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鸵鸟主要性激素分泌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勇 任战军 +6 位作者 彭克美 唐丽 王洪亮 王磊 程佳 程佳月 王咏絮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1-114,共4页
本研究旨在观察鸵鸟一年中激素分泌规律与发情行为的相关性,为采精和输精掌握最准确的时间,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样品中促卵泡刺激素(FSH)、雌激素(E2)和睾酮(T)的浓度水平。结果表明:①雌鸵鸟血浆内FSH水平在一年之中... 本研究旨在观察鸵鸟一年中激素分泌规律与发情行为的相关性,为采精和输精掌握最准确的时间,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样品中促卵泡刺激素(FSH)、雌激素(E2)和睾酮(T)的浓度水平。结果表明:①雌鸵鸟血浆内FSH水平在一年之中呈现波动式变化,从11月开始上升,12、2、7月中出现3个明显的分泌波峰,峰值分别为114.354、130.168和144.375 mIU/mL,6月中旬达到全年中最低22.312 mIU/mL;②E2水平在1~5月都呈缓慢上升趋势,在7月突然下降到最低(18.874 pg/mL),9月达全年最高峰(367.285 pg/mL);③雄鸵鸟血浆睾酮(T)浓度从1~6月一直呈上升趋势,6月达到较高水平(121.473 ng/dL),8月达到全年中最低(77.166 pg/dL),到10月中旬达到全年最高(138.562 ng/dL);鸵鸟血浆内FSH、E2及T的浓度水平在一年之中呈现波动式变化与发情表现趋于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鸵鸟 激素 促卵泡刺激素(FSH) 雌激素(E2) 睾酮(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垫料对雏鸵鸟育雏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勇 任战军 +4 位作者 王磊 李庆芝 申芳丽 杨选民 徐启华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7-50,共4页
为了提高雏鸵鸟成活率、减少发病率,使雏鸵鸟健康成长,在育雏模式相同的条件下,对连续4批雏鸵鸟进行沙炕和泥炕2种不同垫料各为期20 d的饲养对比试验。结果表明,4批用沙炕育雏的雏鸵鸟平均日增重86.67±22.0 g,发病率10.67%,成活率9... 为了提高雏鸵鸟成活率、减少发病率,使雏鸵鸟健康成长,在育雏模式相同的条件下,对连续4批雏鸵鸟进行沙炕和泥炕2种不同垫料各为期20 d的饲养对比试验。结果表明,4批用沙炕育雏的雏鸵鸟平均日增重86.67±22.0 g,发病率10.67%,成活率90.37%,泥炕育雏的雏鸟平均日增重72.84±21.79 g,发病率18.33%,成活率85.03%,沙炕与泥炕平均日增重、发病率、成活率差异显著(P<0.05)。根据4批试验结果可知沙炕和泥炕都是目前投资比较小、易推广的育雏垫料,但沙炕在鸵鸟增重效果、成活率、保温效果上都较泥炕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垫料 雏鸵鸟 育雏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布鲁菌病的血清学检测 被引量:6
3
作者 任可 李桐 张勇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3-135,共3页
为了解奶牛布鲁菌病的流行情况,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随机对规模养殖场、中小规模养殖场及散养户共1 000头奶牛进行布鲁菌病初检和确诊。结果表明,被检奶牛血清16份呈布鲁菌阳性,阳性率为1.6%,其中散养户、中小规模养殖... 为了解奶牛布鲁菌病的流行情况,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随机对规模养殖场、中小规模养殖场及散养户共1 000头奶牛进行布鲁菌病初检和确诊。结果表明,被检奶牛血清16份呈布鲁菌阳性,阳性率为1.6%,其中散养户、中小规模养殖场和规模养殖场饲养奶牛血清阳性数分别为6份、5份、5份,阳性率分别为2.67%、1.52%和1.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菌病 血清学检测 奶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