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二氧化硅的可控制备及其光子晶体自组装 被引量:7
1
作者 迟聪聪 任超男 +2 位作者 屈盼盼 许馨 郭敏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7-125,共9页
对传统的Stober法进行改进,采用分步滴加法来控制微球成核及生长速率,避免二次成核及粒子团聚,可在短时间内合成粒径可控、单分散性好、表面光滑的纳米二氧化硅(SiO2)微球,且粒径分布较窄(120~530 nm).研究了前驱体正硅酸乙酯(TEOS)滴... 对传统的Stober法进行改进,采用分步滴加法来控制微球成核及生长速率,避免二次成核及粒子团聚,可在短时间内合成粒径可控、单分散性好、表面光滑的纳米二氧化硅(SiO2)微球,且粒径分布较窄(120~530 nm).研究了前驱体正硅酸乙酯(TEOS)滴加方式、前驱体浓度、催化剂氨水(NH3·H2O)用量、反应温度对SiO2粒径和结构的影响,并通过调控SiO2微球粒径制备结构色可控的光子晶体.采用XRD、SEM、FT-IR、UV-Vis-NIR等对样品的物相结构、微观形貌和光学特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SiO2的粒径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前驱体浓度和催化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光子晶体的光子带隙位于可见光区域,反射峰峰值随着微球粒径的增大逐渐红移.但由于一些不可避免的缺陷的存在,带隙位置会发生一定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ober法 分步滴加法 二氧化硅 结构色 光子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水滑石/壳聚糖为前体氮掺杂碳负载CoFe_(2)O_(4)-CoO催化剂用于增强四环素降解 被引量:1
2
作者 杨金帆 牛晓茹 张素风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4-80,共7页
开发用于高级氧化技术的廉价易得、高效稳定的催化剂对于水处理至关重要.以水滑石/壳聚糖为前驱体开发了一种新型“原位沉淀-煅烧”法制备磁性氮掺杂碳负载CoFe_(2)O_(4)-CoO催化剂(LDO/NC).该催化剂用于活化过一硫酸盐(PMS)降解四环素(... 开发用于高级氧化技术的廉价易得、高效稳定的催化剂对于水处理至关重要.以水滑石/壳聚糖为前驱体开发了一种新型“原位沉淀-煅烧”法制备磁性氮掺杂碳负载CoFe_(2)O_(4)-CoO催化剂(LDO/NC).该催化剂用于活化过一硫酸盐(PMS)降解四环素(TC),表现出明显优于单纯水滑石氧化物(LDO)和氮掺杂碳(NC)的催化活性.这是由于壳聚糖作为碳源和氮源的原位引入成功抑制了钴铁金属氧化物团聚,同时N原子的掺杂增强电子转移,协同催化提高活性.研究了催化剂组成、催化剂用量、PMS用量和初始pH值等因素对TC降解效率的影响规律.最佳条件下(PMS用量0.4 g L^(-1),LDO/NC用量0.5 g L^(-1),pH=5),30 min内TC的降解率和总碳去除率分别达到97.8%和81.0%.该催化剂可磁性回收且循环使用五次以上,稳定性保持良好.提供了一种用于催化PMS氧化处理制药废水的绿色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Fe_(2)O_(4)-CoO 氮掺杂碳 过一硫酸盐 四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羧基功能化碳球的溶菌酶固定化和表面印迹研究
3
作者 刘文倩 许亮 +3 位作者 钱立伟 徐甜甜 陈昊楠 张素风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17-25,共9页
随着医疗诊断、生物化学和蛋白质组学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特定蛋白质的识别与检测成为研究热点.目前,在复杂样品中分离蛋白的主要原理是基于抗原和抗体之间的特定识别作用.然而由于生物抗体的高成本、低稳定性等缺点,限制了它的进一步... 随着医疗诊断、生物化学和蛋白质组学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对特定蛋白质的识别与检测成为研究热点.目前,在复杂样品中分离蛋白的主要原理是基于抗原和抗体之间的特定识别作用.然而由于生物抗体的高成本、低稳定性等缺点,限制了它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以高分子聚合物与模板分子通过共价键或非共价键作用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材料(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MIPs)的出现,使得这一目标的实现成为可能.因此,结合模板固定化策略和表面印迹技术,制备了溶菌酶印迹核-壳碳微纳米微球,并考察了蛋白质初始浓度、蛋白质溶液与印迹材料接触时间对吸附量的影响,并完成了吸附过程的动力学及等温吸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印迹纳米材料对目标蛋白的吸附量为71 mg/g,吸附平衡时间为100 min,对目标蛋白有较好的选择性,印迹因子可达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球 固定化策略 表面印迹 蛋白印迹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CBA-Cu_2O-(MOF-5)三元复合材料抗菌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美云 杨强 +4 位作者 宋顺喜 樊国栋 杨斌 赵梦雅 鲁鹏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14,共7页
以微晶纤维素水凝胶(MCCBA)为载体、采用Cu_2O和MOF-5原位沉积制备MCCBA-Cu_2O-(MOF-5)三元复合材料。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和革兰氏阴性大肠杆菌(E.Coli)分别表征其结构和抗菌能力。研究结果... 以微晶纤维素水凝胶(MCCBA)为载体、采用Cu_2O和MOF-5原位沉积制备MCCBA-Cu_2O-(MOF-5)三元复合材料。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和革兰氏阴性大肠杆菌(E.Coli)分别表征其结构和抗菌能力。研究结果表明,Cu_2O和MOF-5能够很好地沉积在MCCBA上,从而制备出MCCBA-Cu_2O-(MOF-5)三元复合材料;抗菌实验表明,在培养24 h后,细菌生长曲线呈现递减性变化,抑菌圈直径呈递增性变化。这说明单一MC-CBA并不具有抗菌性,经纳米Cu_2O复合改性的MCCBA表现出一定的抗菌性。在引入MOF-5形成三元复合材料的细菌浓度(OD值)为1.0,抑菌圈直径变为10 mm,可以证明制备的三元复合材料对革兰氏阴性大肠杆菌呈现出优异的抗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CBA CU20 MOF-5 复合材料 抗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形结构银微粒导电纸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素风 华晨 贺斌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11-17,共7页
柔性导电材料在信息媒介领域得到广泛的关注.导电率高、化学性能稳定的导电填料是制备纤维素基柔性导电纸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首先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了具有三维形貌的分形结构银微粒,并通过调控制备反应的速率和反应物比例,制备了具... 柔性导电材料在信息媒介领域得到广泛的关注.导电率高、化学性能稳定的导电填料是制备纤维素基柔性导电纸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首先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了具有三维形貌的分形结构银微粒,并通过调控制备反应的速率和反应物比例,制备了具有三种形貌的分形结构银微粒.将其与棉纤维素溶液混合,真空抽滤得到导电纸.结果表明:具有二级结构的分形结构银微粒具有较好的导电性,同时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稳定性,可以应用于柔性电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结构银微粒 棉纤维素 导电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