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冯家塔煤矿综采工作面上隅角低氧研究及防治
1
作者 韩涛 《煤炭科技》 2024年第5期117-121,共5页
针对冯家塔煤矿1103工作面上隅角氧含量偏低问题,采用现场实测、拟合计算以及理论分析等方法,首先,对上隅角氧含量分布情况进行实测,并对上隅角区域灾害气体的范围进行精确划定;其次对低氧气体源头以及涌出成因进行分析,分别研究煤层赋... 针对冯家塔煤矿1103工作面上隅角氧含量偏低问题,采用现场实测、拟合计算以及理论分析等方法,首先,对上隅角氧含量分布情况进行实测,并对上隅角区域灾害气体的范围进行精确划定;其次对低氧气体源头以及涌出成因进行分析,分别研究煤层赋存、地表裂隙通道、隔离煤柱、巷道布置对上隅角氧气含量的影响。最后,结合上隅角氧含量实测值以及理论分析得出影响工作面上隅角氧含量偏低的主控因素为煤层CO_(2)—N_(2)随采掘工作的释放。结合现场实际生产需求,采取气囊堵风、设置风障以及柔性集风导风装置等方式对氧含量偏低问题进行治理,应用结果良好,保障上隅角氧含量维持在安全合理水平提供了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通风 上隅角贫氧 漏风通道 均压通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冯家塔煤矿2#煤覆岩运移特征及冒顶危险性评估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梁小康 梁明 王中强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52-156,共5页
为了解决冯家塔煤矿覆岩大面积冒顶安全风险问题,对覆岩顶板危险性进行评估和分级。采用离散元模拟分析软件UDEC对2#煤覆岩运移特征进行模拟研究,分析了覆岩垮落带与裂隙带演化特征,获得了最大垮落带高度,基本顶初次垮落步距和周期垮落... 为了解决冯家塔煤矿覆岩大面积冒顶安全风险问题,对覆岩顶板危险性进行评估和分级。采用离散元模拟分析软件UDEC对2#煤覆岩运移特征进行模拟研究,分析了覆岩垮落带与裂隙带演化特征,获得了最大垮落带高度,基本顶初次垮落步距和周期垮落步距。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基本原理,构建了采场覆岩冒落ANN型脆弱性指数模型。该模型输入层为采场覆岩垮冒主控因素:煤层厚度、埋深、基岩厚度、工作面斜长,输出为覆岩冒顶危险性指数。采用52个钻孔数据进行分析,然后采用插值得到2#煤覆岩冒顶危险性指数,并进行危险性分级。结果表明:2#煤覆岩冒顶危险性可分为4级。井田西部2#煤覆岩冒落危险性较小,为相对安全区域。井田中部和南部存在较大范围的危险区域,冒顶危险区域开采需采用相应的监测与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岩运移特征 采场顶板 冒顶危险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中台在冯家塔煤矿智能化建设中的实践 被引量:1
3
作者 窦昱宁 《智能矿山》 2023年第9期43-49,共7页
煤矿智能化的基础是实现业务全流程数据的高度共享与动态分析,当前我国煤矿建设的自动化与监测监控系统主要以单系统为主,各系统功能相对独立,缺乏关联性,导致各系统之间数据孤立。虽然也有综合自动化系统,将多个子系统数据采集到一起,... 煤矿智能化的基础是实现业务全流程数据的高度共享与动态分析,当前我国煤矿建设的自动化与监测监控系统主要以单系统为主,各系统功能相对独立,缺乏关联性,导致各系统之间数据孤立。虽然也有综合自动化系统,将多个子系统数据采集到一起,但从实际效果来看,仅是将各子系统的原始数据进行物理性地堆砌在一起,未实现数据按照业务逻辑的重组,进而导致智能化应用落地实施困难,跨系统的综合分析难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建设 智能化应用 流程数 监测监控系统 业务逻辑 煤矿建设 动态分析 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产系统可靠性的工作面推进速度优化研究
4
作者 梁小康 《煤》 2025年第6期31-36,共6页
为了研究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推进速度对矿压显现的影响,确定合适的工作面推进速度,保证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文章以冯家塔煤矿3202综采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工作面推进速度下的工作面矿压显现展... 为了研究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推进速度对矿压显现的影响,确定合适的工作面推进速度,保证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文章以冯家塔煤矿3202综采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工作面推进速度下的工作面矿压显现展开了研究,并基于生产系统可靠性确定了工作面合适的推进速度。结果表明,工作面推进速度越快,超前支承压力峰值越高,峰值点与煤壁的距离越近,工作面来压步距越长、动载系数越大,工作面矿压显现更强;分析了工作面各生产环节的故障情况,基于生产系统可靠性确定了最优工作面推进速度为17.3 m/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工作面 推进速度 矿压显现 生产系统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序关系分析—独立性权系数法的含水层富水性研究
