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网融合背景下都市圈轨道交通复合网络稳定性研究
1
作者 李谈 王学贵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16,共8页
为揭示四网融合背景下都市圈轨道交通复合网络(Metropolitan Rail Transit Composite Network, MRTCN)运营稳定性,分析比较平原型和组团型MRTCN特征的差异性,通过运用复杂网络及Space-L理论,构建四网融合加权MRTCN模型;通过引入前景理论... 为揭示四网融合背景下都市圈轨道交通复合网络(Metropolitan Rail Transit Composite Network, MRTCN)运营稳定性,分析比较平原型和组团型MRTCN特征的差异性,通过运用复杂网络及Space-L理论,构建四网融合加权MRTCN模型;通过引入前景理论,提出考虑乘客出行忍耐系数的MRTCN稳定性测度指标。在此基础上,以两个都市圈市域-地铁网络的实际数据为例,从网络全局效率、网络最大连通度、考虑乘客出行忍耐系数的网络连通性等方面,对比分析平原型和组团型都市圈市域-地铁网络的稳定性,以及乘客出行忍耐系数对不同类型MRTCN稳定性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加权MRTCN比无权MRTCN表现出更强的稳定性,且客流对组团型MRTCN稳定性影响更小;(2)忍耐系数对车站连通性的影响较大,且随着忍耐系数的增大,各车站的连通性随之增强;(3)平原型比组团型MRTCN稳定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都市圈 四网融合 复合网络 忍耐系数 前景理论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喀则—吉隆铁路活动断裂特征及其工程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刘道胜 李蒙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7327-7333,共7页
日喀则—吉隆铁路位于藏南地区板块碰撞的构造边界带上,跨越定结、岗嘎和佩枯错三条大的第四纪活动裂谷,各裂谷内分布的活动断层对铁路的选线及工程设计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对日喀则—吉隆铁路沿线各裂谷内共25条断裂的现场调查测试,查... 日喀则—吉隆铁路位于藏南地区板块碰撞的构造边界带上,跨越定结、岗嘎和佩枯错三条大的第四纪活动裂谷,各裂谷内分布的活动断层对铁路的选线及工程设计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对日喀则—吉隆铁路沿线各裂谷内共25条断裂的现场调查测试,查明工程共穿越晚更新世活动断裂10条,其中有全新世活动断裂4条,分别为定结裂谷中的定结、郭家、登么错断裂和佩枯错裂谷中的岗彭庆断裂。对于定结、郭家断裂,可选择其活动性相对较弱的南段以简易工程通过,而对全线全新世活动性最强的登么错断裂,建议以路基形式通过。岗彭庆断裂带因未来地震危险性高,应避免隧道工程穿越该断裂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南裂谷 现场调查 工程影响 构造带 活动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地下工程施工监测新技术 被引量:6
3
作者 王立新 雷升祥 +1 位作者 汪珂 李储军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1-107,共7页
为了解决随着不断深入的城市地下空间探索带来的各种施工难题,需要通过监测准确了解地下结构在建设过程中的力学性能和状态,以避免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根据地下结构施工的特点,介绍3种新兴的尖端传感技术的原理、应用与展望... 为了解决随着不断深入的城市地下空间探索带来的各种施工难题,需要通过监测准确了解地下结构在建设过程中的力学性能和状态,以避免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根据地下结构施工的特点,介绍3种新兴的尖端传感技术的原理、应用与展望,包括光纤传感、摄影测量技术和自动监控系统。它们具有高精度、自动、高频、高分辨率等显著优点,并且符合发展的潮流。此外,这些技术已达到了商业化生产水平,并且与常见的地下工程的施工特点和监测目标相一致,其彻底改变了基础设施状况评估和监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工程 传感技术 施工监测 光纤 摄影测量 无线传感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陕西省铁路网规划方案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胡必松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5-21,共7页
