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文献计量的低血糖生成指数食品发展趋势与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
1
作者 聂旭莲 祁珊珊 +8 位作者 董珍 李智渊 姜梦秋 巫红艳 张玉秀 冀乐 王娓 袁继福 郑红星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411-420,共10页
低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GI)食品对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干预作用已成为食品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涉及可视化图谱对低GI食品进行统计分析的研究工作未见报道。该文运用CiteSpace 6.2.R4软件对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 低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GI)食品对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干预作用已成为食品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涉及可视化图谱对低GI食品进行统计分析的研究工作未见报道。该文运用CiteSpace 6.2.R4软件对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1993—2023年低GI食品的年发文量、作者和关键词共现进行可视化分析;利用IncoPat全球专利数据库分析1992—2023年低GI食品相关专利的分布领域和发展趋势。检索到低GI食品相关中英文文献共736篇,发文作者之间合作密切。研究热点集中在糖尿病和肥胖的饮食疗法以及功能型低GI食品开发;国内外低GI食品相关专利共725件,申请人以企业居多,大部分专利为低GI食品的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我国低GI食品热度不断升温,研究者不断对低GI食品进行创新。对低GI食品进行文献可视化分析,有利于掌握低GI食品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可为今后低GI食品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GI食品 CITESPACE 文献计量 可视化分析 研究热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薯糖化液制备技术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轲 刘建华 +2 位作者 赵林杰 卫星 张志健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07-110,共4页
以去皮、打浆所得的豆薯原浆为原料,以浆液中还原糖含量为依据,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豆薯原浆的液化、糖化以及糖化液的脱色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豆薯原浆的液化条件为:ɑ-淀粉酶(3 700 U/g)用量为11‰、pH为6.0、温度为65... 以去皮、打浆所得的豆薯原浆为原料,以浆液中还原糖含量为依据,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豆薯原浆的液化、糖化以及糖化液的脱色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豆薯原浆的液化条件为:ɑ-淀粉酶(3 700 U/g)用量为11‰、pH为6.0、温度为65℃、时间为2 h;糖化条件为:糖化酶(50 000 U/g)用量为0.9‰、pH为4.0、温度为55℃、时间为4 h;脱色剂以活性炭为宜,其用量为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薯 液化 糖化 脱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肠-肝轴与酒精性肝病及其营养干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郑红星 冀乐 祁珊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366-375,共10页
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是全球最普遍的慢性肝病类型,早期表现为脂肪肝,进而演变成脂肪性肝炎,随着饮酒时间延长会发展成肝纤维化和肝硬化。肠-肝轴是指肠道及其微生物群与肝脏之间的双向作用,由门静脉和胆道建立。酒... 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是全球最普遍的慢性肝病类型,早期表现为脂肪肝,进而演变成脂肪性肝炎,随着饮酒时间延长会发展成肝纤维化和肝硬化。肠-肝轴是指肠道及其微生物群与肝脏之间的双向作用,由门静脉和胆道建立。酒精会破坏这一双向作用,导致肠道微生物群紊乱和病原体易位到肝脏,造成肝损伤。