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2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科技大学影视动画系形象策划及衍生品开发 被引量:1
1
作者 米高峰 冯硕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2期192-196,共5页
形象策划是融合了理念(Mind)、行为(Behavior)与视觉(visual)等元素的规划和管理,它将文化、精神元素融入标志等符号载体,建立起内在文化的外显形态,从而在传播中规范化、专业性与时代感地占据受众群.作者在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 形象策划是融合了理念(Mind)、行为(Behavior)与视觉(visual)等元素的规划和管理,它将文化、精神元素融入标志等符号载体,建立起内在文化的外显形态,从而在传播中规范化、专业性与时代感地占据受众群.作者在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影视动画系的形象策划及衍生品开发过程中针对其代表性元素进行了提炼、加工,从视觉识别设计、视频规范包装、衍生品开发等方面展开了构思与实施,建立起了完整的形象识别系统,是一次具有积极意义的跨越性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动画系 形象策划 视频包装 衍生品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权重和形状文法的关中民间艺术在家具设计上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詹秦川 杜国龙 +2 位作者 赵洋 王显 周清华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0-75,共6页
为了对陕西关中地区民间艺术进行归纳和梳理,本文构建了陕西关中地区民间艺术文化基因图谱,并运用现代设计方法进行转译,赋予了关中地区民间艺术活态化、多样化、年轻化的呈现。首先,通过对陕西关中地区的实地考察和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 为了对陕西关中地区民间艺术进行归纳和梳理,本文构建了陕西关中地区民间艺术文化基因图谱,并运用现代设计方法进行转译,赋予了关中地区民间艺术活态化、多样化、年轻化的呈现。首先,通过对陕西关中地区的实地考察和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深入解读和探究关中地区的民间艺术。然后,引入“文化基因”理论,从形态、色彩、材质、语义、环境、纹样六个方面剖析陕西关中民间艺术的文化因子,并结合文化创意表现,拓宽陕西关中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手段。最后,通过对文化因子的时尚化转化,并结合多元设计形式,实现了对传统关中地区民间艺术内涵的继承和创新,为陕西民间艺术装饰内涵和形态创新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权重 关中文化 民间艺术 家具设计 文化因子 形状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利益相关者需求的丝路沿线人文景观与旅游融合发展评价及设计研究
3
作者 詹秦川 武琪 杜国龙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7-391,共15页
目的 探究利益相关者在丝路沿线人文景观与旅游融合发展中的需求,优化丝路沿线人文景观与旅游融合发展策略,提高游客体验的满意度。方法 通过半结构式访谈、参与式观察进行数据收集,利用相关利益者地图与用户旅程地图分析融合发展需求,... 目的 探究利益相关者在丝路沿线人文景观与旅游融合发展中的需求,优化丝路沿线人文景观与旅游融合发展策略,提高游客体验的满意度。方法 通过半结构式访谈、参与式观察进行数据收集,利用相关利益者地图与用户旅程地图分析融合发展需求,借助KANO模型和AHP模型,从文化、功能、生态、空间四维度出发,构建丝路沿线人文景观与旅游融合发展评价模型。结果 通过评价模型获取玉门关遗址景区融合发展指标权重结果,发现品牌视觉形象、内部交通规划、生态安全监测、服务系统全面性四方面对游客体验满意度影响较大,并据此提出了玉门关设计策略。结论 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兼顾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有效进行丝路沿线人文景观及旅游融合的评价与设计,为识别和改进人文景观旅游的关键指标因素提供了更严谨、更科学的依据,实现丝路沿线人文景观与旅游融合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 丝路沿线 人文景观 融合发展 AH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AHP-FQFD-TRIZ的水下搜救机器人设计研究
4
作者 陈旭辉 梁熙楠 刘宗明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66-375,共10页
