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婴幼儿配方羊乳粉生产环节蜡样芽孢杆菌分离株多位点序列分型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刘阳 葛武鹏 +5 位作者 张静 郭春锋 梁秀珍 王智 张兴吉 王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166-171,共6页
为探讨我国婴幼儿配方羊乳粉生产环节阳性分离株的遗传多样性,并将其基因序列与已报道的乳源分离株的基因序列进行比对,确立其特征序列,为婴幼儿配方食品生产体系溯源提供依据,为探究其致病机理和有效防控提供参考依据。实验选取glpF、... 为探讨我国婴幼儿配方羊乳粉生产环节阳性分离株的遗传多样性,并将其基因序列与已报道的乳源分离株的基因序列进行比对,确立其特征序列,为婴幼儿配方食品生产体系溯源提供依据,为探究其致病机理和有效防控提供参考依据。实验选取glpF、gmk、ilvD、pta、pur、pycA、tpi 7个管家基因构建多位点序列分析分型方案,鉴定经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型得到的42株Bacillus cereus的序列类型。结果表明:42株B.cereus分为7个序列类型(sequence type,ST),分别为ST-770(4.8%,2/42)、ST-1000(71.4%,30/42)、ST-1084(9.5%,4/42)、ST-1348(2.4%,1/42)、ST-1349(2.4%,1/42)、ST-1350(2.4%,1/42)和ST-1351(7.1%,3/42);所有分离株被识别为205、142、23三个不同克隆谱系,2个单态群(ST-770和ST-1351)和2个独株(ST-1348和ST-1349);发现4个新的ST型和4个新的等位基因,已上传至国际数据库得到新的序列号和等位基因号,分别为ST-1348、ST-1349、ST-1350、ST-1351和glp-253、glp-254、ilv-277、pyc-1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婴幼儿配方羊乳粉 多位点序列分析分型(MLST) 基因序列(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牦牛奶渣优良乳酸菌筛选及混合发酵优化 被引量:5
2
作者 万金敏 葛武鹏 +4 位作者 杨丽娜 王西宁 梁秀珍 王智 秦立虎 《中国乳品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8,共5页
对从西藏牦牛奶渣中分离出的113株乳酸菌,以牛乳为基质经遗传稳定性、凝乳时间、凝乳酸度、后发酵酸度及组织状态等指标综合评价筛选出5株优良乳酸菌,得到4株乳酸杆菌(B、C、D、E)和1株乳球菌(A)。将4株杆菌与球菌复配,进行组合发酵优... 对从西藏牦牛奶渣中分离出的113株乳酸菌,以牛乳为基质经遗传稳定性、凝乳时间、凝乳酸度、后发酵酸度及组织状态等指标综合评价筛选出5株优良乳酸菌,得到4株乳酸杆菌(B、C、D、E)和1株乳球菌(A)。将4株杆菌与球菌复配,进行组合发酵优化试验。通过发酵乳增菌规律、产酸性能、p H值、产香能力等综合指标加权比较,确定最优组合,为工业化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5株优势菌单株发酵凝乳时间均在4~6 h之间,凝乳酸度在62.57~70.40°T之间,后发酵酸度在96.24~109.20°T;(2)以活菌数增菌性能和产酸性能为指标进行组合优化,显示AB和AC具有共生关系,在脱脂牛乳中37℃发酵8 h,AB组合活菌数最高,达6.46×10~9mL^(-1),AC组合酸度最高,达91.87°T。AB、AC组合发酵性能均优于各单菌株,差异显著(P<0.05),而AD和AE组合与各单菌株间发酵性能无显著性差异(P>0.05)。(3)最优菌种组合为AB(1∶1)复配,凝乳时活菌数为4.57×10~9mL^(-1),凝乳酸度为71.54°T,后发酵酸度为115.30°T,发酵乳产品中乙醛质量浓度为36.91μg/mL、丁二酮质量浓度为13.82μg/mL,产品质构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奶渣 乳酸菌 发酵乳 组合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产区荷斯坦牛乳体细胞数及乳成分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海平 王海燕 +3 位作者 高鹏 张静 梁秀珍 葛武鹏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19年第2期7-12,共6页
