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1篇文章
< 1 2 8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轻工类高等院校非机械类专业《工程力学》课程改革实践
1
作者 赵志明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1-172,共2页
课程承载着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学生毕业要求的达成,是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高校专业发展离不开课程建设与改革。学科基础课程是各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专业基础课在专业人才培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专业课程的重要... 课程承载着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学生毕业要求的达成,是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高校专业发展离不开课程建设与改革。学科基础课程是各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专业基础课在专业人才培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专业课程的重要铺垫。因此,学科基础课理论根基及实验技能对专业人才培养至关重要。专业基础课程的建设与改革是当前我国高等院校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和面对的核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改革 高等院校 专业基础课 工程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赋能包装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探索
2
作者 赵琼 马向东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62,共7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在教育领域尤其是高等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为高校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探讨了人工智能赋能高校人才培养的价值意蕴,分析了高校人才培养在课程体系、师资力量、评价体系、校企联动等方面...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在教育领域尤其是高等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为高校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探讨了人工智能赋能高校人才培养的价值意蕴,分析了高校人才培养在课程体系、师资力量、评价体系、校企联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基于陕西科技大学包装工程专业现状,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视角,针对现存问题,提出了人才培养体系优化的路径与策略,为人工智能时代包装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包装工程专业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ESim的新型双控制边调压阀设计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涛 高彦军 +1 位作者 张鹏 董朋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8-143,共6页
在交通车辆和特种工程车辆中,经常采用液压系统进行传动和动作控制,而液压调压阀广泛地应用在液压系统中,当系统中某一个支路的工作压力与系统压力不同时,通过液压调压阀能够降低系统压力,从而保证该支路的工作压力稳定,并且避免对液压... 在交通车辆和特种工程车辆中,经常采用液压系统进行传动和动作控制,而液压调压阀广泛地应用在液压系统中,当系统中某一个支路的工作压力与系统压力不同时,通过液压调压阀能够降低系统压力,从而保证该支路的工作压力稳定,并且避免对液压系统压力产生影响。然而,当调压过程中降低的压力差值较大时,经过阀口的压降变大,因此,液压阀此处的流体流动较为紊乱,容易产生流体噪声及压力波动。文中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双边控制式的调压阀,详细分析了该新型调压阀的工作原理,通过在调压阀的阀芯结构上设计两个控制边,从而减小了通过每个控制边的压降,保证了调压阀工作稳定性,详细分析了传统调压阀的结构特点,设计了新型调压阀的基本结构,搭建了AMESim仿真分析模型,并通过仿真分析模型验证了新型的双边控制液压阀的工作原理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压阀 双控制边 新型减压阀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图谱的精密传动部件工艺路线推荐模型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利军 高亚楼 +1 位作者 曹永鹏 刘凯星 《现代制造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36,共11页
