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细纤维合成革仿天然皮革研究进展 被引量:44
1
作者 任龙芳 赵国徽 +2 位作者 强涛涛 王学川 李鹏妮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6-40,共5页
概述了超细纤维合成革与天然皮革的区别与联系,阐述了超细纤维合成革卫生性能、染色性能较差的原因。另外,基于超细纤维合成革的两种主要组分聚酰胺和聚氨酯,作者综述了超细纤维合成革仿天然皮革的研究方法。旨在通过对超细纤维合成革... 概述了超细纤维合成革与天然皮革的区别与联系,阐述了超细纤维合成革卫生性能、染色性能较差的原因。另外,基于超细纤维合成革的两种主要组分聚酰胺和聚氨酯,作者综述了超细纤维合成革仿天然皮革的研究方法。旨在通过对超细纤维合成革改性方法的归纳整理,为后续超细纤维合成革仿天然皮革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纤维合成革 聚氨酯 聚酰胺 改性方法 天然皮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四氢呋喃醚二醇脂肪族超支化聚氨酯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8
2
作者 王学川 伏芋桥 +2 位作者 任龙芳 强涛涛 任静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89-293,共5页
利用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Mn=2000)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原料,以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DL)为催化剂,通过逐步聚合反应合成了—NCO封端的聚氨酯预聚体(PPU),通过单因素实验,根据反应过程中异氰酸酯基团和羟值含量的变化规律,优... 利用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Mn=2000)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原料,以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DL)为催化剂,通过逐步聚合反应合成了—NCO封端的聚氨酯预聚体(PPU),通过单因素实验,根据反应过程中异氰酸酯基团和羟值含量的变化规律,优化出了PPU的合成条件: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为1.5h,m(DBTDL)=0.007%(以IPDI和PT-MG2000的总质量计)。再通过接枝使PPU与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HPAE)共聚反应制备得到一种新型超支化聚氨酯(HBPU)。经过单因素实验分析方法优化出了HBPU的合成条件为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4h。分别利用FT-IR和综合热分析对PPU和HBPU的结构以及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聚氨酯 聚四氢呋喃醚二醇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纤维对水中Cr(Ⅵ)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王学川 张斐斐 +1 位作者 强涛涛 王晓芹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95-799,804,共6页
胶原纤维(CF)作为吸附剂去除水中Cr(Ⅵ),研究了CF去除Cr(Ⅵ)时溶液pH值、温度、吸附剂用量和Cr(Ⅵ)初始浓度对去除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CF对Cr(Ⅵ)的去除率随溶液pH值降低而升高,在pH值为2.0时达到最大,随吸附剂用量增大而增大,随Cr(Ⅵ... 胶原纤维(CF)作为吸附剂去除水中Cr(Ⅵ),研究了CF去除Cr(Ⅵ)时溶液pH值、温度、吸附剂用量和Cr(Ⅵ)初始浓度对去除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CF对Cr(Ⅵ)的去除率随溶液pH值降低而升高,在pH值为2.0时达到最大,随吸附剂用量增大而增大,随Cr(Ⅵ)初始浓度增加而减小,CF对Cr(Ⅵ)的吸附量随吸附剂用量增加而减小;随Cr(Ⅵ)初始浓度增加而增加,最后趋于稳定。吸附平衡时间为6h,最佳吸附温度为40℃。测定了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动力学曲线,结果表明,Freundlich等温方程能更好地描述CF对Cr(Ⅵ)的吸附,吸附动力学符合伪二级吸附速率方程。FT-IR和SEM-EDS分析表明,CF表面含有大量氨基羧基及羟基等活性官能团,CF对Cr(Ⅵ)的吸附过程存在铬酸根阴离子与质子化活性官能团的静电吸附作用和离子交换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纤维 Cr(Ⅵ) 吸附 热力学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锆改性凹凸棒土对水中氟的吸附热力学与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家宏 毛敏 尹小龙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67-1075,共9页