为推动新时代陕西省交通强省建设,以陕西省铁路为对象,对其路网规划方案进行系统研究。首先对陕西省铁路网现状规模、能力适应性进行分析,并与周边省市进行对比,探寻陕西铁路网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对陕西省铁路运输需求进行预测... 为推动新时代陕西省交通强省建设,以陕西省铁路为对象,对其路网规划方案进行系统研究。首先对陕西省铁路网现状规模、能力适应性进行分析,并与周边省市进行对比,探寻陕西铁路网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对陕西省铁路运输需求进行预测,结合新时代陕西省铁路发展诉求,分年度提出铁路网发展目标、规划方案。最后从路网规模、覆盖率、时效性、货运网能力等角度进行方案综合评价,研究表明陕西省最终将形成“两纵五横八辐射”高速铁路网、“一核双环六辐射”城际铁路网以及“四纵八横三辐射”干线铁路网的线网结构,下一步需从运营成本、资金筹措方案及防范债务风险等方面分析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陕西省铁路网 路网规划 线网形态 运输需求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线轨行区排水系统设计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胡志鹏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2-145,148,共5页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线在建设及运营过程中,难免存在结构渗漏水、冲洗废水排放等问题。积水过多易引起道床病害、减少道床寿命、影响转辙机正常工作、威胁列车正常运营。及时有效地将废水排出,对轨道系统、隧道结构以及相关设备的维护至关...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线在建设及运营过程中,难免存在结构渗漏水、冲洗废水排放等问题。积水过多易引起道床病害、减少道床寿命、影响转辙机正常工作、威胁列车正常运营。及时有效地将废水排出,对轨道系统、隧道结构以及相关设备的维护至关重要。针对道床积水问题,通过调研国内已运营线路,结合地下线轨行区既有排水方案,提出了区间、车站废水泵房处、道岔转辙机基坑及浮置板道床的排水优化措施,解决了轨行区积水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地下线 轨行区 排水系统 废水泵房 转辙机基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岛西站综合交通枢纽中地铁6号线青岛西站站预留工程列车折返方案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宣海富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4-88,共5页
为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与综合交通枢纽的无缝衔接,在新建高铁站与机场时,待建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土建结构一般与其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并预留后期线路衔接条件。在进行城市轨道交通车站预留工程时,应使预留工程具有较强的包容性,避免... 为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与综合交通枢纽的无缝衔接,在新建高铁站与机场时,待建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土建结构一般与其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并预留后期线路衔接条件。在进行城市轨道交通车站预留工程时,应使预留工程具有较强的包容性,避免后期因线路实施时对预留工程进行改造,造成线路功能不合理及工程投资浪费。以青岛地铁6号线青岛西站站预留工程为例,从研究背景、预留工程概况、列车折返及其改造方案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青岛西站站预留工程宜采用有效站台不动的站后折返方案。