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用植物虎杖内生菌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展望 被引量:4
1
作者 彭浩 陈文强 +1 位作者 邓百万 解修超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4,共4页
系统阐述了药用植物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内生菌的多样性、抑菌活性、次生代谢产物及生物转化等,并提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研究过于集中、研究方法较为单一、代谢产物尚待明确等。
关键词 虎杖 内生菌 多样性 次生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裸子植物内生真菌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4
2
作者 解修超 陈文强 +3 位作者 邓百万 彭浩 张晓伟 张曼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14,共5页
本文对药用裸子植物内生真菌及其代谢产活性物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提出了内生真菌及活性物质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植物内生菌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药用裸子植物 内生真菌 生物活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真菌猪苓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展望 被引量:8
3
作者 陈文强 邓百万 +5 位作者 彭浩 刘开辉 解修超 丁小维 王乃嘉 兰阿峰 《中国食用菌》 2012年第1期1-4,共4页
较全面和系统地阐述了药用真菌猪苓研究的历史现状、营养及其药用价值、生物学特性、分类、栽培技术等,并对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应用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猪苓 蜜环菌 生物学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青脚麻肉鸡肠道定殖菌的生活状态和分布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进 侯天高 +4 位作者 赵娜娜 陈文强 邓百万 韩世豪 穆娜林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6-149,共4页
为了解陕西青脚麻肉鸡肠道定殖菌的生活状态及分布,试验采用梯度稀释和组织培养方法对青脚麻肉鸡肠道定殖菌进行培养并计数。结果表明,芽孢菌在青脚麻肉鸡小肠中后段达到最大值,菌体总数达6.5×105 CFU/mL;酵母菌在盲肠中的菌体总... 为了解陕西青脚麻肉鸡肠道定殖菌的生活状态及分布,试验采用梯度稀释和组织培养方法对青脚麻肉鸡肠道定殖菌进行培养并计数。结果表明,芽孢菌在青脚麻肉鸡小肠中后段达到最大值,菌体总数达6.5×105 CFU/mL;酵母菌在盲肠中的菌体总数仅为6.8×104 CFU/mL;乳酸菌在十二指肠后段的菌体总数仅为8.6×104 CFU/mL。综上所述,陕西青脚麻肉鸡肠道中定殖有芽孢菌的分布,酵母菌和乳酸菌定殖甚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肠道 定殖菌 陕西青脚麻肉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黄曼曼 邓百万 +1 位作者 武晓雨 李艳丽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7年第4期149-153,共5页
利用微生物修复技术对石油污染土壤进行处理是现代新型的一种经济、高效且生态可承受的绿色清洁技术。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在解决石油污染土壤问题中引进微生物修复技术。总结了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的修复类型;能够降解石... 利用微生物修复技术对石油污染土壤进行处理是现代新型的一种经济、高效且生态可承受的绿色清洁技术。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在解决石油污染土壤问题中引进微生物修复技术。总结了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的修复类型;能够降解石油烃类物质的微生物种类、复合菌群及利用基因工程构建石油高效降解菌;影响石油烃降解菌降解效率的多种因素,探讨了石油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土壤 微生物修复 高效降解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富硒食用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彩妮 邓百万 《农业与技术》 2021年第21期4-6,共3页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拮抗重金属、增强机体免疫力等生物学功能。人体中硒的含量标准值为0.10mg·kg^(-1),低于此值就会引发缺硒症。中国有72%的地区硒含量分布不均匀的事实威胁着人体健康。研究表明,低硒或缺硒人...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拮抗重金属、增强机体免疫力等生物学功能。人体中硒的含量标准值为0.10mg·kg^(-1),低于此值就会引发缺硒症。中国有72%的地区硒含量分布不均匀的事实威胁着人体健康。研究表明,低硒或缺硒人群通过适量补硒不但能够预防肿瘤、肝病等疾病的发生,还可以维护心、肝、肺、胃等重要器官正常功能,预防老年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食用菌作为一种很好的富硒载体,有较强的耐硒、富硒能力,能够将无机态的硒转化为有机态,更有利于机体吸收利用。本文对富硒香菇、富硒大球盖菇、富硒黑木耳和富硒羊肚菌这4种富硒食用菌的富硒能力、富硒作用及未来发展方向与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今后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元素 富硒食用菌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力培养的微生物实验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改革研究 被引量:65
