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西乡县现代茶叶园区建设初探
被引量:
3
1
作者
董远华
《中国茶叶》
2014年第2期11-13,共3页
西乡地处陕西南部山区,北依秦岭、南屏巴山,是一个农业大县,为国家确定的新一轮扶贫开发重点县.由于受秦岭巴山阻隔调温效应的影响,西乡茶区形成“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暖早,秋寒迟,无霜期长”的特殊小气候.优越的自...
西乡地处陕西南部山区,北依秦岭、南屏巴山,是一个农业大县,为国家确定的新一轮扶贫开发重点县.由于受秦岭巴山阻隔调温效应的影响,西乡茶区形成“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暖早,秋寒迟,无霜期长”的特殊小气候.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颇宜茶树生长,是我国北方茶区中最优良的茶叶适生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区建设
茶叶
北方茶区
南部山区
扶贫开发
气候温和
茶树生长
地理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乡县茶树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探讨
2
作者
陈志龙
李文贤
《中国茶叶》
2017年第2期11-12,共2页
1.西乡县茶树种质资源多样陕西省西乡县所处的秦岭南坡,是全球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复杂多变的气候土壤条件为茶树自然演变提供了条件。截止到2015年,西乡县茶园总面积达31万亩,是西北地区最大的产茶县。通过普查发现,除近年主...
1.西乡县茶树种质资源多样陕西省西乡县所处的秦岭南坡,是全球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复杂多变的气候土壤条件为茶树自然演变提供了条件。截止到2015年,西乡县茶园总面积达31万亩,是西北地区最大的产茶县。通过普查发现,除近年主推的5个茶树良种外,西乡县还有2大群体种(包含13个品种或类型),大茶树种植资源丰富,并发现若干性状优异的单株。(1)两大群体种:紫阳群体种和西乡大河坝群体种紫阳群体种在西乡县主要分布在茶镇、白勉峡镇、高川镇、两河口镇等东部产茶镇,西部也有零星种植。紫阳群体种,在西乡境内的几处茶园,建园基础较好,目前仍处于丰产期,是老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有7个类型,以槠叶种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良种
种质资源
资源开发利用
茶树种植
大群体
生物多样性
老茶园
秦岭南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乡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目标措施
被引量:
3
3
作者
罗智斌
《中国茶叶》
2014年第5期10-12,共3页
西乡县位于陕西汉中东部,辖18个镇,总面积3240平方公里,具有纬度高、海拔高、云山雾雨的自然特点,为茶叶生长提供了优质的自然条件,自古就是茶马互市的重要供茶地。西乡县茶叶局组织调研组,深入到镇、村组、茶叶企业、加工场、经销户实...
西乡县位于陕西汉中东部,辖18个镇,总面积3240平方公里,具有纬度高、海拔高、云山雾雨的自然特点,为茶叶生长提供了优质的自然条件,自古就是茶马互市的重要供茶地。西乡县茶叶局组织调研组,深入到镇、村组、茶叶企业、加工场、经销户实地走访,通过座谈、征求意见等形式,对全县茶产业发展现状、主要成效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产业发展
目标措施
茶园建设
茶马互市
销户
无性系良种
低产茶园
茶苗
陕西汉中
夏秋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陕南稻作六至七千年
被引量:
1
4
作者
徐凯明
池彬仓
马三荣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0-23,共4页
一、作物及稻作的重要作用 1、作物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人类最初栽培的作物,无疑来自采集的野生植物。时至今天,人们仍可以种植某些有益的野生植物,将其培育成新作物。自从人类开始培育野生植物以来,大量栽培作物出现,引起人类生活巨大...
一、作物及稻作的重要作用 1、作物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人类最初栽培的作物,无疑来自采集的野生植物。时至今天,人们仍可以种植某些有益的野生植物,将其培育成新作物。自从人类开始培育野生植物以来,大量栽培作物出现,引起人类生活巨大变化。从此人类依赖栽培作物以维持生存,并从游牧生活状态解放出来,使社会劳动得以分工,并可得到一定闲暇,由此为科学和艺术的产生创造了先决条件,推动了人类社会进步,为今日社会文明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作
栽培作物
人类生活
陕南
社会进步
野生植物
社会文明
育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茶树种质资源圃的设计与建圃技术
被引量:
1
5
作者
何万勋
彭新民
《中国茶叶》
1994年第5期10-11,共2页
陕南属我国北方茶区,北有秦岭横亘,南有巴山对峙,寒潮不易入侵,地理位置独特,生态条件各异.在长期的自然演化过程中,形成了较为丰富的茶树品种资源.收集、保存这批资源,有计划引进省外优异种质资源材料,建圃保存,对增加国家茶树种质资...