该方案改造工程虽存在一定风险,且距离已运营的高铁距离较近,协调难度较大,但考虑其可分别使用两个站台上、下客,对高铁站大客流适应性较好,且站台公共区楼扶梯布置均匀、设备用房不需重新调整布置,故车站使用功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交通枢纽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 预留工程 列车折返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带上盖物业开发的停车场无线通信覆盖方案及关键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庆刚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3-258,267,共7页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带上盖物业开发的停车场设计非常复杂,需增加较多的柱网,且上盖物业开发后,综合楼楼顶架设全向天线将无法覆盖停车场地面区域。为了有效解决带上盖物业开发的停车场无线通信覆盖,需对带上盖物业开发停车场的无线通信...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带上盖物业开发的停车场设计非常复杂,需增加较多的柱网,且上盖物业开发后,综合楼楼顶架设全向天线将无法覆盖停车场地面区域。为了有效解决带上盖物业开发的停车场无线通信覆盖,需对带上盖物业开发停车场的无线通信覆盖方案及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方法]以西安地铁6号线带上盖物业开发的纺织城停车场TETRA(泛欧集群无线电)通信系统工程设计为依托,鉴于无线通信覆盖工程的难点,提出了无线通信系统的频率规划分配方案;针对该停车场的运用库、道岔区、出入段线以及场内非盖下区域道路,提出了无线通信覆盖方案。[结果及结论]纺织城停车场采用FA频组进行无线覆盖时,保证了频率间隔,避免了同频干扰;纺织城停车场引入公安无线通信系统,采用与专用无线通信系统信号合路覆盖方案;盖下停车场区域采用定向天线替代楼顶全向天线覆盖方式,其中运用库采用天线对射,咽喉区采用天线补强,U型槽采用天线覆盖解决越区切换,周边道路利用建筑物侧墙或立柱采用定向天线进行覆盖。提出的带上盖物业开发的停车场无线通信覆盖方案,降低了系统干扰以及对既有运营的影响,有效解决了盖下停车场的无线通信覆盖,节约了工程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上盖物业开发 停车场 无线通信覆盖方案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延伸线路列车编组方案研究--以青岛地铁6号线二期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邹毓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4,86,共8页
列车编组作为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标准之一,对线路建设及后期运营至关重要,在各地线网不断向城市边缘延伸,客流出现中心城区客流大,边缘地区客流小,或初、近期客流小,远期客流大等时空不均衡特征的背景下,对既有延伸线的编组研究刻不容缓... 列车编组作为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标准之一,对线路建设及后期运营至关重要,在各地线网不断向城市边缘延伸,客流出现中心城区客流大,边缘地区客流小,或初、近期客流小,远期客流大等时空不均衡特征的背景下,对既有延伸线的编组研究刻不容缓。首先,对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编组的使用情况进行总结,说明混跑编组、灵活编组的应用趋势;之后,以青岛轨道交通6号线二期工程为例,根据客流确定固定6编组、4辆、6辆混跑编组的开行方案,基于运营角度选取全日、高峰满载率、全日牵引能耗、车辆购置费等评价指标,对6号线采用两方案进行系统比选;并分析混跑编组方案对站台门系统、通信系统、信号系统、场段规模的改造成本。研究结果表明:6号线采用4辆、6辆混跑后,运营方面初、近、远期客流服务水平均可提高3对/h,同时全日及高峰满载率有所提高,经济性方面车辆购置费可节约1.1亿元,电耗节约6.2亿元,工程、系统改造成本为1.4亿元,综合来看,运营期按25年综合成本可节约5.9亿元。综合运营、经济两方面6号线二期推荐4辆、6辆混跑编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延伸线路 列车编组 系统运能 开行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轨道工程拆解设计方案研究
9
作者 胡志鹏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4-109,共6页
