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掘工作面混合式风流调控下的粉尘沉降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龚晓燕 王天舒 +4 位作者 陈龙 裴晓泽 李相斌 朱倩丽 牛虎明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6-115,共10页
煤矿掘进过程中粉尘聚集严重,目前针对综掘工作面混合式风流调控下粉尘沉降规律及优化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基于混合式风流调控系统,依托陕煤集团神木柠条塔矿业有限公司综掘工作面,分析了压风口距工作面距离、压风口右偏角度、压风口口... 煤矿掘进过程中粉尘聚集严重,目前针对综掘工作面混合式风流调控下粉尘沉降规律及优化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基于混合式风流调控系统,依托陕煤集团神木柠条塔矿业有限公司综掘工作面,分析了压风口距工作面距离、压风口右偏角度、压风口口径、抽风口距工作面距离和压抽比等混合式风流调控参数对粉尘沉降规律的影响:随着压风口距工作面距离增加,司机处和回风侧行人呼吸带截面大颗粒粉尘占比先增后减再增,小颗粒粉尘占比增加;随着压风口右偏角度增加,司机处和回风侧行人呼吸带截面大颗粒粉尘占比变化明显;随着压风口口径增加,司机处截面小颗粒粉尘占比先增后减再增,回风侧行人呼吸带截面大颗粒粉尘占比先增后减;随着抽风口距工作面距离增加,司机处截面大颗粒粉尘占比先增后减,小颗粒粉尘占比先增后减再增,回风侧行人呼吸带截面粉尘粒径分布变化不大;随着压抽比增大,司机处和回风侧行人呼吸带截面小颗粒粉尘占比减小。以上述风流调控各参数为自变量,回风侧行人呼吸带全尘平均浓度和司机处呼尘平均浓度最低为优化目标,建立了粉尘沉降优化回归模型,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模型,得到最优风流调控方案:压风口距工作面距离为8.9 m,压风口右偏角度为14.8°,压风口口径为0.9 m,抽风口距工作面距离为4.3 m,压抽比为1.1。搭建了风流调控下粉尘沉降实验平台,实验结果表明:测试值与粉尘沉降优化回归模型的模拟值误差在13%以内,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优化后粒径为71~100μm的粉尘受风流调控参数影响明显,沉降在掘进机前方;优化后回风侧行人呼吸带全尘平均浓度和司机处呼尘平均浓度分别降低了47.4%和42.4%,降尘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掘工作面 混合式通风 风流调控 粉尘沉降 粉尘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掘工作面风流调控下风速及瓦斯粉尘浓度融合预测模型研究
2
作者 龚晓燕 邹浩 +6 位作者 刘壮壮 陈龙 付浩然 孙育恒 李昊 王新雨 牛虎明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6-146,共11页
针对综掘工作面传统的通风总量控制管理模式不能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风流调控,造成瓦斯及粉尘聚集和污染隐患等问题,对风流调控下的风速及瓦斯粉尘浓度多源数据融合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进行了研究。采用欧拉-拉格朗日法建立了风流调控下的瓦... 针对综掘工作面传统的通风总量控制管理模式不能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风流调控,造成瓦斯及粉尘聚集和污染隐患等问题,对风流调控下的风速及瓦斯粉尘浓度多源数据融合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进行了研究。采用欧拉-拉格朗日法建立了风流调控下的瓦斯及粉尘气固耦合模型并进行了测试验证,模拟分析瓦斯和粉尘颗粒在综掘巷道的分布情况,获取大量不同风流调控方案下的风速及瓦斯粉尘浓度样本数据。采用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技术建立预测模型结构,选取对瓦斯及粉尘浓度具有较大影响的风流调控等参数作为输入层,根据风速及瓦斯粉尘的隐患位置确定输出层,对样本数据进行预处理,通过引入差分进化算法搜索最佳隐藏层节点数和学习率,利用TensorFlow框架搭建多源数据融合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以陕北某矿综掘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对不同风流调控方案进行预测和井下实测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相对误差最大值为9.7%,具有较高的准确性;选取出风口距端头最短距离5 m和最远距离10 m这2种工况下的最佳调控方案,与调控前相比,风速符合规范要求,端头死角区瓦斯体积分数分别降低34%和35%,回风侧人行处平均粉尘质量浓度分别降低40%和41%,司机处粉尘质量浓度分别降低38%和36%,研究可为风流调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掘工作面 风流调控 风速 瓦斯及粉尘浓度 多源数据融合 神经网络预测 差分进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掘进面出风口风流与风幕调控下的粉尘分布响应曲面优化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龚晓燕 费颖豪 +4 位作者 牛虎明 陈龙 刘壮壮 李相斌 薛河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80-88,共9页
