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陇县黄牛奶用改良工作中急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1
作者 张乃雄 刘生方 《黄牛杂志》 1993年第1期90-91,68,共3页
1 现状和特点陇县自1983年有计划地开展黄牛奶用改良工作以来,受到了省、市、党政领导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在西北农业大学邱怀等有关专家教授的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经过全县广大畜牧兽医人员和乡村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 1 现状和特点陇县自1983年有计划地开展黄牛奶用改良工作以来,受到了省、市、党政领导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在西北农业大学邱怀等有关专家教授的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经过全县广大畜牧兽医人员和乡村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黄牛奶改已见成效。 1983年至1991年底,全县累计奶改配牛39156头,其中用黑白花改良黄牛10560头,用西门塔尔改良黄牛21373头,奶杂后代继续级进7583头。截止1991年底产活各品代奶杂牛19324头,已打号登记的奶杂母牛8914头,其中黑黄后代4285头(F_13205头、F_2998头、F_382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牛 乳牛 品种改良 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山羊产业在陇县奶业发展格局中的前景探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刘兴忠 范书义 《中国奶牛》 2013年第9期38-41,共4页
奶山羊是以农牧业为主的县区发展畜牧业的主要项目之一,但在当前随着奶业的整体下滑而萎缩。对其未来发展的定位和前景如何看待?本文针对陇县奶山羊产业发展实际情况作了探析,旨在为决策和技术推广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 奶山羊 现状 产业前景 建议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县奶业经济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2
3
作者 边会龙 《中国奶牛》 2005年第2期8-10,共3页
关键词 经济发展 奶业发展 陇县 奶牛业 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农民增收 畜牧业经济 黄土高原区 养殖户 问题及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HI测定在陇县奶业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兴忠 赵少斌 +1 位作者 闫俊成 张会军 《中国奶牛》 2011年第9期26-28,共3页
本文对DHI测定在规模奶牛场具体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根据应用效果总结了能够提高奶牛生产性能的管理措施,旨在为农区规模奶牛养殖场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 DHI测定 改进措施 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县奶牛生产性能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林贵 闫鹤田 +2 位作者 张拴成 冯文科 边会龙 《中国草食动物》 2007年第1期36-38,共3页
关键词 奶牛养殖业 生产性能 陇县 牛群结构 产奶性能 性能指标 结构状况 生产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县黄牛奶用改良现状调查和发展建议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拴成 边会龙 《中国草食动物》 2002年第4期36-38,共3页
关键词 陇县 黄牛 现状 发展 奶用牛 体型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县奶业生产经营下滑因素的调研与应对 被引量:1
7
作者 唐军辉 刘兴忠 张栓成 《中国奶牛》 2013年第12期55-59,共5页
从2012年年初至今,渭北旱塬以奶畜为主导产业的县区普遍出现了奶牛比较效益下降、存栏大幅减少、生产经营下滑的不利局面。陇县奶畜产业在渭北旱塬农作区具有典型代表性,当前生产经营下滑现象尤为严重。本文通过对陇县奶业生产经营现状... 从2012年年初至今,渭北旱塬以奶畜为主导产业的县区普遍出现了奶牛比较效益下降、存栏大幅减少、生产经营下滑的不利局面。陇县奶畜产业在渭北旱塬农作区具有典型代表性,当前生产经营下滑现象尤为严重。本文通过对陇县奶业生产经营现状、盈亏平衡点、奶业下滑成因的调研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方案和措施,旨在为陇县乃至周边县区尽快扭转奶畜下滑的不利局面提供决策参考和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业 生产经营 下滑因素 调查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县奶牛生产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1
