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12纤维/RE14复合材料压力容器成型工艺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王百亚 张康助 +1 位作者 雷海锋 方东红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9-42,61,共5页
研究讨论了缠绕过程中几种主要工艺参数对F— 12纤维 /RE14配方Φ15 0mm压力容器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交替”铺层方式缠绕成型 ,含胶量控制在 30 %~ 4 0 % (质量分数 ) ,缠绕张力控制在 15 0N~ 2 0 0N ,采用GPC谱图... 研究讨论了缠绕过程中几种主要工艺参数对F— 12纤维 /RE14配方Φ15 0mm压力容器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交替”铺层方式缠绕成型 ,含胶量控制在 30 %~ 4 0 % (质量分数 ) ,缠绕张力控制在 15 0N~ 2 0 0N ,采用GPC谱图控制固化时机 ,得到的复合材料综合性能较好 ;用优化出的工艺参数进行了Φ4 80mm压力容器试验 ,结果表明其容器特性系数PV/W值为 37.0 2km ,纤维强度转化率高达73.2 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12纤维/REl4复合材料 压力容器 成型工艺 力学性能 芳纶纤维 环氧树脂 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O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工艺性能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王百亚 杨建奎 方东红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5-20,共6页
介绍了PBO纤维的结构特点及部分物理性能 ,研究了影响PBO纤维NOL环干法缠绕成型的几种主要工艺参数 ,对干法及湿法两种成型方法的Φ15 0mm压力容器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 ,对其破坏界面进行了电镜分析。结果表明 :干法缠绕成型的Φ15 0mm... 介绍了PBO纤维的结构特点及部分物理性能 ,研究了影响PBO纤维NOL环干法缠绕成型的几种主要工艺参数 ,对干法及湿法两种成型方法的Φ15 0mm压力容器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 ,对其破坏界面进行了电镜分析。结果表明 :干法缠绕成型的Φ15 0mm压力容器的PV/W值最高可达 4 7.5 5km ,湿法缠绕成型的可以达到 6 0 .4 2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O纤维 缠绕成型 干法 湿法缠绕 成型方法 工艺性能 复合材料 界面 电镜分析 物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陶瓷透波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49
3
作者 闫联生 李贺军 崔红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16,共3页
简要介绍了高温陶瓷透波材料的研究进展 ,对比了陶瓷透波材料和高分子有机透波材料的力学性能和介电性能 ,提出了高温透波材料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关键词 雷达天线罩 高温陶瓷材料 介电常数 透波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表面状态对C/C复合材料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李崇俊 金志浩 +1 位作者 郑金煌 马伯信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5-29,共5页
用两种经高温处理的碳纤维织物 ,以酚醛树脂作为基体先驱体 ,制备了二维C/C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镜 (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研究了两种碳纤维 (TCF和JCF)的表面状态 ,测试了C/C复合材料 (TCC和JCC)的层间剪切强度、拉伸性能。SE... 用两种经高温处理的碳纤维织物 ,以酚醛树脂作为基体先驱体 ,制备了二维C/C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镜 (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研究了两种碳纤维 (TCF和JCF)的表面状态 ,测试了C/C复合材料 (TCC和JCC)的层间剪切强度、拉伸性能。SEM观察表明 ,TCF及JCF表面都有沟槽 ,但TCF横断面呈腰子形非圆形 ;XPS分析表明TCF表面含氧官能团数量多。力学测试结果为 :TCC层间剪切强度 (ILSS)高于JCC ,达到 16 .1MPa ;TCC拉伸强度、模量均高于JCC ,而JCC断裂延伸率达 1.1% ,是TCC的 3倍。拉伸断口SEM分析表明 ,TCC断口平整 ,无纤维拨出 ,呈脆断 ;JCC断口有纤维拨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表面状态 C/C复合材料 层间剪切强度 碳/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O纤维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斌 金志浩 +1 位作者 刘爱华 丘哲明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58-61,共4页
