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略论金融工程学在我国的建立与发展 被引量:2
1
作者 葛兆强 许燕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1998年第1期38-42,共5页
略论金融工程学在我国的建立与发展葛兆强许燕一、问题的提出90年代以来,金融工程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迅速发展,其明确的研究对象、丰涵的理论原理、严密而又务实的数量化模型技术方法,使之在现实经济... 略论金融工程学在我国的建立与发展葛兆强许燕一、问题的提出90年代以来,金融工程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迅速发展,其明确的研究对象、丰涵的理论原理、严密而又务实的数量化模型技术方法,使之在现实经济金融生活应用过程中不仅创造性地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工程学 发展 中国 影响因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金融发展战略的理论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郑泽华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4-6,共3页
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生的金融自由化改革浪潮中,广大拉美和非洲国家的金融自由化并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鉴于此,西方某些经济学家提出了金融约束理论。目前国内也存在一些观点认为我国的现阶段已具备了实行金融约束的条件,应该... 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生的金融自由化改革浪潮中,广大拉美和非洲国家的金融自由化并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鉴于此,西方某些经济学家提出了金融约束理论。目前国内也存在一些观点认为我国的现阶段已具备了实行金融约束的条件,应该选择金融约束战略。在对金融约束理论框架及其政策主张进行分析之后,可以认为金融约束在我国目前尚不具备可行性,逐步深入地推行渐进式的金融自由化战略乃是我国金融发展的可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金融发展 金融约束 金融自由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金融发展战略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江其务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3-8,共6页
关键词 中国 入世 金融业 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方略
4
作者 葛兆强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12-15,共4页
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方略葛兆强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所有制问题理论探索的深化和认识视野的不断拓宽,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特殊部门从体制外部到体制边缘再到体制内部逐渐成长壮大起来。基于其市场化程度较高,... 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方略葛兆强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所有制问题理论探索的深化和认识视野的不断拓宽,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特殊部门从体制外部到体制边缘再到体制内部逐渐成长壮大起来。基于其市场化程度较高,经营行为的市场动力支持较强,所以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公有制经济 发展 金融支持 中国 金融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轨时期中央银行金融监管问题研究
5
作者 葛兆强 《征信》 1997年第4期9-15,共7页
一、金融风险的理论与现实:研究中央银行金融监管问题的逻辑起点竞争机制的存在与运行已成为市场经济运行保持活力和效率的基本前提,并构成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关键动力支持.但理论的逻辑和经验实证表明,竞争机制在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 一、金融风险的理论与现实:研究中央银行金融监管问题的逻辑起点竞争机制的存在与运行已成为市场经济运行保持活力和效率的基本前提,并构成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关键动力支持.但理论的逻辑和经验实证表明,竞争机制在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经济运行风险的生成与积聚,从而使市场经济在本质上呈现一种风险经济的基本特征.众所周知,随着经济货币化、金融化程序的不断提高,作为重要社会资源(资本)配置主体的金融业,不仅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而且已发展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由此,现代金融业不仅反映宏观国民经济的风险,而且其微观基础的财务杠杆属性也决定了这些经济风险基本上等价于金融业自身的风险,金融业是现代经济风险的核心或焦点已是不争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银行 金融监管问题 金融机构 转轨时期 金融风险 金融业 金融监管目标 金融制度 存款保险制度 金融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经济差距的金融成因分析与政策选择 被引量:13
