维护成本,为客户带来价值,有较大的潜在市场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 丙烯酸树脂 可剥离涂料 附着力控制 临时性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乳液研究进展及在工业涂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7
作者 束树军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3-87,共5页
水性丙烯酸乳液凭借着其优异的光泽和耐候性,良好的耐水和耐盐雾性能,以及低VOC低气味等特点在涂料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更好地拓展丙烯酸乳液在工业涂料中的应用方向,本文综述了单组分丙烯酸乳液的技术进展,介绍了丙烯酸乳液在工... 水性丙烯酸乳液凭借着其优异的光泽和耐候性,良好的耐水和耐盐雾性能,以及低VOC低气味等特点在涂料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更好地拓展丙烯酸乳液在工业涂料中的应用方向,本文综述了单组分丙烯酸乳液的技术进展,介绍了丙烯酸乳液在工业涂料中的成熟应用案例,也提出了当前水性单组分丙烯酸乳液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 单组分 丙烯酸乳液 研究进展 工业涂料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汽车零部件涂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束树军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1-83,88,共4页
零部件种类繁多且复杂,文章归纳总结了汽车零部件的分类,并对汽车零部件材料类型以及所用涂料类型进行了分类汇总,总结分析了水性汽车零部件涂料的研究进展,分享了2个水性创新案例。汽车零部件水性涂料发展较快,具有较大的潜在应用市场。
关键词 汽车零部件 水性涂料 底面合一 可剥离涂料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丙烯酸酯-环氧树脂杂化乳液制备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束树军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0-45,共6页
研究了通过特殊乳液聚合法制备的水性丙烯酸酯-环氧树脂杂化乳液的性能及应用。结果表明:与传统水性环氧树脂相比,该杂化乳液具有较快的干燥速度、较长适用期、良好的耐候性、较低VOC含量以及相当的耐盐雾性。指出了该杂化乳液在金属防... 研究了通过特殊乳液聚合法制备的水性丙烯酸酯-环氧树脂杂化乳液的性能及应用。结果表明:与传统水性环氧树脂相比,该杂化乳液具有较快的干燥速度、较长适用期、良好的耐候性、较低VOC含量以及相当的耐盐雾性。指出了该杂化乳液在金属防腐及地坪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丙烯酸酯 环氧树脂 杂化乳液 防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热涂料在工业防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束树军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77-82,88,共7页
随着节能降耗的需求增加,隔热保温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隔热涂料在工业防护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鲜有关于隔热涂料在工业防护中的研究综述。本文从隔热涂料分类着手,剖析隔热原理,分析关键原材料,总结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在工业防护中... 随着节能降耗的需求增加,隔热保温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隔热涂料在工业防护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鲜有关于隔热涂料在工业防护中的研究综述。本文从隔热涂料分类着手,剖析隔热原理,分析关键原材料,总结国内外研究进展以及在工业防护中的应用现状,并对隔热涂料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挑战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热涂料 隔热原理 颜填料 研究进展 工业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交通标线涂料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1
作者 郑宝庆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3-88,共6页