本文以肠道屏障、肠道微生物组成、肠道微生物成分和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为主,综述了肠-肝轴介导ALD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以及ALD的营养干预措施,尤其是靶向噬菌体干预肠道微生物群以及三甲胺、溶细胞素、念珠菌溶素在ALD中的作用,以期为以肠-肝轴为靶点抗ALD功能物质的发现、营养干预和功能性食品的开发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病 肠-肝轴 肠道微生物 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 营养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MS/MS定性测定紫薯花青苷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高玥 李新生 +3 位作者 韩豪 朱渭兵 马娇燕 杨智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7-320,共4页
目的:以紫薯1号和农林47为实验材料,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UPLC-MS/MS)法,研究紫薯提取液中花青苷定性的分析方法。方法:UPLC-MS/MS法,ACQUITY UPLC BEH C18(2.1mm×50mm,1.7μm);柱温:40℃;流速:0.3mL/min;以6%... 目的:以紫薯1号和农林47为实验材料,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UPLC-MS/MS)法,研究紫薯提取液中花青苷定性的分析方法。方法:UPLC-MS/MS法,ACQUITY UPLC BEH C18(2.1mm×50mm,1.7μm);柱温:40℃;流速:0.3mL/min;以6%甲酸水溶液和乙腈为流动相,采用电喷雾(ESI)正离子模式,用MRM模式监测。结果:紫薯1号和农林47提取液中花青苷组分分别为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和芍药素-3-葡萄糖苷。结论:该方法具有准确度高,重复性好、简单、快速等显著优点,可用于紫薯及其它作物中花青苷组分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UPLC MS-MS)法 紫薯 花青苷 定性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技术在黑米花青苷色素脱脂和浓缩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韩豪 李新生 +5 位作者 张志健 梁引库 高玥 刘新 杨智勇 马娇燕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97-300,共4页
目的:从产业化角度将膜过滤技术应用于黑米花青苷色素生产过程,以提高黑米花青苷色素产品的纯化效果和产率,改善其在酒、饮料等中的应用特性。方法:分别采用截留量2000kD和1000kD的陶瓷膜,脱除黑米花青苷色素提取液中的脂溶性成分;采用... 目的:从产业化角度将膜过滤技术应用于黑米花青苷色素生产过程,以提高黑米花青苷色素产品的纯化效果和产率,改善其在酒、饮料等中的应用特性。方法:分别采用截留量2000kD和1000kD的陶瓷膜,脱除黑米花青苷色素提取液中的脂溶性成分;采用截留分子质量100D的纳滤膜对脱脂后的黑米花青苷色素液进行浓缩。考察膜处理前后黑米花青苷色素色价值、脂溶性成分含量、干物质和酒精度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结果表明,截留量1000kD陶瓷膜对黑米花青苷色素液的脱脂效果优于截留量2000kD的陶瓷膜;截留分子质量100D的纳滤膜能达到预期的浓缩要求。结论:截留量1000kD陶瓷膜和截留分子质量100D的纳滤膜可用于黑米花青苷色素的产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技术 黑米花青苷色素 脱脂 浓缩 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联用技术定性分析黑豆皮中花青苷类物质 被引量:4
6
作者 韩豪 江海 +5 位作者 张志健 高敏 张芳婷 张孝丹 王昕 李新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94-200,共7页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联用技术(UPLC MS/MS),对黑豆皮中花青苷类物质进行定性分析。黑豆皮经石油醚索氏提取和6%甲酸水溶液回流提取,取上清液,超滤后用UPLC MS/MS、ACQUITY UPLC BEH C18(2.1 mm×50 mm,1.7μm)色...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联用技术(UPLC MS/MS),对黑豆皮中花青苷类物质进行定性分析。黑豆皮经石油醚索氏提取和6%甲酸水溶液回流提取,取上清液,超滤后用UPLC MS/MS、ACQUITY UPLC BEH C18(2.1 mm×50 mm,1.7μm)色谱柱,以6%甲酸和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电喷雾(ESI)正离子模式下,用MRM模式监测。在黑豆皮中检测出矢车菊素类、芍药素类、天竺葵素类、锦葵素类、矮牵牛素类和飞燕草素类这6类共15种花青苷类物质,矢车菊素-3,5-双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芸香糖苷、芍药素-3,5-双葡萄糖苷、芍药素-3-半乳糖苷、锦葵素-3-半乳糖苷、锦葵素-3-葡萄糖苷、矮牵牛素-3-半乳糖苷、矮牵牛素这8种花青苷在黑豆皮花青苷类物质研究中未见报道。通过对黑豆皮花青苷类物质的分析,建立了UPLC MS/MS检测黑豆皮中花青苷类物质方法,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快速、选择性强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 黑豆皮 花青苷类物质 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马铃薯花青苷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6