6
作者 葛兆强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3-6,共4页
区域经济差距的金融成因分析与政策选择□葛兆强贵成本代价具体表现在中西部地区储蓄能力进一步削弱,资本短缺和储蓄率的下降加剧,以至于妨碍资本形成,最终导致区域经济差距的扩大。其一,统一的货币制度在区域经济差距客观存在的前... 区域经济差距的金融成因分析与政策选择□葛兆强贵成本代价具体表现在中西部地区储蓄能力进一步削弱,资本短缺和储蓄率的下降加剧,以至于妨碍资本形成,最终导致区域经济差距的扩大。其一,统一的货币制度在区域经济差距客观存在的前提下,必然会产生货币币值和通货膨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经济差距 金融政策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国有金融企业制度创新的外部环境及其塑造
7
作者 葛兆强 《金融经济学研究》 1997年第3期75-79,共5页
作者从国有金融企业制度创新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外部环境的现状,提出了一些建议,值得有关部门参考。
关键词 企业制度 现状与塑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经济发展中的资本积累
8
作者 郑泽华 《青海金融》 2001年第4期17-19,共3页
关键词 西部地区 中国 西部大开发 金融改革 企业改革 外资利用 经济发展 资本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证券市场改革与发展问题的宏观思考
9
作者 朱松华 《华南金融研究》 2000年第3期41-46,共6页
已有迹象表明中国证券市场开始进入调整阶段,而调整阶段的发展绩效将直接影响证券市场 走向成熟的时间及其成熟度。本文以弱型效率市场为阶段性目标,从宏观层面对中国证券市 场改革与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市场定价、发展战略、主体... 已有迹象表明中国证券市场开始进入调整阶段,而调整阶段的发展绩效将直接影响证券市场 走向成熟的时间及其成熟度。本文以弱型效率市场为阶段性目标,从宏观层面对中国证券市 场改革与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市场定价、发展战略、主体行为、宏观金融管理制度、产 权制度、利率改革等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型效率市场 利率市场化 证券市场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银行内部人控制问题研究(上)
10
作者 葛兆强 《征信》 1998年第5期17-22,共6页
一、问题的提出七十年代末期以来,中国的金融制度无论是在金融体制架构方面,还是在金融资源配置机制和金融运行机制等制度安排层面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金融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金融要素资源,它的具有帕累托性质的变革,为中国的金融增长... 一、问题的提出七十年代末期以来,中国的金融制度无论是在金融体制架构方面,还是在金融资源配置机制和金融运行机制等制度安排层面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金融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金融要素资源,它的具有帕累托性质的变革,为中国的金融增长和经济货币程度的提升奠定了基础.在这场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制度变迁中,国有银行的改革无疑是瞩目、至为关键的.从金融总量角度考察,国有银行对我国宏观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发展的贡献是十分巨大的,国有银行迄今仍承载着80%左右的社会资金供给任务,而且几乎承担了所有的政策性金融任务和绝大部分的国有企业资金支持.同时,为“增量”金融机构的崛起和发展提供了难以量化的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源支持.可以说,没有国有银行对经济金融改革成本的承担,中国经济改革和金融改革是难以想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人控制 国有银行 经理人员 委托代理关系 剩余索取权 问题研究 内部人控制现象 国有企业 银行经理 生成机理
全文增补中
国有银行内部人控制问题研究(下)
11
作者 葛兆强 《征信》 1998年第6期6-10,共5页
四、内控制度健全与完善:抑制国有银行内部人控制负面绩效的现实选择(一)如何对待内部人控制就已有的关于内部人控制问题研究的文献来看,大多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部人控制的负面绩效方面,片面夸大弊端,以致于人们在观念上产生了一种误... 四、内控制度健全与完善:抑制国有银行内部人控制负面绩效的现实选择(一)如何对待内部人控制就已有的关于内部人控制问题研究的文献来看,大多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部人控制的负面绩效方面,片面夸大弊端,以致于人们在观念上产生了一种误识,即内部人控制是一种消极的制度安排,应当在现实中控制以至消除这一现象.而且,就连内部人控制这个词的本身也被赋予贬义色彩.其实,正如前文所言,内部人控制作为一种适应生产社会化、股权高度分散化和现代企业制度发展要求而产生的制度安排,它的正面绩效(促进经济效益提高和社会生产发展)是主要的、第一位的.因此,我认为,理论界一些学者提出的“控制内部人控制”是不科学的,正确或恰当的提法应当是抑制内部人控制的负面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人控制 国有银行 内部控制制度 经理人员 内部控制机制 问题研究 控制内部人控制 制度安排 法人治理结构 资本市场