目的针对海上救援人员执行救援任务的需要,探索FAHP、FQFD和TRIZ理论相结合的水下搜救机器人设计方法。方法通过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计算出用户的各项需求权重大小,采用模糊质量功能展开理论(FQFD)计算产品技术需求的数值大小与识别出... 目的针对海上救援人员执行救援任务的需要,探索FAHP、FQFD和TRIZ理论相结合的水下搜救机器人设计方法。方法通过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计算出用户的各项需求权重大小,采用模糊质量功能展开理论(FQFD)计算产品技术需求的数值大小与识别出矛盾冲突类型,随后运用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中的分离原理和矛盾矩阵来解决质量屋模型中所识别的矛盾冲突,得到创新设计流程,根据该流程导出理想的水下搜救机器人创新方案。结果该理论方法解决了以往水下搜救机器人设计中作业效率低下、潜行时间不足、整体轻质化的问题,同时降低了意外伤害的风险,提高了救援效率。结论论证了FAHP、FQFD和TRIZ理论的结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搜救 机器人 FAHP FQFD TRIZ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缓冲包装系统的气体采样设备改进设计与验证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国志 李元吉 +4 位作者 孙德强 黄凯楠 王常林 姜嘉伟 李文凤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5-252,共8页
目的改进气体采样设备以解决脆值过小的问题,对该设备进行包装设计并通过仿真和试验验证包装方案的可靠性。方法通过瞬态结构仿真分析得到易损件脆值,改进了易损件固定的结构以提升设备整体脆值,设计设备的缓冲包装并使用LS-DYNA进行包... 目的改进气体采样设备以解决脆值过小的问题,对该设备进行包装设计并通过仿真和试验验证包装方案的可靠性。方法通过瞬态结构仿真分析得到易损件脆值,改进了易损件固定的结构以提升设备整体脆值,设计设备的缓冲包装并使用LS-DYNA进行包装件的跌落仿真,通过实际跌落试验验证有限元分析的可靠性及包装方案的可行性。结果设备改进前整体脆值为18.5g,添加缓冲结构后脆值为32.7g,依据设备改进后设计的缓冲包装方案,在高度为500mm的面、楞和角跌落实验中,易损件所受的最大响应加速度为面跌落的17.09g,最大应力为5.5MPa,小于脆值18.5g和耐压强度6.9MPa,仿真测试结果与试验的平均误差<10%。结论本文通过对易损件固定结构的改进,提高了设备整体的脆值,降低了包装设计的难度,对精密仪器的包装系统设计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采样设备 设备改进 有限元仿真 跌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香器装饰纹样的视觉设计探究——以皮质女包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高珂 邓富泉 《皮革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87,共7页
中国人历来崇尚香事,香器作为焚香文化的传承载体,是古人闲情逸趣的风雅寄托,其特点鲜明的装饰纹样更是中华民族美学发展的阶段性典型代表。通过深度分析香器装饰纹样的图案构成、色彩搭配和轮廓造型,凝练其艺术特征,依托唐代社会背景... 中国人历来崇尚香事,香器作为焚香文化的传承载体,是古人闲情逸趣的风雅寄托,其特点鲜明的装饰纹样更是中华民族美学发展的阶段性典型代表。通过深度分析香器装饰纹样的图案构成、色彩搭配和轮廓造型,凝练其艺术特征,依托唐代社会背景重设颜色配比,以写意化的手法对装饰纹样进行提取演变,为香器的现代化可持续设计与应用提供可行性思路,同时以皮质女包为设计载体,实现了传统香器装饰纹样的古为今用和焚香文化的实物化传承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包 装饰 纹样 设计 唐代 香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蜀锦吉祥纹样文化基因提取及其在现代婚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师婷婷 邓富泉 +3 位作者 蔡萌瑶 李韶君 刘宇琪 李一聪 《皮革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3-91,共9页
蜀锦吉祥纹样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蕴含着深厚的文化象征意义和美学价值,更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记忆。一方面,基于文化基因理论深入挖掘蜀锦吉祥纹样的形态、色彩和语义因子,通过感性词汇语义分析筛选出具有代... 蜀锦吉祥纹样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蕴含着深厚的文化象征意义和美学价值,更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记忆。一方面,基于文化基因理论深入挖掘蜀锦吉祥纹样的形态、色彩和语义因子,通过感性词汇语义分析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吉祥纹样,探讨其文化内涵与设计元素的交织关系,揭示其在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和艺术表达。另一方面,基于市场现状及需求,对代表性的蜀锦吉祥纹样进行再设计后应用于现代婚包产品,形成具备文化深度与艺术美感的现代设计作品。这一研究不仅为民族传统纹样与现代皮革产品设计的融合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蜀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蜀锦 吉祥纹样 文化基因理论 婚包 文化传承 创新 革制品 产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格迁移算法在鞋靴图案个性化设计中的应用