针对精密传动部件加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工艺路线设计低效、知识重用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精密传动部件工艺路线推荐模型。首先,利用本体方法构建精密传动部件工艺知识模式层;其次,利用Electra+BiLSTM+CRF模型和BiLSTM+Se... 针对精密传动部件加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工艺路线设计低效、知识重用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精密传动部件工艺路线推荐模型。首先,利用本体方法构建精密传动部件工艺知识模式层;其次,利用Electra+BiLSTM+CRF模型和BiLSTM+Self-Attention模型分别实现实体识别和关系抽取,并基于达梅劳编辑距离进行知识融合,完成数据层构建;然后,基于构建的工艺知识图谱,结合部件工艺单元以及工艺路线结构的相似度实现工艺路线推荐;最后,开发工艺路线推荐系统,并以某型号滚珠丝杠为例展示工艺路线推荐功能。经实验验证表明:推荐准确率达到89.5%,证明了该模型的可行性,能够提高知识重用性和工艺路线设计效率,为决策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传动部件 知识图谱 工艺设计 工艺路线推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方位信息的轮式机器人动态编队控制
5
作者 李艳 贺彬彬 +1 位作者 李明辉 戴庆瑜 《重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4-96,共13页
针对非完整约束的多机器人动态编队中,各机器人只能获取相邻机器人方位信息的情况,提出一种纯方位角信息的分布式PID(proportion integration derivative)编队控制算法。考虑领航机器人易受风向或路面平整度等扰动影响,带来无法保持编... 针对非完整约束的多机器人动态编队中,各机器人只能获取相邻机器人方位信息的情况,提出一种纯方位角信息的分布式PID(proportion integration derivative)编队控制算法。考虑领航机器人易受风向或路面平整度等扰动影响,带来无法保持编队队形的问题,算法通过引入跟随机器人的相对位置和相对速度反馈,有效消除稳态误差,抑制干扰的影响,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保证系统的全局稳定性。然后,利用Routh-Hurwitz稳定性判据进行分析,验证编队系统的全局稳定性。最后,通过仿真实验比较所提控制律与基于纯比例和比例积分的控制律在收敛速度、抗干扰能力等方面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律使领航者受到干扰后依然形成期望编队,实现对领航者轨迹的快速跟踪,总方位角误差的相对最大偏差下降了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位信息 轮式机器人 编队控制 PID控制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设备能耗耦合的制造价值流诊断与评价研究
6
作者 杨立军 陈亮辉 +1 位作者 刘利军 龙智新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45,共7页
针对传统设备能耗计算不考虑加工-物流耦合过程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设备能耗耦合过程的制造价值流诊断与评价体系,该体系包括诊断和评价两部分。首先,在诊断部分,提出一种融入工艺操作能耗和设备耦合过程能耗计算的新型能量价值流图(E-V... 针对传统设备能耗计算不考虑加工-物流耦合过程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设备能耗耦合过程的制造价值流诊断与评价体系,该体系包括诊断和评价两部分。首先,在诊断部分,提出一种融入工艺操作能耗和设备耦合过程能耗计算的新型能量价值流图(E-VSM,Energy-Value Stream Mapping)绘制和分析方法,通过该方法不仅对设备层面进行详细的划分,还解决了加工-物流能耗耦合过程的问题。其次,从能源节约的角度,提出一种精益改善项目的评价方法,构建精益能耗计算(LIECC,Lean Improvement Energy Consumption Calculation)框架模型,通过该模型可以计算生产设备的各种能耗,并且定义了一种面向设备生产的能耗评估方法,进而评价企业实施精益改善项目的能源节约效果。最后,基于提出的制造价值流诊断与评价体系对某公司连接件产品进行价值流诊断和评价,能够降低车间设备30%以上的能耗,表明了该方法对降低制造能耗具有显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备能耗 耦合过程 能量价值流图 诊断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NCMO算法的生产车间AGV电量管理研究
7
作者 杨玮 张子涵 +1 位作者 张晓楠 杨思瑶 《运筹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2-239,I0101,I0102,共10页