陕南属我国北方茶区,北有秦岭横亘,南有巴山对峙,寒潮不易入侵,地理位置独特,生态条件各异.在长期的自然演化过程中,形成了较为丰富的茶树品种资源.收集、保存这批资源,有计划引进省外优异种质资源材料,建圃保存,对增加国家茶树种质资源种类,丰富本地区栽培品种,开发利用和推广良种都有重要的意义.经近四年的努力,陕西省地方茶树种质资源圃于1993年3月在西乡县茶叶试验站建成.该圃占地8.73亩,收集保存省内外茶树种质资源材料143份,为90年代国内建成的规模最大的省级茶树资源圃,今后将成为北方茶区茶树种质资源保存中心,而建圃的经验和技术也为地方资源圃的建设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种质资源
苗圃
设计
建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巴山深处绿茶香——中国最美丽的茶乡西乡发展茶产业纪实
6
作者
董远华
罗志斌
《中国茶叶》
2012年第9期8-9,共2页
千座茶山苍翠欲滴,万亩茶园美如画卷。这就是坐落在秦巴腹地、汉水之滨的中国著名茶乡——西乡。这里种茶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距今有3000多年历史,始于战国、兴于秦汉、盛于唐宋。唐代,朝廷即以汉茶"西乡月团"赐贡。这里适茶环境优良...
千座茶山苍翠欲滴,万亩茶园美如画卷。这就是坐落在秦巴腹地、汉水之滨的中国著名茶乡——西乡。这里种茶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距今有3000多年历史,始于战国、兴于秦汉、盛于唐宋。唐代,朝廷即以汉茶"西乡月团"赐贡。这里适茶环境优良,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地带,年日均气温14.6℃,平均降雨量1000毫米,素有"大西北之小江南"美誉,是我国北方茶区中最优良的茶叶适生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产业
茶乡
中国
茶香
平均降雨量
史料记载
北方茶区
大西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轻基质穴盘茶苗栽植技术措施
7
作者
罗智斌
《中国茶叶》
2015年第6期32-33,共2页
近年来,陕西西乡县牢固树立“欲做产业,先建基地”的理念,把无性系良种茶园建设作为茶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持续推动茶叶基地稳步扩张,全县茶园面积达到30万亩,其中新建无性系良种茶园7.5万亩,使全县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累计达到10.6万亩...
近年来,陕西西乡县牢固树立“欲做产业,先建基地”的理念,把无性系良种茶园建设作为茶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持续推动茶叶基地稳步扩张,全县茶园面积达到30万亩,其中新建无性系良种茶园7.5万亩,使全县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累计达到10.6万亩,占茶园总面积的35.3%.从近年来发展情况看,独特的自然气候和栽植技术影响无性系良种茶苗移栽成活率,是制约茶农种茶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干旱、半干旱黄壤地区域,无性系茶苗栽植死苗率较高.现就影响茶苗成活率主要因素和轻基质穴盘茶苗栽植关键技术等方面作以下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苗成活率
栽植技术
轻基质
无性系良种茶园
穴盘
茶园面积
茶园建设
移栽成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山茶园的覆盖与敷盖
8
作者
罗智斌
《中国茶叶》
2014年第2期30-31,共2页
近些年来,高山茶园的种植面积逐年提高,但由于高山茶园的地理位置特殊,多植于台地和山坡地,不便管理,致大部分高山茶园杂草危害相当严重,成为影响茶叶生长的重要障碍.特别是对于新建的高山茶园,要加强人工除草,种植相关草类或豆科绿肥...