8
作者 张彧彧 万蓬勃 +1 位作者 朱小凤 唐昕 《皮革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3-90,共8页
传统鞋靴设计图案个性化存在局限,缺少产生新纹理图案的风格化调节方案。为实现鞋靴图案个性化设计而使用风格迁移,并为解决现有风格迁移模型在鞋靴产品上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鞋靴区域控制的图案个性化风格迁移方法。通过全卷积网... 传统鞋靴设计图案个性化存在局限,缺少产生新纹理图案的风格化调节方案。为实现鞋靴图案个性化设计而使用风格迁移,并为解决现有风格迁移模型在鞋靴产品上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鞋靴区域控制的图案个性化风格迁移方法。通过全卷积网络与条件随机场结合的图像分割算法,提取鞋靴主体和背景,再进行二值化处理得到掩膜图像以便后续的空间控制;再基于Visual Geometry Group 19的风格迁移模型结合掩膜,实现风格图像到鞋靴目标区域的风格迁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自适应实例归一化等风格迁移方法相比,生成的鞋靴产品风格迁移效果图取得了更好的效果。解决了风格迁移后鞋靴产品与背景界限不清晰等问题,有效地提升了在鞋靴图案个性化设计中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格迁移 鞋靴 个性化设计 卷积神经网络 图像分割 创新设计 革制品 产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长安传统民居建筑的空间特征与艺术传承研究
9
作者 吴李玥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I0005-I0005,共1页
古长安作为中国历史上的十三朝古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建筑风格。长安传统民居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与审美特征。研究古长安传统民居建筑的空间特征,对于理解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传承古代建筑艺术具有... 古长安作为中国历史上的十三朝古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建筑风格。长安传统民居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与审美特征。研究古长安传统民居建筑的空间特征,对于理解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传承古代建筑艺术具有重要意义。古长安传统民居建筑展现了独特的空间布局和设计理念,这些特征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也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和利用。如图1所示,古长安传统民居大多采用四合院的布局形式,这种民居布局形式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具有重要地位,体现了多元化审美思维和文化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长安 十三朝古都 空间特征 传统民居 社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感性工学的瑶绣主题积木桌创新设计研究
10
作者 马川 刘宗明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71,共6页
瑶族刺绣是我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以瑶绣文化为切入点,旨在结合感性工学、层次分析法及TRIZ理论,探讨瑶绣纹样在儿童积木桌设计中的创新应用,促进瑶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基于感性工学方法,建立儿童积木桌的样本空间并进行感性意... 瑶族刺绣是我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以瑶绣文化为切入点,旨在结合感性工学、层次分析法及TRIZ理论,探讨瑶绣纹样在儿童积木桌设计中的创新应用,促进瑶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基于感性工学方法,建立儿童积木桌的样本空间并进行感性意象词汇收集。对意象词汇进行聚类分析,使用语义差异法计算意象词汇的平均分以进行因子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儿童积木桌设计层次结构模型并进行权重结果计算,确定感性词汇与儿童积木桌设计的关联性,最终通过TRIZ创新理念指导设计实践。结合感性工学、AHP层次分析法及TRIZ创新理念的设计模型能够深入挖掘用户需求,得到融合瑶绣文化特色的创新设计方案。将感性工学运用于产品设计可以在设计中突出瑶绣文化特色,同时满足现代审美需求,提升产品的文化价值,为传统瑶绣在现代社会中的创新发展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瑶绣纹样 感性工学 AHP层次分析法 儿童积木桌 家具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脸谱艺术在鞋靴设计中的运用 被引量:13