为提高车间的生产效率,在不改变AGV数量的前提下应对生产车间产能需求的突然增加,提出一种通用的AGV自动充电任务模型。该模型以最小化AGV任务总执行时间为目标,对AGV充电任务序列的持续时间及地点进行决策。为求解该模型,提出一种融合... 为提高车间的生产效率,在不改变AGV数量的前提下应对生产车间产能需求的突然增加,提出一种通用的AGV自动充电任务模型。该模型以最小化AGV任务总执行时间为目标,对AGV充电任务序列的持续时间及地点进行决策。为求解该模型,提出一种融合粒子群算法和非线性约束多变量优化算法的启发式算法(PSO-NCMO),使用改进的粒子演化进化框架对模型进行优化求解。实验数据来源于某新能源企业电极片生产车间,选取车间内部三种任务规模的数据进行仿真实验。通过将工业基准法和所提出的PSO-NCMO算法的优化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对于工业基准,PSO-NCMO算法将包括充电在内的满负荷AGV工作任务总执行时间平均降低了23.55%,对于非满负荷的工作情况,算法能够主动引导AGV在任务空窗期前往充电站进行自动充电,且能够确保AGV在任务执行阶段维持电量安全阈值,避免由于电量不足导致任务中断。当改变AGV的初始电量和最低电量限制时,AGV均以尽可能少的剩余电量结束任务,这表明充电模型及算法有较强的电量管理效果,能够依据企业实际作业需求进行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导引车 电量管理 粒子群算法 自动充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燥技术对西洋参片孔隙结构及人参皂苷溶出的影响
8
作者 王栋 王勇 +2 位作者 赵泽颖 赵一凡 袁越锦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6-153,共8页
探索不同干燥方式对西洋参片的微观结构特性,及孔隙结构对人参皂苷溶出的影响机制。采用冷冻干燥作为对照组,比较热风、真空及热风-真空组合干燥方式下人参皂苷的溶出量。同时,运用压汞法(MIP)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微观检测。结果... 探索不同干燥方式对西洋参片的微观结构特性,及孔隙结构对人参皂苷溶出的影响机制。采用冷冻干燥作为对照组,比较热风、真空及热风-真空组合干燥方式下人参皂苷的溶出量。同时,运用压汞法(MIP)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微观检测。结果显示,相比于单一的干燥方式,热风-真空组合干燥方式下总皂苷残留率最小(42.19%),而热风干燥方式下孔隙率最大(10.4%),但热风-真空组合干燥总孔隙面积大于热风干燥,这表明虽然孔隙率与孔隙面积都对总皂苷残留率有一定影响,但孔隙面积的影响更为显著。因此,除冷冻干燥外,热风-真空组合干燥更适用于西洋参干燥,能有效提高西洋参皂苷溶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风-真空组合干燥 孔隙结构 压汞法 扫描电子显微镜 孔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 v5s算法的红枣缺陷检测与分拣方法
9
作者 史鹏涛 田政伟 +1 位作者 李晓泽 危康乐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3-88,共6页
针对当前生产活动中缺陷红枣的人工识别与分拣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分拣效果不理想的问题,设计一款基于机器视觉的红枣缺陷检测与分拣设备。首先建立多品种、多照明环境下的红枣缺陷检测样本图库,通过高斯滤波等数据增强技术增强了图像... 针对当前生产活动中缺陷红枣的人工识别与分拣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分拣效果不理想的问题,设计一款基于机器视觉的红枣缺陷检测与分拣设备。首先建立多品种、多照明环境下的红枣缺陷检测样本图库,通过高斯滤波等数据增强技术增强了图像表面特征,并利用图库分析了红枣缺陷形貌和图像特征。然后针对训练后的YOLO v5s模型检测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分别通过引入锚框尺寸优化和添加预测头、引入注意力分配机制和学习率自适应等方法对网络进行了改进与优化,优化后模型训练效果准确率提高7百分点,对红枣缺陷检测的效果有明显增强,与当前热门的检测网络YOLO v3、YOLO v4和YOLO v4-tiny模型对比,YOLO v5s模型平均精度均值分别高7.4、2.3、5.7百分点。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红枣缺陷检测网络能够有效实现红枣缺陷识别,平均检测准确率达到85.3%,其中黄河滩枣检测准确率可达到87.5%,与分拣设备配合使用能够较好地完成红枣缺陷识别与分拣任务。本研究设计的缺陷检测与分拣平台能够为相关农产品的智能化检测与自动分拣装备的设计与研发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陷检测 机器视觉 自动分拣 YOLO v5s 红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体轴承的静态特性分析及仿真研究
10
作者 赵志明 马俊杰 王乃余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81-87,共7页
