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技术助力乡村振兴的挑战与对策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文欣 《陕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10期98-102,共5页
数字技术正在逐步的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对于乡村振兴也具有较大影响力,着重探讨数字技术在乡村振兴中所展现的巨大潜力及其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数字技术通过推动智慧农业发展、构建电商服务体系、提升乡... 数字技术正在逐步的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对于乡村振兴也具有较大影响力,着重探讨数字技术在乡村振兴中所展现的巨大潜力及其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数字技术通过推动智慧农业发展、构建电商服务体系、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创新金融服务模式等手段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广阔发展空间,与此同时,也面临着一定问题,有待深入研究和探索。针对这些挑战,该研究主张采取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加强数字技能培训、构建安全可靠的数字治理体系、推动跨界融合与技术创新等对策,实现农业现代化与乡村全面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乡村振兴 面临挑战 助力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研究
2
作者 王战辉 段禄峰 +1 位作者 岳路 魏明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0期245-250,共6页
为破除农业经济非均衡非充分发展困境,从农业经济效率、农业经济结构、农业经济协调、农业经济共享、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5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经济较高水平区与较低水平区分布在胡焕... 为破除农业经济非均衡非充分发展困境,从农业经济效率、农业经济结构、农业经济协调、农业经济共享、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5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经济较高水平区与较低水平区分布在胡焕庸线两侧,并呈现一定空间集聚特征;而区域间发展水平差距是中国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主要来源。要消除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必须促进农业经济区域协调发展和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济 发展水平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农业+特色民俗文化推动农村产业创新初探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文欣 《陕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5期100-103,共4页
当前,我国农村产业业态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如数字要素与农业要素融合水平不高、相关领域专业人才匮乏、农业生产经营布局不合理等,这些问题阻碍了我国农村产业的持续发展,也不利于我国“农业强国”目标的实现。本文基于数字农... 当前,我国农村产业业态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如数字要素与农业要素融合水平不高、相关领域专业人才匮乏、农业生产经营布局不合理等,这些问题阻碍了我国农村产业的持续发展,也不利于我国“农业强国”目标的实现。本文基于数字农业与特色民俗文化融合视角,探索创新农村产业业态的方案,以期对农村现代化建设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农业 特色民俗文化 农村 产业业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内涵特征、价值意蕴、路径选择 被引量:1
4
作者 马伟亮 《南方农机》 2024年第10期119-122,共4页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社会高质量发展以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是亟需解决且必须解决的时代命题。文章采用文献调查法,结合相关政策文件探索建设农业强国的内涵特征与价值意蕴。总结提出建设...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社会高质量发展以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是亟需解决且必须解决的时代命题。文章采用文献调查法,结合相关政策文件探索建设农业强国的内涵特征与价值意蕴。总结提出建设农业强国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进而从加强党的领导、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进程以及科技创新驱动五大层面入手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从宏观性战略、制度规范保障、动力驱动等层面提出具体实践路径。通过科学统筹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最终把我国建设成为既具有本国特色又有世界各国共性的综合性农业强国,如期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强国 乡村振兴战略 “三农”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农业赋能乡村振兴路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白云萍 《陕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10期112-115,120,共5页
该研究探讨了数字农业在实现乡村振兴中的多重角色和具体路径。首先,数字农业通过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显著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推动了精准农业的发展。其次,数字农业在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产品加工和农业服务现代化方面... 该研究探讨了数字农业在实现乡村振兴中的多重角色和具体路径。首先,数字农业通过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显著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推动了精准农业的发展。其次,数字农业在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产品加工和农业服务现代化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智慧农业示范园区、农业信息化网络、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提升农民的数字技能,数字农业正在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治理透明度。此外,数字农业还在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和生态保护中展现出巨大潜力。尽管面临数据安全、技术推广、成本高等挑战,数字农业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数字农业将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农业 乡村振兴 农村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同机制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景刚 马伟亮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7期167-172,共6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同推进可以有效破解影响社会发展的短板问题,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二者之间有清晰的时代定位及明确的发展方向,其内在要素的互...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同推进可以有效破解影响社会发展的短板问题,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二者之间有清晰的时代定位及明确的发展方向,其内在要素的互相关联规定两大战略在目标、思维及路径上具有协同性。因此,研究深入研究两者之间的协同机制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新型城镇化 新时代 协同推进 机制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大数据赋能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7
作者 陈丹妮 《河北农机》 2024年第15期157-159,共3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农业领域也逐渐迎来了数字化转型的时代。在这个过程中,农业大数据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因素之一。农业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不仅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还能够减少资源浪费、优化农产品供应链,并推动农业可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农业领域也逐渐迎来了数字化转型的时代。在这个过程中,农业大数据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因素之一。农业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不仅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还能够减少资源浪费、优化农产品供应链,并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针对当前数字农业人力资源短缺、大数据应用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撑不足、农业经营分散现象仍为普遍和乡村大数据治理体系供给不足等问题。需要着重加强谋划农业大数据中长期发展的顶层设计、夯实农村大数据新基建、促进农业大数据要素整合流通、加快传统农业劳动资料数字化升级、强固农业数字化人才支撑,从而促进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大数据 农业经济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政策性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徐军纪 刘权政 《陕西农业科学》 2023年第8期99-103,共5页
探讨了新时代数字农业政策性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和推进,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指出,建设该体系对于将发展红利通过金融手段普及给广大人民群众至关重要。此外,本文还探讨了数字农业政策性金融服务与乡村振兴、城镇化建设之间的关联... 探讨了新时代数字农业政策性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和推进,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指出,建设该体系对于将发展红利通过金融手段普及给广大人民群众至关重要。此外,本文还探讨了数字农业政策性金融服务与乡村振兴、城镇化建设之间的关联,强调了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的策略。在保障服务质量方面,本文提出了建立透明严格的监管制度的必要性,以应对金融风险。最后,为推进地区间数字农业政策性金融服务的融合交流,促进金融服务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呼吁加强区域合作和支持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为新时代数字农业政策性金融服务体系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农业 政策性金融服务 乡村振兴 城镇化建设 服务质量 监管制度 服务融合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及推进路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商滢彬 吴倩 +2 位作者 段禄峰 魏明 盛攀峰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10期247-256,F0003,共11页
基于2013—2018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采用熵权法对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用Dagum基尼系数对地区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普遍不高。从时间维度看,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发... 基于2013—2018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采用熵权法对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用Dagum基尼系数对地区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普遍不高。从时间维度看,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发展势头良好;从空间维度看,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由高到低分别为东部、东北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差距来源以区间为主。为促进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提升落后地区创新能力、逐层打破城乡要素流动障碍、坚持绿色发展为基底、进一步优化发达地区经济结构、全面完善乡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推进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经济 高质量发展 熵权法 Dagum基尼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