7
作者 杨智勇 李新生 +3 位作者 马娇燕 刘水英 孙照 韩豪 《中国酿造》 CAS 2013年第7期5-8,共4页
花青苷是彩色马铃薯的特征性功能因子。文中综述了彩色马铃薯花青苷的提取、分离纯化、组分分析及生理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展望了彩色马铃薯花青苷今后的研究开发方向,对彩色马铃薯花青苷的研究和产业化开发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彩色马铃薯 花青苷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薯片热风干燥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刘轲 刘建华 +4 位作者 李方 赵林杰 卫星 包春菊 张志健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27-229,共3页
研究豆薯片在热风干燥过程中水分、温度、干燥速率的变化规律,并建立水分变化规律回归方程。结果表明,豆薯片的热风干燥过程可分为预热期、恒速干燥期和降速干燥期3个阶段;升高干燥温度和增大风量,均会使干燥速率增大,恒速干燥期缩短,... 研究豆薯片在热风干燥过程中水分、温度、干燥速率的变化规律,并建立水分变化规律回归方程。结果表明,豆薯片的热风干燥过程可分为预热期、恒速干燥期和降速干燥期3个阶段;升高干燥温度和增大风量,均会使干燥速率增大,恒速干燥期缩短,降速期干燥速率下降加快,升高干燥温度,还会使豆薯片第一临界含水量增大;加大风量,会使干燥初期豆薯片温度较加大风量前有所降低,而在干燥后期豆薯片温度有所升高。豆薯片热风干燥水分变化曲线回归方程为:y=ax2+bx+c,其中,y为豆薯片干基含水量(kg/kg),x为干燥时间(×5 min),c为豆薯片初含水量(k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薯片 热风干燥 动力学 温度 含水量 干燥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牛肉干加工技术及产业发展现状 被引量:29
9
作者 李新生 党娅 王艳龙 《肉类研究》 2012年第4期32-35,共4页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牛肉生产国和牛肉消费国,中国位居第三。中国牛肉干消费量全世界排名第四,牛肉干出口量近4万吨。本文综述了中国牛肉产业的发展现状、牛肉干加工技术、HACCP体系在牛肉干生产中的应用、食品添加剂的应用及贮藏期牛肉干...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牛肉生产国和牛肉消费国,中国位居第三。中国牛肉干消费量全世界排名第四,牛肉干出口量近4万吨。本文综述了中国牛肉产业的发展现状、牛肉干加工技术、HACCP体系在牛肉干生产中的应用、食品添加剂的应用及贮藏期牛肉干品质变化等最新研究进展,并对中国牛肉干产业未来发展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肉干 加工技术 产业 HACCP体系 食品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生物制造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水英 李新生 +2 位作者 杨智勇 马娇燕 韩豪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4期9930-9933,10075,共5页
文中阐述了生物制造的概念、研究内容和方向,分析了中国生物制造的研究进展、应用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并对生物制造的发展提出了展望,旨在为我国生物制造的研究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与指导。
关键词 生物制造 研究现状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湿法综合加工关键技术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卫永华 张志健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期155-157,共3页
为提高魔芋精粉和魔芋粉的品质和得率,提高魔芋利用率,降低加工成本,减轻或消除环境污染,在分析魔芋初加工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笔者多年的研究成果和实际操作经验,对魔芋湿法综合加工中精粉提取的酒精浓度和用量、精粉与非精粉组分的分离... 为提高魔芋精粉和魔芋粉的品质和得率,提高魔芋利用率,降低加工成本,减轻或消除环境污染,在分析魔芋初加工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笔者多年的研究成果和实际操作经验,对魔芋湿法综合加工中精粉提取的酒精浓度和用量、精粉与非精粉组分的分离方法、魔芋粉的脱毒与回收、魔芋皮渣利用和废酒精回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 湿法加工 综合利用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魔芋低聚糖生产制备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党娅 刘水英 +1 位作者 张志健 卫永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50-256,共7页
