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陵一号煤矿2号煤层顶板涌(突)水危险性分区预测 被引量:17
1
作者 王苏健 侯恩科 +2 位作者 冯洁 卫勇峰 赵平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155-159,共5页
在分析黄陵一号煤矿水文地质条件与充水因素的基础上,认为直罗组下段含水层是2号煤层顶板涌(突)水的主要水源。通过经验公式计算与实测冒落带和裂隙带(简称"两带")高度的对比分析,认为经验公式不适合该区开采实际,适合该区的... 在分析黄陵一号煤矿水文地质条件与充水因素的基础上,认为直罗组下段含水层是2号煤层顶板涌(突)水的主要水源。通过经验公式计算与实测冒落带和裂隙带(简称"两带")高度的对比分析,认为经验公式不适合该区开采实际,适合该区的冒采比和裂采比分别为5.7和25.2.以裂采比32为阈值,对矿井中北部2号煤层待采区进行了顶板涌(突)水危险性分区预测,为矿井防治顶板水害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陵一号煤矿 充水因素 “两带”高度 涌(突)水危险性 分区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工作面区段煤柱留设尺寸优化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高晓旭 史向前 +1 位作者 石新禹 郭卫彬 《矿业安全与环保》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8-73,80,共7页
为了掌握浅埋煤层矿压变化规律,同时解决因煤柱留设不合理而造成的煤炭资源浪费问题,以榆林双山煤矿308工作面与306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及工业性试验等方法,对306工作面区段煤柱合理留设尺寸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为了掌握浅埋煤层矿压变化规律,同时解决因煤柱留设不合理而造成的煤炭资源浪费问题,以榆林双山煤矿308工作面与306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及工业性试验等方法,对306工作面区段煤柱合理留设尺寸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极限平衡理论分析得出,煤柱内部弹性核区的宽度为3.8 m,区段煤柱极限宽度为11.4 m;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相吻合。结合工作面实际生产地质条件,确定306工作面合理煤柱留设尺寸为11.5 m,并提出相应的巷道围岩支护方案。研究成果为浅埋煤层区段煤柱的尺寸留设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有助于有效提高煤炭回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煤层 区段煤柱 巷道支护 尺寸优化 数值模拟 煤柱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煤升温过程中热物理特性 被引量:4
3
作者 任帅京 张嬿妮 +3 位作者 邓军 屈高阳 王津睿 王威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97-704,共8页
为探究煤低温氧化过程中热量存储和传输特性,选取4种不同变质程度烟煤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激光导热仪测试4种煤样热物理参数的变化,并通过敏感性和关联性分析得出热物性参数受温度和工业分析指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4种煤样热物性参数... 为探究煤低温氧化过程中热量存储和传输特性,选取4种不同变质程度烟煤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激光导热仪测试4种煤样热物理参数的变化,并通过敏感性和关联性分析得出热物性参数受温度和工业分析指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4种煤样热物性参数随温度的变化规律较为一致,随温度增大,煤样的热扩散能力先减小后增大,热储存能力先逐渐增大,随后达到饱和状态,低变质程度煤样的热储存能力在210℃后出现了下降的趋势,热传导能力在210℃前变化缓慢,210℃后出现快速增大趋势;热扩散系数、比热以及导热系数随温度的最大变化率分别为0.041%、0.498%以及0.067%,相比于热扩散系数和导热系数,比热对温度的敏感性最大;热扩散系数与工业分析指标间的关联性与导热系数的一致,二者受煤中灰分的影响比较大,比热的主要影响因素则为固定碳。研究结果对于揭示烟煤低温氧化蓄热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 氧化 热物性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视觉感知理论与技术在煤炭工业领域应用进展综述 被引量:10
4
作者 巩师鑫 赵国瑞 王飞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21,共15页
机器视觉技术对改善煤矿安全监测手段、提高装备自动化水平具有积极意义。详细阐述了当前煤矿智能化建设过程中基于机器视觉的不同场景和系统下的设备信息状态感知原理,综述了机器视觉感知技术在煤矿安全监测、拣选识别、煤岩识别、定... 机器视觉技术对改善煤矿安全监测手段、提高装备自动化水平具有积极意义。详细阐述了当前煤矿智能化建设过程中基于机器视觉的不同场景和系统下的设备信息状态感知原理,综述了机器视觉感知技术在煤矿安全监测、拣选识别、煤岩识别、定位导航、运输检测、位姿检测和信息测量等方面的实践应用;分析指出未来煤矿机器视觉感知技术应深入挖掘采掘工作面机器视觉场景理解需求,构建生产全视场监视检测体系,提升多时空多维度多变量集成监测效果,改善视频自主监视告警能力,增强视觉引导能力,并形成地面生产管理运行系统的视觉资料统一化管理方式等,重点研究综采装备(群)姿态同时空测量、采掘环境动态变化感知、生产全视场监测与自主告警、煤矿机器人视觉引导控制等技术;指出煤矿机器视觉感知技术在防爆或本安型智能视觉传感器研发、高效视觉测量与分析、检测识别测量精度提升、图像高质量标注方面仍存在挑战,通过开发具有边缘计算能力的视觉传感器,构建井上下视觉分布式测量方案,实现各类复杂环境下开采信息准确识别与测量,可有效提高机器视觉感知技术在煤炭行业的更深层次融合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智能化 机器视觉 状态感知 煤矿安全监测 拣选识别 煤岩识别 定位导航 位姿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直接顶作用下切顶深度对沿空留巷稳定性影响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王飞 王绪强 +1 位作者 石新禹 许慧聪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9-66,共8页
