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秦岭火地塘林区森林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1
作者 朱江 郭童童 +3 位作者 杨洁 苗帆 张硕新 郝红科 《西北林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1-270,共10页
以秦岭火地塘林区(以下简称“林区”)为研究对象,选取1958、1988、2004、2019年4期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为基础数据,基于ArcGIS平台和FRAGSTATS软件,从景观总体特征、斑块多样性、景观异质性3个角度选取评价指标,分析林区在遭受大面积... 以秦岭火地塘林区(以下简称“林区”)为研究对象,选取1958、1988、2004、2019年4期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为基础数据,基于ArcGIS平台和FRAGSTATS软件,从景观总体特征、斑块多样性、景观异质性3个角度选取评价指标,分析林区在遭受大面积砍伐前后景观格局的变化规律与恢复情况。结果表明,人为干扰是引起林区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砍伐前后(1958—1988年),斑块密度由1.269块/hm^(2)下降至0.407块/hm^(2);景观分维数由1.104下降至1.088,经自然演替后又上升至1.101。大面积的森林砍伐,使林区景观变得简单化、均质化,而自然演替使森林景观趋向复杂化、异质化;乔木林地面积占比不断增加,1958、1988、2004、2019年面积分别为2103.12、2126.74、2144.77、2221.87 hm^(2),占比由92.01%提高至96.28%、98%和99.15%。优势树种方面,山杨林自主更新能力相对较弱,而华山松林则相对较强。砍伐前,桦木(Betula albo-sinensis)林、山杨(Populus davidiana)林和油松(Pinus tabuliformis)林为林区景观基质;砍伐后,卜氏杨(P.purdomii)林、山杨林、柳(Salix spp.)林消失,华山松(P.armandi)林成为林区主体景观,面积占比由3.61%提高至32.75%。由此可见,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等生态保护措施可促使森林演替产生积极效果,而过度采伐则导致生态系统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优势树种 火地塘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添加对秦岭华山松抚育间伐剩余物分解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赵传庭 张硕新 +2 位作者 庞军柱 张胜利 侯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5-56,共12页
【目的】探究氮添加对秦岭华山松抚育间伐剩余物分解的影响,为秦岭地区华山松林的保护和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在陕西观音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内,采用分解袋法开展不同形态及水平氮对华山松抚育间伐剩余物... 【目的】探究氮添加对秦岭华山松抚育间伐剩余物分解的影响,为秦岭地区华山松林的保护和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在陕西观音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内,采用分解袋法开展不同形态及水平氮对华山松抚育间伐剩余物分解的影响试验,氮形态分别为铵态氮(NH_(4)Cl)、硝态氮(NaNO_(3))和混合态氮(NH_(4)NO_(3)),每种氮形态设置N1(0.5 g/(m^(2)·a))、N2(1.25 g/(m^(2)·a))、N3(2.5 g/(m^(2)·a))、N4(5.0 g/(m^(2)·a))和N5(10.0 g/(m^(2)·a))5个水平,以N0(0 g/(m^(2)·a))为对照,共16个处理。在试验区设置3块20 m×20 m的样地,每个样地内设置16个1 m×1 m的小样方,将上述16个处理对应布置在16个小样方内。在试验开始1个月后定期取样,测定华山松抚育间伐剩余物残留量及碳(C)、氮(N)、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并计算间伐剩余物年平均质量残留率、分解50%和95%所需时间、分解系数和C/N值。【结果】(1)添加铵态氮、混合态氮和硝态氮的处理,华山松抚育间伐剩余物年平均质量残留率分别为82.47%,81.83%和84.96%,均低于对照的年平均质量残留率84.99%。(2)与对照相比,不同形态氮处理使抚育间伐剩余物分解50%所需时间最多可减少0.41~1.65年,分解95%所需时间最多可减少4.16~7.15年。(3)当氮添加水平低于5.0 g/(m^(2)·a)时,可促进华山松抚育间伐剩余物纤维素的降解,当氮添加水平高于5.0 g/(m^(2)·a)时,可抑制纤维素的降解;不同形态不同水平的氮均促进了华山松抚育间伐剩余物木质素的降解。(4)随着时间的延长,华山松抚育间伐剩余物C含量和C/N值在分解过程中呈减少的趋势,而N元素含量呈增加趋势;抚育间伐剩余物分解系数与C/N值呈负相关关系,即C/N值越低分解速率越快。【结论】经过1年的分解,3种形态的氮均表现为低水平促进分解,高水平抑制分解,其中铵态氮、混合态氮和硝态氮的氮添加水平分别低于或等于2.5,5.0和1.25 g/(m^(2)·a)时,对华山松抚育间伐剩余物的分解起促进作用,高于上述添加量则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添加 秦岭华山松 抚育间伐剩余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