7
作者 邓百万 陈文强 +3 位作者 彭浩 刘开辉 丁小维 解修超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10,共4页
从微生物实验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改革入手,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导向,分析了传统微生物实验教学的不足,就微生物实验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建立合理的实验考核体系、实验课与课程实习和第二课堂结合等问题进行了探索,... 从微生物实验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改革入手,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导向,分析了传统微生物实验教学的不足,就微生物实验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建立合理的实验考核体系、实验课与课程实习和第二课堂结合等问题进行了探索,旨在不断提高微生物实验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力培养 微生物学 实验教学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株中国红豆杉内生细菌代谢产抑菌活性物质的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赵赟鑫 刘开辉 +3 位作者 邓百万 陈文强 耿直 李娟花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17-623,共7页
自秦巴山区野生中国红豆杉(Taxus chinensis)中分离的25株内生细菌中筛选出2株具有较广抑菌活性的菌株TC-3和TC-2,通过生物学特征研究和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Bacillus sp.和Bacillus subtilis。在排除酸性产物和过氧化氢的干扰后... 自秦巴山区野生中国红豆杉(Taxus chinensis)中分离的25株内生细菌中筛选出2株具有较广抑菌活性的菌株TC-3和TC-2,通过生物学特征研究和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Bacillus sp.和Bacillus subtilis。在排除酸性产物和过氧化氢的干扰后,TC-3和TC-2菌株发酵上清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等革兰氏阳性菌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等革兰氏阴性菌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而且对部分真菌也有抑菌作用;经胰蛋白酶、胃蛋白酶和蛋白酶K处理后发酵液抑菌活性略有下降,表明该活性物质为非蛋白成分,或起抑菌作用的非单一物质。该活性物质不同于一般细菌素,属于类细菌素。它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在酸性条件下稳定且活性高,对蛋白酶敏感性低,且具有较广的抗菌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杉 内生细菌 抑菌 活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株牛肝菌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活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丁小维 刘开辉 +1 位作者 邓百万 陈文强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885-888,共4页
目的从牛肝菌中分离内生真菌,并对其活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组织培养法从秦巴山区牛肝菌子实体中分离内生真菌,基于形态特征及ITS系统发育分析对内生真菌进行鉴定,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为指示菌,检测内生真... 目的从牛肝菌中分离内生真菌,并对其活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组织培养法从秦巴山区牛肝菌子实体中分离内生真菌,基于形态特征及ITS系统发育分析对内生真菌进行鉴定,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为指示菌,检测内生真菌发酵产物的抑菌活性,并对其绿豆芽的抑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分离获得2株内生真菌L3和L5,L3和黄瘤孢菌(Hypompces chrysosperums)序列同源性为99%;L5和毛霉属序列同源性为100%;两株菌的形态学特征分别与黄瘤孢菌和毛霉属形态特征一致。结论内生真菌L3和L5,分别鉴定为黄孢瘤菌和毛霉属;这两株菌发酵液对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绿豆芽生长均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肝菌 内生真菌 分离鉴定 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根际微生物协同修复有机物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梦姣 杨国鹏 +2 位作者 乔帅 邓百万 陈文强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8,共4页