以锆改性凹凸棒土(Zr-ATP)为吸附剂,研究了其对水中F^-的吸附、脱附性能,探讨了Zr-ATP对F^-的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Zr-ATP对F^-的吸附量逐渐增加;F^-在Zr-ATP上的吸附等温线可用Freundlich等温线方程拟合,... 以锆改性凹凸棒土(Zr-ATP)为吸附剂,研究了其对水中F^-的吸附、脱附性能,探讨了Zr-ATP对F^-的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Zr-ATP对F^-的吸附量逐渐增加;F^-在Zr-ATP上的吸附等温线可用Freundlich等温线方程拟合,吸附过程为熵驱动的吸热、熵增的自发过程;Zr-ATP对F^-的吸附量随着吸附剂中锆含量的升高而增加;F^-在Zr-ATP吸附剂上的吸附动力学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且其吸附过程中受边界层扩散的影响.当pH=5时,Zr-ATP对F^-的吸附量最大(30.37 mg·g^(-1));阴离子的存在抑制F^-在Zr-ATP上的吸附效果,不同阴离子影响的大小顺序为:HCO_3^->SO_4^(2-)>NO_3^->Cl^-.吸附饱和的Zr-ATP可在NaOH溶液中脱附再生,经4次脱附后,F^-的吸附量为22.78 mg·g^(-1),有良好的再生性,可循环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改性凹凸棒土 吸附 氟离子 热力学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施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王学川 郝晓丽 +1 位作者 强涛涛 张素凤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33-835,854,共4页
采用生物质资源制备造纸施胶剂在合理利用资源,降低成本,保护环境方面有很大优势。造纸行业中常用的生物质类施胶剂有改性松香类、淀粉及改性淀粉类、动物胶等,该文着重介绍4种生物质施胶剂,并进一步阐述了其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 生物质施胶剂 造纸工业 研究进展 综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MAM—COOH的合成、表征及对超细纤维合成革卫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任龙芳 王娜 +1 位作者 陈婷 王学川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3025-13029,共5页
分别采用盐酸和乙醛酸对0.5代聚酰胺-胺(G0.5 PAMAM)和1代聚酰胺-胺(G1 PAMAM)进行改性,得到了0.5代端羧基的树枝状大分子(G0.5PAMAM—COOH)和1.0代端羧基的树枝状大分子(G1 PAMAM—COOH)。采用单因素实验优化了乙醛酸改性G1 PAMAM的反... 分别采用盐酸和乙醛酸对0.5代聚酰胺-胺(G0.5 PAMAM)和1代聚酰胺-胺(G1 PAMAM)进行改性,得到了0.5代端羧基的树枝状大分子(G0.5PAMAM—COOH)和1.0代端羧基的树枝状大分子(G1 PAMAM—COOH)。采用单因素实验优化了乙醛酸改性G1 PAMAM的反应条件,即n(G1 PAMAM)∶n(乙醛酸)为1∶12,反应温度为35℃,反应时间为2h。采用G0.5 PAMAM—COOH和G1 PAMAM—COOH对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进行改性,结果表明,改性后基布的透水汽性分别提高了26.97%和34.59%。SEM显示改性后基布纤维松散程度增加,孔隙变大。水接触角测试表明改性后基布上的亲水基团增多,经G0.5 PAMAM—COOH与G1 PAMMA—COOH改性的基布,其渗水时间较之未改性基布分别缩短了71.74%和78.26%,表明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的卫生性能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羧基树枝状大分子 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 改性 卫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胶原纤维吸附剂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9
7
作者 王学川 张斐斐 强涛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27-531,共5页
六价铬Cr(Ⅵ)是工业废水排放中严格控制的污染物之一。利用端氨基超支化聚酰胺(HPBN)末端所具有的大量活性官能团,采用戊二醛作为交联剂将HB-PN负载于胶原纤维上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超支化胶原纤维吸附剂(CF-HBPN)。以CF-HBPN的氨基含量为... 六价铬Cr(Ⅵ)是工业废水排放中严格控制的污染物之一。利用端氨基超支化聚酰胺(HPBN)末端所具有的大量活性官能团,采用戊二醛作为交联剂将HB-PN负载于胶原纤维上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超支化胶原纤维吸附剂(CF-HBPN)。以CF-HBPN的氨基含量为指标,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对产物氨基含量的影响。利用IR、DSC-TGA、SEM-EDS等对产物进行检测与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此种吸附剂制备的最佳反应条件为m(CF)∶m(HBPN)=1∶0.7,交联剂用量为0.533mL/gCF,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5h,改性后CF-HBPN的氨基含量较CF提高3.27倍。所制备的吸附剂用于含Cr(Ⅵ)废液的吸附,去除率达到99.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 胶原纤维 吸附剂 Cr(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废弃皮胶原改性的造纸表面施胶剂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学川 郝晓丽 +2 位作者 任龙芳 强涛涛 张素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1-64,69,共5页