为了解决煤矿掘进面风筒出风口参数不能动态变化,而传统风幕全断面控尘效果不理想引起的粉尘浓度高等问题,通过分析风幕和出风口参数对粉尘分布规律的影响,以此得到合理的出风口风流与风幕综合调控方案,降低粉尘浓度。以陕西神木柠条塔... 为了解决煤矿掘进面风筒出风口参数不能动态变化,而传统风幕全断面控尘效果不理想引起的粉尘浓度高等问题,通过分析风幕和出风口参数对粉尘分布规律的影响,以此得到合理的出风口风流与风幕综合调控方案,降低粉尘浓度。以陕西神木柠条塔煤矿N1212巷道为研究对象,利用Fluent软件建立出风口风流与风幕综合调控的粉尘场有限元模型,设计出风口风流及风幕综合调控响应曲面实验,得到最佳综合调控方案为:风幕射流出口宽度为0.16 m,风幕射流出口速度为6 m/s,出风口口径为0.9 m,出风口右偏角度为3°。搭建相似模拟实验平台来验证最佳综合调控方案,研究结果表明:调控后回风侧行人呼吸处和司机位置处粉尘平均浓度分别降低89%和81%,有效改善掘进面作业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面 风流调控 风幕调控 粉尘优化 响应曲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掘进工作面长压短抽通风出风口风流调控参数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龚晓燕 彭高高 +5 位作者 宋涛 冯雄 陈菲 刘辉 谢沛 薛河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5-52,共8页
掘进工作面长压短抽通风方式下出风口风流不能根据掘进过程的实际需求进行动态调控,进而造成风流分布不合理,粉尘聚集严重。现有针对掘进工作面长压短抽通风出风口风流分布及降尘效果的研究都只是单一地分析了风筒出风口参数变化对掘进... 掘进工作面长压短抽通风方式下出风口风流不能根据掘进过程的实际需求进行动态调控,进而造成风流分布不合理,粉尘聚集严重。现有针对掘进工作面长压短抽通风出风口风流分布及降尘效果的研究都只是单一地分析了风筒出风口参数变化对掘进工作面风流分布及降尘效果的影响,未考虑各参数之间对粉尘场运移分布的交互影响,且对在不同掘进阶段,出风口参数如何综合变化才能达到最佳的通风降尘效果的研究不深入。针对上述问题,以陕西榆林神木柠条塔矿S1204掘进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出风口参数可以变化的风流调控有限元模型,模拟分析了风筒出风口参数变化对风流及粉尘浓度运移分布的影响,通过数值分析选取了风筒出风口口径、水平右偏角度和垂直上偏角度作为出风口风流动态调控参数,提取了不同风流调控参数调控后司机位置处及回风侧行人位置处的风速及粉尘浓度数据。通过小生境遗传算法,以司机位置处及回风侧行人位置处的粉尘浓度同时最低为优化目标对提取的风流调控数据进行挖掘分析,获取了S1204掘进工作面出风口距掘进端面最近距离5 m和最远距离10 m时的最佳风流调控参数:在5 m处,出风口口径为1.1~1.2 m,水平右偏角度为10~15°,垂直上偏角度为3~6°;在10 m处,出风口口径为0.8~0.9 m,水平右偏角度为0~5°,垂直上偏角度为0~3°。搭建了1∶5相似模拟的S1204掘进工作面风流智能调控实验测试平台,对最佳风流调控参数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司机位置处的粉尘浓度最高降低了52.3%,回风侧行人位置处的粉尘浓度最高降低了60.6%,验证了最佳风流调控参数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工作面 长压短抽通风 出风口风流调控参数 风速 粉尘浓度 小生境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家湾煤矿矿山压力显现规律与工作面安全开采 被引量:8
5
作者 张俭让 余学义 任彦荣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3-55,60,共4页
