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邻域点集稠密度的古陶瓷碎片轮廓线提取算法
1
作者 王莹 刘鹏欢 +4 位作者 陈雅鑫 王旭粲 李巍 周强 罗宏杰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28,共11页
古陶瓷碎片轮廓线特征作为文物数字化修复的主要依据之一,能够直接影响文物原真性复原的质量和效率。针对古陶瓷碎片胎体较薄、形状不规则且点云数据量大而导致轮廓线提取的精度低、耗时长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邻域点集稠密度的古陶瓷... 古陶瓷碎片轮廓线特征作为文物数字化修复的主要依据之一,能够直接影响文物原真性复原的质量和效率。针对古陶瓷碎片胎体较薄、形状不规则且点云数据量大而导致轮廓线提取的精度低、耗时长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邻域点集稠密度的古陶瓷碎片轮廓线提取算法。首先,采用有向包围盒(OBB)中心平面平行切平面方式,将碎片进行切片处理,实现对点云的分层处理和数据简化;其次,根据轮廓点和非轮廓点处邻域点集稠密度不同这个规律,将邻域点集稠密度特征与随机采样一致性(RANSAC)算法相结合,实现对碎片轮廓线的精确和快速提取;最后,构造空间分类平面,并依据空间位置的约束关系,实现对碎片断裂面和非断裂面轮廓线的分类。实验结果表明,在百万级数据规模的古陶瓷碎片轮廓线提取方面,算法运行时间可控制在15~25 s,并且轮廓线提取的准确性可达78.3%,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能够为古陶瓷文物数字化修复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陶瓷碎片轮廓线 点云切片 邻域点集稠密度 随机采样一致性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脱土内养护天然水硬性石灰的水化行为及使用性能研究
2
作者 张彪 齐南 +6 位作者 管璇 王文科 施佩 何静 马涛 罗宏杰 朱建锋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2-171,共10页
石窟寺是我国独具特色的文物类型,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裂隙是造成石窟寺失稳、渗水、风化等病害产生及发育最为直接的因素。常规外养护灌浆加固的同时,难以解决养护后期深部裂隙缺水导致的收缩开裂及强度不足的问题。文中... 石窟寺是我国独具特色的文物类型,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裂隙是造成石窟寺失稳、渗水、风化等病害产生及发育最为直接的因素。常规外养护灌浆加固的同时,难以解决养护后期深部裂隙缺水导致的收缩开裂及强度不足的问题。文中利用蒙脱土(MMT)对天然水硬性石灰(NHL)进行内养护改性,系统评估固化过程中的水化行为及使用性能。结果表明,MMT掺量为2%时,NHL的内养护效果最好,7 d自收缩仅为空白试样的56.70%,保水性能优异。此外,该试样的28 d抗压强度相比空白试样增加了22.03%。这是由于养护固化全过程中,预储水的MMT在试样内部湿度梯度作用下,不断释放层间吸附水,促进NHL的水化反应,减少自收缩,提高内养护效果。研究结果为石窟寺裂隙的内养护灌浆加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水硬性石灰 蒙脱土 内养护 自收缩 灌浆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A-DEC复掺对天然水硬性石灰早期硬化过程的影响
3
作者 魏小红 柴玉梅 +4 位作者 李允峰 罗宏杰 王雯雯 张彪 秦宇星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1-151,共11页
天然水硬性石灰(NHL)早期强度低、固化慢的特性影响其在石质文物中的广泛应用,提高NHL早期综合性能是一项具有应用价值的研究。三乙醇胺(TEA)是水泥中常用的早强剂,碳酸二乙酯(DEC)是一种高效稳定的CO_(2)吸收剂,文中将两者复掺改性天... 天然水硬性石灰(NHL)早期强度低、固化慢的特性影响其在石质文物中的广泛应用,提高NHL早期综合性能是一项具有应用价值的研究。三乙醇胺(TEA)是水泥中常用的早强剂,碳酸二乙酯(DEC)是一种高效稳定的CO_(2)吸收剂,文中将两者复掺改性天然水硬石灰浆体,以提高早期硬化反应效率和力学强度。结果表明,复掺改性使TEA与DEC能够发挥出高效的协同作用,促进水化和碳化反应;降低浆体内部的总孔隙率,促使内部更致密、基体结构更稳定;当TEA-DEC复掺参数质量分数为0.3%、0.5%时,综合改性效果最佳,初凝和终凝时间分别缩短了18%和45.5%,力学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养护28 d时抗压强度可提高27.3%,相当于欧洲标准中NHL5的强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水硬性石灰 三乙醇胺 碳酸二乙酯 水化 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损古陶瓷器三维数字化重建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于一衡 王秀峰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16-1127,共12页
研究古陶瓷器三维数字化重建,对于珍贵但残缺的器物的修复、大量残片拼接与器物的复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综述了近十年来残损古陶瓷器三维数字化重建原理和方法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迭代匹配法、边缘曲线拟合法、虚拟轮廓法、轴线定... 研究古陶瓷器三维数字化重建,对于珍贵但残缺的器物的修复、大量残片拼接与器物的复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综述了近十年来残损古陶瓷器三维数字化重建原理和方法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迭代匹配法、边缘曲线拟合法、虚拟轮廓法、轴线定位法以及剖面厚度拟合法。结合古陶瓷三维数字化重建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分析了各种方法的适用场景,提出了对于单一器物残片的确认思路。未来,对于古陶瓷器的数字化重建,还需要考虑到不同器物数字模型的精度和可视化展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陶瓷器 三维数字化 三维重建约束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