以丙烯酸丁酯和苯乙烯为单体,过硫酸钾为引发剂,通过乳液聚合法对废弃革屑中提取的胶原蛋白进行改性,制备了一种新型的胶原蛋白改性纸张表面施胶剂。以产物接枝率和沉淀率作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对改性胶原蛋白表面施胶剂的制备条... 以丙烯酸丁酯和苯乙烯为单体,过硫酸钾为引发剂,通过乳液聚合法对废弃革屑中提取的胶原蛋白进行改性,制备了一种新型的胶原蛋白改性纸张表面施胶剂。以产物接枝率和沉淀率作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对改性胶原蛋白表面施胶剂的制备条件进行优化;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激光粒度仪、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产物进行表征,并研究其施胶性能。结果表明,胶原蛋白和非离子单体发生了接枝反应,接枝率为65%左右。产物具有球型结构,其微粒形状规整、大小均一,平均粒径为0.117μm。将其作为施胶剂,可使纸张的环压强度和抗张强度分别提高1.5和1.8倍,60s吸水值降低了2.8倍,获得较强的抗水性。以废弃革屑中提取的胶原蛋白为原材料,制备造纸施胶剂,不仅促进了皮革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同时将有可能为造纸行业提供一种新型的造纸施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皮胶原 接枝改性 纸张表面施胶剂 制备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表征及起泡性能 被引量:7
9
作者 任龙芳 惠林涛 +1 位作者 张融 强涛涛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85-989,共5页
以葡萄糖、十二胺和乙醛酸为原料制备了一种葡萄糖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采用吊片法、临界胶束浓度法和改进的Rss-Miles法对产物的表面张力、HLB值和起泡性进行了测试,并以傅里叶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元素分析表征了产物的结构。结... 以葡萄糖、十二胺和乙醛酸为原料制备了一种葡萄糖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采用吊片法、临界胶束浓度法和改进的Rss-Miles法对产物的表面张力、HLB值和起泡性进行了测试,并以傅里叶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元素分析表征了产物的结构。结果表明,合成的葡萄糖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为39.82 m N/m,其临界胶束浓度为0.031 mmol/L,HLB值为16.46;同时合成的葡萄糖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起泡性和稳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表面张力 起泡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氨基超支化聚合物提高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染色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任龙芳 赵国徽 +2 位作者 王学川 强涛涛 王娜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39-1146,共8页
采用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和二乙烯三胺(DETA)为原料合成端氨基超支化聚合物(NH2-HBP)。以有机膦为交联剂,将NH2-HBP交联至硫酸处理的服装用聚酰胺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上,以解决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上染率低和色牢度差的问... 采用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和二乙烯三胺(DETA)为原料合成端氨基超支化聚合物(NH2-HBP)。以有机膦为交联剂,将NH2-HBP交联至硫酸处理的服装用聚酰胺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上,以解决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上染率低和色牢度差的问题。对改性前后基布的原子力显微镜(AFM)图和热重分析(TGA)图进行分析,探讨其改性效果;考察有机膦交联剂用量和NH2-HBP用量两个单因素对基布的上染率、表面色度、耐干湿擦牢度、透水汽性能及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有机膦交联剂用量为基布中伯氨基含量的0.6倍,NH2-HBP用量为基布中伯氨基含量的2倍时,基布的上染率最好,可由59.09%提高至98.68%,耐干擦牢度能够从3级提高至4~4.5级,耐湿擦牢度能够从2级提高至3.5级,基布表面色度也有明显提高,并且对基布的物理机械性能、透水汽性能没有较大影响,改性效果十分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膦交联剂 端氨基超支化聚合物 染色 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离子皮革加脂剂和阳离子聚合物的复配体系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学川 郝晓丽 +3 位作者 雒香 强涛涛 贺宝元 陈小珂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16,共6页
