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除硅的铝盐改性膨润土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9
1
作者 林涛 李雪 +2 位作者 徐永建 张鼎军 朱振峰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67-573,共7页
改变了传统制备铝盐改性膨润土工艺中原料的添加顺序,增强了膨润土的膨胀性能。对制备的铝盐改性膨润土进行SEM、XRD、粒径分布以及红外光谱表征,并与原料-钠基膨润土进行了对比,得到了改性的机理。最后,利用钠基膨润土和铝盐改性膨润... 改变了传统制备铝盐改性膨润土工艺中原料的添加顺序,增强了膨润土的膨胀性能。对制备的铝盐改性膨润土进行SEM、XRD、粒径分布以及红外光谱表征,并与原料-钠基膨润土进行了对比,得到了改性的机理。最后,利用钠基膨润土和铝盐改性膨润土吸附硅酸盐的现象以及性能对铝盐改性膨润土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铝盐改性膨润土的制备方法较为简单,省去了传统工艺中加碱调节pH值,采用先将水浴钠基膨润土混合,再加改性剂的添加顺序,得到的铝盐改性的膨润土有很好的除硅效果,最高可达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膨润土 制备 表征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浆绿液絮凝除硅工艺的探讨 被引量:6
2
作者 李雪 林涛 +2 位作者 徐永建 张鼎军 朱振峰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4-39,共6页
采用絮凝法处理竹浆绿液中的硅,对絮凝除硅工艺絮凝剂的选择、工艺条件和流程的确定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铝盐改性钠基膨润土-CPAM-CaO对竹浆绿液中的硅有高效的去除作用,硅去除率最高可达99.9%。最佳工艺条件为:铝盐改性钠基膨润土用... 采用絮凝法处理竹浆绿液中的硅,对絮凝除硅工艺絮凝剂的选择、工艺条件和流程的确定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铝盐改性钠基膨润土-CPAM-CaO对竹浆绿液中的硅有高效的去除作用,硅去除率最高可达99.9%。最佳工艺条件为:铝盐改性钠基膨润土用量26 g/L,质量分数0.4%的CPAM用量15 mL/L,CaO用量15 g/L,搅拌时间10 min,澄清时间5 min。并通过红外光谱分析结果验证了絮凝除硅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液 铝盐改性钠基膨润土-CPAM-CaO 絮凝 除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盐法制浆黑液硅含量测定的新方法 被引量:5
3
作者 徐永建 胡忠宇 +3 位作者 张永奇 王润宇 朱振峰 张鼎军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14,共5页
针对传统硅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硫酸盐法制浆黑液硅含量时木素及还原性含硫化合物对吸光度的影响,在硅钼蓝分光光度法的基础上,采用甲酸.过氧化氢合成过氧甲酸消解黑液中的木素和还原性物质,消除黑液中木素及还原性物质对硅钼蓝分光... 针对传统硅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硫酸盐法制浆黑液硅含量时木素及还原性含硫化合物对吸光度的影响,在硅钼蓝分光光度法的基础上,采用甲酸.过氧化氢合成过氧甲酸消解黑液中的木素和还原性物质,消除黑液中木素及还原性物质对硅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硫酸盐制浆黑液吸光度的影响。研究表明,相对于传统的硅钼蓝分光光度法,新的方法在测定硫酸盐法制浆黑液时,测定结果更为真实、准确,回收率在99%~102%,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且操作简单,干扰少,适用于硫酸盐法制浆黑液硅含量的分析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液 硅含量 过氧甲酸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浆碱回收绿液铝盐法除硅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徐永建 张永奇 +1 位作者 朱振峰 易贻端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共4页