切顶卸压沿空留巷稳定性主要受切顶参数影响,而厚直接顶作用下沿空巷道合理切顶参数的确定较为复杂。以陕西陕煤黄陵矿业有限公司一号煤矿1009工作面辅运巷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及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在明确巷道留设工... 切顶卸压沿空留巷稳定性主要受切顶参数影响,而厚直接顶作用下沿空巷道合理切顶参数的确定较为复杂。以陕西陕煤黄陵矿业有限公司一号煤矿1009工作面辅运巷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及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在明确巷道留设工艺为“补强支护+切顶卸压+巷旁支护+巷内临时支护”的基础上,分析了厚直接顶作用下沿空留巷工艺流程及合理参数,研究了切顶深度为7.5,8.5,9.5 m条件下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及巷道应力和位移特征,确定了沿空巷道合理切顶深度,并通过现场监测确定了成巷效果。结果表明:巷道切顶深度直接影响成巷效果,切顶角度一定时,切顶深度越接近于直接顶厚度,垮落矸石对顶板支撑力越大,岩层稳定性越强;随着切顶深度增大,工作面来压步距减小、来压强度降低,巷道应力集中峰值和顶板位移下沉量减小;确定切顶深度为8.5 m,此时留巷完成后巷道应力集中峰值和最大位移分别为13.6 MPa、235 mm。现场监测结果显示,进入正常留巷段后巷道最大下沉量为252 mm,让压锚索最大载荷为412 kN,垛式支架最大工作阻力为41.9 MPa,巷道稳定性较好,留巷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开采 沿空留巷 沿空巷道 切顶卸压 切顶深度 厚直接顶 巷道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C通信的矿山应急微电网控制策略 被引量:2
6
作者 韦钊 杨大山 梁林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94-199,共6页
应急微电网在主电网停电情况下为关键设备提供后备电源,对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在现有的配电设施基础上设计了一种交流微电网系统架构,为保障在1个或多个分布式发电机(DG)发生故障或输出功率不足情况下电网供电的可靠性,提出... 应急微电网在主电网停电情况下为关键设备提供后备电源,对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在现有的配电设施基础上设计了一种交流微电网系统架构,为保障在1个或多个分布式发电机(DG)发生故障或输出功率不足情况下电网供电的可靠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固定频率电力线载波通信(PLC)的孤岛微电网控制策略,实现在DG之间提供自动和公平的负载共享,从而显著增加微电网供电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分布式微电网所有DG和电池存储系统(BSS)均通过逆变器连接到公共交流母线,所有负载在公共点处连接。除了电池充电外,所有DG电流为单向电流。PLC采用高频信号进行通信,该信号通过与电源电流相同的介质(电力线)传输。分析了PLC的注入、检测和抑制方法,以及总体通信逻辑。仿真结果验证了基于PLC的DG功率动态调整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配电 交流微电网 应急供电 控制策略 电力线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测距技术在智能化综采工作面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王飞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38-141,共4页
主要研究检测综采工作面采煤机姿态、液压支架和刮板输送机平直、移动量的一种雷达探测仪器,其中包括该仪器开发了主要组成、工作原理及其在综采工作面的应用效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该项目的研究可减少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巡查人数,... 主要研究检测综采工作面采煤机姿态、液压支架和刮板输送机平直、移动量的一种雷达探测仪器,其中包括该仪器开发了主要组成、工作原理及其在综采工作面的应用效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该项目的研究可减少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巡查人数,确保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工作面工程质量达到要求,为实现综采工作面少人甚至无人提供一种思路,达到了"无人则安"的安全生产目的,适应新时代人工智能代替现场作业人员,提高企业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测距 采煤机姿态 三直一平 无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