近些年来,高山茶园的种植面积逐年提高,但由于高山茶园的地理位置特殊,多植于台地和山坡地,不便管理,致大部分高山茶园杂草危害相当严重,成为影响茶叶生长的重要障碍.特别是对于新建的高山茶园,要加强人工除草,种植相关草类或豆科绿肥作物进行覆盖,也可将地表的树木植被或农作物的秸秆进行垄面敷盖,也可进行外圆半覆盖,做到园区水能排除、泥不外流.茶园覆盖与敷盖不仅可以防治水土流失,保温、保墒、增加土壤有机质、促进茶树生长,而且可以抑制杂草的生长.结合茶园实际管理,将覆盖与敷盖物翻耕入土,可以起到培肥地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茶园
半覆盖
敷盖
种植面积
杂草危害
土壤有机质
地理位置
人工除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茶园保水技术小结
9
作者
李晓菲
《中国茶叶》
2014年第6期36-36,共1页
茶树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需水量较大。而陕西西乡县很多茶园不具备浇灌条件,因此茶园保水显得尤为重要。茶园保水主要是通过降低土壤水分的流失和扩大土壤的蓄水能力来实现的。一、降低土壤水分的流失1.茶行内铺草铺草的作用不只是...
茶树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需水量较大。而陕西西乡县很多茶园不具备浇灌条件,因此茶园保水显得尤为重要。茶园保水主要是通过降低土壤水分的流失和扩大土壤的蓄水能力来实现的。一、降低土壤水分的流失1.茶行内铺草铺草的作用不只是减少水分损耗,还有保持土壤疏松,抑制杂草滋生,调节地温和增加土壤有机质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水技术
茶园
土壤水分
土壤有机质
茶树生长
蓄水能力
水分损耗
土壤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乡茶产业助力精准扶贫的做法与启示
10
作者
罗智斌
陈志龙
《中国茶叶》
2017年第3期10-12,共3页
陕西省西乡县把实现产业脱贫富民强县作为最大任务,及时制定出台茶产业脱贫规划和年度计划,落实茶产业发展优惠政策,精准施策发力,围绕产业培育壮大、茶叶企业支持带动、贫困户参与发展和"产业园区+龙头企业+示范户+农户"的发展路...
陕西省西乡县把实现产业脱贫富民强县作为最大任务,及时制定出台茶产业脱贫规划和年度计划,落实茶产业发展优惠政策,精准施策发力,围绕产业培育壮大、茶叶企业支持带动、贫困户参与发展和"产业园区+龙头企业+示范户+农户"的发展路子,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产业
扶贫
农村经济发展
年度计划
优惠政策
产业培育
茶叶企业
龙头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漫话西乡茶行始末
11
作者
李大算
《茶叶通讯》
2004年第4期40-43,共4页
关键词
交易
东区
集散
水陆交通
南通
四川
襄樊
茶行
茶叶
西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乡县现代茶叶园区建设初探
被引量:
3
1
作者
董远华
机构
陕西
省
西乡县
茶叶
局
出处
《中国茶叶》
2014年第2期11-13,共3页
文摘
西乡地处陕西南部山区,北依秦岭、南屏巴山,是一个农业大县,为国家确定的新一轮扶贫开发重点县.由于受秦岭巴山阻隔调温效应的影响,西乡茶区形成“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暖早,秋寒迟,无霜期长”的特殊小气候.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颇宜茶树生长,是我国北方茶区中最优良的茶叶适生地.
