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际铁路黄土填料路基压实响应与力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照龙 蒋应军 +3 位作者 沙红卫 董鑫 张政 张伟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88-91,共4页
以陕西西法城际铁路为依托,采用不同型号单钢轮振动压路机进行现场填筑工艺试验,研究了黄土填料压实技术特征参数及其响应规律与力学特征。结果表明:柳工22 t单钢轮振动压路机强振8遍时压实系数达到最大,松铺厚度30,35,40 cm时压实系数... 以陕西西法城际铁路为依托,采用不同型号单钢轮振动压路机进行现场填筑工艺试验,研究了黄土填料压实技术特征参数及其响应规律与力学特征。结果表明:柳工22 t单钢轮振动压路机强振8遍时压实系数达到最大,松铺厚度30,35,40 cm时压实系数分别为0.956,0.953,0.913,压实厚度分别为25,30,35 cm;中大39 t单钢轮振动压路机强振6遍时压实系数达到最大,松铺厚度45,55 cm时压实系数分别为0.955,0.915,压实厚度分别为35,45 cm;黄土路基的压实系数K与地基系数K30、动态变形模量Evd存在线性关系;黄土路基的K30与Evd存在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路基 黄土填料 现场试验 压实响应特征 单钢轮振动压路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密桩对大厚度黄土地基浸水沉降的影响
2
作者 王亚军 白晨帆 +3 位作者 蒋应军 李瀚盛 范江涛 袁可佳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6-133,共8页
为明确挤密桩对大厚度黄土地基的处理效果,开展了天然黄土地基和挤密桩复合地基的现场浸水试验,对比分析了挤密桩处理前后黄土地基入渗特性和湿陷变形的差异,并探讨了桩间距及桩长对沉降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挤密桩处理显著增强了黄土... 为明确挤密桩对大厚度黄土地基的处理效果,开展了天然黄土地基和挤密桩复合地基的现场浸水试验,对比分析了挤密桩处理前后黄土地基入渗特性和湿陷变形的差异,并探讨了桩间距及桩长对沉降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挤密桩处理显著增强了黄土地基的抗渗性,浸水作用下地基的日均入渗量从150.3 m^(3)降至52.0 m^(3)。此外,挤密桩有效控制了黄土地基的地表湿陷变形,未对湿陷下限深度产生影响。挤密桩处理后黄土地基的地表湿陷变形降低约61.8%,影响范围由40.0 m降至29.5 m。挤密桩复合地基的沉降变形受桩长和桩间距影响,桩间距每增加0.1 m,水泥土挤密桩复合地基的地表沉降增加约10.1%,柱锤冲扩桩复合地基的地表沉降增加约25.6%;桩长每增加1 m,水泥土挤密桩复合地基的地表沉降减少约14.8%,柱锤冲扩桩复合地基的地表沉降减少约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厚度黄土地基 挤密桩 浸水试验 桩参数 沉降变形 入渗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厚度湿陷性黄土现场浸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徐西久 范江涛 +2 位作者 袁可佳 白晨帆 蒋应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49-857,共9页
在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上进行了现场试坑浸水试验,深入研究了原状黄土地基的湿陷性和渗流特性,揭示了地表及深部土层沉降量随时间的变化特征、浸水范围及湿陷范围.结果表明,试坑地表、深部土层沉降量随时间变化... 在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上进行了现场试坑浸水试验,深入研究了原状黄土地基的湿陷性和渗流特性,揭示了地表及深部土层沉降量随时间的变化特征、浸水范围及湿陷范围.结果表明,试坑地表、深部土层沉降量随时间变化曲线都呈现慢-快-慢-稳定的特点,湿陷变形发展过程都经历4个发展阶段,分别是初期平缓段、迅速变形段、过渡段及后期平缓段,黄土的自重湿陷变形基本发生在迅速变形段和过渡段.土层湿陷范围小于饱和范围,黄土在饱和条件及上覆饱和自重应力作用下也不会发生湿陷.提出了路基防排水宽度为12 m的建议,该结论可为西韩城际铁路路基排水及地基处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 现场试坑浸水试验 湿陷性 湿陷变形特征 渗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回弹模量E_(0)对地基系数K_(30)预估方法研究
4
作者 李宗华 范江涛 +3 位作者 张驰 刘海鹏 乔怀玉 蒋应军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4-68,74,共6页
为进一步优化路基填料选择,确保施工后铁路路基力学强度达到规范要求,通过路基现场每层填筑压实过程中同步检测地基系数K_(30)及相对应的压实系数、含水率建立K_(30)与压实系数、含水率的关系。取现场土样在相同压实系数、含水率条件下... 为进一步优化路基填料选择,确保施工后铁路路基力学强度达到规范要求,通过路基现场每层填筑压实过程中同步检测地基系数K_(30)及相对应的压实系数、含水率建立K_(30)与压实系数、含水率的关系。取现场土样在相同压实系数、含水率条件下成型室内试件,然后通过室内试验测定其回弹模量,从而建立地基系数K_(30)与室内回弹模量的经验公式,并基于规范中现场路基填料标准提出室内控制指标。结果表明:含水率相同时,压实系数每增加1%,K_(30)增加12.3 MPa/m;压实系数一定时,含水率每增加1%,K_(30)减小18.6 MPa/m。室内回弹模量与现场地基系数K_(30)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均高于0.95,压实系数每增加1%,室内回弹模量增加约12%,含水率增加1%,室内回弹模量减小约13.4%;以室内回弹模量53 MPa对应现场K_(30)为90 MPa/m,可作为填料选择的室内力学指标控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际铁路 路基填料 地基系数K_(30)室内回弹模量 压实系数 含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鹰鞍隧道逆冲强涌水断层高位泄水施工技术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照龙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3期23-28,35,共7页
针对怀邵衡铁路岩鹰鞍隧道F4断层带涌水涌砂的隧道施工难题,主要运用FLAC3D进行数值模拟,根据实际地质情况确定断层带的隧道力学参数,结合现场设计方案建立以岩鹰鞍正洞、排水支洞以及迂回导洞在内的三维计算模型,确立了只进行正洞开挖... 针对怀邵衡铁路岩鹰鞍隧道F4断层带涌水涌砂的隧道施工难题,主要运用FLAC3D进行数值模拟,根据实际地质情况确定断层带的隧道力学参数,结合现场设计方案建立以岩鹰鞍正洞、排水支洞以及迂回导洞在内的三维计算模型,确立了只进行正洞开挖与先修建排水支洞和迂回导洞再进行正洞开挖两种不同的计算工况。无排水支洞与有排水支洞两种工况计算的结果表明,先开挖排水支洞和迂回导洞再进行正洞开挖有利于隧道围岩的稳定性,保证施工安全。根据计算结果设计完成泄水分压,迂回绕行的施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鹰鞍隧道 F4断层 大涌水涌砂 排水洞 迂回导洞 模型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