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低渗火山岩储层压裂液伤害实验及机理研究
1
作者 李园哲 田雨 +3 位作者 郑皓轩 杨林 安锋涛 师永民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67-2271,共5页
胍胶与聚合物压裂液体系对超低渗火山岩储层具有不同的伤害特征,胍胶压裂液破胶后残渣含量高,易堵塞填砂裂缝,降低裂缝导流能力。聚合物压裂液具有破胶彻底、残渣含量小等特征。通过X射线衍射、BET技术对取自4045~4669 m的查干花地区某... 胍胶与聚合物压裂液体系对超低渗火山岩储层具有不同的伤害特征,胍胶压裂液破胶后残渣含量高,易堵塞填砂裂缝,降低裂缝导流能力。聚合物压裂液具有破胶彻底、残渣含量小等特征。通过X射线衍射、BET技术对取自4045~4669 m的查干花地区某井区5组火山岩样品的矿物组成和比表面积进行表征。通过岩心吸附实验定量评价了压裂液对储层岩心的伤害。测试伤害前后的Zeta电位、接触角、红外光谱和SEM等实验分析压裂液对储层的伤害机理。结果表明,两种压裂液在岩心粉末表面只发生了物理吸附,胍胶吸附量比聚合物高33.6%;胍胶与岩心粉末接触引起Zeta电位绝对值变小,体系失稳易在岩心表面吸附滞留;疏水性增加导致接触角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ETA电位 接触角 储层伤害 低渗透火山岩 压裂液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增强型清洁压裂液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晓武 李小斌 +2 位作者 鄢长灏 刘笑春 王晨 《石油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77,共8页
以芥酸酰胺丙基二甲胺和H_(2)O_(2)为原料制备了长碳链氧化胺表面活性剂(EDAAO),并以EDAAO为主剂构建压裂液体系,向体系中引入纳米SiO_(2)颗粒,制得纳米SiO_(2)增强型清洁压裂液,通过室内实验考察了该压裂液的流变性能、携砂性能及破胶... 以芥酸酰胺丙基二甲胺和H_(2)O_(2)为原料制备了长碳链氧化胺表面活性剂(EDAAO),并以EDAAO为主剂构建压裂液体系,向体系中引入纳米SiO_(2)颗粒,制得纳米SiO_(2)增强型清洁压裂液,通过室内实验考察了该压裂液的流变性能、携砂性能及破胶性能等关键指标。实验结果表明,纳米SiO_(2)增强型清洁压裂液的最优配方为:2.5%(w)EDAAO+0.8%(w)水杨酸钠+3.0%(w)KCl+0.1%(w)纳米SiO_(2),SiO_(2)粒径为10 nm;该压裂液的耐温温度最高可达120℃,相较于普通压裂液提升了20%;在90℃、剪切速率170 s^(-1)的条件下持续剪切1.5 h,纳米SiO_(2)增强型清洁压裂液的黏度能够稳定维持在85 mPa·s以上,较不含纳米颗粒的压裂液黏度高2.43倍;采用煤油作为破胶剂,当煤油用量超过2.0%(w)时,纳米SiO_(2)增强型清洁压裂液可在60 min内实现破胶,黏度降至5 mPa·s以下;该压裂液的破胶液具有低伤害特性,与地层水具有良好的配伍性,满足清洁压裂液的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改性 清洁压裂液 黏弹性 氧化胺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钐-聚乙二醇高分子转光剂的合成及其荧光性能
3
作者 郝丽芬 李梅 +5 位作者 吴泽昆 赵泽青 姚孟军 张光华 韩晓丽 李俊国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2,共6页
以三聚氯氰交联月桂醇、8-羟基喹啉和聚乙二醇制备高分子配体CHA(PEG),再与稀土Sm 3+中心离子配位合成了一种新型高分子转光剂Sm[CHA(PEG)].采用FTIR、XPS、XRD、荧光光谱、UV和TGA等测试方法分析了Sm[CHA(PEG)]的化学结构、荧光性能以... 以三聚氯氰交联月桂醇、8-羟基喹啉和聚乙二醇制备高分子配体CHA(PEG),再与稀土Sm 3+中心离子配位合成了一种新型高分子转光剂Sm[CHA(PEG)].采用FTIR、XPS、XRD、荧光光谱、UV和TGA等测试方法分析了Sm[CHA(PEG)]的化学结构、荧光性能以及热稳定性等.结果表明,Sm[CHA(PEG)]在320~400 nm具有紫外宽吸收带,而荧光激发峰的最佳峰位在362 nm处,二者具有良好的吻合性;荧光发射峰在566 nm、614 nm和645 nm均出现了Sm 3+的特征发射峰,其中在645 nm处强度最大,与植物在红光区光合作用的吸收光谱具有较佳的匹配性.热失重曲线显示该转光剂的分解温度为281℃,热稳定性良好.本文合成的Sm[CHA(PEG)]具有优良的光学和热学性能,在农膜领域极具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钐 聚乙二醇 高分子配体 荧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D封装用高折光有机硅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孙文琪 安秋凤 +1 位作者 焦岚姣 王召帅 《涂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43,共6页