以魔芋精粉为原料,通过正交实验优化超声波法、柠檬酸法和纤维素酶解法降解魔芋葡甘聚糖的工艺参数,并比较这三种方法降解魔芋葡甘聚糖的效率。研究表明纤维素酶解法降解效果最好,纤维素酶法降解魔芋葡甘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0... 以魔芋精粉为原料,通过正交实验优化超声波法、柠檬酸法和纤维素酶解法降解魔芋葡甘聚糖的工艺参数,并比较这三种方法降解魔芋葡甘聚糖的效率。研究表明纤维素酶解法降解效果最好,纤维素酶法降解魔芋葡甘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0g/L,酶用量0.25g/L,温度50℃,降解时间10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精粉 魔芋葡甘聚糖 魔芋低聚糖 超声波降解 酸降解 酶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紫薯汁糖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党娅 刘水英 《中国酿造》 CAS 2014年第8期55-59,共5页
以紫薯液化汁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对紫薯汁的糖化工艺进行研究,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紫薯汁糖化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各因素对紫薯液化汁糖化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时间、糖化酶添加量、温度和pH值。并得到紫薯汁糖化最佳工艺参数:温... 以紫薯液化汁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对紫薯汁的糖化工艺进行研究,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紫薯汁糖化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各因素对紫薯液化汁糖化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时间、糖化酶添加量、温度和pH值。并得到紫薯汁糖化最佳工艺参数:温度60℃、pH值4.5、糖化酶添加量1.0%、糖化酶作用时间2.0 h。在此条件下,紫薯汁总糖含量为38.691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薯汁 糖化 工艺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稻品种洋黑3号农艺性状及花青苷色素积累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代国红 周宝龙 +5 位作者 周佳 王艳龙 王光中 牛森 李成德 闫建洲 《中国稻米》 2019年第2期35-39,共5页
花青苷色素是黑稻种皮和颖壳呈色的主要物质,属植物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改善微循环、改善视敏锐等多种作用。以洋县黑米名特作物研究所提供的黑稻品种洋黑3号为材料,研究了有效积温、海拔、播种时间等环境因子对黑稻颖果发育过程... 花青苷色素是黑稻种皮和颖壳呈色的主要物质,属植物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改善微循环、改善视敏锐等多种作用。以洋县黑米名特作物研究所提供的黑稻品种洋黑3号为材料,研究了有效积温、海拔、播种时间等环境因子对黑稻颖果发育过程中花色苷积累规律以及温度、海拔等外界环境因素对黑米产量、花色苷的影响。结果显示,花色苷在颖果果皮沉积具有时序性,黑稻花色苷积累是在乳熟期和蜡熟期,抽穗后2~4周是主要积累时段;气温过高不利于颖果着色,适度低温能延长颖果的着色时间;选择合适的播种期,使稻株的颖果生长期处于光照较强、平均气温在21℃~23℃、昼夜温差大的秋季,有利于产量增加和花色苷含量提升。洋黑3号适宜在海拔800 m以下的区域生长,海拔700 m以下的区域最佳。平川及海拔500 m以下地区种植,选择在4月中旬播种;海拔500~600 m种植区,选择在4月上旬后期播种;海拔600~700 m种植区,选择在4月上旬前期播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稻 洋黑3号 农艺性状 花青苷色素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紫山药花青苷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31
15
作者 刘水英 李新生 +5 位作者 党娅 米桂 赵璇 王昕 韩豪 杨智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84-91,共8页