目的:受建设规划和建设时序的影响,部分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在运营远期需要拆解。轨道工程的整体道床一旦浇筑后难以整改,这是轨道拆解的重点和难点。为确保线路拆解的可行性和高效性,在前期设计阶段需优化轨道配置,并预先设计合理的拆解... 目的:受建设规划和建设时序的影响,部分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在运营远期需要拆解。轨道工程的整体道床一旦浇筑后难以整改,这是轨道拆解的重点和难点。为确保线路拆解的可行性和高效性,在前期设计阶段需优化轨道配置,并预先设计合理的拆解方案。方法:以某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的区间轨道工程拆解为例,在介绍该线拆解前后线路走向的基础上,对该线轨道拆解的重点及难点进行分析。对该拆解工程的2个备选方案(树脂枕道床方案及预制板道床方案)进行深入研究,对各方案的具体拆解措施、拆解范围、拆解过程及拆解时间等方面进行了重点分析,并对2个备选方案进行比选,得到推荐方案。结果及结论:推荐采用树脂枕(推荐采用一体化树脂枕)道床方案。该方案既可实现前期运营阶段的超高需求,又可具备后期拆解的超高调整要求,还可减小拆除工程量,缩短拆解时间,减小线路中断运营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轨道拆解 树脂枕道床 预制板道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程限速和尽端式车站布置的广珠澳高铁速度目标值研究
10
作者 姬燕男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30,共11页
高速铁路速度目标值对线路走向、工程投资、运营效果等影响较大。随着600 km/h磁浮列车下线、成渝中线高铁400 km/h标准的研究和推进,我国高铁技术正向集成化和高速化方向进一步发展。更高速度等级的高铁对线路平顺性、动车组加减速性... 高速铁路速度目标值对线路走向、工程投资、运营效果等影响较大。随着600 km/h磁浮列车下线、成渝中线高铁400 km/h标准的研究和推进,我国高铁技术正向集成化和高速化方向进一步发展。更高速度等级的高铁对线路平顺性、动车组加减速性能、列控系统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与此同时,高速铁路大多引入发达城市主城区,受建构筑物及拆迁、站间距等工程控制,采用大曲线半径和较高速度目标值工程投资过大,且实际运营亦无法达速。广珠澳高速铁路是粤港澳大湾区内珠江东岸南北向重要的高铁通道,北端广州北至白云机场段距离仅为17.7 km,建构筑物林立;南端珠海鹤洲至横琴段距离仅为22.3 km,且横琴站为线路尽端式车站,所有列车均需在横琴站起停车。功能定位的重要性与工程条件的局限性相互矛盾,需合理确定其速度目标值。首先,结合400 km/h高铁创新发展技术分析得出,广珠澳高铁通道若采用400 km/h方案较350 km/h方案旅行时间仅节省2 min,工程投资需增加13.2亿元,路网协调匹配性差且存在技术风险;其次,从路网协调匹配性、工程投资、运营效果、客流影响、经济效益等方面对广珠澳高铁采用250,300,350 km/h三个速度目标值方案进行比选,得出广珠澳高铁通道宜采用350 km/h速度目标值方案;进而,根据工程条件并结合列车模拟牵引计算,分别研究得出广州北至白云机场段宜采用梯级限速200 km/h方案、鹤洲至横琴段宜采用350 km/h方案,由于所有列车均需在横琴站起停车,横琴进站端可采用小曲线半径改善线路引入条件、节省工程投资。研究结论有力地支撑了广珠澳高铁选择更合理的建设方案,同时为其他类似项目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速度目标值 工程限速 尽端式车站 V-S曲线 阶级限速 工程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TM分析的车辆基地上盖全框支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评估
11
作者 蔡玉军 马晓飞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9-176,共8页
为综合评估车辆基地上盖全框支剪力墙超限结构体系抗震性能,首先基于标准设计反应谱人工合成3条地震强度随时间增加而逐渐增强的耐震时程曲线(ETA),并作为地震激励对结构进行耐震时程分析(ETM);进而通过与增量动力分析(IDA)所得的结构... 为综合评估车辆基地上盖全框支剪力墙超限结构体系抗震性能,首先基于标准设计反应谱人工合成3条地震强度随时间增加而逐渐增强的耐震时程曲线(ETA),并作为地震激励对结构进行耐震时程分析(ETM);进而通过与增量动力分析(IDA)所得的结构最大顶点位移、最大基底剪力和最大层间位移角等参数进行对比,以验证ETM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最后基于ETM结果对结构地震响应和地震易损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ETM所得结构地震响应参数与IDA分析结果吻合良好,说明ETM分析可有效减少计算量并准确预测结构在不同地震强度下的地震响应。