分别对三种阴离子皮革加脂剂(有机硅琥珀酸酯(PMPS)、硫酸化牛蹄油和亚硫酸化鱼油)及其与阳离子聚合物DIF-718的复配物的表面活性(最低表面张力(γCMC)和临界胶束浓度(CMC))和乳液粒径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上述三种阴离子加脂剂中,... 分别对三种阴离子皮革加脂剂(有机硅琥珀酸酯(PMPS)、硫酸化牛蹄油和亚硫酸化鱼油)及其与阳离子聚合物DIF-718的复配物的表面活性(最低表面张力(γCMC)和临界胶束浓度(CMC))和乳液粒径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上述三种阴离子加脂剂中,加入适量阳离子聚合物DIF-718,会使加脂剂的表面活性提高,乳液粒径变小。最佳复配质量比分别为:DIF-718/PMPS为1/100;DIF-718/硫酸化牛蹄油为5/100;DIF-718/亚硫酸化鱼油为6/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皮革加脂剂 阳离子聚合物 复配 表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琥珀酸酯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学川 雒香 +1 位作者 贺宝元 强涛涛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6-48,50,共4页
以醇胺硅油(PAPS)和马来酸酐(MA)为原料,在对甲苯磺酸(PTSA)的催化作用下,通过开环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有机硅琥珀酸酯(PMPS)表面活性剂。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出PMPS合成条件:原料n(MA)∶n(PAPS)=1.00∶0.31,反应温度90℃,w(PTSA)=0.6%(以... 以醇胺硅油(PAPS)和马来酸酐(MA)为原料,在对甲苯磺酸(PTSA)的催化作用下,通过开环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有机硅琥珀酸酯(PMPS)表面活性剂。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出PMPS合成条件:原料n(MA)∶n(PAPS)=1.00∶0.31,反应温度90℃,w(PTSA)=0.6%(以PAPS质量计),反应时间4.5 h。通过综合热分析测试了PMPS的热分解温度Tg为192.8℃,测定了PMPS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0.12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琥珀酸酯 表面活性剂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皮胶原蛋白基造纸表面施胶剂的制备、表征及应用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学川 商跃美 +2 位作者 任龙芳 张素风 王群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10-214,221,共6页
采用胰蛋白酶对废皮工业明胶进行水解制备胶原蛋白,然后与马来酸酐进行预反应。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马来酸酐-胶原蛋白与苯乙烯、丙烯酸乙酯单体进行接枝共聚合反应,水相合成出一种新型造纸表面施胶剂。通过单因素实验,以产物接枝率和... 采用胰蛋白酶对废皮工业明胶进行水解制备胶原蛋白,然后与马来酸酐进行预反应。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马来酸酐-胶原蛋白与苯乙烯、丙烯酸乙酯单体进行接枝共聚合反应,水相合成出一种新型造纸表面施胶剂。通过单因素实验,以产物接枝率和沉淀率作为指标,对施胶剂的制备条件进行优化;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激光粒度仪和X光衍射仪对产物进行表征,并研究产物的施胶应用性能。结果表明,水解胶原蛋白与苯乙烯和丙烯酸乙酯发生了接枝反应,接枝率为60%左右。产物粒径分布较均匀,平均粒径为0.318μm。产品单独施胶,纸张抗张指数、环压指数和抗水性分别提高了35.27%,95.43%和25.36%;产品与苯丙乳液复配施胶,最佳配比为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明胶 胶原蛋白 接枝改性 造纸施胶剂 应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胶原蛋白絮凝剂改善污泥脱水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学川 潘博 +1 位作者 强涛涛 张斐斐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9-23,共5页