5
作者 代革联 刘凯 +5 位作者 牛超 李林 王超 许鑫 赵瑞平 刘路路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10期1-6,20,共7页
为评价冯家塔煤矿4煤顶板山西组砂岩含水层富水性,选取了山西组富水砂岩厚度、岩心采取率、砂泥岩互层层数、脆塑性岩厚度比、砂岩岩性系数5个影响因素,利用序关系分析法求出影响山西组砂岩含水层富水性的主观权重,利用独立性权系数法... 为评价冯家塔煤矿4煤顶板山西组砂岩含水层富水性,选取了山西组富水砂岩厚度、岩心采取率、砂泥岩互层层数、脆塑性岩厚度比、砂岩岩性系数5个影响因素,利用序关系分析法求出影响山西组砂岩含水层富水性的主观权重,利用独立性权系数法求出客观权重,采用乘法合成法得出综合权重,构建了富水性评价模型。结果表明,冯家塔4煤顶板山西组砂岩含水层富水性较强和强富水区域主要分布在井田南部和西部,弱富水区域主要在井田北部及中部小部分区域。通过对比矿井物探、井下积水区及抽水试验的结果,预测模型准确率较高,与实际情况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家塔煤矿 砂岩含水层 富水性 序关系分析 独立性权系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距离煤层群动压影响下巷道稳定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梁小康 梁明 +1 位作者 王中强 张建伟 《煤炭科技》 2024年第4期219-224,共6页
针对冯家塔煤矿1-3采区上覆3205工作面回采期间下覆3403工作面面临掘进的现状,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上覆工作面的采动应力和下覆工作面的掘进应力叠加影响规律,确定了其影响范围为水平层位相遇前70 m至相遇后20 m,在此基础上分区... 针对冯家塔煤矿1-3采区上覆3205工作面回采期间下覆3403工作面面临掘进的现状,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上覆工作面的采动应力和下覆工作面的掘进应力叠加影响规律,确定了其影响范围为水平层位相遇前70 m至相遇后20 m,在此基础上分区域设计了相应的锚网索支护参数,最后通过实测巷道离层和变形数据表明巷道顶板离层、下沉和两帮移近位移变化均控制在10 mm以内,变形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验证了支护参数设计比较合理,保证了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 巷道掘进 采动应力 围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群上层工作面回采对下层巷道稳定的影响分析
7
作者 刘国庆 李新虎 +3 位作者 梁明 王中强 张建伟 贾全军 《江西煤炭科技》 2024年第3期13-15,18,共4页
以冯家塔煤矿近距离煤层上下同时开采为工程背景,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在上煤层工作面的采动作用下,下煤层工作面已掘巷道的矿压显现规律,由此确定其超前影响范围、巷道顶板下沉特征以及巷道支护参数。通过实测下煤层巷道离层和变形... 以冯家塔煤矿近距离煤层上下同时开采为工程背景,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在上煤层工作面的采动作用下,下煤层工作面已掘巷道的矿压显现规律,由此确定其超前影响范围、巷道顶板下沉特征以及巷道支护参数。通过实测下煤层巷道离层和变形数据,巷道顶板离层、下沉和两帮移近位移变化量均控制在10 mm以内,巷道变形得到了有效地控制,验证了已有的支护参数设计比较合理,能保障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 采动应力 数值模拟 支护参数 围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出煤层群上保护层煤柱留设合理宽度研究
8
作者 蔡明华 《煤炭科技》 2024年第4期98-102,111,共6页
上保护层开采是突出煤层群矿井防治下伏煤岩体煤与瓦斯突出的有效技术措施之一。为了研究确定上保护层工作面煤柱留设的合理宽度,基于陕北某矿井21采区的下3薄煤层上保护层为工程背景,以保护层所留设煤柱的自身稳定性及对下伏煤岩的卸... 上保护层开采是突出煤层群矿井防治下伏煤岩体煤与瓦斯突出的有效技术措施之一。为了研究确定上保护层工作面煤柱留设的合理宽度,基于陕北某矿井21采区的下3薄煤层上保护层为工程背景,以保护层所留设煤柱的自身稳定性及对下伏煤岩的卸压增透效果为研究基础,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综合考虑矿井安全生产及经济效益方面因素,优化确定下3薄煤层保护层留设煤柱的合理宽度为15~2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出煤层群 上保护层 煤柱 卸压增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迁移学习的采煤机摇臂传动故障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严周民 艾志亮 宋学伟 《能源与环保》 2021年第5期196-201,共6页