对PBO纤维的干纱、复丝以及单向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进行实验测试 ,探讨了测试标准对PBO复丝性能的影响 ,采用SEM观察了PBO纤维表面形貌和复合材料拉伸破坏断口特征 ,并与F - 12纤维相应的拉伸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 :PBO纤维单向复... 对PBO纤维的干纱、复丝以及单向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进行实验测试 ,探讨了测试标准对PBO复丝性能的影响 ,采用SEM观察了PBO纤维表面形貌和复合材料拉伸破坏断口特征 ,并与F - 12纤维相应的拉伸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 :PBO纤维单向复合材料比F - 12纤维具有更为杰出的拉伸性能 ,拉伸强度比F - 12高约 2 8.3%~ 5 5 .4 %、拉伸模量高约 80 %。PBO纤维复丝性能因测试标准不同其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相差较大。SEM观察到PBO纤维表面极光滑 ,与树脂界面粘结差 ,其复合材料拉伸破坏断口呈“皮芯”抽离和纤维撕裂破环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0纤维 单向复合材料 拉伸性能 测试 有机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耐压容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6
作者 王晓洁 张炜 +1 位作者 刘炳禹 韩建平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0-23,共4页
结合陕西非金属材料工艺研究所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基础研究、封头补强及压力容器成型技术等方面所作的大量工作 ,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碳纤维及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耐压容器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 耐压容器 压力容器 潜水装置 缠绕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纶、碳纤维混杂工艺对环氧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曾金芳 乔生儒 +1 位作者 丘哲明 王庭武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30-34,共5页
研究了铺层参数及纤维表面处理对芳纶纤维、碳纤维混杂增强环氧复合材料(简称混杂复合材料)纵向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混杂复合材料的纵向拉伸强度均低于混合定律的预测值,表现出明显的混杂负效应。铺层顺序对材料纵向拉伸强度及... 研究了铺层参数及纤维表面处理对芳纶纤维、碳纤维混杂增强环氧复合材料(简称混杂复合材料)纵向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混杂复合材料的纵向拉伸强度均低于混合定律的预测值,表现出明显的混杂负效应。铺层顺序对材料纵向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有显著影响,界面数越多,纵向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越大;界面粘接性能的改善可提高混杂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但对它的弹性模量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纶 碳纤维 混杂工艺 环氧复合材料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12/CF混杂复合材料纵向拉压性能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曾金芳 王庭武 +1 位作者 丘哲明 乔生儒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9-23,共5页
研究了F— 12与HTA—P30碳纤维混杂复合材料纵向拉压性能。结果表明 ,该混杂复合材料体系的纵向拉伸强度均低于混合定律的预测值 ,表现出明显的混杂负效应 ,而纵向压缩强度表现出混杂正效应 ,且拉伸强度的混杂效应比压缩强度的大。材料... 研究了F— 12与HTA—P30碳纤维混杂复合材料纵向拉压性能。结果表明 ,该混杂复合材料体系的纵向拉伸强度均低于混合定律的预测值 ,表现出明显的混杂负效应 ,而纵向压缩强度表现出混杂正效应 ,且拉伸强度的混杂效应比压缩强度的大。材料的拉压破坏模式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12有机纤维 混杂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纵向拉压性能 HTA-P30碳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C/C复合材料致密化工艺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13
9
作者 杨爱玉 王者辉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0-23,共4页
介绍了C/C复合材料的致密化工艺,包括液相浸渍工艺,气相沉积工艺,气相渗透工艺,以及最新研制的低成本化学气相复合工艺和快速致密化工艺。
关键词 复合材料 致密化工艺 碳/碳 浸渍 气相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耐烧蚀材料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闫联生 姚冬梅 杨学军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9-31,共3页
研究了碳布增强新型耐烧蚀树脂聚芳基乙炔(PAA)材料的烧蚀性能和力学性能,并与钡酚醛和硼酚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PAA树脂的残碳率高于钡酚醛和硼酚醛树脂,C/PAA材料烧蚀性能优异,氧——乙炔线烧蚀率为0.012mm/s、质量烧蚀率为0.0166g... 研究了碳布增强新型耐烧蚀树脂聚芳基乙炔(PAA)材料的烧蚀性能和力学性能,并与钡酚醛和硼酚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PAA树脂的残碳率高于钡酚醛和硼酚醛树脂,C/PAA材料烧蚀性能优异,氧——乙炔线烧蚀率为0.012mm/s、质量烧蚀率为0.0166g/s,但其力学性能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强度 树脂聚芳基乙炔材料 烧蚀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C/C复合材料高温力学、热物理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李崇俊 郑金煌 +1 位作者 苏红 邓红兵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3-37,共5页