全文增补中
经济增长与金融制度及融资机制创新
12
作者 周茂卿 葛兆强 《金融经济》 1997年第2期12-16,共0页
一、金融制度与现代经济增长 发展经济学认为,经济增长是指更多的产出;而经济发展不仅指更多的产出,而且还包括随产业的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变化。众所周知,产出的增加既可以通过生产要素的高投入获取(粗放增长),也可以... 一、金融制度与现代经济增长 发展经济学认为,经济增长是指更多的产出;而经济发展不仅指更多的产出,而且还包括随产业的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变化。众所周知,产出的增加既可以通过生产要素的高投入获取(粗放增长),也可以通过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来实现(集约增长)。然而,不同的增长方式所带来的发展程度及其绩效有着巨大的差异。史实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资机制创新 金融制度 经济增长 财政主导型 市场主导型融资 银行主导型融资 银企 资本市场 间接金融 经济金融
全文增补中
论商业银行市场退出制度 被引量:3
13
作者 葛兆强 曾思建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6,共4页
所谓商业银行市场退出,是指商业银行因市场经营需要或市场行为严重失范,而按照法律程序进行合并、解散、破产,从而丧失原有独立法人主体资格,退出金融市场的一种市场行为。它的实现必然要遵循一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受到一定的... 所谓商业银行市场退出,是指商业银行因市场经营需要或市场行为严重失范,而按照法律程序进行合并、解散、破产,从而丧失原有独立法人主体资格,退出金融市场的一种市场行为。它的实现必然要遵循一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受到一定的制度约束。否则,这种市场行为有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市场退出制度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经济、银行规模与银行规模边界 被引量:4
14
作者 葛兆强 《金融经济学研究》 1999年第1期4-10,共7页
商业银行规模大小,实际上反映的是商业银行实力,抵御风险能力和运营效率的高低。从理论和实践上看,大规模、垄断化已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的基本特征,而规模经济是商业银行规模扩张的动力机制。银行业发展现状与水平,银行业的进入障碍两大... 商业银行规模大小,实际上反映的是商业银行实力,抵御风险能力和运营效率的高低。从理论和实践上看,大规模、垄断化已成为现代商业银行的基本特征,而规模经济是商业银行规模扩张的动力机制。银行业发展现状与水平,银行业的进入障碍两大类因素制约了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的实现。而规模与竞争二者不可兼得的“马歇尔难题”使银行规模边界的确定颇为棘手。本文的分析对认识我国国有银行改革,规模经济与行业垄断及政策抉择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规模经济 金融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分流居民储蓄
15
作者 黄明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6-8,共3页
如何分流居民储蓄□黄明当前,居民部门的储蓄总量已经与国有资产总值相当,具体包括:居民储蓄存款近40000亿元,手持现金6000多亿元(不含集团持币),外币美元个人存款300多亿美元,折合人民币2500-3000亿元,... 如何分流居民储蓄□黄明当前,居民部门的储蓄总量已经与国有资产总值相当,具体包括:居民储蓄存款近40000亿元,手持现金6000多亿元(不含集团持币),外币美元个人存款300多亿美元,折合人民币2500-3000亿元,股票市值按现值7000亿元的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 储蓄 银行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积极稳妥地扩展中小企业信贷的理性思考
16
作者 朱松华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39-41,共3页
关键词 中小企业信贷 地方金融机构 积极稳妥 中小企业发展 可持续增长 中国银行业 国有商业银行 中小企业融资体系 国有大中型企业 浮动利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垄断信用”制度向“国家调控信用”制度变革论———兼论资本市场融资规模扩张与信贷资金平衡的非相关性
17
作者 葛兆强 《浙江金融》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6-18,共3页
“国家垄断信用”制度向“国家调控信用”制度变革论———兼论资本市场融资规模扩张与信贷资金平衡的非相关性□葛兆强作者简介:葛兆强:1966年生,山东省青岛市人。现为陕西财经学院金融发展研究所博士生,师从江其务教授。自1... “国家垄断信用”制度向“国家调控信用”制度变革论———兼论资本市场融资规模扩张与信贷资金平衡的非相关性□葛兆强作者简介:葛兆强:1966年生,山东省青岛市人。现为陕西财经学院金融发展研究所博士生,师从江其务教授。自1993年以来,先后在国内各级经济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市场 融资规模 信贷资金 中国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