磁流体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兼具液体的流动性和磁性特征,可作为轴承润滑介质,有效提升轴承的可靠性并降低磨损。采用COMSOL有限元仿真软件,模拟磁流体在静止磁场中的运动状态,分析磁流体与磁场分布之间的关系。设计一种通过外加亥姆霍兹... 磁流体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兼具液体的流动性和磁性特征,可作为轴承润滑介质,有效提升轴承的可靠性并降低磨损。采用COMSOL有限元仿真软件,模拟磁流体在静止磁场中的运动状态,分析磁流体与磁场分布之间的关系。设计一种通过外加亥姆霍兹线圈产生均匀磁场的磁流体轴承,并通过建立磁流体轴承模型,耦合了磁场与流体黏度的关系,最终得出“电流-磁场-黏度-压力”耦合模型。进一步分析磁流体轴承中磁场强弱(即温度高低)与磁流体润滑膜压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磁流体沿磁场方向分布,形成链状或柱状结构。这些结构显著增加了流体的内部摩擦力和屈服剪切应力,从而大幅提高了流体的黏度。随着外加磁场强度的持续增强(即温度的逐步降低),磁流体轴承的润滑黏度逐渐增大,润滑膜压力也随之增加,最终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体轴承 磁流体 亥姆霍兹线圈 磁场 空化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订单拆分策略的AGV货到人拣选系统订单分批优化
11
作者 孙军艳 王子豪 +2 位作者 闫春妍 孙佳豪 贺高科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0-417,共8页
针对传统AGV货到人拣选系统路径重复、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订单可拆分策略的订单分批方法。本方法的优化目标为:AGV行驶时间和拣货时间的总时间最小化。首先建立订单可拆分策略的订单分批数学模型,其次设计了一种基于k均值聚类的... 针对传统AGV货到人拣选系统路径重复、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订单可拆分策略的订单分批方法。本方法的优化目标为:AGV行驶时间和拣货时间的总时间最小化。首先建立订单可拆分策略的订单分批数学模型,其次设计了一种基于k均值聚类的双层遗传算法(KC-DLGA)求解模型,该算法可解决传统遗传算法初代群体质量低和收敛速度慢的问题。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订单可拆分策略的订单分批方法与随机分批策略、订单不可拆分的分批策略相比,拣货效率明显增加,KC-DL-GA算法相较于双层GA算法收敛速度更快,稳定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订单分批 遗传算法 订单拆分 聚类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溢流管开缝耦合滤网对旋流分离器分离效率的影响研究
12
作者 栾飞 张博豪 +3 位作者 李爱霞 门鑫蕊 范凯龙 许兴杭 《现代制造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3-110,共8页
针对旋流分离器在实际分离过程中的低效率、高能耗问题,提出在旋流分离器溢流管处开缝并耦合滤网。据此设计了溢流管单层开缝、双层开缝和三层开缝的结构模型,并在开缝处分别耦合了150目和200目两种滤网,得出了6种改进方案。对滤网实际... 针对旋流分离器在实际分离过程中的低效率、高能耗问题,提出在旋流分离器溢流管处开缝并耦合滤网。据此设计了溢流管单层开缝、双层开缝和三层开缝的结构模型,并在开缝处分别耦合了150目和200目两种滤网,得出了6种改进方案。对滤网实际模型和多孔阶跃模型在压降上的误差进行比较,并分析了在不同速度下溢流管开缝层数和滤网目数对分离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流速大于10 m/s时,150目和200目两种滤网的实际模型和多孔阶跃模型的压降相对误差为0.70%和0.40%,验证了多孔阶跃模型的可靠性。在同一入口流速下,开缝层数越多,旋流器的切向速度越小、压降越低、分离效率越小,在相同开缝层数下,耦合150目滤网的切向速度和径向速度均低于耦合200目滤网,改进后旋流分离器的压降降幅最大可达18.76%。当入口速度为20 m/s时,改进后的6种旋流器的分离效率位于97.25%~97.59%之间,较常规旋流器97.63%的分离效率相差不大。采用旋流分离器溢流管开缝并耦合滤网的设计,可以在保持效率的前提下有效地降低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旋流器 溢流管 滤网 多孔阶跃边界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织构对超薄气膜轴承润滑行为影响
13
作者 吴垚 韩冷 +3 位作者 郗文君 刘钊 辛骅 张萌 《中国表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3-381,共19页
表面织构技术是改善轴承摩擦学性能的有效手段,而织构化微型动压气体轴承的润滑机理尚不明确。将基于Boltzmann方程的稀薄效应模型引入可压缩气体润滑模型,考虑超薄气膜和单个织构网格的奇偶一致性,结合中心差分法和超松弛迭代法数值求... 表面织构技术是改善轴承摩擦学性能的有效手段,而织构化微型动压气体轴承的润滑机理尚不明确。将基于Boltzmann方程的稀薄效应模型引入可压缩气体润滑模型,考虑超薄气膜和单个织构网格的奇偶一致性,结合中心差分法和超松弛迭代法数值求解,系统研究微轴承的承载能力、摩擦因数和最大气膜压力等随凸包/凹坑菱形、六边形、圆柱形、球形、正方形及等边三角形织构和轴承结构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微型气体轴承的长径比较小时,表面微织构形状和凹凸性的作用效果可以忽略。相比光滑表面微型气体轴承,随着轴向和周向织构数目增加,凹坑型织构微轴承的承载能力和摩擦因数逐渐降低,而凸包型微织构对承载能力和摩擦因数均有增强作用。六边形凸包织构的强化程度最显著,正方形次之,随后是圆柱形、菱形、球形和等边三角形织构。织构面积率和偏心率越大,承载能力和摩擦因数的波动幅度越大。