对宁夏奶源主产区荷斯坦牛乳体细胞数(somatic cell count,SCC)及牛乳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利用Minitab软件对宁夏地区2009—2018年间7个牛场中19 020头中国荷斯坦牛198 855次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airy herd improvement,D... 对宁夏奶源主产区荷斯坦牛乳体细胞数(somatic cell count,SCC)及牛乳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利用Minitab软件对宁夏地区2009—2018年间7个牛场中19 020头中国荷斯坦牛198 855次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airy herd improvement,DHI)记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奶牛场、年份、胎次与SCC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SCC随季节、产犊月份变化而波动,SCC随泌乳期变化的趋势为先降低后升高;产奶量、乳脂、乳蛋白、乳糖、乳中干物质含量与SCC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同时受到环境因素(奶牛场、年份、季节)及奶牛自身因素(胎次、产犊月份、泌乳期)的影响。表明SCC、产奶量和乳中主要成分均会受到环境因素及奶牛自身因素的影响,精细化管理是提高原料乳质与量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荷斯坦牛 体细胞数 乳成分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内蒙古地区马乳及发酵酸马乳中氨基酸分析与营养评价 被引量:10
4
作者 郭琳仪 孙慧阳 +5 位作者 马洁 王海燕 吴小勇 朱林生 耿炜 葛武鹏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19年第2期1-6,共6页
为探讨我国西部牧区(新疆、内蒙古)马乳与传统发酵酸马乳的氨基酸组成及营养评价,在新疆、内蒙古两地主要牧区采集马乳及传统发酵酸马乳共40份,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乳中游离氨基酸和水解氨基酸的组成与含量,并进... 为探讨我国西部牧区(新疆、内蒙古)马乳与传统发酵酸马乳的氨基酸组成及营养评价,在新疆、内蒙古两地主要牧区采集马乳及传统发酵酸马乳共40份,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乳中游离氨基酸和水解氨基酸的组成与含量,并进行差异性分析和营养评价。结果表明:新疆、内蒙古地区马乳氨基酸总量无显著差异(P>0.05),两地马乳经发酵后游离氨基酸含量普遍显著升高(P<0.05),且生成了包括γ-氨基丁酸、β-氨基异丁酸、γ-羟基赖氨酸等在内的多种具有特殊生理活性的氨基酸;新疆马乳经发酵后甜味氨基酸含量明显升高,呈味氨基酸总含量明显高于鲜马乳(P<0.05),发酵对马乳风味改进贡献明显;新疆、内蒙古马乳及酸马乳的必需氨基酸指数均大于95,两地发酵后的酸马乳各营养评价指标均高于鲜马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乳 传统发酵酸马乳 游离氨基酸 水解氨基酸 营养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乳与其他乳种营养成分及乳清蛋白组分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吴仪凡 葛武鹏 +5 位作者 刘凯茹 宋宇轩 赵丽丽 张文博 王雨馨 梁秀珍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19年第6期1-5,共5页
为研究绵羊乳与其他乳种之间营养成分及乳清蛋白组分的差异性,以山羊乳、牛乳、人乳为对照,分析不同泌乳阶段的湖羊乳、东佛里生羊乳及其杂交一代羊乳的乳清蛋白组成差异,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 为研究绵羊乳与其他乳种之间营养成分及乳清蛋白组分的差异性,以山羊乳、牛乳、人乳为对照,分析不同泌乳阶段的湖羊乳、东佛里生羊乳及其杂交一代羊乳的乳清蛋白组成差异,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eresis,SDS-PAGE)和非变性-PAGE(Native-PAGE)分析标志性差异蛋白。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不同泌乳阶段绵羊乳之间以及不同乳种之间的蛋白质、脂肪、乳糖等宏量营养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含量变化呈现趋势性;SDS-PAGE分析表明,绵羊乳和人乳的标志性差异蛋白为β-乳球蛋白和乳铁蛋白,绵羊乳和山羊乳的标志性差异蛋白为α-乳白蛋白,绵羊乳和牛乳的标志性差异蛋白为免疫球蛋白G重链;Native-PAGE分析表明,绵羊乳与山羊乳乳清蛋白之间存在1条差异性条带,绵羊乳与人乳、牛乳乳清蛋白之间存在3条差异性条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乳 营养成分 乳清蛋白 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和新疆牧区酸马奶中酵母菌的多样性及其优势菌发酵特性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晓旭 葛武鹏 +5 位作者 梁秀珍 李小鹏 石亚新 马俊英 房若愚 耿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156-162,共7页