研究了二维C/C(2D -C/C)复合材料在高温下层剪强度、弯曲强度和模量、热导率和线膨胀系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所制得的 2D -C/C复合材料的层剪强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不大、弯曲强度随测试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2 0 0 0℃的层剪强度、弯... 研究了二维C/C(2D -C/C)复合材料在高温下层剪强度、弯曲强度和模量、热导率和线膨胀系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所制得的 2D -C/C复合材料的层剪强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不大、弯曲强度随测试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2 0 0 0℃的层剪强度、弯曲强度分别达到 1 4 .8MPa和 2 2 7.4MPa ,较室温分别提高了9.6 %和 6 0 %。弯曲模量在 1 0 0 0℃时增加到 39.4GPa ,在 2 0 0 0℃则下降 ,低于室温数值。 2D -C/C复合材料的热导率、线膨胀系数在z向和x -y向都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未石墨化 2D -C/C复合材料 2 0 0℃的z向热导率是 4 .4 1W / (m·K) ,且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而石墨化 2D -C/C复合材料 2 0 0℃的z向、x -y向热导率分别是 1 8.0 2W / (m·K)和 73.2 9W / (m·K) ,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 2D -C/C复合材料在z向的线膨胀系数较大 ,80 0℃以内在 8× 1 0 - 6 /K~ 1 0× 1 0 - 6 /K之间 ;而在x -y向线膨胀系数在 80 0℃以内都很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C/C复合材料 高温力学性能 热导率 层间剪切强度 线膨胀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酚醛结构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闫联生 姚冬梅 杨学军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5-38,共4页
研制出的碳布增强硼酚醛材料力学性能优异 ,剪切强度高达 34 .7MPa ,压缩强度达 2 70MPa ,比一般碳 /钡酚醛材料提高 30 %~ 70 % ;接近柔性接头非金属增强件碳 /环氧材料水平 ,达到柔性接头非金属增强件材料的指标要求 ,有望替代现有... 研制出的碳布增强硼酚醛材料力学性能优异 ,剪切强度高达 34 .7MPa ,压缩强度达 2 70MPa ,比一般碳 /钡酚醛材料提高 30 %~ 70 % ;接近柔性接头非金属增强件碳 /环氧材料水平 ,达到柔性接头非金属增强件材料的指标要求 ,有望替代现有碳 /环氧材料。由于抗烧蚀性能优于碳 /环氧材料 ,使非金属增强件热防护能力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材料 碳/酚醛材料 碳布增强硼酚醛材料 固体火箭发动机 柔性接头 功能烧蚀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VI工艺对CVI—SiC基体及C/SiC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宋麦丽 邹武 +1 位作者 王涛 闫联生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4-28,共5页
通过SEM和XRD分析研究了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生成的SiC基体的微观结构和组分。结果表明 ,反应温度对沉积SiC晶体的取向有很大的影响 ,温度在 110 0℃以下沉积SiC为单一取向 ( 111) ( 2θ≈ 35°)面 ,温度在 110 0℃以上 ,沉积SiC主要... 通过SEM和XRD分析研究了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生成的SiC基体的微观结构和组分。结果表明 ,反应温度对沉积SiC晶体的取向有很大的影响 ,温度在 110 0℃以下沉积SiC为单一取向 ( 111) ( 2θ≈ 35°)面 ,温度在 110 0℃以上 ,沉积SiC主要有两种取向 ( 111)面和 ( 2 2 0 ) ( 2θ≈ 60°)面 ,还有少量的 ( 311) ( 2θ≈ 70°)面。不同条件下生成的SiC晶粒的堆积方式有所不同 ,这直接影响了SiC基体的性能 ,从而影响了其复合材料的性能。此外反应气体流量也对SiC基体和复合材料性能有很大影响。本文进行了沉积温度和气体流量对SiC基体性能影响的研究 ,优化了CVI—SiC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VI工艺 纤维强碳化硅基复合材料 SiC基体 SEM XRD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陶瓷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4
作者 闫联生 余惠琴 +1 位作者 宋麦丽 王涛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9,32,共5页
介绍了纳米陶瓷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包括纳米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材料性能。