研究了竹浆绿液铝盐法除硅效果及其对绿液的影响,并通过能谱分析对铝盐绿液除硅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铝盐添加到绿液中可有效降低绿液的硅含量,随着铝盐用量的增加,除硅率不断提高,当铝盐用量与绿液硅含量的摩尔比为1∶1时,除... 研究了竹浆绿液铝盐法除硅效果及其对绿液的影响,并通过能谱分析对铝盐绿液除硅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铝盐添加到绿液中可有效降低绿液的硅含量,随着铝盐用量的增加,除硅率不断提高,当铝盐用量与绿液硅含量的摩尔比为1∶1时,除硅后竹浆绿液硅含量为1.13 g/L,除硅率达到了74%。SEM-EDAX结果表明,沉淀物中含有Al、Na、O、Si等元素,可能是铝盐与绿液中的硅生成了硅铝酸钠沉淀,这是绿液中硅含量降低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材 除硅 绿液 铝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盐改性膨润土超声波脱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林涛 付玥 +2 位作者 徐永建 张鼎军 朱振峰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12,共6页
利用超声波对吸附硅酸盐后的铝盐改性膨润土(Si-Al MB)进行脱附,以便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循环使用铝盐改性膨润土(Al MB)。通过对脱附工艺的探讨,得出最佳脱附工艺为:Na OH用量(对Si-Al MB)30 m L/g、温度60℃、超声波功率150 W的条件下处... 利用超声波对吸附硅酸盐后的铝盐改性膨润土(Si-Al MB)进行脱附,以便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循环使用铝盐改性膨润土(Al MB)。通过对脱附工艺的探讨,得出最佳脱附工艺为:Na OH用量(对Si-Al MB)30 m L/g、温度60℃、超声波功率150 W的条件下处理3 min,反应后硅的脱附率可达84.5%。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和能谱分析对脱附物的成分进行表征发现,脱附物的主要成分为铝硅酸盐。超声波脱附时,超声波破坏了铝原子与膨润土的连接键以及铝原子与硅原子的连接键;在脱附过程中,硅元素与铝元素同时被脱附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盐改性膨润土 除硅 超声波脱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木材纤维原料制浆除硅技术 被引量:8
6
作者 徐永建 李晓峰 +3 位作者 王润宇 王茹楠 彭兰兰 朱振峰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3期18-22,共5页
介绍了非木材纤维原料中硅对制浆碱回收的影响,以及非木材纤维原料除硅技术研究进展.从目前已有的技术来看,没有一种简单且易行的方法来解决非木材纤维原料制浆碱回收"硅干扰"问题,最好的方法是将上述除硅技术结合起来使用.
关键词 黑液 除硅 非木材纤维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松剂对绒毛浆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 被引量:1
7
作者 徐永建 王倩 +1 位作者 王皎 朱振峰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4-19,共6页
通过将固体白色粉末状膨松剂添加到绒毛浆板抄造工艺中,研究其对绒毛浆性能的影响。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测膨松剂在纤维表面的附着状态,揭示膨松剂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当膨松剂用量为2.58%时,绒毛浆板的耐破指数为0.59 kPa·... 通过将固体白色粉末状膨松剂添加到绒毛浆板抄造工艺中,研究其对绒毛浆性能的影响。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测膨松剂在纤维表面的附着状态,揭示膨松剂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当膨松剂用量为2.58%时,绒毛浆板的耐破指数为0.59 kPa·m2/g,紧度为0.51 g/cm3,干蓬松度为24.7 cm3/g,此时耐破指数和吸液时间分别较不加膨松剂的绒毛浆板降低了30.6%和44.7%,接近高档进口商品绒毛浆的性能;而吸液时间2.1 s与吸液量8.0 g/g均与国家优等品标准接近。同时SEM的观测结果显示,添加膨松剂后,一方面膨松剂粒子附着在纤维粗糙处,一定程度降低了纤维丝的缠绕紧度;另一方面,膨松剂粒子絮聚在纤维束上,对纤维束起到一定的包裹作用,使纤维之间的距离增大,纤维间氢键的形成因此受到影响,结合力减弱,达到了调节绒毛浆板耐破度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松剂 绒毛浆 SEM 绒毛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浆硫酸盐法蒸煮预浸段硅溶出及抑制规律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徐永建 胡忠宇 +1 位作者 张鼎军 朱振峰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5-19,共5页