8
作者 边会龙 张碎祥 张玲玲 《中国草食动物》 2007年第5期36-39,共4页
对17个村和3个奶牛小区的600户922头产奶牛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为:成母牛产奶303d±26 d,平均胎产奶6 623 kg±562 kg,日均单产奶21.9 kg;头均胎产奶收入10 596元±1 111元,产犊收入547元±22元,牛... 对17个村和3个奶牛小区的600户922头产奶牛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为:成母牛产奶303d±26 d,平均胎产奶6 623 kg±562 kg,日均单产奶21.9 kg;头均胎产奶收入10 596元±1 111元,产犊收入547元±22元,牛粪收入80元,总收入11 223元±566元;头均胎产支出10 230元±563元;头均胎产纯收入993元±413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现状 分析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县域畜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 被引量:2
9
作者 赵少斌 刘兴忠 《中国牧业通讯》 2011年第8期78-79,共2页
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推行标准化规模养殖是建设现代畜牧业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生态健康养殖的当务之急和必由之路。笔者就陕西省陇县畜牧业转型升级采取的方法、措施及成就进行了调研,提出了改进思路和措施,旨在为推进农区畜牧业快... 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推行标准化规模养殖是建设现代畜牧业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生态健康养殖的当务之急和必由之路。笔者就陕西省陇县畜牧业转型升级采取的方法、措施及成就进行了调研,提出了改进思路和措施,旨在为推进农区畜牧业快速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畜牧业 县域 生态健康养殖 农区畜牧业 牧业发展 规模养殖 标准化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县荷斯坦奶牛日粮结构与泌乳指标调查
10
作者 闫鹤田 王林贵 张拴成 《中国草食动物》 2006年第4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日粮结构调整 荷斯坦奶牛 泌乳母牛 陇县 乳品加工企业 农业产值 养殖场户 乳品生产 经济效益 奶牛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县百户奶山羊经济效益调查
11
作者 边会龙 《中国草食动物》 2005年第4期31-32,共2页
通过对103个奶山羊户的存栏、养殖方式、生产性能、劳动力投入和经济效益调查及对比分析,提出目前奶山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品种退化、奶价波动大、单产水平低、规模效益差,建议采取多种措施大力提高奶山羊经济效益。
关键词 陇县 奶山羊养殖业 经济效益 存栏规模 养殖方式 生产性能 劳动力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陇县奶牛托管扶贫模式的现状分析与思路对策
12
作者 刘兴忠 杨少华 《中国奶牛》 2015年第2期56-58,共3页
本文在对陇县奶牛托管扶贫模式的形成与应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模型分析探讨了不同扶贫模式下的托管效益状况,并对今后更好地运用这一模式实施产业扶贫开发提出了对策建议,旨在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 陇县 奶牛托管 模式 分析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县奶牛小区建设的做法
13
作者 李安良 刘红颖 《中国奶牛》 1999年第3期11-12,共2页
我县从1997年在奶畜基地乡东南镇开始奶牛小区建设试点,现全县有4乡镇13个村,建成奶牛小区10个,奶羊小区3个。修建房舍261间,建筑面积4888平方米,76户奶农在小区内饲养奶牛218头、奶山羊1600只。这一生... 我县从1997年在奶畜基地乡东南镇开始奶牛小区建设试点,现全县有4乡镇13个村,建成奶牛小区10个,奶羊小区3个。修建房舍261间,建筑面积4888平方米,76户奶农在小区内饲养奶牛218头、奶山羊1600只。这一生产方式受到广大奶农的欢迎和支持,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业 奶牛小区建设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县不同地区饲养管理条件下黑黄母牛泌乳性能对比分析