关键词 纳米陶瓷复合材料 制备 材料性能 补强增韧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的加工工艺与连接技术 被引量:7
15
作者 官焕华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8-31,共4页
介绍了复合材料的传统机械加工、特种加工及其结构连接,其中特种加工主要介绍高压水射流、激光及超声波技术。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机械加工 激光 超声波 结构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12纤维预浸渍成型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建奎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4-22,共9页
针对F— 12纤维浸渍环氧树脂基体制做预浸胶带性能要求和工艺特点 ,研究了影响基体含量、挥发份、胶带外观结构的主要工艺因素和控制范围。结果表明 ,采用优化后的工艺参数生产的预浸胶带质量稳定 ,缠绕的Φ150mm压力容器特性系数达到了... 针对F— 12纤维浸渍环氧树脂基体制做预浸胶带性能要求和工艺特点 ,研究了影响基体含量、挥发份、胶带外观结构的主要工艺因素和控制范围。结果表明 ,采用优化后的工艺参数生产的预浸胶带质量稳定 ,缠绕的Φ150mm压力容器特性系数达到了 37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缠绕复合材料制品 浸胶工艺 芳纶纤维 环氧树脂 F-12 纤维预浸胶带 预浸渍胶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火箭发动机复合材料裙技术研究发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超 丘哲明 刘建超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6-19,共4页
介绍了固体火箭发动机壳体裙的结构、用途及采用复合材料裙体的优点。详细讨论了玻璃纤维和混杂纤维等增强材料在国外发动机裙上的应用 ,以及国内在该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和复合材料裙的单独成型及整体成型工艺 。
关键词 固体火箭发动机 复合材料裙 成型工艺 缠绕工艺 承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壳体外表面密封、隔热涂层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卓 丘哲明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28,共4页
通过环氧树脂改性硅树脂制得密封、隔热涂层材料基体 ,改性树脂兼有环氧树脂和硅树脂的优点 ,不仅有很好的耐高低温性能 ,而且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弹性 ,添加特定的填料可作为固体火箭发动机复合材料壳体的密封、隔热涂层材料。本文研制的... 通过环氧树脂改性硅树脂制得密封、隔热涂层材料基体 ,改性树脂兼有环氧树脂和硅树脂的优点 ,不仅有很好的耐高低温性能 ,而且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弹性 ,添加特定的填料可作为固体火箭发动机复合材料壳体的密封、隔热涂层材料。本文研制的涂层材料具有很强的气体密封能力和较宽的温度适用范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发动机 复合材料壳体 隔热涂层 涂层材料 密封涂层 硅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快速制备C/C材料方法的探索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晓虎 霍肖旭 马伯信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7-29,33,共4页
介绍了一种新的C/C材料制备方法快速化学液气相渗透致密法。利用该技术 ,采用碳毡作预制体 ,以两种液态低分子有机物作碳源前驱体 ,沉积时间在 3h内 ,沉积温度在 90 0℃~ 110 0℃范围内可获得密度达 1.74g/cm3的C/C材料。碳纤维表面最... 介绍了一种新的C/C材料制备方法快速化学液气相渗透致密法。利用该技术 ,采用碳毡作预制体 ,以两种液态低分子有机物作碳源前驱体 ,沉积时间在 3h内 ,沉积温度在 90 0℃~ 110 0℃范围内可获得密度达 1.74g/cm3的C/C材料。碳纤维表面最大沉积速率可达 6 4 μm/h ,比传统的等温CVI沉积速率(0 .1μm/h~ 0 .2 5μm/h)提高了 2 0 0倍以上 ,并初步分析了该技术快速致密多孔预制体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材料 化学液气相渗透 航空用热结构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碳化硅基复合材料机械性能的工艺因素 被引量:5
20
作者 闫联生 邹武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11,18,共6页
介绍了纤维及预制体成型、高温处理、界面技术、基体致密化及后处理等工艺因素对碳化硅基复合材料机械性能的影响。基体致密化工艺是影响复合材料性能最为主要的因素 ,化学气相渗透工艺制备的碳化硅基复合材料的强度和韧性明显高于其它... 介绍了纤维及预制体成型、高温处理、界面技术、基体致密化及后处理等工艺因素对碳化硅基复合材料机械性能的影响。基体致密化工艺是影响复合材料性能最为主要的因素 ,化学气相渗透工艺制备的碳化硅基复合材料的强度和韧性明显高于其它工艺制备的复合材料。预制体高温处理可提高纤维在基体复合材料及使用过程中的高温稳定性 ,减少纤维 /基体界面的热应力 ,但高温处理会引起纤维强度大幅度下降 ,在高温处理前先进行中间相涂层处理 ,不仅可提高复合材料的韧性和稳定性 ,而且可减少纤维强度损失。采用经过适当表面处理的纤维 ,提高纤维与基体的结合强度 ,可增加基体中微裂纹的数目 ,使复合材料的强度和韧性同时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基复合材料 化学气相渗透 纤维预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