以紫山药为实验材料,以酸性乙醇为提取溶剂,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及Design-Expert 8.0.6分析软件建立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优化紫山药花青苷的提取工艺。同时,对紫山药花青苷清除·OH和O2-·的能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5... 以紫山药为实验材料,以酸性乙醇为提取溶剂,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及Design-Expert 8.0.6分析软件建立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优化紫山药花青苷的提取工艺。同时,对紫山药花青苷清除·OH和O2-·的能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5种单因素对花青苷得率影响大小的顺序为盐酸质量分数>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温度,紫山药花青苷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3.5 h、液料比25∶1(m L/g)、乙醇体积分数70%、盐酸质量分数18‰。在上述最佳条件下,紫山药花青苷平均得率达到4.966 mg/g,相对标准偏差为0.29%,与数学模型理论得率的相对误差小于1.0%。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紫山药花青苷对·OH及O2-·具有较好的清除能力,其抗氧化能力强于V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山药 花青苷 响应面法 提取工艺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色马铃薯“黑金刚”中花青苷组分和含量分析 被引量:20
16
作者 杨智勇 李新生 +3 位作者 马娇燕 韩豪 刘水英 高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271-275,共5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对我国紫色马铃薯品种"黑金刚"中花青苷进行组分和含量分析。结果表明:紫色马铃薯中主要含有7种花青苷,分别是牵牛花素-3-芸香糖苷-5-葡萄糖苷、芍药素-3-芸香糖苷-5-葡萄糖苷、飞燕草素-... 采用超高效液相-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对我国紫色马铃薯品种"黑金刚"中花青苷进行组分和含量分析。结果表明:紫色马铃薯中主要含有7种花青苷,分别是牵牛花素-3-芸香糖苷-5-葡萄糖苷、芍药素-3-芸香糖苷-5-葡萄糖苷、飞燕草素-3-p-香豆酰-芸香糖苷-5-葡萄糖苷、牵牛花素-3-咖啡酰-芸香糖苷-5-葡萄糖苷、牵牛花素-3-p-香豆酰-芸香糖苷-5-葡萄糖苷、牵牛花素-3-葡萄糖苷、芍药素-3-p-香豆酰-芸香糖苷-5-葡萄糖苷。其中牵牛花素-3-葡萄糖苷在马铃薯中首次发现。牵牛花素-3-p-香豆酰-芸香糖苷-5-葡萄糖苷是紫色马铃薯花青苷的主要组分,占总花青苷含量的64.6%(含量为5.04g/kg干质量),其次是芍药素-3-p-香豆酰-芸香糖苷-5-葡萄糖苷占总花青苷含量的20%(含量为1.56g/kg干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金刚”紫色马铃薯 花青苷 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MS/MS定性分析黑米中花青苷类物质 被引量:14
17
作者 韩豪 李新生 +5 位作者 江海 石绍福 马娇燕 杨智勇 刘水英 王昕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289-293,297,共6页
【目的】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联用技术(UPLC-MS/MS)对黑米中花青苷类物质进行定性分析。【方法】黑米(黑帅)经石油醚索氏提取和6%甲酸水溶液回流提取,用UPLC-MS/MS,ACQUITY UPLC BEH C18(2.1×50mm,1.7μm)色谱柱... 【目的】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联用技术(UPLC-MS/MS)对黑米中花青苷类物质进行定性分析。【方法】黑米(黑帅)经石油醚索氏提取和6%甲酸水溶液回流提取,用UPLC-MS/MS,ACQUITY UPLC BEH C18(2.1×50mm,1.7μm)色谱柱,以6%甲酸和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电喷雾(ESI)正离子模式下,用MRM模式监测。【结果】在黑米中检测出矢车菊素类、芍药素类、天竺葵素类和锦葵素类这四类共13种花青苷类物质,其中的矢车菊素-3-槐糖苷、矢车菊素-3-阿拉伯糖苷、矢车菊素、芍药素-3,5-双葡萄糖苷、芍药素-3-半乳糖苷、芍药素-3-阿拉伯糖苷、芍药素和锦葵素类-3-半乳糖苷8种花青苷在黑米花青苷类物质研究中未见报道。【结论】建立了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联用技术定性研究黑米中花青苷类物质的方法,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准确、快速、选择性强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 黑米 花青苷类物质 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米花青苷复方胶囊对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18