14
作者 冯文科 詹恒甫 《黄牛杂志》 1995年第3期31-33,共3页
陇县川塬区奶改牛饲养条件较好,符合饲养标准.而浅山区的牛只饲养较差,日粮产奶净能比标准低1.87兆卡,可消化粗蛋白质少227.5g.黑黄1代(第3胎次)平均挤奶天数川塬区的比浅山区的长16.2%,产奶量高出43.6%... 陇县川塬区奶改牛饲养条件较好,符合饲养标准.而浅山区的牛只饲养较差,日粮产奶净能比标准低1.87兆卡,可消化粗蛋白质少227.5g.黑黄1代(第3胎次)平均挤奶天数川塬区的比浅山区的长16.2%,产奶量高出43.6%;里黄2代(第2胎次)则分别高出6.0%和18.9%.为更好发挥奶改牛的产奶潜力,有必要迅速提高农民的科学养牛水平,增加基础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白花牛 黄牛 泌乳性能 饲养管理 杂交 母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县不同地区黑×黄母牛泌乳性能调查及分析
15
作者 冯文科 张碎祥 《黄牛杂志》 1996年第3期42-44,共3页
本文旨在根据对全县不同地区农户饲养管理条件下,黑×黄母牛的生产现状调查及泌乳性能对比分析,寻求各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尤其是产奶量方面存在差距的症结所在。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便尽快缩小差距,提高群体生产水平,促... 本文旨在根据对全县不同地区农户饲养管理条件下,黑×黄母牛的生产现状调查及泌乳性能对比分析,寻求各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尤其是产奶量方面存在差距的症结所在。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便尽快缩小差距,提高群体生产水平,促进全县奶改工作及经济的更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牛 黄牛 杂交 泌乳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县改良母牛泌乳曲线变化情况分析
16
作者 闫鹤田 王林贵 《黄牛杂志》 1997年第1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母牛 泌乳曲线 改良母牛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县改良母牛泌乳期及乳量比较
17
作者 阎鹤田 张乃雄 +7 位作者 赵玉田 王林贵 刘生芳 王银喜 黄宝成 冯文科 邓文庆 郑万昌 《黄牛杂志》 1994年第1期25-26,共2页
陇县黄牛乳用杂交改良工作开始于1983年。7年来,奶杂牛存栏数、体型变化、乳用、肉用、役用性能和适应性方面均有明显提高,基本达到预期效果。我们对各类奶杂牛泌乳期、各胎次泌乳量进行了对比分析。1 材料与方法1.1 奶杂母牛泌乳资料... 陇县黄牛乳用杂交改良工作开始于1983年。7年来,奶杂牛存栏数、体型变化、乳用、肉用、役用性能和适应性方面均有明显提高,基本达到预期效果。我们对各类奶杂牛泌乳期、各胎次泌乳量进行了对比分析。1 材料与方法1.1 奶杂母牛泌乳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收集1985-1989年的泌乳记录资料。所用资料要求①父系品种、改良代数、出生日期、胎次、产犊日期、泌乳日期,清楚无误;②以各泌乳期150天的泌乳量做对比数据(泌乳资料中150天乳量数据充足,而其他时间的数据太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牛 泌乳期 产乳量 品种间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制剂对饲用油菜与全株玉米或玉米秸秆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7
18
作者 翁玉楠 韦庆旭 +5 位作者 张建鹏 边会龙 张康柱 李聪 罗军 王平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993-3000,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乳酸菌制剂对饲用油菜与全株玉米或玉米秸秆混合青贮的营养物质含量、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为乳酸菌制剂在饲用油菜混合青贮中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试验设4个组,每组3个重复。4个组分别为饲用油菜+全株玉米混... 本试验旨在研究乳酸菌制剂对饲用油菜与全株玉米或玉米秸秆混合青贮的营养物质含量、发酵品质和有氧稳定性的影响,为乳酸菌制剂在饲用油菜混合青贮中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试验设4个组,每组3个重复。4个组分别为饲用油菜+全株玉米混合青贮组(CR组)、饲用油菜+全株玉米+乳酸菌制剂混合青贮组(CR+LAB组)、饲用油菜+玉米秸秆混合青贮组(SR组)、饲用油菜+玉米秸秆+乳酸菌制剂混合青贮组(SR+LAB组)。