快干型水性标线涂料技术绿色环保,具有持久的玻璃珠黏附力和优异的反光性,夜间辨识性高,经久耐磨,有助于提升道路安全,且施工效率高,综合成本较低,在标线材料应用中占据主导地位。本文总结了热熔型、溶剂型、水性和双组分四大类道路标... 快干型水性标线涂料技术绿色环保,具有持久的玻璃珠黏附力和优异的反光性,夜间辨识性高,经久耐磨,有助于提升道路安全,且施工效率高,综合成本较低,在标线材料应用中占据主导地位。本文总结了热熔型、溶剂型、水性和双组分四大类道路标线涂料的应用特点,重点介绍了水性标线涂料成膜物快干型丙烯酸乳胶及其技术要求,以及水性标线涂料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线涂料 水性 丙烯酸乳胶 安全 持久反光 逆反射亮度系数 快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纶亲水整理剂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谭剑 杨绍军 +2 位作者 胡毅 刘栋梁 阎克路 《印染》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共4页
选用亲水性能优异的聚醚多元醇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 I)进行预聚,再用有机硅烷偶联剂(APTES)进行封端改性,合成了硅氧烷化改性聚氨酯前驱体。采用红外光谱对合成过程进行表征,然后通过轧-烘-焙工艺将整理剂整理到丙纶织物上。试验... 选用亲水性能优异的聚醚多元醇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 I)进行预聚,再用有机硅烷偶联剂(APTES)进行封端改性,合成了硅氧烷化改性聚氨酯前驱体。采用红外光谱对合成过程进行表征,然后通过轧-烘-焙工艺将整理剂整理到丙纶织物上。试验结果表明,当溶胶浓度为200 g/L时,丙纶织物具有良好的亲水吸湿效果,并具有较好的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水整理 整理剂 织物 聚丙烯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渗透膜的背压损坏分析及相关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程 梁宏书 +4 位作者 王辉 李文超 朱晨 赵敏佳 初庆伟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3-116,共4页
背压损坏是反渗透膜元件使用中常见的故障之一,一旦发生则会对反渗透膜造成永久性损坏,无法修复。对反渗透膜元件背压损伤的位置以及背压对膜片造成的损伤进行深入分析,同时归纳了导致反渗透系统背压产生的设计和运行因素,提出现场判别... 背压损坏是反渗透膜元件使用中常见的故障之一,一旦发生则会对反渗透膜造成永久性损坏,无法修复。对反渗透膜元件背压损伤的位置以及背压对膜片造成的损伤进行深入分析,同时归纳了导致反渗透系统背压产生的设计和运行因素,提出现场判别背压损伤的方法。依托工业示范装置对带背压运行的反渗透系统开关机过程进行了模拟,并通过实时数据采集对全过程进行监控分析,对其安全性进行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渗透 复合膜剥离 背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渗透膜阻垢剂投加量优化及其阻垢性能评价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利华 崔勇 +6 位作者 蒋玉明 周义 刘子发 韦少松 王辉 裴超迎 郝雪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5-141,共7页
针对亦庄某再生水厂反渗透系统投加的AntarcticaTM ROSD 9000型号阻垢剂,考察其对RO系统的适用性和最佳投加浓度.模拟了反渗透生产系统,计算回收率75%及实际进水水质下的结垢倾向,结果表明,反渗透浓水侧仅有Langelier饱和指数超过结垢... 针对亦庄某再生水厂反渗透系统投加的AntarcticaTM ROSD 9000型号阻垢剂,考察其对RO系统的适用性和最佳投加浓度.模拟了反渗透生产系统,计算回收率75%及实际进水水质下的结垢倾向,结果表明,反渗透浓水侧仅有Langelier饱和指数超过结垢倾向控制指标,CaCO_(3)结垢倾向明显,有必要适量投加阻垢剂.模拟不同变量条件下的系统安全性,指导实际生产.采用中试装置进行极限碳酸盐硬度试验,证明加药量在2.5~3.0 mg/L时较合适,即系统运行压力无明显变化,RO浓水侧无结垢倾向;加药量在2.0 mg/L不利于系统稳定运行.经实际生产系统验证,投药量在2.5~3.0 mg/L时系统运行安全,反渗透清洗频次降低,阻垢剂占系统运行所用生产药剂成本的60%,有效地控制了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垢剂 反渗透 结垢 工业试验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车库墙面霉菌污染状况及防霉性能测试选择 被引量:3
15
作者 戴俊 林惠赐 梁爽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66-69,共4页
对华东、华南地区地下车库墙面漆膜上霉菌污染情况进行取样分析,并用DNA测序方法进行霉菌鉴定。根据分析所得漆膜霉菌污染状况,在现行国标GB/T 1741—2007《漆膜耐霉菌性测定法》的基础上,对测试霉菌菌种选择及其他测试条件进行改良。... 对华东、华南地区地下车库墙面漆膜上霉菌污染情况进行取样分析,并用DNA测序方法进行霉菌鉴定。根据分析所得漆膜霉菌污染状况,在现行国标GB/T 1741—2007《漆膜耐霉菌性测定法》的基础上,对测试霉菌菌种选择及其他测试条件进行改良。通过改良的防霉测试方法,筛选到更广谱高效的防霉涂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车库 霉菌 防霉涂料 防霉测试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