分析了韩家湾煤矿浅埋煤层开采支架的适应性,总结了厚松散层覆盖层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规律。同时针对目前顶板的支护状况和顶板灾害危险,提出了提高支架初撑力等改进措施,为实现厚松散层覆盖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安全开采提供... 分析了韩家湾煤矿浅埋煤层开采支架的适应性,总结了厚松散层覆盖层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规律。同时针对目前顶板的支护状况和顶板灾害危险,提出了提高支架初撑力等改进措施,为实现厚松散层覆盖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安全开采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压显现规律 厚松散层覆盖 浅埋煤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采掘进面压入式通风下最佳风场调控规则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龚晓燕 李珍 +3 位作者 冯雄 宋涛 曹宇翔 赵少龙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563-2571,共9页
针对连采掘进面压入式通风系统不能实时改变风流状态造成风场分布不均、瓦斯及粉尘积聚严重等隐患问题,提出利用风筒出风口风流动态调控来优化风场分布,进而达到高效通风降尘需求。采用流场数值模拟及井下实测手段提取风流调控参数与风... 针对连采掘进面压入式通风系统不能实时改变风流状态造成风场分布不均、瓦斯及粉尘积聚严重等隐患问题,提出利用风筒出风口风流动态调控来优化风场分布,进而达到高效通风降尘需求。采用流场数值模拟及井下实测手段提取风流调控参数与风速、瓦斯及粉尘质量浓度关联关系的样本数据,利用K-means算法和四段式编码建立风场调控下的瓦斯及粉尘质量浓度信息库,基于小生境遗传算法建立最佳风场调控规则获取方法并开发参数化程序。利用自主研制的风流调控装置在柠条塔S1231面进行最佳风场调控规则井下测试验证和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出风口距迎头最近距离5 m和最远距离10 m时实测值均在调控规则计算值范围内,距迎头5 m时司机处粉尘质量浓度最高降低46%,回风侧粉尘质量浓度最高降低49%;距迎头10 m时司机处粉尘质量浓度最高降低55%,回风侧粉尘质量浓度最高降低52%;验证了调控规则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可为连采掘进面的风场动态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卫生工程技术 连采掘进 小生境遗传算法 风流调控规则 粉尘质量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家湾煤矿浅埋煤层综采面过切眼相似模拟实验研究
7
作者 贠东风 刘志远 +6 位作者 苏普正 杜强 王之宇 吴文良 郭旺生 雷旭轮 霍军鹏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4-57,共4页
文章针对韩家湾煤矿浅埋煤层2403综采面回采时遇到如何过旧切眼的问题,进行了相似模拟实验,通过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和全站仪读取测点位移研究了综采面直接推过不同支护下的切眼的过程中支架载荷变化、支承压力变化及上覆岩层运动情况。... 文章针对韩家湾煤矿浅埋煤层2403综采面回采时遇到如何过旧切眼的问题,进行了相似模拟实验,通过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和全站仪读取测点位移研究了综采面直接推过不同支护下的切眼的过程中支架载荷变化、支承压力变化及上覆岩层运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对旧切眼适当支护后综采面直接推过该切眼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煤层 综采面 切眼 相似模拟 加强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阳煤矿升级改造项目水灾害的分析与评价
8
作者 赵普生 任彦荣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36-542,共7页
通过对榆阳煤矿升级改造项目矿井水文地质条件概述、大气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描述,根据该矿水文地质特征和矿井开采方式,分析了矿井水灾害方面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并采用预先危险性分析法对矿井水灾害危险度进行分析,采用函数分... 通过对榆阳煤矿升级改造项目矿井水文地质条件概述、大气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描述,根据该矿水文地质特征和矿井开采方式,分析了矿井水灾害方面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并采用预先危险性分析法对矿井水灾害危险度进行分析,采用函数分析法确定了矿井水灾害的危险等级,采用事故树分析法求出事故树的最小割集、事故树的最小径集、事故树的概率重要度、事故树的结构重要度等参数,并对榆阳煤矿3.00Mt/a产业升级改造项目防治矿井水灾害提出对策建议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水灾害 分析与评价 建议和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