针对传统故障诊断方法无法有效识别并自动分类实际工况中采煤机摇臂传动故障多的非线性、非平稳信号,提出一种基于迁移学习的采煤机摇臂传动故障诊断模型。基于迁移学习思想,构建基于深度迁移学习的采煤机摇臂传动故障诊断模型;采用多... 针对传统故障诊断方法无法有效识别并自动分类实际工况中采煤机摇臂传动故障多的非线性、非平稳信号,提出一种基于迁移学习的采煤机摇臂传动故障诊断模型。基于迁移学习思想,构建基于深度迁移学习的采煤机摇臂传动故障诊断模型;采用多标签分类及sigmoid函数,对模型进行改进,实现对采煤机摇臂传动复合故障的识别与分类;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改进模型性能,并对比了提出模型与传统智能故障诊断模型DCNN、SVM、LSTM、CNN在迁移任务中的分类准确率。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智能故障诊断模型,基于深度迁移学习的采煤机摇臂传动故障诊断模型具有更高的诊断精度,且收敛速度更快,可提高采煤机摇臂传动系统的工作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机摇臂 迁移学习 故障诊断 VGG-16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谱图和声学特征的旋转机械故障检测方法 被引量:7
10
作者 梁小康 《电子器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37-740,共4页
为提升旋转机械故障诊断的水平和效率,提出一种基于谱图和声学特征的旋转机械故障检测方法。CNN网络中输入声发射信号谱图,得到声发射信号的全局特征;短时能量、过零率、峭度等信息输入BiLSTM网络中,提取声发射信号的声学特征,最后将CN... 为提升旋转机械故障诊断的水平和效率,提出一种基于谱图和声学特征的旋转机械故障检测方法。CNN网络中输入声发射信号谱图,得到声发射信号的全局特征;短时能量、过零率、峭度等信息输入BiLSTM网络中,提取声发射信号的声学特征,最后将CNN网络和BiLSTM网络提取到的特征融合起来,采用Softmax实现信号识别,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声发射 故障诊断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段煤柱宽度综合决策优选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梁小康 武让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1-95,共5页
为确定采区最优的区段煤柱宽度,在建立区段煤柱宽度综合决策指标系统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熵权法、加权灰色关联分析法(GRA)和加权TOPSIS法基本原理构建区段煤柱宽度综合决策体系,对多种区段煤柱宽度方案进行综合决策优... 为确定采区最优的区段煤柱宽度,在建立区段煤柱宽度综合决策指标系统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熵权法、加权灰色关联分析法(GRA)和加权TOPSIS法基本原理构建区段煤柱宽度综合决策体系,对多种区段煤柱宽度方案进行综合决策优选。优选过程中,通过AHP和熵权法组合赋权获得各决策指标的权重向量,再结合灰色关联分析法(GRA)和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TOPSIS)法各自优点,建立综合决策模型对拟选方案进行定量分析,并对区段煤柱宽度设计方案进行综合决策排序。以冯家塔煤矿区段煤柱宽度方案优选为例,得出7种拟选方案的相对贴合度分别为52.88%,58.99%,36.39%,31.96%,42.13%,42.15%和52.81%,最终确定第2种方案最优即煤柱宽度为11 m最佳。经现场实践验证,表明该综合决策体系具有相当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区段煤柱宽度的确定提供了一种新的计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段煤柱 综合决策 层次分析法 方案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挖掘的矿井旋转机械状态评估系统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新虎 《电子器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34-438,共5页
设备的智能化状态评估和预测维修是构建智慧能源的核心要素之一。以转子动力学、现代信号处理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开发了基于历史大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算法的矿井旋转机械状态评估系统。该系统采用分布式数据采集器构建辅机状态监测网... 设备的智能化状态评估和预测维修是构建智慧能源的核心要素之一。以转子动力学、现代信号处理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开发了基于历史大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算法的矿井旋转机械状态评估系统。该系统采用分布式数据采集器构建辅机状态监测网,通过多源信息深度融合分析技术,实现了矿井旋转机械状态的智能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评估 趋势预测 人工智能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故障树的采煤机液压制动系统可靠性分析与计算 被引量:6
13
作者 胡俊 窦昱宁 《煤矿机械》 2023年第3期180-182,共3页