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学物质具有化学性质稳定、难以降解、使用范围广、具有一定毒副作用及潜在的致畸致癌性,给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土壤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目前各个国家都已经采取各种措施,从污染治理等方面进行土壤修复,以减缓对环境的伤害... 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学物质具有化学性质稳定、难以降解、使用范围广、具有一定毒副作用及潜在的致畸致癌性,给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土壤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目前各个国家都已经采取各种措施,从污染治理等方面进行土壤修复,以减缓对环境的伤害,但是这些修复效果均不明显,且成本较高,还可能造成对环境的二次污染。植物修复技术和微生物修复技术是目前土壤污染治理较廉价和有效的手段之一,但这两者的修复过程都存在一些限制因素。本文论述利用土壤-植物-根际微生物的共存关系进行有机物污染土壤修复的2种方式及其原理,并介绍影响联合修复技术的几个因素,讨论今后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的研究重点,以期在今后的研究及实际运用中,利用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分别发挥植物、微生物修复的优点,达到联合彻底修复土壤、净化土壤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污染物 生物修复 协同修复 植物 根际微生物 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花马盐湖1株产纤维素酶真菌的鉴定及产酶条件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波 刘开辉 +3 位作者 陈文强 杨方玉 丁小维 邓百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9-156,167,共9页
[目的] 对从陕北花马盐湖嗜盐真菌中筛选出的1株产纤维素酶菌株进行鉴定,研究该菌株的产酶条件,为嗜盐纤维素酶资源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刚果红培养基从陕北花马盐湖嗜盐真菌中筛选产纤维素酶菌株,并对其进行形态学和ITS序... [目的] 对从陕北花马盐湖嗜盐真菌中筛选出的1株产纤维素酶菌株进行鉴定,研究该菌株的产酶条件,为嗜盐纤维素酶资源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刚果红培养基从陕北花马盐湖嗜盐真菌中筛选产纤维素酶菌株,并对其进行形态学和ITS序列鉴定,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化该产酶菌株的最佳培养基配方和最佳发酵条件,并研究该产酶菌株的NaCl耐受性。[结果] 从陕北花马盐湖嗜盐真菌中筛选出1株高产纤维素酶菌株6MA1,根据形态学和ITS序列系统发育分析,将该菌鉴定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菌株产纤维素酶的最佳培养基配方是,玉米芯粉22.0g/L,蛋白胨6.0g/L,NaCl 4.0g/L,MgSO4·7H2O 0.55g/L,K2HPO40.5g/L;最佳发酵条件是,发酵温度28℃,发酵时间6d,起始pH 6.0,种子液接种量18%(体积分数),在此条件下菌株6MA1的CMCase活力为47.8U/mL。此外,该菌株在含0~15.0%(体积分数)NaCl的培养基中仍具有产纤维素酶活力。[结论] 从陕北花马盐湖筛选出1株产纤维素酶菌株6MA1,并得到了该菌株产酶的最佳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花马盐湖 纤维素酶 嗜盐真菌 产酶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佛坪野生“刷把菌”营养成分的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5
12
作者 何强 陈文强 +4 位作者 解修超 彭浩 邓百万 王颖 陈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51-57,共7页
【目的】分析和评价陕西佛坪野生"刷把菌"子实体营养成分,为其野生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陕西佛坪野生"刷把菌"子实体为对象,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其水分、灰分、粗蛋白、粗多糖、粗脂肪和粗纤... 【目的】分析和评价陕西佛坪野生"刷把菌"子实体营养成分,为其野生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陕西佛坪野生"刷把菌"子实体为对象,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其水分、灰分、粗蛋白、粗多糖、粗脂肪和粗纤维含量,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氨基酸组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矿质元素含量;按照氨基酸评分(Amino acid score,AAS)、化学评分(Chemical score,CS)、必需氨基酸指数(Essential amino acid index,EAAI)和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core of ratio coefficient of amino acid,SRCAA)标准对其营养品质进行评定,并与标准模式进行比较。【结果】陕西佛坪野生"刷把菌"子实体水分、灰分、粗蛋白、粗多糖、粗脂肪和粗纤维含量分别为92.75%,14.32%,38.96%,24.90%,4.61%和9.21%(均为质量分数)。