关键词
园区建设
茶叶
北方茶区
南部山区
扶贫开发
气候温和
茶树生长
地理条件
分类号
F326.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乡县茶树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探讨
2
作者
陈志龙
李文贤
机构
陕西
省
西乡县
茶叶
局
出处
《中国茶叶》
2017年第2期11-12,共2页
文摘
1.西乡县茶树种质资源多样陕西省西乡县所处的秦岭南坡,是全球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复杂多变的气候土壤条件为茶树自然演变提供了条件。截止到2015年,西乡县茶园总面积达31万亩,是西北地区最大的产茶县。通过普查发现,除近年主推的5个茶树良种外,西乡县还有2大群体种(包含13个品种或类型),大茶树种植资源丰富,并发现若干性状优异的单株。(1)两大群体种:紫阳群体种和西乡大河坝群体种紫阳群体种在西乡县主要分布在茶镇、白勉峡镇、高川镇、两河口镇等东部产茶镇,西部也有零星种植。紫阳群体种,在西乡境内的几处茶园,建园基础较好,目前仍处于丰产期,是老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有7个类型,以槠叶种为主。
关键词
茶树良种
种质资源
资源开发利用
茶树种植
大群体
生物多样性
老茶园
秦岭南坡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乡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目标措施
被引量:
3
3
作者
罗智斌
机构
陕西
省
西乡县
茶叶
局
出处
《中国茶叶》
2014年第5期10-12,共3页
文摘
西乡县位于陕西汉中东部,辖18个镇,总面积3240平方公里,具有纬度高、海拔高、云山雾雨的自然特点,为茶叶生长提供了优质的自然条件,自古就是茶马互市的重要供茶地。西乡县茶叶局组织调研组,深入到镇、村组、茶叶企业、加工场、经销户实地走访,通过座谈、征求意见等形式,对全县茶产业发展现状、主要成效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
关键词
茶产业发展
目标措施
茶园建设
茶马互市
销户
无性系良种
低产茶园
茶苗
陕西汉中
夏秋茶
分类号
F326.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陕南稻作六至七千年
被引量:
1
4
作者
徐凯明
池彬仓
马三荣
机构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西乡县茶叶局
汉中绿源茶业公司
出处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0-23,共4页
文摘
一、作物及稻作的重要作用 1、作物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人类最初栽培的作物,无疑来自采集的野生植物。时至今天,人们仍可以种植某些有益的野生植物,将其培育成新作物。自从人类开始培育野生植物以来,大量栽培作物出现,引起人类生活巨大变化。从此人类依赖栽培作物以维持生存,并从游牧生活状态解放出来,使社会劳动得以分工,并可得到一定闲暇,由此为科学和艺术的产生创造了先决条件,推动了人类社会进步,为今日社会文明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稻作
栽培作物
人类生活
陕南
社会进步
野生植物
社会文明
育成
分类号
S-09 [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树种质资源圃的设计与建圃技术
被引量:
1
5
作者
何万勋
彭新民
机构
陕西
省
西乡县
茶叶
局
陕西
省
西乡县
茶叶
试验站
出处
《中国茶叶》
1994年第5期10-11,共2页
文摘
陕南属我国北方茶区,北有秦岭横亘,南有巴山对峙,寒潮不易入侵,地理位置独特,生态条件各异.在长期的自然演化过程中,形成了较为丰富的茶树品种资源.收集、保存这批资源,有计划引进省外优异种质资源材料,建圃保存,对增加国家茶树种质资源种类,丰富本地区栽培品种,开发利用和推广良种都有重要的意义.经近四年的努力,陕西省地方茶树种质资源圃于1993年3月在西乡县茶叶试验站建成.该圃占地8.73亩,收集保存省内外茶树种质资源材料143份,为90年代国内建成的规模最大的省级茶树资源圃,今后将成为北方茶区茶树种质资源保存中心,而建圃的经验和技术也为地方资源圃的建设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茶树
种质资源
苗圃
设计
建圃
分类号
S571.102.4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巴山深处绿茶香——中国最美丽的茶乡西乡发展茶产业纪实
6
作者
董远华
罗志斌
机构
陕西
省
西乡县
茶叶
局
出处
《中国茶叶》
2012年第9期8-9,共2页
文摘
千座茶山苍翠欲滴,万亩茶园美如画卷。这就是坐落在秦巴腹地、汉水之滨的中国著名茶乡——西乡。这里种茶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距今有3000多年历史,始于战国、兴于秦汉、盛于唐宋。唐代,朝廷即以汉茶"西乡月团"赐贡。这里适茶环境优良,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地带,年日均气温14.6℃,平均降雨量1000毫米,素有"大西北之小江南"美誉,是我国北方茶区中最优良的茶叶适生地。
关键词
茶产业
茶乡
中国
茶香
平均降雨量
史料记载
北方茶区
大西北
分类号
F426.8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轻基质穴盘茶苗栽植技术措施
7
作者
罗智斌
机构
陕西
省
西乡县
茶叶
局
出处
《中国茶叶》
2015年第6期32-33,共2页
文摘
近年来,陕西西乡县牢固树立“欲做产业,先建基地”的理念,把无性系良种茶园建设作为茶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持续推动茶叶基地稳步扩张,全县茶园面积达到30万亩,其中新建无性系良种茶园7.5万亩,使全县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累计达到10.6万亩,占茶园总面积的35.3%.从近年来发展情况看,独特的自然气候和栽植技术影响无性系良种茶苗移栽成活率,是制约茶农种茶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干旱、半干旱黄壤地区域,无性系茶苗栽植死苗率较高.现就影响茶苗成活率主要因素和轻基质穴盘茶苗栽植关键技术等方面作以下总结.
