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秦巴山区软岩地基桥桩承载性状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曲直 姜海力 +1 位作者 刘永军 李国旗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97-105,共9页
为了研究软岩地基桥桩的荷载传递性状、破坏机理,并获取在该地质条件下更为可靠的桩基计算参数,对秦巴山区软岩地基3根钻孔灌注试桩进行竖向静载试验。结果表明:秦巴山区软岩地基桥桩试桩荷载沉降曲线呈陡降型,实测竖向极限承载力为20 5... 为了研究软岩地基桥桩的荷载传递性状、破坏机理,并获取在该地质条件下更为可靠的桩基计算参数,对秦巴山区软岩地基3根钻孔灌注试桩进行竖向静载试验。结果表明:秦巴山区软岩地基桥桩试桩荷载沉降曲线呈陡降型,实测竖向极限承载力为20 500kN,桩的破坏方式为桩身材料强度破坏;淤泥质亚黏土地层中的碎石起到一定的骨架作用,增强了此地层桩极限侧阻力,发挥极限侧阻力所需的桩土(岩)相对位移为4~8mm;强风化砾岩表现为加工软化型,发挥极限侧阻力所需的桩土(岩)相对位移为3~8mm;中风化砂砾岩表现为明显的加工硬化型,所需的桩岩相对位移大,且桩极限侧阻力的特征点不明显;淤泥质亚黏土地层桩侧阻力占总荷载的60%~70%,随着桩顶荷载的逐步加大,该地层桩侧阻力所占比例不断下降,而嵌岩段桩侧阻力所占比例逐渐上升,达到55%~65%,嵌岩段桩侧阻力沿桩深的分布曲线表现出非线性的特征;试桩为端承摩擦桩,桩端阻力约占桩顶荷载的20%左右,且未充分发挥,在上部结构允许的沉降范围内,适当增加桩端的沉降有利于端阻力的发挥;桩侧阻力先于端阻力发挥,建议单桩承载力设计时分别采用不同的端阻力和侧阻力安全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巴山区 软岩 桥桩 竖向静载 承载性能 侧阻力 端阻力 材料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顶推合龙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33
2
作者 魏建斌 魏家乐 马玲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9-43,共5页
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通常采用悬臂浇筑法施工,合龙控制难度较大,以国家高速公路包头至茂名线(G65)陕西境内铜川至黄陵公路某连续刚构桥为背景,对顶推合龙控制技术进行研究。结合顶推合龙的关键工序及要求,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该桥有限元模... 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通常采用悬臂浇筑法施工,合龙控制难度较大,以国家高速公路包头至茂名线(G65)陕西境内铜川至黄陵公路某连续刚构桥为背景,对顶推合龙控制技术进行研究。结合顶推合龙的关键工序及要求,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该桥有限元模型,计算收缩徐变、高温合龙产生的墩顶顺桥向位移规律和墩身刚度、约束情况对顶推力的影响规律,得到收缩徐变和高温合龙会造成梁体缩短和墩顶顺桥向位移,合龙前进行顶推可有效解决该问题;顶推力受墩身刚度、约束情况的影响较大,也将产生较大的结构响应,应进行严格控制;依据分析结果及相关经验确定了合理的顶推力及合龙控制参数。控制结果表明:顶推合龙技术有效达到了补偿收缩徐变和高温合龙产生的顺桥向位移的目的,该桥最终合龙误差满足要求,控制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刚构桥 悬臂浇筑 顶推合龙 收缩徐变 温度 纵向位移 顶推力 控制参数 施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禹门口黄河公路大桥临时墩设计关键技术 被引量:9
3
作者 舒涛 黄平明 魏家乐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8-94,共7页
禹门口黄河公路大桥为主跨565 m双塔双索面钢-混组合梁斜拉桥,边跨设计无辅助墩。主梁采用全回转桥面吊机双悬臂拼装施工,最大双悬臂长度达200 m,边跨需增设临时墩,以提高施工期结构抗风性能、降低安全风险。通过设计难点分析,以施工全... 禹门口黄河公路大桥为主跨565 m双塔双索面钢-混组合梁斜拉桥,边跨设计无辅助墩。主梁采用全回转桥面吊机双悬臂拼装施工,最大双悬臂长度达200 m,边跨需增设临时墩,以提高施工期结构抗风性能、降低安全风险。通过设计难点分析,以施工全过程临时墩受力安全为原则,确定在11号和12号墩边跨侧距塔柱中心160 m处设临时墩(由桩基础、钢管墩身、承重梁和横向限位等组成),其高度分别为39.6 m和41.3 m;临时墩与钢主梁采用临时铰(允许纵向位移)连接;临时墩的锁定和解除时机分别为13号斜拉索二张后和Z18号钢主梁安装后。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 2019建立全桥空间模型分析临时墩受力及钢主梁位移,并进行施工过程实时监测。结果表明:临时墩受力安全,结构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钢-混组合梁 双悬臂施工 抗风稳定性 临时墩 临时铰 有限元法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径劲性骨架拱桥过程控制与后评价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郭琦 李春轩 +1 位作者 王贤良 闫雯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6-110,共5页