从子实体中共检测到17种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为44.90g/hg,必需氨基酸为15.90g/hg,占氨基酸总量的35.41%,必需氨基酸构成接近FAO/WHO模式;鲜味氨基酸含量为15.60g/hg。其AAS、CS、EAAI和SRCAA分别为0.98,0.67,0.95和74.59,其营养价值与人体所需营养水平较接近,是优质的蛋白源。子实体中的矿质元素Zn和Se含量分别为18.63,2.53mg/hg,高于其他野生菌,未检测出Cd、Pb、As重金属元素。【结论】陕西佛坪野生"刷把菌"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矿物质的食用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护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刷把菌” 食用菌 营养成分 矿物质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南10种黑木耳主要栽培种酯酶同工酶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彭浩 陈文强 +2 位作者 邓百万 解修超 高哲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93-196,共4页
以陕南10种主栽黑木耳品种的营养菌丝为材料进行酯酶(EST)同工酶的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黑木耳菌株酶带数为3~5条,且相对迁移率为0.615和0.510处的2条酶带10个菌株都具有,其相似性在0.375~1.000之间。应用NTSYS-pc软件进行聚类分析... 以陕南10种主栽黑木耳品种的营养菌丝为材料进行酯酶(EST)同工酶的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黑木耳菌株酶带数为3~5条,且相对迁移率为0.615和0.510处的2条酶带10个菌株都具有,其相似性在0.375~1.000之间。应用NTSYS-pc软件进行聚类分析,耳91和耳268、耳238和耳913的相似性系数为1.000,表明其亲缘较近;耳801和耳238、耳913、国兴1号的相似性系数仅为0.375,表明耳801与其他3株菌种的亲缘性关系均较远。研究结果为陕南黑木耳的亲缘关系和遗传育种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 栽培种 酯酶同工酶 陕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味牛肝菌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展望 被引量:21
14
作者 邓百万 陈文强 +4 位作者 刘开辉 彭浩 解修超 丁小维 兰阿峰 《中国食用菌》 2012年第4期8-11,共4页
系统阐述了美味牛肝菌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生物学特性、分类、栽培驯化、营养及食药用价值,并对其未来发展及应用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美味牛肝菌 生物学特性 栽培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南芥油菜素内酯的合成、修饰、信号转导及其在农作物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梦姣 邓百万 杨国鹏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共6页
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BR)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概述了模式植物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中BR的合成、修饰及信号转导过程,并从3个方面阐述了拟南芥BR研究在农作物育种中的应用,最后对拟南芥BR研... 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BR)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概述了模式植物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中BR的合成、修饰及信号转导过程,并从3个方面阐述了拟南芥BR研究在农作物育种中的应用,最后对拟南芥BR研究在农作物育种工作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油菜素内酯 合成 修饰 信号转导 农作物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濒危植物杜仲内生真菌及次生代谢产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何强 陈文强 +3 位作者 彭浩 邓百万 解修超 王颖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23,共4页
杜仲是我国特有的濒危药材,研究表明内生真菌可以产生与宿主相同或相似的活性物质,利用杜仲内生真菌解决杜仲资源缺乏的问题具有较深远的应用前景。本研究较系统地阐述了近年来杜仲内生真菌的多样性、次生代谢产物和提高内生真菌活性代... 杜仲是我国特有的濒危药材,研究表明内生真菌可以产生与宿主相同或相似的活性物质,利用杜仲内生真菌解决杜仲资源缺乏的问题具有较深远的应用前景。本研究较系统地阐述了近年来杜仲内生真菌的多样性、次生代谢产物和提高内生真菌活性代谢产物产量的技术和方法,提出了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以便为濒危植物杜仲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植物 杜仲 内生真菌 次生代谢产物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肝菌科真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梦姣 杨国鹏 +2 位作者 乔帅 陈文强 邓百万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2期23-25,共3页
