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ndroid平台的智慧警务社区网格化管理系统
1
作者 王莉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20,共5页
针对传统的社区警务网格化管理居民参与度低、社区事件处理滞后的问题,设计一款基于Android的智慧警务社区网格化管理系统。以社区管理主体多元化和创新社区监管为目的,采用应用层、展示层、控制层、数据管理层的4层网络结构,将系统分... 针对传统的社区警务网格化管理居民参与度低、社区事件处理滞后的问题,设计一款基于Android的智慧警务社区网格化管理系统。以社区管理主体多元化和创新社区监管为目的,采用应用层、展示层、控制层、数据管理层的4层网络结构,将系统分为社区居民端和社区管理人员端;根据社区日常管理需求,在AndroidStudio设计环境下进行系统功能设计和开发,社区居民端提供诉求上报、诉求追踪与评价、便民服务等功能应用,社区管理人员端实现消息服务、诉求事件管理、工作日志管理等功能。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实现社区治安管理重心下移,提高居民的社区管理参与度,警务管理人员利用移动管理端可高效处理社区管理突发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务社区管理 互联网+ 网格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监察官制度的立法构建——对监察官范围和任职条件的建议 被引量:16
2
作者 褚宸舸 王阳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24,共10页
通过立法构建监察官制度是贯彻实施监察法的要求,也是监察官专业化的客观需要。通过监察官法确认监察官专业化的发展目标和基本框架,有利于推进监察官制度的法治化,促进监察官队伍高质量发展。针对中纪委监察官法(草案初稿)关于监察官... 通过立法构建监察官制度是贯彻实施监察法的要求,也是监察官专业化的客观需要。通过监察官法确认监察官专业化的发展目标和基本框架,有利于推进监察官制度的法治化,促进监察官队伍高质量发展。针对中纪委监察官法(草案初稿)关于监察官范围和任职条件的规定,提出以下立法建议:"全员式"进入监察官序列的设计思路值得商榷。监察官属于特殊的监察人员,其范围应小于监察人员。监察人员也不同于监察机关工作人员。适当放宽监察官任职的身份限制。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虽然不宜作为初任监察官的任职条件之一,但是可在初任监察官考试时享有法律科目的免试或作为未来晋升时的考量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察官制度 监察官法 任职条件 监察人员 立法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间二型模糊集效用函数和熵在风险决策中的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李茹霞 扈文秀 齐晓亮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2-109,共8页
针对以区间二型模糊集(IT2FS)为信息环境的多属性决策(MADM)问题,引入IT2FS效用函数,并提出基于IT2FS效用函数,熵和风险因子的风险决策模型。首先基于截集思想提出两种IT2FS效用函数公式,有效提取了IT2FS全部信息,比以往的序值型公式更... 针对以区间二型模糊集(IT2FS)为信息环境的多属性决策(MADM)问题,引入IT2FS效用函数,并提出基于IT2FS效用函数,熵和风险因子的风险决策模型。首先基于截集思想提出两种IT2FS效用函数公式,有效提取了IT2FS全部信息,比以往的序值型公式更加科学有效。其次基于已提出的IT2FS三种不确定度量存在的问题提出三种新型不确定度量,并基于此三种不确定度量提出IT2FS熵公式弥补原有熵度量的不足。再次引入风险偏好因子反映决策者不同的风险态度,并改进风险偏好因子范围。构造基于效用函数,熵和风险偏好因子的风险决策模型。最后利用一个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风险决策模型中决策者风险偏好对属性权重以及方案的排序存在影响,该决策思想对风险投资决策和风险管理决策均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间二型模糊集 效用函数 风险偏好因子 多属性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债券融资背景下地方债规模影响因素的空间效应检验 被引量:5
4
作者 李茹霞 扈文秀 齐晓亮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6-149,共4页
文章在债券自发自还视角下研究地方政府的债务融资行为,以30个省份的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数据为样本,运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实证检验影响地方债规模扩张的关键因素及地区差异。结果表明:省域地方债发行规模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在控制... 文章在债券自发自还视角下研究地方政府的债务融资行为,以30个省份的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数据为样本,运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实证检验影响地方债规模扩张的关键因素及地区差异。结果表明:省域地方债发行规模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在控制了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等潜在影响因素后,地方债发行规模不仅受到宏观体制因素、外部压力因素以及内部激励因素的影响,还与相邻省份之间的地方债规模误差项存在较强相关性;因区域经济的异质性,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相邻省份债券发行规模之间的误差项对周围省份具有正向扩散效应,而西部地区表现为负向扩散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券 债券融资 空间效应 政府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环境抗争与政府治理 被引量:7
5
作者 卢春天 齐晓亮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9-165,共7页