探究内蒙古和新疆牧区传统酸马奶中酵母菌的多样性及其优势菌的发酵特性,依据GB 4789.15—2010《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进行菌株分离,再应用26S rDNA D1/D2区序列和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ITS)序列分析... 探究内蒙古和新疆牧区传统酸马奶中酵母菌的多样性及其优势菌的发酵特性,依据GB 4789.15—2010《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进行菌株分离,再应用26S rDNA D1/D2区序列和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ITS)序列分析技术鉴定分离株,并依据产酒精能力、产酸能力、风味及质构特性等指标筛选优良菌株。结果表明:1)内蒙古酸马奶样品中酵母菌活菌数为10^5 CFU/mL,新疆样品在10^5-10^7 CFU/mL之间。两地样品中共鉴定出包括Kluyveromyces marxianus、Pichia fermentans、Pichia cactophila、Candida zeylanoides在内的酵母菌13种。两地间样品酵母菌组成不尽相同,具有地区差异性,内蒙古优势菌为Kluyveromyces marxianus、Pichia cactophila和Pichia fermentans,新疆优势菌为Candida zeylanoides和Kluyveromyces marxianus。2)优选出的4株酵母菌有2株为Pichia cactophila,另外2株为Kluyveromyces marxianus和Candida zeylanoides,发酵特性良好,可用于新型发酵乳制品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马奶 酵母菌 分离鉴定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中地区初生婴幼儿肠道双歧杆菌种群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瑞 葛武鹏 +3 位作者 梁秀珍 王西宁 崔秀秀 孙奇武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98-104,共7页
旨在探究初生婴幼儿肠道双歧杆菌的种群多样性及其丰度,为婴幼儿健康评价及营养补充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利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探究陕西关中地区0~6月龄(Ⅰ组)、6~12月龄(Ⅱ组)、12~36月龄... 旨在探究初生婴幼儿肠道双歧杆菌的种群多样性及其丰度,为婴幼儿健康评价及营养补充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利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探究陕西关中地区0~6月龄(Ⅰ组)、6~12月龄(Ⅱ组)、12~36月龄(Ⅲ组)婴幼儿肠道中双歧杆菌的种群组成与丰度。结果表明:在24份婴幼儿粪便样品中,3组(阶段)样品中均检出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两歧双歧杆菌、动物双歧杆菌及假链状双歧杆菌5个菌种,且在第Ⅲ组样品中还检测到青春双歧杆菌;3组样品中双歧杆菌属的DNA含量均在1010copies/g左右,Ⅰ组样品中含量(1010.44copies/g)显著高于Ⅱ、Ⅲ组样品(p<0.05)。Ⅰ、Ⅱ组样品中长双歧杆菌和短双歧杆菌的丰度较高,Ⅰ组中对应的丰度分别为30.12%、38.02%,Ⅱ组中对应的丰度分别为33.89%、43.65%;Ⅲ组中丰度前3位的菌种是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和两歧双歧杆菌,分别为23.99%、19.95%、24.55%。3个阶段的婴幼儿肠道中双歧杆菌的种群组成差异不明显,但丰度表达存在一定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肠道 双歧杆菌 种群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不同喂养和分娩方式对不同月龄婴幼儿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杨莉 葛武鹏 +5 位作者 梁秀珍 张静 王西宁 张雪 崔秀秀 龚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208-215,共8页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比较54份不同喂养方式(母乳、羊乳配方粉、牛乳配方粉)、不同分娩方式(顺产、剖宫产)和不同月龄(I段:0~6个月、II段:6~12个月、III段:12~36个月)婴幼儿粪便样本,研究不同影响因素下婴幼儿肠道菌群的构成,尤其是...