关键词
茶苗成活率
栽植技术
轻基质
无性系良种茶园
穴盘
茶园面积
茶园建设
移栽成活率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山茶园的覆盖与敷盖
8
作者
罗智斌
机构
陕西
省
西乡县
茶叶
局
出处
《中国茶叶》
2014年第2期30-31,共2页
文摘
近些年来,高山茶园的种植面积逐年提高,但由于高山茶园的地理位置特殊,多植于台地和山坡地,不便管理,致大部分高山茶园杂草危害相当严重,成为影响茶叶生长的重要障碍.特别是对于新建的高山茶园,要加强人工除草,种植相关草类或豆科绿肥作物进行覆盖,也可将地表的树木植被或农作物的秸秆进行垄面敷盖,也可进行外圆半覆盖,做到园区水能排除、泥不外流.茶园覆盖与敷盖不仅可以防治水土流失,保温、保墒、增加土壤有机质、促进茶树生长,而且可以抑制杂草的生长.结合茶园实际管理,将覆盖与敷盖物翻耕入土,可以起到培肥地力的作用.
关键词
高山茶园
半覆盖
敷盖
种植面积
杂草危害
土壤有机质
地理位置
人工除草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园保水技术小结
9
作者
李晓菲
机构
陕西
省
西乡县
茶叶
局
出处
《中国茶叶》
2014年第6期36-36,共1页
文摘
茶树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需水量较大。而陕西西乡县很多茶园不具备浇灌条件,因此茶园保水显得尤为重要。茶园保水主要是通过降低土壤水分的流失和扩大土壤的蓄水能力来实现的。一、降低土壤水分的流失1.茶行内铺草铺草的作用不只是减少水分损耗,还有保持土壤疏松,抑制杂草滋生,调节地温和增加土壤有机质等作用。
关键词
保水技术
茶园
土壤水分
土壤有机质
茶树生长
蓄水能力
水分损耗
土壤疏松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乡茶产业助力精准扶贫的做法与启示
10
作者
罗智斌
陈志龙
机构
陕西
省
西乡县
茶叶
局
出处
《中国茶叶》
2017年第3期10-12,共3页
文摘
陕西省西乡县把实现产业脱贫富民强县作为最大任务,及时制定出台茶产业脱贫规划和年度计划,落实茶产业发展优惠政策,精准施策发力,围绕产业培育壮大、茶叶企业支持带动、贫困户参与发展和"产业园区+龙头企业+示范户+农户"的发展路子,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茶产业
扶贫
农村经济发展
年度计划
优惠政策
产业培育
茶叶企业
龙头企业
分类号
F326.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漫话西乡茶行始末
11
作者
李大算
机构
陕西
省
西乡县
茶叶
局
出处
《茶叶通讯》
2004年第4期40-43,共4页
关键词
交易
东区
集散
水陆交通
南通
四川
襄樊
茶行
茶叶
西北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西乡县现代茶叶园区建设初探
董远华
《中国茶叶》
201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西乡县茶树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探讨
陈志龙
李文贤
《中国茶叶》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西乡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目标措施
罗智斌
《中国茶叶》
201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陕南稻作六至七千年
徐凯明
池彬仓
马三荣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茶树种质资源圃的设计与建圃技术
何万勋
彭新民
《中国茶叶》
199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巴山深处绿茶香——中国最美丽的茶乡西乡发展茶产业纪实
董远华
罗志斌
《中国茶叶》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轻基质穴盘茶苗栽植技术措施
罗智斌
《中国茶叶》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高山茶园的覆盖与敷盖
罗智斌
《中国茶叶》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茶园保水技术小结
李晓菲
《中国茶叶》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西乡茶产业助力精准扶贫的做法与启示
罗智斌
陈志龙
《中国茶叶》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漫话西乡茶行始末
李大算
《茶叶通讯》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