凸包织构化微轴承的承载能力和摩擦因数随织构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凹坑型织构则表现出相反的影响趋势。在气膜承载中心区域设置凸包型微织构可大幅提升气膜压力峰值。建立表面织构参数灵活可控的微型动压轴承超薄气膜润滑模型可为微织构优化设计和工程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气体轴承 凸包/凹坑织构表面 稀薄效应 中心差分法 润滑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优化与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栗小茜 陈浩 +2 位作者 葛正浩 宋浩杰 高彦军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8-125,共8页
对不同种类的车用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s)的成型工艺进行了分析概述,详细对比了CFRPs性能提升的各类方案,并结合工业应用案例对现有成型工艺和设计方案进行讨论分析,探讨了车用CFRPs绿色化技术的发展前景,以及汽车产业车辆轻量化材料研... 对不同种类的车用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s)的成型工艺进行了分析概述,详细对比了CFRPs性能提升的各类方案,并结合工业应用案例对现有成型工艺和设计方案进行讨论分析,探讨了车用CFRPs绿色化技术的发展前景,以及汽车产业车辆轻量化材料研究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 改性方法 成型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光热吸收材料的制备及界面蒸发性能 被引量:1
15
作者 桓茜 王伟 +5 位作者 靳浩斌 田子谕 王婧楠 胡格格 康思远 白帅丽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8-84,共7页
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导致淡水紧缺,迫切需要绿色环保的淡水制备策略。太阳能驱动水蒸发作为低碳、环保、高效的海水淡化技术,是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新策略。高性能太阳能蒸发技术的关键在于蒸发材料应具有快速光热转换、水运输和... 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导致淡水紧缺,迫切需要绿色环保的淡水制备策略。太阳能驱动水蒸发作为低碳、环保、高效的海水淡化技术,是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新策略。高性能太阳能蒸发技术的关键在于蒸发材料应具有快速光热转换、水运输和蒸汽扩散性能。对此,受自然生物质多孔结构启发,通过冷冻干燥和炭化工艺制备了具有高光热转换和水供给能力的生物质衍生炭化玉米秆蒸发器,研究了其蒸发性能,结果表明:润湿条件下多孔炭化玉米秆蒸发器对太阳光的吸收率可达91.6%,在1 kW/m^(2)太阳光照强度下水蒸发速率和光热转换效率分别可达1.31 kg/(m^(2)·h)和89%。此外,研究了不同高度的三维结构对蒸发性能的增强影响,基于三维结构设计,炭化玉米秆蒸发器的蒸发速率和效率分别可提升至3.41 kg/(m^(2)·h)和90%,具备出色的蒸发/淡化海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蒸发 海水淡化 三维结构 生物质蒸发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片热风干燥过程中的热湿传递与溶质迁移模拟及试验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哲 袁越锦 +3 位作者 柳忠彬 彭懿婷 佘海龙 尹鹏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31-239,共9页
为揭示果蔬干燥营养流失的热湿传递与溶质迁移内在机理,确定果蔬微孔结构特性及孔隙界面毛细力等因素对其干燥过程的影响,运用孔道网络方法和热质传递原理等交叉学科知识,建立孔隙尺度下果蔬干燥营养流失的孔道网络模型,采用Visual C++... 为揭示果蔬干燥营养流失的热湿传递与溶质迁移内在机理,确定果蔬微孔结构特性及孔隙界面毛细力等因素对其干燥过程的影响,运用孔道网络方法和热质传递原理等交叉学科知识,建立孔隙尺度下果蔬干燥营养流失的孔道网络模型,采用Visual C++与Matlab语言联合编程设计开发软件,模拟分析干燥过程中的温度、水分及糖分分布等情况,并以苹果切片作为果蔬典型代表进行热风干燥实验及模型验证。结果表明:干燥曲线模拟值与试验值相对误差小于10%,模型可有效模拟果蔬干燥热湿传递与溶质迁移过程,再现干燥过程中的“流糖”现象;温度场与水分场相互耦合,导致干燥前沿呈现比较明显的温度分界线;热风温度升高、热风相对湿度减小及热风风速增大均会使干燥速率增大,且均会导致物料中营养成分流失增加;热风相对湿度越大,物料温度在干燥前期上升速率越大。研究结果可为果蔬干燥品质分析与优化、干燥过程的节能与提效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蔬干燥 传热传质 溶质迁移 孔道网络 苹果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QFD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杨立军 党新安 +1 位作者 盛强 肖磊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8-170,174,共4页