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比较54份不同喂养方式(母乳、羊乳配方粉、牛乳配方粉)、不同分娩方式(顺产、剖宫产)和不同月龄(I段:0~6个月、II段:6~12个月、III段:12~36个月)婴幼儿粪便样本,研究不同影响因素下婴幼儿肠道菌群的构成,尤其是羊乳配方粉对婴幼儿肠道构成的影响,分析肠道菌群的丰度及多样性,比较优势菌丰度,为婴儿配方食品的开发及婴幼儿科学喂养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在相同喂养方式、相同月龄的婴幼儿中,分娩方式对其肠道菌群影响不尽相同,I段顺产母乳喂养组中门水平Actinobacteria(放线菌门)、Firmicutes(厚壁菌门)、Bacteroidets(拟杆菌门)、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分别为43.74%、25.48%、17.93%、9.71%;I段剖宫产母乳喂养组分别为40.83%、44.31%、3.81%、11.01%;II段顺产羊乳配方粉喂养组分别为41.44%、43.84%、8.38%、6.27%;II段剖宫产羊乳配方粉喂养组分别为60.76%、24.85%、8.66%、5.70%;III段顺产羊乳配方粉喂养组分别为26.58%、47.73%、24.07%、1.58%;III段剖宫产羊乳配方粉喂养组分别为34.77%、51.94%、11.10%、2.16%。在分娩方式相同且相同月龄的婴幼儿中,喂养羊乳配方粉的婴幼儿肠道菌群构成更为多样,且主要优势菌相对丰度更高,Actinobacteria在I段顺产羊乳配方粉喂养组中占62.98%,在I段顺产母乳喂养组中占43.74%;Bacteroidets在II段顺产羊乳配方粉喂养组中占43.84%,在II段顺产牛乳配方粉喂养组中占35.71%。对于相同分娩方式、相同喂养方式的婴幼儿,随着月龄的增长其肠道菌群构成存在显著差异(P<0.05),以II段婴幼儿肠道菌群更为多样,且Lactobacillales(乳杆菌目)较I、III段相对丰度更高,为差异显著的优势菌。本研究为婴幼儿的健康、代谢及相关疾病的防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喂养和分娩方式 高通量测序 婴幼儿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次对奶山羊胎盘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高闪闪 葛武鹏 +4 位作者 裴剑飞 王西宁 李小鹏 梁秀珍 吴小勇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36-1445,共10页
旨在探讨不同胎次的奶山羊胎盘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差异,为其合理化应用提供技术依据。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苦肼自由基(DPPH·)清除率、羟自由基(·OH)清除率为抗氧化肽活性评价指标,结合胎盘提取物中可溶性蛋白(Water-soluble... 旨在探讨不同胎次的奶山羊胎盘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差异,为其合理化应用提供技术依据。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苦肼自由基(DPPH·)清除率、羟自由基(·OH)清除率为抗氧化肽活性评价指标,结合胎盘提取物中可溶性蛋白(Water-soluble protein,WSP)含量变化,比较不同存放条件随时间延长各指标的衰变情况,评价不同胎次羊胎盘提取物抗氧化活性优劣。结果表明:1)第1、2、3胎各胎盘提取物冷冻干燥后,其多肽含量分别为(0.201±0.03)、(0.270±0.02)、(0.193±0.02)mg·mg-1冻干粉;DPPH·清除率分别为32.75%、53.20%、37.97%;·OH清除率分别是35.45%、51.94%、39.35%;WSP含量分别为16.63%、23.87%、18.60%,表明第2胎胎盘提取物各指标最佳。2)各胎次提取物4℃保存时,随时间延长DPPH·清除率、·OH清除率、WSP含量3个指标保全率均明显优于常温存放(P<0.05)。3)4℃存放63d,第2胎提取物DPPH·清除率保全了78.85%;·OH清除率保全了71.93%;WSP含量保全率为77.36%。综上表明,第2胎胎盘提取物冷冻干燥,4℃存放比常温保存抗氧化活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山羊胎盘 胎次 抗氧化肽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