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株链格孢属真菌生物碱类代谢产物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苗智 马养民 +2 位作者 孔阳 闫梦茹 王健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314-316,248,共4页
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夹竹桃的内生真菌,对1株分离自夹竹桃茎部链格孢属内生真菌的代谢产物进行研究。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对该菌株的发酵产物进行分离,再经过重结晶纯化,得到5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对所得化合物的... 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夹竹桃的内生真菌,对1株分离自夹竹桃茎部链格孢属内生真菌的代谢产物进行研究。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对该菌株的发酵产物进行分离,再经过重结晶纯化,得到5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对所得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1H-NMR、^(13)C-NMR数据进行分析,确定这5个化合物的结构。采用最小抑菌浓度法和DPPH自由基法对所得化合物进行抑菌活性和抗氧化活性测试。结果表明,这5个化合物分别为次黄嘌呤(1)、腺嘌呤(2)、尿囊素(3)、胸腺嘧啶脱氧核苷(4)、尿嘧啶核苷(5)。其中,化合物1、3、4、5为首次从链格孢属真菌的发酵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尿囊素)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和抗氧化活性,化合物2(腺嘌呤)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夹竹桃链格孢属内生真菌具有一定的开发和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竹桃 链格孢属 内生真菌 重结晶 生物碱类 抑菌活性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环氧基水性聚氨酯纸张表面施胶剂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赵艳娜 姬定西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119-10122,共4页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酯二元醇(PCL1000)、三乙胺(TEA)、二羟甲基丙酸(DMPA)和丙三醇单缩水甘油醚为主要原料,制备了含环氧基的水性聚氨酯树脂。对合成乳液进行了红外光谱(FTIR)和粒度等分析。结果表明,环氧基引入到聚氨酯分...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酯二元醇(PCL1000)、三乙胺(TEA)、二羟甲基丙酸(DMPA)和丙三醇单缩水甘油醚为主要原料,制备了含环氧基的水性聚氨酯树脂。对合成乳液进行了红外光谱(FTIR)和粒度等分析。结果表明,环氧基引入到聚氨酯分子链中。施胶剂应用结果表明,以质量分数为3%的含环氧基的水性聚氨酯(EWPU)乳液进行表面施胶,纸张施胶度达35.5 s,抗张指数达到51.75 N·m/g,耐折度达38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基 水性聚氨酯 表面施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改性苯乙烯-丙烯酸酯树脂纸张表面施胶增强剂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赵艳娜 沈一丁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33-536,共4页
以苯乙烯、丙烯酸丁酯、N-羟甲基丙烯酰胺、丙烯酰胺为原料,用聚乙烯醇(PVA)作为胶体保护剂,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方式,制备苯乙烯-丙烯酸酯树脂乳液。同时以HDI三聚体与聚乙二醇单甲醚500(MPEG 500)为主要原料制备水分散聚异氰酸酯交联剂... 以苯乙烯、丙烯酸丁酯、N-羟甲基丙烯酰胺、丙烯酰胺为原料,用聚乙烯醇(PVA)作为胶体保护剂,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方式,制备苯乙烯-丙烯酸酯树脂乳液。同时以HDI三聚体与聚乙二醇单甲醚500(MPEG 500)为主要原料制备水分散聚异氰酸酯交联剂。用苯乙烯-丙烯酸酯树脂乳液与亲水改性聚异氰酸酯复合,制备纸张表面施胶增强剂。应用试验表明,制备的增强剂对提高纸张表面性能较有效果:表面施胶增强剂用量为1%时,纸张的环压强度提高23.4%,拉伸强度提高34.0%,撕裂度提高38.6%,拉毛强度提高30.4%。施胶度可达57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丙烯酸酯树脂 水分散多异氰酸酯交联剂 表面施胶增强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无皂乳液聚合制备纳米SiO_2/聚丙烯酸酯杂化材料纸张表面增强剂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沈一丁 赵艳娜 李小瑞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873-1876,共4页