为了在施工过程中实现最优控制以达到合理成桥状态,并量化评价控制效果,以一座采用缆索吊装的主跨150 m采用钢管混凝土格构柱作为劲性骨架箱肋拱桥为背景工程开展了专项研究。结合劲性骨架的吊装顺序以及外包混凝土分环分段施工工序的... 为了在施工过程中实现最优控制以达到合理成桥状态,并量化评价控制效果,以一座采用缆索吊装的主跨150 m采用钢管混凝土格构柱作为劲性骨架箱肋拱桥为背景工程开展了专项研究。结合劲性骨架的吊装顺序以及外包混凝土分环分段施工工序的调整与控制方法,得到了综合控制的关键技术措施,包括缆索吊装过程的仿真分析、现场实测、参数识别、过程控制与纠偏等,实现了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拱桥施工控制中多层面、分层次监测与控制流程系统的综合应用。通过实施运营监测与控制效果后评价,结果表明:相对设计目标状态而言,拱肋线形、应力平均偏差分别为4.6%和5.8%,且运营一年后相对成桥同环境温度状态而言,均未发生明显变化。这一综合技术为同类桥型的控制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劲性骨架 拱桥 施工控制 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2改性苯丙复合涂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春轩 张海宝 +3 位作者 李育萨 耿刚强 李瑞 彭晓春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4-36,共3页
通过偶联接枝技术,用硅烷偶联剂对纳米SiO2胶体和苯乙烯丙烯酸乳液进行了有机无机复合,制备了纳米SiO2改性苯丙复合乳液。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复合乳液、填料和添加剂最优配比,分析了它们影响作用。通过试验考察了复合涂料的耐擦洗、... 通过偶联接枝技术,用硅烷偶联剂对纳米SiO2胶体和苯乙烯丙烯酸乳液进行了有机无机复合,制备了纳米SiO2改性苯丙复合乳液。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复合乳液、填料和添加剂最优配比,分析了它们影响作用。通过试验考察了复合涂料的耐擦洗、附着力、老化和耐沾污等主要性能。结果表明: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出的最佳涂料配方为14号配方,具体添加量:A为32%、B为2.5%、C为7.8%、D为7.8%、E为13%、F为3.9%、G为0.78%;复合涂料的附着力可达100%,耐洗刷次数可达22 576次,遮盖力为351.675 g/m2,耐沾污性可达9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改性 苯丙乳液 复合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酸体系和聚氨酯体系人工老化测试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耿刚强 刘攀 +2 位作者 李春轩 彭晓春 刘胜林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9-62,66,共5页
涂料在自然曝晒的条件下进行老化,需要很长的时间,不能快速了解其老化失效机理,采用人工紫外-喷淋的加速老化试验对醇酸体系和聚氨酯体系进行加速老化,利用SEM、光泽度仪和FT-IR对老化的涂层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两种体系的老化失效... 涂料在自然曝晒的条件下进行老化,需要很长的时间,不能快速了解其老化失效机理,采用人工紫外-喷淋的加速老化试验对醇酸体系和聚氨酯体系进行加速老化,利用SEM、光泽度仪和FT-IR对老化的涂层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两种体系的老化失效机理是不同的,醇酸体系使用寿命低于聚氨酯体系的主要原因是其耐水能力较弱,若能提高其耐水能力,醇酸体系的使用范围将会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加速老化 醇酸磁漆 聚氨酯面漆 表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物元可拓的桥梁检测作业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13
7
作者 裴兴旺 李慧民 +2 位作者 李文龙 孟海 李轩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42-48,共7页
为弥补现阶段我国桥梁检测作业评价手段单一、管理办法落后等缺陷,降低桥梁检测作业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以耦合事故致因理论为基础,从人、机、料、环和管理等5个维度出发,构建包含5个一级指标,24个二级指标的桥梁检测作业危险性评价指标体... 为弥补现阶段我国桥梁检测作业评价手段单一、管理办法落后等缺陷,降低桥梁检测作业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以耦合事故致因理论为基础,从人、机、料、环和管理等5个维度出发,构建包含5个一级指标,24个二级指标的桥梁检测作业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物元可拓理论建立桥梁检测作业危险性评价模型,计算出各评价指标的关联函数,应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得出危险性评价等级,并选取14个工程实例加以验证。结果表明:就14个桥梁检测工程实例的危险性而言,该模型评估结果与现场实际踏勘结果一致,说明基于熵权法与物元可拓理论相结合得到的桥梁检测作业危险性评价模型整体可靠性强、准确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检测 多因素耦合 熵权 物元可拓 危险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SGA-Ⅱ与熵权TOPSIS法的混杂纤维再生混凝土配合比多目标优化 被引量:6
8
作者 王鹏博 尹冠生 +6 位作者 冯俊杰 孙锐 刘亚红 朱东方 马瑞杰 高赞 张云杰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4189-4201,共13页