高硅含量的竹材制浆给碱回收系统造成不利影响,且对白泥的回收利用带来很大的困难。结合贵州赤天化纸业有限公司汽-液两相双塔连续蒸煮器生产硫酸盐竹浆的生产工艺,对硫酸盐法蒸煮中预浸段硅的溶出规律及添加留硅剂对硅溶出的抑制效果... 高硅含量的竹材制浆给碱回收系统造成不利影响,且对白泥的回收利用带来很大的困难。结合贵州赤天化纸业有限公司汽-液两相双塔连续蒸煮器生产硫酸盐竹浆的生产工艺,对硫酸盐法蒸煮中预浸段硅的溶出规律及添加留硅剂对硅溶出的抑制效果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相同保温时间下,保温温度低于140℃时,硅的溶出速率较快且稳定,超过140℃,硅的溶出速率变慢,保温温度为100℃时,留硅剂对硅溶出的抑制效果最好;相同保温温度下,保温时间少于60 min时,硅的溶出量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60 min时,硅的溶出量达到最大,继续延长时间,硅的溶出量趋于稳定,保温时间在90~120 min时,留硅剂对硅溶出的抑制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浆 碱回收 留硅剂 溶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浆预处理工艺对绒毛浆纤维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徐永建 闫瑛 岳小鹏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4期1-4,8,共5页
绒毛浆要求绒毛浆板干起绒时纤维之间弱的结合力且绒毛浆纤维具备干蓬松度高、吸收性能良好的特点.以马尾松漂白浆为原料,借鉴传统打浆方式,对比两种预处理方式对纤维内外部细纤维化的影响,确定绒毛浆纤维预处理方式,提高绒毛浆纤维吸收... 绒毛浆要求绒毛浆板干起绒时纤维之间弱的结合力且绒毛浆纤维具备干蓬松度高、吸收性能良好的特点.以马尾松漂白浆为原料,借鉴传统打浆方式,对比两种预处理方式对纤维内外部细纤维化的影响,确定绒毛浆纤维预处理方式,提高绒毛浆纤维吸收性.将PFI、Valley两种打浆预处理方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同打浆度水平下,PFI打浆预处理后纤维保水值较Valley打浆预处理最大可提高31.90%,纤维间结合强度最大提高12.05%,纤维内外部细纤维化程度均较高,单根纤维强度损失减少19.95%,但角质化程度增加5.72%.相比于Val-ley打浆预处理,PFI打浆有利于纤维吸收性的大幅度提高且纤维损失小,可以作为绒毛浆纤维制备过程中增加其吸收性的一种工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毛浆 打浆预处理 弱结合 吸收性 干蓬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钙协同留硅蒸煮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永建 胡忠宇 +2 位作者 朱振峰 田勇 张鼎军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3期8-11,共4页
研究了添加氢氧化钙对NaOH-AQ法麦草浆及黑液的影响,初步确定了氢氧化钙留硅工艺条件.氢氧化钙,氧化铝添加比例为1∶2或2∶1时,浆料二氧化硅含量4.19%、3.20%,分别高于氧化铝留硅58.1%、20.8%;黑液二氧化硅含量分别为0.040 5%、0.0779%... 研究了添加氢氧化钙对NaOH-AQ法麦草浆及黑液的影响,初步确定了氢氧化钙留硅工艺条件.氢氧化钙,氧化铝添加比例为1∶2或2∶1时,浆料二氧化硅含量4.19%、3.20%,分别高于氧化铝留硅58.1%、20.8%;黑液二氧化硅含量分别为0.040 5%、0.0779%,低于常规碱法69.7%、41.8%.实验结果表明,氢氧化钙具有协同留硅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草浆 氢氧化物 协同留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绒毛浆的复合绒毛化处理工艺研究
11
作者 徐永建 闫瑛 +2 位作者 岳小鹏 朱振峰 张鼎军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4-39,共6页