从皮革固体废弃物中提取胶原蛋白,以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对其改性,制备了阳离子胶原蛋白絮凝剂(PCDMC)。研究了PCDMC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同时对PCDMC的絮凝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质量浓度为1 g/L的PCDMC调质100 m L... 从皮革固体废弃物中提取胶原蛋白,以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对其改性,制备了阳离子胶原蛋白絮凝剂(PCDMC)。研究了PCDMC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同时对PCDMC的絮凝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质量浓度为1 g/L的PCDMC调质100 m L污泥时,在投加量为4 m L,搅拌速度为120 r/min,污泥p H为6~7时,脱水效果良好,且在5~40℃的污泥温度下,PCDMC的絮凝效果随温度的升高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蛋白 阳离子絮凝剂 污泥脱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皂蓖麻油基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乳液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学川 宗奕珊 强涛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5070-15074,共5页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碳酸酯二醇(PCDL)、蓖麻油(C.O)、二羟甲基丙酸(DMPA)及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为主要原料,采用自乳化法制备蓖麻油基水性聚氨酯预聚体,并以此为种子乳液进行丙烯酸酯单体的无皂乳液聚合,...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碳酸酯二醇(PCDL)、蓖麻油(C.O)、二羟甲基丙酸(DMPA)及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为主要原料,采用自乳化法制备蓖麻油基水性聚氨酯预聚体,并以此为种子乳液进行丙烯酸酯单体的无皂乳液聚合,制备出了以蓖麻油基聚氨酯(CPU)为壳、聚丙烯酸酯(PA)为核的无皂核壳蓖麻油基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CPUA)复合乳液。研究了蓖麻油对复合乳液及其胶膜性能的影响,并采用透射电镜(TEM)确认了复合乳液的结构,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XRD)及热失重(TGA)分析研究了聚合物的结构及其性能。结果表明,当C.O与PCDL中—OH物质的量之比为1∶3时,乳液性能稳定,胶膜具有良好的耐水性及力学性能。IR、XRD及TEM表明CPUA间存在一定的交联,促进了硬段、软段间的相容性。与水性聚氨酯-丙烯酸酯(WPUA)相比,合成的CPUA热稳定性得以提高,胶膜拉伸强度高达111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油 聚氨酯 丙烯酸酯 核-壳结构 复合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对Fe^(3+)吸附行为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学川 胡艳鑫 +1 位作者 郑书杰 张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6-29,47,共5页
采用有核一步法,通过控制AB2型单体和三羟甲基丙烷的摩尔比,一次性投料反应合成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HPAE)。利用红外光谱对HPAE的配位结构进行表征,并研究了其在水溶液中对Fe3+吸附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在293~313K条件下... 采用有核一步法,通过控制AB2型单体和三羟甲基丙烷的摩尔比,一次性投料反应合成端羟基超支化聚合物(HPAE)。利用红外光谱对HPAE的配位结构进行表征,并研究了其在水溶液中对Fe3+吸附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在293~313K条件下,HPAE对Fe3+的吸附量为50.8~84mg/g时,Langmuir等温方程呈现较好的拟合,且HPAE对Fe3+的吸附量随Fe3+浓度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不同温度下的ΔH>0、ΔG<0、ΔS>0,表明该吸附反应是吸热、自发、熵增的过程;动力学研究表明该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反应速率是液膜扩散和颗粒内扩散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聚合物 端羟基 吸附Fe3+ 热力学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有机硅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学川 雒香 强涛涛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13,共4页