作者 路宏朝 王杨科 +3 位作者 李丽霞 张涛 李新生 王琦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61-263,共3页
建立小鼠四氯化碳(CCl4)肝损伤病理模型,分别灌胃低剂量(7.57mg/(kg.d))、高剂量(10.60mg/(kg.d))的黑米花青苷复方胶囊进行治疗,正常组灌胃蒸馏水,助悬剂组灌胃大豆油。5周后,测定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 建立小鼠四氯化碳(CCl4)肝损伤病理模型,分别灌胃低剂量(7.57mg/(kg.d))、高剂量(10.60mg/(kg.d))的黑米花青苷复方胶囊进行治疗,正常组灌胃蒸馏水,助悬剂组灌胃大豆油。5周后,测定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GSH)含量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进行肝脏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黑米花青苷复方胶囊能明显提高肝组织中SOD的活力,对MDA起到直接清除作用;能提高GSH含量,降低TNF-α的水平;同时,能有效显著改善肝组织的纤维化。助悬剂对药物的效果基本没有影响。因此,黑米花青苷复方胶囊能够对CCl4肝损伤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青苷复方胶囊 四氯化碳肝损伤 病理学 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米花青苷复方胶囊对酒精性肝损伤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路宏朝 王琦 +2 位作者 张涛 王杨科 李新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347-349,共3页
目的:研究黑米花青苷复方胶囊在小鼠酒精性肝损伤中的防治作用。方法:建立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病理模型,分别灌胃低剂量、高剂量的黑米花青苷复方胶囊进行治疗,正常组灌胃蒸馏水,助悬剂组灌胃植物油。第12d,测定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目的:研究黑米花青苷复方胶囊在小鼠酒精性肝损伤中的防治作用。方法:建立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病理模型,分别灌胃低剂量、高剂量的黑米花青苷复方胶囊进行治疗,正常组灌胃蒸馏水,助悬剂组灌胃植物油。第12d,测定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GSH)含量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lβ(IL-lβ)的水平,并进行肝脏病理学观察。结果:黑米花青苷复方胶囊能明显提高肝组织中SOD的活力,对MDA起到直接清除作用;还可以提高GSH含量,降低TNF-α和IL-lβ的水平。病理组织学显示,黑米花青苷胶囊能显著改善肝细胞的脂肪变性。同时,助悬剂对药物的效果没有影响。结论:黑米花青苷复方胶囊能够对酒精性肝损伤的治疗起到一定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青苷复方胶囊 酒精性肝损伤 病理学 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南茶区土壤重金属含量评价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赵璇 李新生 +3 位作者 赵佐平 郭文伯 米桂 付静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87-290,共4页
为了解陕南茶区土壤重金属的含量特征及其污染现状,对陕南汉中的31个茶区进行土壤样品采集,分析了土壤中的Cu,Cd,Cr,Zn和Ni的含量以及土壤pH值。采用单因子指数法、综合指数法以及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陕南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 为了解陕南茶区土壤重金属的含量特征及其污染现状,对陕南汉中的31个茶区进行土壤样品采集,分析了土壤中的Cu,Cd,Cr,Zn和Ni的含量以及土壤pH值。采用单因子指数法、综合指数法以及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陕南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茶区土壤pH值为4.32-6.66,主要呈酸性;Cu,Cd,Cr,Zn和Ni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3.73mg/kg,0.00mg/kg,46.79mg/kg,102.78mg/kg和35.17mg/kg。各重金属含量均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土壤标准。以陕西省土壤元素背景值作为评价标准,以单因子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为评价方法,茶区土壤总体表现为安全清洁,均达到无公害、绿色食品产地环境土壤标准,大部分达到有机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区 土壤 重金属 评价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