此超限结构在弹性受力阶段主要通过弹性应变与动能耗散能量,弹塑性受力阶段则主要通过阻尼耗能和非弹性耗能耗散地震能量。结构在多遇地震工况下基本完好的概率为98.609%,设防地震工况下发生中等损坏的概率为2.050%,罕遇地震工况下严重破坏与接近倒塌的概率分别为2.804%和0.021%。表明此超限结构可满足预设性能目标,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基地 全框支剪力墙结构 耐震时程分析法 地震响应 地震易损性 抗震性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流作用下黄土含水率变化特征及对隧道工程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晓宇 毕焕军 +1 位作者 曹峰 夏万云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1-47,共7页
富水黄土隧道施工开挖后含水率增加对隧道工程施工影响较大,前人建立了多种以黄土含水率为指标的工程措施判别标准,但对于黄土含水率的变化原因及时空变化特征缺乏系统研究。银西高铁驿马一号隧道不同工况下含水率的变化特征表明,自然... 富水黄土隧道施工开挖后含水率增加对隧道工程施工影响较大,前人建立了多种以黄土含水率为指标的工程措施判别标准,但对于黄土含水率的变化原因及时空变化特征缺乏系统研究。银西高铁驿马一号隧道不同工况下含水率的变化特征表明,自然渗流状态下隧道洞身黄土含水率平均为25.9%,局部为软塑;施工排水阶段受渗涌水影响,黄土含水率平均上升到31.3%,下拱腰上升到32.2%,引起了隧底软化、掌子面滑塌失稳、围岩稳定性变差等问题;采取地表降水后,黄土含水率下降为25.4%,改善了黄土的物理性质,确保了隧道施工安全与进度;水位恢复后,黄土含水率平均上升到29.4%,拱顶与上拱腰变化较小,下拱腰达到了37.2%。研究认为地下水渗流变化将使得隧道洞身黄土含水率变幅达15%~33%,通过控制地下水渗流作用可以达到隧道安全施工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软塑黄土 渗流作用 含水率 地下水 地表降水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宁至成都铁路甘青隧道设计及工程对策 被引量:7
13
作者 符亚鹏 何永旺 +3 位作者 杨木高 靳宝成 徐冲 赵秋林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9-117,共9页
甘青隧道为西宁至成都铁路的控制性工程,隧址区海拔高、气候环境恶劣、地质构造复杂、地下水发育。隧道建设将面临高原寒区长大隧道分合修、长大隧道施工组织方案、特殊地质隧道工程对策、安全快速施工、防寒、防灾救援模式等技术难题... 甘青隧道为西宁至成都铁路的控制性工程,隧址区海拔高、气候环境恶劣、地质构造复杂、地下水发育。隧道建设将面临高原寒区长大隧道分合修、长大隧道施工组织方案、特殊地质隧道工程对策、安全快速施工、防寒、防灾救援模式等技术难题。结合隧道环境、地质条件,开展复杂环境下隧道设计及工程对策研究,并提出以下工程对策:(1)合修方案作业空间大,有利于充分发挥机械工效;(2)隧道出口设局部平行导坑可超前探明地质,有效降低施工风险;(3)高地应力岩爆隧道应加强监测,实时优化支护措施;高地应力软岩隧道采取调整仰拱曲率、加强衬砌支护措施方案;膨胀岩隧道采取调整仰拱曲率,仰拱填充面布设护面钢筋,仰拱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4)采用埋在冻结线以下的中心深埋水沟、防寒泄水洞等防寒措施;(5)采用洞内列车救援模式;(6)围岩条件好、控制性工区采用大型机械化配套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成铁路 铁路隧道 特殊地质 防寒 防灾救援 机械化施工 工程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尼跨境铁路工程地质环境特征及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姚志勇 孟祥连 +2 位作者 李响 苗晓岐 赵文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8-34,共7页