以聚乙烯醇为胶体保护剂,正硅酸乙酯为前躯体,通过无皂乳液聚合法合成了SiO2/聚丙烯酸酯杂化材料纸张表面增强剂。通过红外光谱(IR)、差示扫描量热(DSC)、热重分析(TGA)和透射电镜(TEM)对杂化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纳米SiO2和丙烯酸酯... 以聚乙烯醇为胶体保护剂,正硅酸乙酯为前躯体,通过无皂乳液聚合法合成了SiO2/聚丙烯酸酯杂化材料纸张表面增强剂。通过红外光谱(IR)、差示扫描量热(DSC)、热重分析(TGA)和透射电镜(TEM)对杂化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纳米SiO2和丙烯酸酯之间产生了化学键的结合,无机相的引入使杂化材料的热分解温度升高。初步应用实验结果表明,当增强剂用量为1%时,纸张的环压指数提高36%,抗张强度提高30%,撕裂度提高31%,拉毛强度提高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皂乳液聚合 原位 杂化材料 纸张表面增强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交联苯乙烯-丙烯酸酯树脂用于二次纤维的表面施胶 被引量:3
5
作者 赵艳娜 沈一丁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6-158,共3页
以端乙烯基硅氧烷化合物(VTES)为自交联单体,聚乙烯醇为高分子胶体保护剂,丙烯酰胺(AM)、苯乙烯(St)和丙烯酸丁酯(BA)为原料,通过无皂乳液共聚合制备自交联苯乙烯-丙烯酸树脂表面施胶剂,m(VTES)=5.0%,m(AM)=20%时,自交联苯丙乳液具有优... 以端乙烯基硅氧烷化合物(VTES)为自交联单体,聚乙烯醇为高分子胶体保护剂,丙烯酰胺(AM)、苯乙烯(St)和丙烯酸丁酯(BA)为原料,通过无皂乳液共聚合制备自交联苯乙烯-丙烯酸树脂表面施胶剂,m(VTES)=5.0%,m(AM)=20%时,自交联苯丙乳液具有优异的施胶和表面增强效果,当以质量分数为0.2%的聚合物乳液和5.0%氧化淀粉复配进行表面施胶时,纸张施胶度可达66s,耐折度15次,拉毛速度最大为3.8s。通过红外光谱(IR)和透射电镜(TEM)对杂化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乳胶膜产生了Si—O—Si交联网络,VTES加入不会导致乳液粒径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交联 表面施胶 二次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散多异氰酸酯交联苯乙烯-丙烯酸酯树脂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6
作者 赵艳娜 沈一丁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51-1154,共4页
以苯乙烯、丙烯酸丁酯、N-羟甲基丙烯酰胺、丙烯酰胺为原料,用聚乙烯醇(PVA)作为胶体保护剂,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方式,制备苯乙烯-丙烯酸酯树脂乳液;以HDI三聚体和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500)为主要原料制备水可分散聚异氰酸酯。苯乙烯-丙烯... 以苯乙烯、丙烯酸丁酯、N-羟甲基丙烯酰胺、丙烯酰胺为原料,用聚乙烯醇(PVA)作为胶体保护剂,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方式,制备苯乙烯-丙烯酸酯树脂乳液;以HDI三聚体和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500)为主要原料制备水可分散聚异氰酸酯。苯乙烯-丙烯酸酯树脂乳液与亲水改性聚异氰酸酯复合,得到水分散多异氰酸酯交联改性的苯乙烯-丙烯酸酯树脂。研究了改性共聚物乳液的粒径及其分布、表观黏度及其耐水性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加入交联剂后乳液粒径变大,粒径分布变宽,表观粘度上升,涂膜拉伸强度和耐水性得到显著提高。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手段对改性共聚物的结构及性质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丙烯酸酯树脂乳液 水分散性聚异氰酸酯 力学性能 耐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丙烯酸酯树脂/纳米SiO_2核壳乳液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7
作者 赵艳娜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472-1475,共4页
以聚乙烯醇为保护胶体,以含双键的纳米SiO2粉体与丙烯酸酯类单体通过原位无皂乳液聚合合成了苯乙烯-丙烯酸酯树脂/纳米SiO2核壳乳液。通过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和接触角测试对杂化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纳米SiO2和... 以聚乙烯醇为保护胶体,以含双键的纳米SiO2粉体与丙烯酸酯类单体通过原位无皂乳液聚合合成了苯乙烯-丙烯酸酯树脂/纳米SiO2核壳乳液。通过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和接触角测试对杂化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纳米SiO2和丙烯酸酯之间产生了化学键的结合,两者复合达到分子水平。材料力学性能和耐水性均好,其中拉伸强度最高可达5.5N/mm2,断裂伸长率可达到102%;耐水性最低为1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皂乳液聚合 核壳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