以马尾松硫酸盐浆为原料,研究了复合绒毛化处理工艺中用碱量、H2O2用量、温度、浓碱处理时间对绒毛浆板及绒毛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绒毛化处理工艺的最佳条件为NaOH用量8%,H2O2用量1.8%,温度70℃,浓碱处理时间10 min。在此工艺... 以马尾松硫酸盐浆为原料,研究了复合绒毛化处理工艺中用碱量、H2O2用量、温度、浓碱处理时间对绒毛浆板及绒毛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绒毛化处理工艺的最佳条件为NaOH用量8%,H2O2用量1.8%,温度70℃,浓碱处理时间1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马尾松硫酸盐浆经过复合绒毛化处理后,绒毛浆白度为76.1%,提高了25.9个百分点;绒毛浆板耐破指数为0.57 kPa·m2/g,下降了48.2%;紧度下降了11.8%;绒毛浆吸收时间为8.30 s,减少了47.5%;吸收性为9.14 g/g,干蓬松度为17.4 cm3/g,分别降低了8.32%、5.43%。复合绒毛化处理后,对绒毛浆进行一段补充漂白,白度可达到82.4%,绒毛浆各项性能均符合GB/T 21331—2008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毛浆 耐破指数 吸收性 干蓬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绒毛化及其对绒毛浆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徐永建 闫瑛 +2 位作者 岳小鹏 张鼎军 朱振峰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6期11-14,24,共5页
以硫酸盐马尾松浆为原料,通过对比两种复合绒毛化方法对绒毛浆性能的影响得到,先对原浆纤维进行漂白,漂白接近终点时补加碱进行短时间的浓碱处理为较优的复合绒毛化方法,并通过进一步实验验证了该方法中进行短时间浓碱处理的合理性.结... 以硫酸盐马尾松浆为原料,通过对比两种复合绒毛化方法对绒毛浆性能的影响得到,先对原浆纤维进行漂白,漂白接近终点时补加碱进行短时间的浓碱处理为较优的复合绒毛化方法,并通过进一步实验验证了该方法中进行短时间浓碱处理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原浆纤维经复合绒毛化后,纸浆白度为76.66%ISO,提高了52.77%,绒毛浆板耐破指数为0.57kpa·m2/g,下降了48.18%,绒毛浆吸收时间为8.42s,缩短了46.64%,吸收性为8.95g/g,干蓬松度为17.19cm3/g,这两个性能指标分别降低了10.23%,6.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毛浆 复合绒毛化 耐破指数 吸收性 干蓬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盐改性膨润土对竹浆绿液中硅酸盐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13
作者 林涛 付玥 +2 位作者 徐永建 张鼎军 朱振峰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5期1-7,共7页
以钠基膨润土作为原料,通过添加铝盐为改性剂制得了一种新型高效绿液除硅剂——铝盐改性膨润土(ALMB),并全面研究了ALMB对绿液中硅酸盐的吸附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ALMB可以有效地吸附硅酸盐,在10min内即可完成除硅反应,且对绿液pH、总... 以钠基膨润土作为原料,通过添加铝盐为改性剂制得了一种新型高效绿液除硅剂——铝盐改性膨润土(ALMB),并全面研究了ALMB对绿液中硅酸盐的吸附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ALMB可以有效地吸附硅酸盐,在10min内即可完成除硅反应,且对绿液pH、总碱量等的影响较小,其最佳ALMB用量为20g/L,此时的除硅率可达79.3%.通过ALMB对绿液(硅含量分别为1g/L、2g/L、3g/L、4g/L)的吸附动力学研究,可知其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是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共同作用.在2g/L硅浓度下的动力学模型中,其相关参数最大(R2=0.999 78),可得出最大吸附量为101.833 0 mg/g,与实验室中得出的最大吸附量100.583 3mg/g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浆绿液 铝盐改性膨润土 除硅 吸附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