中尼跨境铁路是首条穿越喜马拉雅山脉的铁路,位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直接碰撞、拼合的作用带内,其地形、地质条件和自然环境极其复杂,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难度及风险极大的铁路工程。通过分析总结工程地质环境特征,提出影响铁路建设的主... 中尼跨境铁路是首条穿越喜马拉雅山脉的铁路,位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直接碰撞、拼合的作用带内,其地形、地质条件和自然环境极其复杂,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难度及风险极大的铁路工程。通过分析总结工程地质环境特征,提出影响铁路建设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研究表明:中尼跨境铁路工程地质环境特征呈典型的"六极四高"特征,存在极高地应力下的软岩大变形、硬岩岩爆问题,深大活动断裂的工程地质效应问题,高烈度地震问题,高地温热害问题,边坡稳定性问题,泥石流水毁问题及其他工程地质问题。建议采用"科学研究作先导,先进勘察技术为手段,常规调查与勘探是基础"的勘察设计理念,针对性开展中尼跨境铁路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分布规律、对铁路工程影响、综合选线技术、工程措施等关键技术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中尼跨境铁路 工程地质环境特征 工程地质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线大断面隧道浅埋暗挖下穿综合管廊保护方案研究——以广佛城际下穿华康道管廊工程为例 被引量:12
15
作者 吉艳雷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197-1205,共9页
为解决软弱富水地层四线大断面隧道近距离下穿大型综合管廊的支护及沉降控制技术难题,以广佛城际下穿华康道管廊工程为例,通过案例调研、方案比选、数值模拟分析及现场监测的方法,对超前加固方案、暗挖支护参数、施工工法、施工工艺等... 为解决软弱富水地层四线大断面隧道近距离下穿大型综合管廊的支护及沉降控制技术难题,以广佛城际下穿华康道管廊工程为例,通过案例调研、方案比选、数值模拟分析及现场监测的方法,对超前加固方案、暗挖支护参数、施工工法、施工工艺等开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管廊底部设置托底管棚+隧道拱部超前管棚+水平旋喷止水预加固+双层衬砌的协同支护方案在工程适应性、工期及造价方面最优。2)4管隧道采用①—③—②—④顺序开挖,①、③、④号隧道采用CRD法,②号隧道采用三台阶法对隧道沉降及管廊沉降控制最优。3)①号隧道开挖时隧道及管廊沉降变形速率最大。4)地表、管线、管廊及拱顶沉降变形均在5 mm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线隧道 浅埋暗挖 下穿施工 综合管廊 超前加固 双层衬砌 管棚 旋喷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现状分析及发展方向思考 被引量:37
16
作者 杨沛敏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17,共5页
分析总结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不同发展阶段在规划、建设、运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后续发展方向的思考。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已由成规模建设阶段转为优化发展阶段,建设和运营并重、技术制式多元化、新技术大量应用等趋势特... 分析总结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不同发展阶段在规划、建设、运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后续发展方向的思考。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已由成规模建设阶段转为优化发展阶段,建设和运营并重、技术制式多元化、新技术大量应用等趋势特征较为明显。针对轻轨、市域快速轨道等项目审批方式不明晰,轨道交通与城市融合性不足,线路、站内外设施及管理水平不完善等问题,建议优化发展方向为:统筹顶层研究,加强政策指导;发展多层次、多制式城市轨道交通;促进多网融合,推行“轨道交通+物业”模式;深化“站城一体化”;构建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综合评估体系;积极探索推广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规划建设 系统类型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挤压碎裂围岩隧道掌子面失稳机制与控制措施
17
作者 符亚鹏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9-86,共8页