饲用油菜与全株玉米的混合比例为5∶5(干物质基础),饲用油菜与玉米秸秆的混合比例为7∶3(干物质基础)。CR+LAB组和SR+LAB组中乳酸菌制剂添加量为5 g/t(溶于2 kg蒸馏水中),CR组和SR组添加等量的蒸馏水。取1 kg混合好的原料,切短为2~3 cm,装于袋中抽真空后密封,室温贮藏60 d。测定青贮样品的营养物质含量、pH、有机酸含量和有氧稳定性。结果表明:1)青贮60 d后,CR+LAB组和SR+LAB组的干物质含量显著高于CR组和SR组(P<0.05);CR+LAB组的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SR组的粗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SR组和SR+LAB组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高于CR组和CR+LAB组(P<0.05)。2)各组之间pH和乙酸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CR组和CR+LAB组的乳酸和丙酸含量显著高于SR组和SR+LAB组(P<0.05)。3)CR组和SR组的有氧稳定性显著低于CR+LAB组和SR+LAB组(P<0.05)。综上所述,饲用油菜与全株玉米混合青贮的营养价值高于饲用油菜与玉米秸秆混合青贮。青贮中添加乳酸菌制剂提高了青贮饲料的粗蛋白质含量,能够有效延长饲用油菜与全株玉米混合青贮的有氧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油菜 全株玉米 玉米秸秆 青贮 乳酸菌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播种时间对黑麦草与苜蓿混播种植下生产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董丽娟 杨少华 +5 位作者 王广 袁雨欣 陈璐 余梦琦 曹云龙 李广 《中国牛业科学》 2023年第3期26-29,共4页
为了探索陕西高海拔地区黑麦草与苜蓿进行混播种植栽培条件,通过不同播种时间对黑麦草与苜蓿混播种植下生产性能的试验。结果表明:冬牧70黑麦品种的出苗时间、分蘖时间及返青时间等随着播种时间的延长而延长,其孕穗时间、抽穗时间、开... 为了探索陕西高海拔地区黑麦草与苜蓿进行混播种植栽培条件,通过不同播种时间对黑麦草与苜蓿混播种植下生产性能的试验。结果表明:冬牧70黑麦品种的出苗时间、分蘖时间及返青时间等随着播种时间的延长而延长,其孕穗时间、抽穗时间、开花时间及刈割时间在8月中旬与9月中旬相一致,冬牧70黑麦品种的适宜播种时间以9—10月,9月下旬较好;甘农9号苜蓿的出苗时间、现蕾时间、初花时间及头茬刈割时间随着播种时间的延长而延长,适宜播种时间以9月下旬较好;冬牧70黑麦草在3个不同的播种期株高和株数存在极显著的差异(P<0.01),其倒伏率均为0%,在9月中旬种植的黑麦草产草量性状最优;甘农9号一茬与二茬苜蓿亩均鲜草量和亩均干草量在3个不同的播种期存在极显著的差异(P<0.01),在9月中旬种植的苜蓿产草量性状最优。重要试验结果为陕西高海拔地区黑麦草与苜蓿进行混播种植栽培技术,提高饲草的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麦草 苜蓿 混播种植 不同播种时间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山羊布鲁氏菌病抗原与抗体双检测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董丽娟 杨少华 +5 位作者 王广 沙日阿康 屈颖新 任新阳 党彬州 李广 《畜牧兽医杂志》 2023年第5期118-121,共4页
为了有效检测净化奶山羊布鲁氏菌病群体,加快奶山羊产业健康稳步发展。本文采用布鲁氏菌病抗原与抗体双检测方法对陕西某奶山羊场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在某奶山羊场引入羊时,采用抗体单一检测发现全群228只羊感染了36只,感染率达到... 为了有效检测净化奶山羊布鲁氏菌病群体,加快奶山羊产业健康稳步发展。本文采用布鲁氏菌病抗原与抗体双检测方法对陕西某奶山羊场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在某奶山羊场引入羊时,采用抗体单一检测发现全群228只羊感染了36只,感染率达到15.79%,发现感染后对本群感染羊进行了无害化处理和圈舍清洗消毒,3个月后对剩余的192只羊有进行了一次全群检测,结果检测出18只阳性羊,与上一次的净化方式一样处理后,同样又在3个月后对剩余的174只羊采用抗原与抗体双检测方法,布病抗体检测卡检测出8只羊,布病抗原检测卡检测出10只羊,而且用布病抗体检测卡和布病抗原检测卡检测出来的羊只编号完全不同,3个月后对剩余的156只羊进行同样的方法进行检测,结果仅检查出1只阳性羊,6个月后对剩余的155只羊进行同样的方法进行检测,未发现布病阳性羊只。利用抗原与抗体双检测继续在3个月、6个月进行检测均未发现阳性羊只。本试验得出结论,相比于抗体单一的布鲁氏菌病检测法,抗原抗体共同使用的检测方法布病阳性率明显的降低,且能短期内达到预期净化的效果,说明双抗使用在羊布鲁氏菌病检测中效果更好,更具有推广使用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山羊 布鲁氏菌病 抗原 抗体双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