将模糊关系法与故障树分析相结合,先利用专家评判法建立影响因子隶属度关系矩阵,再模糊量化不同矿区的工况条件,与关系矩阵运算得到一个乘因子,故障树底事件平均故障率与该乘因子之积即为当前工况下的故障率,最后代入故障树定量计算出... 将模糊关系法与故障树分析相结合,先利用专家评判法建立影响因子隶属度关系矩阵,再模糊量化不同矿区的工况条件,与关系矩阵运算得到一个乘因子,故障树底事件平均故障率与该乘因子之积即为当前工况下的故障率,最后代入故障树定量计算出顶事件发生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故障树 电牵引采煤机 液压制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层煤残留煤柱预裂爆破卸压合理参数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梁明 张焙炎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2-86,共5页
针对浅埋残留煤柱下工作面开采易出现压架等问题,提出了预裂爆破残留煤柱、缓解应力集聚减灾的方法,基于冯家塔煤矿地质生产条件,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残留煤柱的承载特性和应力分布特征,分析了不耦合系数、轴向... 针对浅埋残留煤柱下工作面开采易出现压架等问题,提出了预裂爆破残留煤柱、缓解应力集聚减灾的方法,基于冯家塔煤矿地质生产条件,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残留煤柱的承载特性和应力分布特征,分析了不耦合系数、轴向装药系数、炮孔布置及起爆方式对残留煤柱致裂效果的影响机制,确定了合理爆破参数。结果表明,爆破煤柱可降低煤柱对上覆载荷的传递作用,进而减小对下煤层支架的作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 残留煤柱 预裂爆破 爆破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达标创建模式与成果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周勇良 高锦平 +1 位作者 梁明 张建伟 《大众标准化》 2022年第19期152-154,共3页
在煤矿企业中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是煤矿企业的效益工程、生命工程和基础工程,是推动煤矿企业实现“长治久安”的根本。冯家塔煤矿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相关政策要求为指导,在政策推行、制度完善、过程监管、系统升级、文... 在煤矿企业中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是煤矿企业的效益工程、生命工程和基础工程,是推动煤矿企业实现“长治久安”的根本。冯家塔煤矿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相关政策要求为指导,在政策推行、制度完善、过程监管、系统升级、文化培育、精品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保障了企业的安全平稳运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标准化 管理体系 管理提升 精品建设 安全创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断层带巷道围岩变形特征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明明 《陕西煤炭》 2022年第3期17-21,共5页
以任楼煤矿中六运输大巷过F_(2)断层为工程背景,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模拟穿断层带巷道掘进,研究断层带前后巷道围岩应力状态分布及变形特征。结果表明,断层带前后10 m范围内围岩变形较大,围岩塑性区在竖直平面呈椭圆形分布。在围... 以任楼煤矿中六运输大巷过F_(2)断层为工程背景,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模拟穿断层带巷道掘进,研究断层带前后巷道围岩应力状态分布及变形特征。结果表明,断层带前后10 m范围内围岩变形较大,围岩塑性区在竖直平面呈椭圆形分布。在围岩两帮与顶板0~1.0 m内围岩主应力差值小,为掘巷后支护控制的主要区域;在1.7~2.7 m内围岩主应力差达到峰值,应力差峰值前后区域为主要承载区。在断层下盘近断层带巷道应对拱顶围岩进行重点支护,增大顶板浅部围岩承载能力,控制围岩破坏向深部发展。上盘近断层带巷道底板与下帮部塑性破坏显著增大,引起巷道浅部围岩整体承载能力减弱,围岩破坏向深部发展;在下盘段巷道应重点控制底板与下帮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 巷道掘进 围岩变形 应力状态 变形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厚煤层工作面高产条件及采煤机选型要点 被引量:1
17
作者 窦昱宁 胡俊 《煤矿机电》 2023年第1期74-76,共3页
针对中厚煤层工作面高效开采的发展需求,总结了中厚煤层高产工作面的必备条件。提出了采煤机牵引速度和截割功率两个重要参数的计算方法,并给出了某高产高效矿井的中厚煤层采煤机选型案例,可为中厚煤层高产工作面采煤机选型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厚煤层 高产 采煤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