以西宁—成都铁路隧道穿越强挤压碎裂围岩而引发围岩大变形问题为研究背景,基于区域地质调查结果,采用离散元-有限元耦合模拟方法,研究了强挤压碎裂围岩隧道灾害发生机制与有效控制措施。结果表明:水平构造应力为主的地应力环境与强风... 以西宁—成都铁路隧道穿越强挤压碎裂围岩而引发围岩大变形问题为研究背景,基于区域地质调查结果,采用离散元-有限元耦合模拟方法,研究了强挤压碎裂围岩隧道灾害发生机制与有效控制措施。结果表明:水平构造应力为主的地应力环境与强风化地层的低强度应力比是隧道产生水平挤压大变形的内因。隧道结构变形以水平变形与仰拱隆起为主,掌子面受围岩变形卸荷作用,力链与黏结能力下降使得掌子面土体难以自稳而溜坍。交叉中隔壁法+加强初期支护+超前小导管注浆+洞周径向注浆的主被动结合的控制措施可以有效抵抗水平挤压作用,可将隧道沉降变形降低37.3%,水平收敛变形降低58.5%,并且有效控制掌子面溜坍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控制措施 数值模拟 强挤压碎裂围岩 变形特征 掌子面失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轨道设计接口常见问题探讨 被引量:8
18
作者 蔡向辉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25,共5页
城市轨道交通是一项包含了众多不同专业的系统综合性工程,轨道系统与线路、信号、给排水等专业均有密切联系,牵涉专业多,接口关系复杂,成为地铁施工过程中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基于既有运营地铁中常见的轨道设计接口问题如道岔两端与平面... 城市轨道交通是一项包含了众多不同专业的系统综合性工程,轨道系统与线路、信号、给排水等专业均有密切联系,牵涉专业多,接口关系复杂,成为地铁施工过程中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基于既有运营地铁中常见的轨道设计接口问题如道岔两端与平面曲线的距离不足、岔间插入钢轨过短、转辙基坑积水、人防门及防淹门处钢轨支撑间距过大等进行研究,通过对规范条文及工程中实际问题的探讨,结合轨道系统和相关接口专业的特点给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结构 设计接口 道岔 人防门 转辙机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地铁5号线一、二期工程列车编组6A改8A合理性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杨沛敏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8-41,64,共5页
规划设计过程中,城市总体规划、线网规划、预测客流发生变化,综合考虑城市规划、线网规划、线网客流、运营现状、运能适应性、投资影响及车站功能等多种因素,对成都地铁5号线一、二期工程列车编组6A改8A合理性进行分析,结论为:(1)在规... 规划设计过程中,城市总体规划、线网规划、预测客流发生变化,综合考虑城市规划、线网规划、线网客流、运营现状、运能适应性、投资影响及车站功能等多种因素,对成都地铁5号线一、二期工程列车编组6A改8A合理性进行分析,结论为:(1)在规划设计阶段,当城市总体规划、线网规划、预测客流发生变化时,应重新对列车编组方案进行计算研究;(2)站立密度标准及列车编组方案应结合城市经济水平、线网规模、现状及预测客流情况、乘客舒适度要求等因素综合权衡后确定;(3)成都5号线列车编组6A改8A后,工程投资仅增加原可研批复的5.96%,而运输能力提高了33.3%,6A改8A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列车编组 系统运能 6A改8A 站立密度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兰高铁天水北山滑坡群地质选线研究与工程实例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喆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7-21,共5页
甘肃省天水市地处西秦岭北麓向陇西黄土梁峁过渡的低山丘陵区,区内黄土滑坡分布广、发育密集、危害程度高,尤其是耤河北岸的天水北山滑坡群,严重制约宝兰高速铁路线路方案的选择。平面外绕天水市区及北山滑坡群会使得线路加长和投资增大... 甘肃省天水市地处西秦岭北麓向陇西黄土梁峁过渡的低山丘陵区,区内黄土滑坡分布广、发育密集、危害程度高,尤其是耤河北岸的天水北山滑坡群,严重制约宝兰高速铁路线路方案的选择。平面外绕天水市区及北山滑坡群会使得线路加长和投资增大,而采用隧道内设Ⅴ形纵坡下穿耤河宽谷区及北山黄土滑坡群,既绕避了滑坡群又解决了外绕方案投资大的问题,一举两得。勘察设计中通过分层抽水试验确定了隧道埋深,优化隧道凹坡段最低点的位置及高程;通过滑坡推力检算确定隧道拱顶基岩安全厚度,确保隧道施工及运营安全;同时设计中还采用双层全包防水措施,避免了水土流失造成的地面沉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兰高铁 地质选线 黄土梁峁 滑坡群 耤河宽谷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