为了对牛肝菌资源的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提供依据,对牛肝菌的主要分布特点、食药用价值的开发和有毒牛肝菌品种分类进行了综述,并对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在牛肝菌的分类鉴定方面的应用进展进行了概括。
关键词 牛肝菌科 分布 食药用价值 牛肝菌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佛坪“刷把菌”子实体多糖提取工艺及抗菌活性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琰 王颖 陈文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91-196,共6页
【目的】优化陕西佛坪"刷把菌"子实体多糖提取工艺并研究其多糖抗菌活性,为其多糖提取的中试生产和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陕西佛坪"刷把菌"为材料,采用水浸提法和苯酚-硫酸法提取粗多糖并测定其含量,以... 【目的】优化陕西佛坪"刷把菌"子实体多糖提取工艺并研究其多糖抗菌活性,为其多糖提取的中试生产和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陕西佛坪"刷把菌"为材料,采用水浸提法和苯酚-硫酸法提取粗多糖并测定其含量,以浸提时间、浸提温度、液料比和浸提次数为影响因素,以多糖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滤纸片法测定粗多糖的抗菌活性。【结果】陕西佛坪"刷把菌"子实体多糖提取最佳工艺是浸提时间3h,浸提温度90℃,液(mL)料(g)比15∶1,浸提次数3次,在此条件下,多糖提取率是(4.73±0.016)%。提取的多糖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铜绿杆菌、白色念珠菌和沙门氏菌均有抗菌活性。【结论】得到了陕西佛坪"刷把菌"子实体多糖的优化提取工艺,提取出的多糖具有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刷把菌 粗多糖 提取工艺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秦岭羚牛瘤胃产甲烷古菌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兰阿峰 杨曼 +1 位作者 郭素芬 邓百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8期88-91,共4页
[目的]了解野生秦岭羚牛瘤胃产甲烷古菌的组成及其多样性。[方法]提取野生秦岭羚牛瘤胃内容物总DNA,选用产甲烷菌特异性引物Met86F和Met1340R,对总DNA进行16S rRNA特异性扩增,构建秦岭羚牛瘤胃产甲烷古菌16S rRNA克隆文库,对阳性克隆进... [目的]了解野生秦岭羚牛瘤胃产甲烷古菌的组成及其多样性。[方法]提取野生秦岭羚牛瘤胃内容物总DNA,选用产甲烷菌特异性引物Met86F和Met1340R,对总DNA进行16S rRNA特异性扩增,构建秦岭羚牛瘤胃产甲烷古菌16S rRNA克隆文库,对阳性克隆进行PCR-RFLP(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并对HaeⅢ酶切带谱不同的菌液进行测序,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根据酶切带谱分析和测序结果的不同,将随机挑取的105个阳性克隆归为14个不同的可操作分类单元(OTUs)。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这些克隆序列均位于广域古菌门(Euryarchaeota),隶属甲烷杆菌科(Methanobacteriaceae,65.71%)、Methanomassiliicoccus(29.52%)和Methanosarcinaceae(4.76%)3个科。其中有57个序列与可培养菌相似度在97%以上,分属于Methanobrevibacter millerae、Methanobrevibacter olleyae和Methanobrevibacter thaueri。其余48个序列与未培养菌相似度较高,占11个OTUs。[结论]野生秦岭羚牛瘤胃产甲烷古菌多样性比较丰富,且可能存在新的分类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秦岭羚牛 瘤胃 产甲烷古菌 分子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株三尖杉内生放线菌的分离鉴定与活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晓伟 解修超 +6 位作者 张曼 陈文强 张佳 邓百万 彭浩 孔亚男 张晶晶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96-299,共4页
从三尖杉根部分离得到2株内生放线菌ECA023、ECA045,通过培养观察与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和小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放线菌。采用滤纸片法和MTT法研究了菌株发酵液的抑菌和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2株内... 从三尖杉根部分离得到2株内生放线菌ECA023、ECA045,通过培养观察与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和小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放线菌。采用滤纸片法和MTT法研究了菌株发酵液的抑菌和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2株内生放线菌对4种病原菌和K562肿瘤细胞株均显示出较强的抑制活性,其中ECA023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表现出较强的拮抗作用,ECA045对K562细胞的平均抑制率达56.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尖杉 内生放线菌 鉴定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