以醇胺基硅油(PAPS)和顺丁烯二酸酐(MA)为原料,对甲苯磺酸(PTSA)为催化剂,通过开环聚合反应合成了有机硅琥珀酸酯(PMPS)。利用FTIR对原料和PMPS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衍射(XRD)测定了PMPS的结晶性;用热重分析仪(TGA)测试了PMPS... 以醇胺基硅油(PAPS)和顺丁烯二酸酐(MA)为原料,对甲苯磺酸(PTSA)为催化剂,通过开环聚合反应合成了有机硅琥珀酸酯(PMPS)。利用FTIR对原料和PMPS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衍射(XRD)测定了PMPS的结晶性;用热重分析仪(TGA)测试了PMPS的热性能;用电导率法和表面张力法测定了PMPS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CMC)。研究表明:制备的PMPS为非晶物质,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表面活性,其分解温度达192.8℃,临界胶束浓度CMC为0.12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琥珀酸酯 合成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胶原蛋白施胶剂、AKD和SAE的生物降解性评价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学川 潘博 +3 位作者 张莎 任龙芳 张素风 孙思薇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16,共6页
采用BOD5/CODCr和OECD-301B两种方法对改性胶原蛋白施胶剂(MCSA)的生物降解性进行研究,并与常规施胶剂烷基烯酮二聚物(AKD)和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SAE)的生物降解性进行评价与对比。结果表明,MCSA、AKD和SAE的BOD5/CODCr分别为0.32、0... 采用BOD5/CODCr和OECD-301B两种方法对改性胶原蛋白施胶剂(MCSA)的生物降解性进行研究,并与常规施胶剂烷基烯酮二聚物(AKD)和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SAE)的生物降解性进行评价与对比。结果表明,MCSA、AKD和SAE的BOD5/CODCr分别为0.32、0.28和0.21,分别属于可降解物质、降解性差物质和难降解或不可降解物质;采用OECD-301B法,第28天的生物降解性指数(IB)分别为102.55%、95.63%和92.11%,分别属于可降解物质、难降解物质和难降解物质。两种方法得出的结论一致,其生物降解能力由大至小依次为MCSA>AKD>SAE;同时探讨了分子结构与生物降解性的关系,MCSA与SAE分子中同样具有苯结构,但MCSA具有极性强、生物亲和能力好的特点,所以MCSA降解性较好。分析结果表明化学品的结构对其生物降解性的影响需综合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胶原蛋白施胶剂 构效关系 生物降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香族合成鞣剂DT-R7299的生物降解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学川 伏芋桥 任龙芳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8,13,共5页
芳香族合成鞣剂DT-R7299作为基质,采用COD30法、呼吸曲线法和BOD5/CODCr法对其生物降解性进行了研究,COD30法得到:基质质量浓度在0~1000 mg/L,未驯化活性污泥为1000 mg/L和pH为7的条件下,基质质量浓度为750 mg/L时最终生物降解率最大,... 芳香族合成鞣剂DT-R7299作为基质,采用COD30法、呼吸曲线法和BOD5/CODCr法对其生物降解性进行了研究,COD30法得到:基质质量浓度在0~1000 mg/L,未驯化活性污泥为1000 mg/L和pH为7的条件下,基质质量浓度为750 mg/L时最终生物降解率最大,为66.76%。呼吸曲线法得到:上述浓度范围内,基质呼吸曲线均在内源呼吸线上方,基质未对微生物产生毒害作用,均可被微生物利用,质量浓度为750 mg/L时利用率最大。BOD5/CODCr法得到此质量浓度范围内基质均可生化,750 mg/L时生化性最好。由呼吸曲线法得到污泥接种量、pH、盐度对基质生物降解性均有明显影响。经试验筛选:当污泥质量浓度为3000 mg/L,pH为8、盐度为0.5%时,750 mg/L基质的生物降解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T-R7299合成鞣剂 生物降解性 COD30法 呼吸曲线法 BOD5/CODCr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法水解芦荟凝胶在噁唑烷鞣革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任龙芳 罗媛媛 王学川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17,共5页
以库拉索芦荟凝胶为原料,采用酸法研究其水解工艺。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当pH为2.0,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8 h,底物质量分数为6%时,水解效果最好。FT-IR分析结果表明:水解后的羧酸盐的C=O伸缩振动吸收峰和氨基N-H伸缩振动吸收峰都... 以库拉索芦荟凝胶为原料,采用酸法研究其水解工艺。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当pH为2.0,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8 h,底物质量分数为6%时,水解效果最好。FT-IR分析结果表明:水解后的羧酸盐的C=O伸缩振动吸收峰和氨基N-H伸缩振动吸收峰都明显增强。将其用于噁唑烷鞣革的甲醛去除中,结果表明,甲醛捕获率为30.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凝胶 盐酸 甲醛捕获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