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省某县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尝试与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宋成罡 乔万海 宋梦丹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3-34,共2页
对陕西省某县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实行"委托协管模式"1年来的运营效果进行分析。协管1年来,通过改善医疗服务条件,扩展医疗服务范围,满足居民需求,县域城乡居民城外转诊转院率较前明显下降,主要业务指标得到了大幅度优化。"... 对陕西省某县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实行"委托协管模式"1年来的运营效果进行分析。协管1年来,通过改善医疗服务条件,扩展医疗服务范围,满足居民需求,县域城乡居民城外转诊转院率较前明显下降,主要业务指标得到了大幅度优化。"委托协管模式"的尝试,为我国县级公立医院的改革、构建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县级公立医院管办模式又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级医院 委托协管 运营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镇静监护技术在上消化道出血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孙建明 罗世凯 +2 位作者 赵旭林 朱炳良 陈萍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88-389,共2页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胃镜检查 监护技术 镇静 出血患者 监护麻醉 出血原因 其安全性 文献报道 后遗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8例失血性休克的围麻醉期处理 被引量:12
3
作者 罗世凯 兰银怀 +1 位作者 朱新章 王玉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0期792-792,共1页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围麻醉期处理 临床综合征 休克患者 麻醉处理 中重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大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缓释微球对2型糖尿病GK大鼠种植体周围骨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于淼 惠新民 +3 位作者 王峰 张宁 张和鹏 宋应亮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0-264,361,共6页
目的评估重组大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rrIGF-1)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缓释微球对2型糖尿病GK大鼠种植体周围骨形成的影响。方法将20只雄性GK大鼠进行糖尿病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加载包裹rrIGF-1的PLGA缓释微球(治疗组... 目的评估重组大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rrIGF-1)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缓释微球对2型糖尿病GK大鼠种植体周围骨形成的影响。方法将20只雄性GK大鼠进行糖尿病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加载包裹rrIGF-1的PLGA缓释微球(治疗组,n=10)和加载包裹与rrIGF-1等量安慰剂的PLGA缓释微球(糖尿病组,n=10)处理,再以10只未做处理的SD大鼠作为对照组。在所有大鼠胫骨内植入种植体,治疗组和糖尿病组大鼠同时分别加载等量相应种类的PLGA缓释微球。术后4、5、8周在种植体周围局部采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骨钙素(OCN)、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及I型前胶原羧基前肽(PICP)含量。结果种植体植入术后4周,糖尿病组和治疗组的血清OCN、B-ALP和PIC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5周,糖尿病组的OCN和B-AL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治疗组(P均<0.05),糖尿病组和治疗组的PICP水平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OCN水平明显高于术后4周(P<0.05),对照组的PICP水平则明显低于术后4周(P<0.05);术后8周,糖尿病组大鼠的OCN和B-AL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治疗组(P均<0.05),糖尿病组和治疗组大鼠的血清PIC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rrIGF-1 PLGA缓释微球局部加载可促进GK大鼠种植体周围骨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大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 2型糖尿病 GK大鼠 骨钙素 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 Ⅰ型前胶原羧基前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下颌前牙残根兼重度深覆的固定义齿修复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林 朱文忠 +1 位作者 惠新民 董斌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72-372,共1页
关键词 前牙残根 深覆He 固定义齿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弓辅弓颊向扩大牙弓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晓琴 金作林 +1 位作者 周慧霞 王海雪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44-645,共2页
关键词 扩弓辅弓颊向扩大牙弓 临床应用 口腔正畸 辅弓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天麻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观察 被引量:7
7
作者 侯慧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4242-4243,共2页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 VBI)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中老年人多见,由于动脉硬化或脑血管痉挛等原因,使椎基底动脉的血液供应出现障碍,导致桥脑区,小脑的缺血,临床上表现平衡障碍、眩晕、耳鸣、眼...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 VBI)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中老年人多见,由于动脉硬化或脑血管痉挛等原因,使椎基底动脉的血液供应出现障碍,导致桥脑区,小脑的缺血,临床上表现平衡障碍、眩晕、耳鸣、眼球震颤及视物旋转等症状。因此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为治疗的首要目的。我院2007年9月至2009年9月收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68例,经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天麻素治疗取得确切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马来酸桂哌齐特 临床观察 天麻素 治疗 脑血管痉挛 2009年 中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