制备以钢纤维(SF)、塑钢纤维(MPPF)为骨料的高性能道面混杂纤维再生混凝土(HFRAC),研究改善再生混凝土(RAC)强度及耐磨性能,采用响应面法(RSM)中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以SF体积掺量、MPPF体积掺量和砂率为因素,以HFRAC抗折强度、抗... 制备以钢纤维(SF)、塑钢纤维(MPPF)为骨料的高性能道面混杂纤维再生混凝土(HFRAC),研究改善再生混凝土(RAC)强度及耐磨性能,采用响应面法(RSM)中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以SF体积掺量、MPPF体积掺量和砂率为因素,以HFRAC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和磨损量为评价指标,建立各评价指标的预测模型,分析各因素对评价指标的影响,并构建基于NSGA-Ⅱ耦合熵权TOPSIS法的HFRAC配合比优选模型,确定综合性能最优时的配合比方案。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各评价指标的响应面模型拟合效果良好,预测精度高;各评价指标不仅受单因素影响,而且受因素间交互作用影响,SF体积掺量与MPPF体积掺量交互作用对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影响极显著,对磨损量影响显著,MPPF体积掺量与砂率交互作用对抗折强度影响显著;当SF体积掺量为1.39%、MPPF体积掺量为0.97%、砂率为36.10%时,HFRAC综合性能最优。该方法能够实现HFRAC性能的综合改善,可为HFRAC在道路工程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杂纤维再生混凝土 配合比 响应面法 NSGA-Ⅱ 熵权TOPSIS法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A-改进TOPSIS的铁路桥梁加固改造方案决策 被引量:2
9
作者 裴兴旺 李慧民 +2 位作者 李轩 李文龙 黄俊杰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23-831,共9页
为降低我国铁路桥梁加固改造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并考虑现有决策方法存在的不足,依据问题特点建立科学的决策指标体系,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法(PCA)和加权广义马氏距离改进TOPSIS的决策模型。首先,利用三角模糊数等方法对指标进行... 为降低我国铁路桥梁加固改造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并考虑现有决策方法存在的不足,依据问题特点建立科学的决策指标体系,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法(PCA)和加权广义马氏距离改进TOPSIS的决策模型。首先,利用三角模糊数等方法对指标进行量化与熵权赋值,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按累计方差贡献率实现指标的降维处理;其次,依据加权广义马氏距离改进TOPSIS方法计算各指标方案与正负理想解的距离并进行方案排序;最后,以5例工程实例验证本文方法的可信性和优越性,所选方案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性能提升、经济合理等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 加固改造 方案决策 主成分分析 改进TOP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禹门口大桥边跨大节段合龙施工控制技术 被引量:3
10
作者 魏家乐 舒涛 王旭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3-78,共6页
大跨度钢-混组合梁斜拉桥在合龙段施工过程中,存在控制精度要求高、控制难度大等问题。以一座主跨565 m的双塔双索面钢-混组合梁斜拉桥为例,针对该桥具有边跨合龙段长、合龙口高差大的特点进行边跨大节段配切合龙施工控制。为顺利合龙,... 大跨度钢-混组合梁斜拉桥在合龙段施工过程中,存在控制精度要求高、控制难度大等问题。以一座主跨565 m的双塔双索面钢-混组合梁斜拉桥为例,针对该桥具有边跨合龙段长、合龙口高差大的特点进行边跨大节段配切合龙施工控制。为顺利合龙,首先通过建立空间梁-板组合模型,精细化模拟散件拼装过程,准确计算合龙配重;其次对上下游合龙口的主梁间距、标高、轴线偏位进行48 h联测,确定最佳合龙温度;最后确定各合龙段钢主梁的精确制造参数。实践证明:配切法对大节段合龙施工适用性较好,该桥合龙精度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钢-混组合梁 悬臂拼装 边跨合龙 大节段 配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动心轨辙叉咽喉处结构优化对长心轨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邹小魁 朱东方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11,共3页
为了避免长心轨疲劳断裂,基于瞬态有限单元法和轨道动力学理论建立长心轨强度计算模型,考虑了岔枕间距、弹性垫板、降低台板高度等影响因素,对长心轨模型进行了弯矩与拉应力计算。结果表明:减小岔枕间距、采用弹性垫板与降低台板高度将... 为了避免长心轨疲劳断裂,基于瞬态有限单元法和轨道动力学理论建立长心轨强度计算模型,考虑了岔枕间距、弹性垫板、降低台板高度等影响因素,对长心轨模型进行了弯矩与拉应力计算。结果表明:减小岔枕间距、采用弹性垫板与降低台板高度将有效减小长心轨的拉应力,提高了长心轨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动心轨辙叉 疲劳断裂 长心轨 最大拉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