随着农民维权意识、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他们已经从"沉默的大多数"渐渐觉醒,其环境抗争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白热化"阶段。然而,农民的自身缺陷与政府治理问题等多方面因素交织在一起,农民通常选择体制外抗争或体制边... 随着农民维权意识、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他们已经从"沉默的大多数"渐渐觉醒,其环境抗争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白热化"阶段。然而,农民的自身缺陷与政府治理问题等多方面因素交织在一起,农民通常选择体制外抗争或体制边缘抗争方式,这进一步加剧了暴力冲突或群体性事件的恶化。研究认为,可以通过一些制度化的方法将环境保护成效纳入地方政府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在转变政府职能过程中提高农民的自组织化程度,以期达到政府、企业与农民的力量均衡,从而提高政府公信力、强化治理能力,确保政府环境治理的法治导向、民意导向和绩效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环境抗争 集体行动困境 利益联盟 信任危机 环境善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众参与视域下的环境群体性事件治理机制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卢春天 齐晓亮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63-168,共6页
近年来,地方政府对环境群体性事件普遍存在"重应对,轻预防"的倾向,公众参与难以真正实现,环境群体性事件此起彼伏。在对环境群体性事件根源分析与发展趋势研判的基础上,强调各主体协商参与环境群体性事件的预防治理,可以构建&... 近年来,地方政府对环境群体性事件普遍存在"重应对,轻预防"的倾向,公众参与难以真正实现,环境群体性事件此起彼伏。在对环境群体性事件根源分析与发展趋势研判的基础上,强调各主体协商参与环境群体性事件的预防治理,可以构建"政府+公众+第三方组织"的协商沟通平台,推动政府单向度环境整治转向"多元主体协商治理",力求促成多元主体合作共治环境的良好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众参与 环境群体性事件 治理机制 环境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收入群体消费支出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齐晓亮 石靖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104-107,共4页
深入了解城镇低收入群体的消费状况,是正确认识和逐步解决城镇贫困问题的必要前提。文章从家庭调查视角出发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收入状况是影响低收入群体消费支出的主要因素,丧失劳动力人数、负债状况、慢性病患者人数、家庭规模... 深入了解城镇低收入群体的消费状况,是正确认识和逐步解决城镇贫困问题的必要前提。文章从家庭调查视角出发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收入状况是影响低收入群体消费支出的主要因素,丧失劳动力人数、负债状况、慢性病患者人数、家庭规模以及子女数等因素也对其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收入群体 消费支出 精准扶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德育的生态化发展研究
8
作者 房丽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6-48,共3页
德育生态化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教育理念,主要应对学校德育缺失现象,为学校德育弥补短板,确保德育实效性有所提升。学校德育生态化,主要引导学生以生态为价值导向,采取科学的措施提高学校德育水平,确保学校德育处于最优状态。在研究过程中... 德育生态化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教育理念,主要应对学校德育缺失现象,为学校德育弥补短板,确保德育实效性有所提升。学校德育生态化,主要引导学生以生态为价值导向,采取科学的措施提高学校德育水平,确保学校德育处于最优状态。在研究过程中,主要从生活、自然、人本三个维度入手,直击学校德育实效性不足的痛点,促进学校德育长远发展。具体而言,学校要从"生态理念、德育原则、有机系统"方面进行全面保障,从"联系生活、顺势而为、潜在教育"方面进行推进,从"创新方法、过程协同、立体评价"方面不断完善,促进学校德育水平提升,实现高效德育生态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生态化 生活 自然 人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道路七十年探索:历程与经验 被引量:23
9
作者 杨宗科 张永林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22,共20页
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国家安全法治建设经历了以国防建设和政权安全为出发点的国家安全法制初创与曲折发展时期、以传统国家安全观法律化为重点的国家安全法制形成... 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国家安全法治建设经历了以国防建设和政权安全为出发点的国家安全法制初创与曲折发展时期、以传统国家安全观法律化为重点的国家安全法制形成与完善时期、以及自2012年至今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加快国家安全法治建设等三个时期。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从国家安全法制建设到国家安全法治建设、从国家安全的法律之治到国家安全的良法善治、从传统国家安全观到总体国家安全观、从以政权安全为中心到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从侧重保护国家安全到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从注重反间谍工作到维护总体国家安全、从国家安全机构法到国家安全基本法、从维护中国国家安全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安全 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国家安全法治 总体国家安全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警察行政权的失范与规制——基于公安行政诉讼裁判文书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楠 谯冉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6-125,共10页
公安行政诉讼是审视和监督警察行政权的特殊窗口。通过对全国一审公安行政诉讼裁判文书的数据整理和败诉判决内容分析发现:警察行政权失范既是长期重实体轻程序、程序"能见度"低等直接原因导致,也受一定的客观因素和社会因素... 公安行政诉讼是审视和监督警察行政权的特殊窗口。通过对全国一审公安行政诉讼裁判文书的数据整理和败诉判决内容分析发现:警察行政权失范既是长期重实体轻程序、程序"能见度"低等直接原因导致,也受一定的客观因素和社会因素影响。对警察行政权的有效规制可采取制定完整的警察权法律规范体系、重构权责关系、建立行政诉讼中的"审判中心主义"、扩大程序的"能见度"和畅通公众监督渠道等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察行政权 公安行政诉讼 失范与规制 裁判文书 实证法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