11
作者 万蓬勃 惠品品 +1 位作者 张文利 赵旭梅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1-75,共5页
通过提出国内鞋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核心竞争力这一现状,从创新角度出发,提出将鞋靴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以脸谱艺术为切入点,简单介绍了脸谱的形成发展以及特点,着重分析了它在鞋靴设计方面的运用,将脸谱的色彩、图形与鞋靴造型... 通过提出国内鞋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核心竞争力这一现状,从创新角度出发,提出将鞋靴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以脸谱艺术为切入点,简单介绍了脸谱的形成发展以及特点,着重分析了它在鞋靴设计方面的运用,将脸谱的色彩、图形与鞋靴造型、色彩、材质、图案及工艺五个方面相结合,以求赋予鞋靴创新性与文化价值,使其在差异化中脱颖而出。此外,在提高鞋靴设计水平的同时也能够打造中国高端鞋靴品牌,使得中国的鞋靴产品在国际上占据一席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脸谱 鞋靴设计 图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时代下陕西剪纸艺术的创新性转化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敏婷 杨伊文 刘畅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223-227,239,共6页
目的针对陕西剪纸艺术的现代化传承问题,深入挖掘陕西剪纸艺术的内容,结合IP时代的特征,完成陕西剪纸艺术的IP塑造,做到对陕西剪纸艺术的创新性转化以及价值的变现。方法采用资料收集法,从史料的角度,搜集、整理和归纳出关于陕西民间剪... 目的针对陕西剪纸艺术的现代化传承问题,深入挖掘陕西剪纸艺术的内容,结合IP时代的特征,完成陕西剪纸艺术的IP塑造,做到对陕西剪纸艺术的创新性转化以及价值的变现。方法采用资料收集法,从史料的角度,搜集、整理和归纳出关于陕西民间剪纸艺术的原始材料,挖掘陕西剪纸艺术的内容,进行IP可塑性分析,并通过图像提取法、受众分析法以及跨界思维法,归纳塑造陕西剪纸艺术IP的设计要点。结论在陕西剪纸艺术的IP塑造中,首先要对其进行人格化设计,其次要使陕西剪纸艺术的受众形成圈层化,在分享、沟通和满足归属感的同时,自发地为陕西剪纸艺术进行宣传,再次要与其他IP进行跨界融合,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从而完成陕西剪纸艺术的创新性转化,以此来保障其延绵不衰的文化价值,提高剪纸艺术的文化地位和社会认同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 陕西剪纸 人格化 圈层化 跨界融合 创新性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社火脸谱传统造型因子提取与设计应用 被引量:15
13
作者 詹秦川 朱亚楠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1-7,共7页
目的为了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有机融合,提升产品的文化内涵,以陕西社火脸谱传统造型为基础,提出一种适用于现代设计的传统文化造型元素的演化方法,并在具体设计实例中验证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在研究陕西社火脸谱史料及实物资料的基... 目的为了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有机融合,提升产品的文化内涵,以陕西社火脸谱传统造型为基础,提出一种适用于现代设计的传统文化造型元素的演化方法,并在具体设计实例中验证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在研究陕西社火脸谱史料及实物资料的基础上,对社会脸谱的谱式、色彩、纹饰进行整体特征分析;基于典型样本,提取出显性的谱式因子、色彩因子和纹饰因子,隐性的情感因子和历史文化因子。结果依据产品的物理性要求和文化性要求,利用形状文法对关键性元素推演,设计出具有陕西社火脸谱韵味的十二生肖主题茶饮。结论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手法有机融合是设计本土化的必然要求,具有文化性和人文情怀的产品,不仅提高了产品的价值内涵,也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现代设计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社火脸谱 谱式因子 色彩因子 纹饰因子 阴阳五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明清家具艺术文化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9
14
作者 强小宁 杨君顺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1期163-166,共4页
审视了中国古代家具的发展历史,指出明清家具具有造型大方、线条简练、流畅的装饰艺术特点,论述了其艺术文化及美学价值,同时分析了明清家具内涵的美学价值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运用,展望了现代家具设计发展的前景.
