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射频消融(RFA)治疗肝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杜锡林 马庆久 +4 位作者 褚延魁 高德明 杨媛 臧莉 鲁建国 《肝胆外科杂志》 2008年第4期260-262,共3页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从1999年5月-2007年5月期间对1200例肝癌患者,其中原发性肝癌患者947例,转移性肝癌患者253例,在B超引导下进行集束电极射频消融治疗,通过手术前后对病灶采用CT、B超观测的比较...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从1999年5月-2007年5月期间对1200例肝癌患者,其中原发性肝癌患者947例,转移性肝癌患者253例,在B超引导下进行集束电极射频消融治疗,通过手术前后对病灶采用CT、B超观测的比较,了解肿瘤大小、数量及血清AFP变化情况,通过术后观察和随访,了解其治疗疗效。结果1,本组病例的1年、3年和5年存活率分别为:67.48%、54.63%、35.82%;2,6月后病灶完全缓解(CR):12.75%(153/1200);部分缓解(PR):74.33%(892/1200),总有效率为:87.08%;3,患者治疗后腹痛、腹胀症状减轻,生活质量明显提高;4,治疗后并发症少,未出现与治疗有关的死亡。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小肝癌(直径≤5Cm)疗效较佳,对不能切除的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亦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其近、远期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射频消融 集束电极 B超引导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迟诊断及手术干预对先天性食管闭锁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涛 韩勇 +3 位作者 卢强 周勇安 李小飞 赵晋波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5期926-927,共2页
【摘要】目的观察延迟诊断对先天性食管闭锁预后的影响,评价手术干预对先天性食管闭锁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4年1月延迟诊断先天性食管闭锁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特征并随访6个月。结果延迟确诊和治疗的先天性食管... 【摘要】目的观察延迟诊断对先天性食管闭锁预后的影响,评价手术干预对先天性食管闭锁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4年1月延迟诊断先天性食管闭锁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特征并随访6个月。结果延迟确诊和治疗的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8例。术后存活率62.5%(5/8);吻合口瘘发生率25%(2/8);呼吸衰竭发生率12.5%(1/8);吻合口狭窄发生率12.5%(1/8)。结论延迟诊断及手术干预严重影响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的术后存活率,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食管闭锁 预后 延迟诊断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蔽性高血压的防治策略 被引量:1
3
作者 赵连友 《中国社区医师》 2010年第25期9-9,共1页
高血压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疾病,其发病率高和控制率低是我国高血压防治面临的主要问题。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1.6亿,而且新增患者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长期以来,临床上诊断高血压多以诊室偶测血压作为判断血压水平的依据。... 高血压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疾病,其发病率高和控制率低是我国高血压防治面临的主要问题。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1.6亿,而且新增患者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长期以来,临床上诊断高血压多以诊室偶测血压作为判断血压水平的依据。由于血压的波动性、偶测血压的偶然性和门诊时间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防治 隐蔽性 偶测血压 高血压患者 身心健康 患者人数 血压水平 控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肠血管瘤6例报告
4
作者 方军 武永忠 +1 位作者 贾绍海 黎成金 《安徽医学》 2002年第3期63-63,共1页
关键词 小肠血管瘤 病因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两种消融方法治疗非手术性肺部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
5
作者 王伟峰 王涛 +3 位作者 苟小慧 石鹏飞 黄立军 卢强 《浙江临床医学》 2013年第3期319-321,共3页
目的评估射频消融及微波消融两种方法,对比在非手术性肺内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无法手术的肺癌、肺部转移癌或复发性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0月至2010年10月无法手术的肺内恶性肿瘤患者120例,其中男90例,女30例;年龄42~76... 目的评估射频消融及微波消融两种方法,对比在非手术性肺内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无法手术的肺癌、肺部转移癌或复发性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0月至2010年10月无法手术的肺内恶性肿瘤患者120例,其中男90例,女30例;年龄42~76岁,平均55岁。随机分为射频消融组(RFA)75例,微波消融组(MWA)45例。对比研究两组治疗前后癌肿cT下治疗情况,及两组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直径〈3cm的患者中,RFA组定位时间较MWA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直径〉5cm的患者中,RFA组治疗时间较MWA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径〉3cm而〈5cm的患者中,两组定位时间及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射频消融及微波消融治疗无法手术治疗的肺内恶性肿瘤患者,两种方法疗效可靠;射频消融定位时间较短,有利于治疗肿瘤较大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下 射频消融 微波消融 非手术性肺内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36例临床观察
6
作者 孙三存 赵国华 李宏增 《临床医药实践》 2009年第9X期696-698,共3页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住院病人70例随机分为微创治疗组和对照组,微创组36例,对照组34例,微创组采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碎吸针进行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脱水降低颅...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住院病人70例随机分为微创治疗组和对照组,微创组36例,对照组34例,微创组采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碎吸针进行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脱水降低颅内压等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术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微创组总有效率(77.78%)优于对照组(6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w和4w,微创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能提高临床疗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清除术 脑出血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