为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工程应用型人才,论文将质量功能展开理论(QFD)应用于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在对社会对现阶段工程应用型人才质量需求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出包含教学质量规划、培养质量设计、培养功能... 为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工程应用型人才,论文将质量功能展开理论(QFD)应用于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在对社会对现阶段工程应用型人才质量需求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出包含教学质量规划、培养质量设计、培养功能结构质量配置和教学质量控制等的QFD模型,并以陕西科技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为研究对象,结合目前的实践教学情况,将需求通过质量屋(HOQ)的形式一层层细化成实践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构建了质量矩阵,将顾客需求内化为实践教学过程中值得关注的各个关键点,并加以控制。实践教学效果评价表明,通过实践教学QFD模型的实施,实践教学质量提升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功能展开(QFD) 实践教学 质量屋 质量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3000低浓实验盘磨机恒间隙循环磨浆特性研究
18
作者 刘欢 刘洪斌 +2 位作者 董继先 乔丽洁 郭西雅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0-176,共7页
本研究以MD3000低浓实验盘磨机为基础,采用磨齿倾角22°的等距直齿磨盘,研究了阔叶木浆恒间隙(0.1 mm)循环磨浆特性。结果表明,浆料打浆度升高导致其黏度及磨区剪切应变降低,使得恒间隙循环磨浆总功率降低,且功率降低的速率随打浆... 本研究以MD3000低浓实验盘磨机为基础,采用磨齿倾角22°的等距直齿磨盘,研究了阔叶木浆恒间隙(0.1 mm)循环磨浆特性。结果表明,浆料打浆度升高导致其黏度及磨区剪切应变降低,使得恒间隙循环磨浆总功率降低,且功率降低的速率随打浆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而打浆度及纤维平均长度的相对变化曲线可以用于表征磨浆过程中磨齿对纤维的切断及细纤维化作用程度。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纸张的微观形貌定量表征的磨浆优化方法,发现其确定的磨浆极限与纸张强度指标变化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以期为低浓磨浆过程的表征、磨片的优化设计及其高效低能耗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浆造纸 盘磨机 恒间隙操作 磨浆特性 量化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向工程技术及其实物反求应用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建勇 贺炜 +2 位作者 刘言松 王涛 唐平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4-36,共3页
阐述了逆向工程的基本内容及关键技术,提出了一种简便实用的反求手段,对凸轮实物进行了三维重构,提出了逆向工程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逆向工程 CAD/CAM 凸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向工程在塑料产品及其模具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0
作者 高东强 杨飞 闫媛媛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9-102,共4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逆向工程技术的塑料产品模具数字化设计方法,分析了塑料产品在逆向造型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要点,然后以某车灯反射器为例对其进行了说明。此过程中,先借助三维激光扫描仪采集了反射器曲面的点云数据,然后利用Geomagi... 介绍了一种基于逆向工程技术的塑料产品模具数字化设计方法,分析了塑料产品在逆向造型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要点,然后以某车灯反射器为例对其进行了说明。此过程中,先借助三维激光扫描仪采集了反射器曲面的点云数据,然后利用Geomagic Studio软件进行了数据处理和快速曲面重构,最后将曲面模型导入Pro/E软件中进行反射器的三维模型重建并分模,形成模具型腔。实践表明,此方法能够实现注塑模的快速设计,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尤其对曲面形状复杂、缺失原始几何数据等产品的设计与制造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工程 模具 模型重建 车灯反射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