关键词 明清家具 艺术文化 美学价值 现代家具 应用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插画视觉艺术在动漫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文婷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8-129,共2页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商业插画的设计原则,分析了商业插画与动漫产业之间的联系。探讨了商业插画在动漫设计中的具体应用,从文化、审美、娱乐性等角度探讨了其应用的基础前提,进一步阐明了应用中所遵循的艺术手法、原则,并详细地阐述了在这...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商业插画的设计原则,分析了商业插画与动漫产业之间的联系。探讨了商业插画在动漫设计中的具体应用,从文化、审美、娱乐性等角度探讨了其应用的基础前提,进一步阐明了应用中所遵循的艺术手法、原则,并详细地阐述了在这种融合中给两种艺术形式所带来的优势互补,为将来拓展其应用范围提供了指导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插画 动漫设计 视觉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展览会设计中展示艺术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红娟 彭国华 《电影评介》 2009年第10期91-91,共1页
展览会作为信息传播最有效的媒介,近年来家具行业也不断举办各种规模和形式的展览会,吸引国内外专业人士广泛交流,获得了很好的贸易和交流效果。
关键词 家具 展览会 展示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俗风俗与现代建筑艺术设计的结合 被引量:2
17
作者 詹秦川 文婷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3期161-164,共4页
介绍了不同民族特点的建筑艺术表现形式,分析了民俗风俗与艺术结合的重要性,通过对现有建筑应用实例的阐述,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结合,具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关键词 民俗 风俗 建筑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与艺术交融下的次世代游戏 被引量:1
18
作者 别倩倩 弓太生 沈浩 《电影评介》 2010年第19期71-73,共3页
次世代游戏已成了游戏发展的必然趋势,科技与游戏设计的完美契合,带来了最棒的游戏体验,随着次世代游戏主机的不断更迭更是新作辈出。游戏引擎的更新也为游戏美术的提升奠定了基础,次世代技术逐渐拓展到其他领域,实现了更多产业的相互... 次世代游戏已成了游戏发展的必然趋势,科技与游戏设计的完美契合,带来了最棒的游戏体验,随着次世代游戏主机的不断更迭更是新作辈出。游戏引擎的更新也为游戏美术的提升奠定了基础,次世代技术逐渐拓展到其他领域,实现了更多产业的相互融合。而科技与艺术交融下的次世代技术带来的最大受益,必然是能够享受到更廉价、更精彩的数字娱乐新生活的普通大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 艺术 次世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凤翔泥塑艺术中的民俗符号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林 詹秦川 《电影评介》 2009年第11期87-87,共1页
民俗符号是劳动人民在民俗事象活动中对图形、文字及色彩等艺术符号的应用和传承,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俗也在演变,作为包含民俗信息的艺术作品中的符号,自然也随着人们生活习俗的变化而不断地赋予了新的寓意。
关键词 陕西 民俗符号 艺术符号 艺术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座舱人机交互设计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伟伟 顾炎辉 +2 位作者 余隋怀 温志强 朋启钊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0-36,共7页
为揭示人机交互(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HCI)设计技术在智能座舱环境下实现人与车辆、人与环境交互的过程与作用,提出智能座舱人机交互模型,并综述了以创新设计为驱动的智能座舱交互设计关键技术,为重新定义车载信息交互系统和驾... 为揭示人机交互(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HCI)设计技术在智能座舱环境下实现人与车辆、人与环境交互的过程与作用,提出智能座舱人机交互模型,并综述了以创新设计为驱动的智能座舱交互设计关键技术,为重新定义车载信息交互系统和驾驶监控系统提供了提供了技术支撑。从感知层、信息交互层及认知与决策层3个方面研究座舱人机交互模型,分别针对多模态信息输入与输出,梳理了图像识别、可穿戴、声场感知识别、信息可视化、混合现实及人机对话等交互技术及其主要应用成果。探讨了智能座舱人机交互设计的测评方法,为提升座舱人机交互体验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座舱 人机交互 多模态交互 交互测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