通过水解缩聚法,以二苯基二甲氧基硅氧烷(DMDPS)、甲基苯基二甲氧基硅烷(MPDMS)、1,3,5,7-四甲基环四硅氧烷(D_(4)^(H))、四甲基二硅氧烷(D2H)、1,3,5,7-四甲基-1,3,5,7-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D4^(Vi))和二乙烯基四甲基二硅氧烷(D2^(Vi))... 通过水解缩聚法,以二苯基二甲氧基硅氧烷(DMDPS)、甲基苯基二甲氧基硅烷(MPDMS)、1,3,5,7-四甲基环四硅氧烷(D_(4)^(H))、四甲基二硅氧烷(D2H)、1,3,5,7-四甲基-1,3,5,7-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D4^(Vi))和二乙烯基四甲基二硅氧烷(D2^(Vi))为原料,制备了含氢苯基硅树脂(HPS)和乙烯基苯基硅树脂(VPS)。将二者进行复配,并经高温固化后得到封装材料VHPMS。探讨不同复配比例对封装材料透光性、热稳定性、拉伸强度、耐老化性和疏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含氢苯基硅树脂与乙烯基苯基硅树脂的质量比为3∶5时,制得的VHPMS整体性能最优。其在可见光范围的透光率大于98%,折光指数可达1.5436,邵A硬度为84且疏水角为121°,热稳定好,黏附性强,经红墨水渗透实验和耐老化测试前后基本无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封装 含氢苯基硅树脂 水解缩合 硅氢加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酰氧基/全氟聚醚基共改性氟硅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吴燕燕 安秋凤 +1 位作者 焦岚姣 卢攀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4-99,共6页
以全氟聚醚硅烷、氟烃基硅烷、氨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苯基硅烷等为原料,经水解共缩聚,制备得到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与全氟聚醚共改性的光固化氟硅树脂(PFSi)。通过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等表征方法... 以全氟聚醚硅烷、氟烃基硅烷、氨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苯基硅烷等为原料,经水解共缩聚,制备得到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与全氟聚醚共改性的光固化氟硅树脂(PFSi)。通过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等表征方法对其进行测试,并对涂层整体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氟组分质量含量为20%时所制树脂所构筑的光固化涂层UVPFSi表面疏水效果较好,水接触角可达到118°,透光率达到90.83%,涂层经5%硫酸浸泡及耐盐雾测试后表面完好,整体表现出优异的耐化学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硅树脂 光固化涂层 全氟聚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疏水缔合压裂液稠化剂HLCW的合成与性能评价
6
作者 杨林 田雨 +3 位作者 郑皓轩 李园哲 张进 师永民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5-102,共8页
目的针对目前页岩油开发中单一功能压裂液体系存在的不足,开发一种多功能性新型稠化剂。方法以丙烯酰胺、N-苄基-N-甲基丙烯酰氧基-N,N-二甲氨基氯化铵(MTC)、聚(乙二醇)二十二烷基醚甲基丙烯酸酯(BEM)为原料,以2,2-偶氮二异丁基脒二盐... 目的针对目前页岩油开发中单一功能压裂液体系存在的不足,开发一种多功能性新型稠化剂。方法以丙烯酰胺、N-苄基-N-甲基丙烯酰氧基-N,N-二甲氨基氯化铵(MTC)、聚(乙二醇)二十二烷基醚甲基丙烯酸酯(BEM)为原料,以2,2-偶氮二异丁基脒二盐酸盐(V50)聚合物为引发剂,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疏水缔合型稠化剂(HLCW)。对产物进行红外、核磁结构表征,以及表观黏度、耐温耐剪切、防膨、减阻、抗盐、悬砂与破胶性能评价。结果该稠化剂的临界缔合质量分数为0.5%,此条件下的表观黏度为181.50 mPa·s。在120℃下,以固定剪切速率170 s^(-1)剪切1.5 h,质量分数为0.5%的稠化剂HLCW水溶液最终表观黏度为78.96 mPa·s。常温下,清水配制质量分数为0.0125%稠化剂HLCW水溶液的减阻率为73.96%。当质量分数超过0.3%时,HLCW水溶液的防膨率高达80%。破胶后,破胶液澄清透明,残渣含量远低于行业标准。结论HLCW具有良好的增稠效果,并具有抗高温、耐剪切、耐盐性能,低含量溶液可用作减阻剂,高含量溶液可用作增稠剂。有较好的防膨效果,与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10~4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相比,稠化剂HLCW表现出优异的悬砂性能,具备一定的油田工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缔合 稠化剂 抗剪切 减阻 防膨 悬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对稠化酸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梁钰茸 王磊 +4 位作者 王蕊 李玉龙 赖小娟 李朋 牛雅妮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95-902,共8页
以15-溴-1-十五醇、二甲胺水溶液、环氧氯丙烷和3-氯-2-羟基丙磺酸钠为原料,通过季铵化反应和开环反应制备了甜菜碱表面活性剂(TAC),采用FTIR、^(1)HNMR、^(13)CNMR、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将TAC添加至稠化酸(SY)中制备了SY-x-TAC(x为... 以15-溴-1-十五醇、二甲胺水溶液、环氧氯丙烷和3-氯-2-羟基丙磺酸钠为原料,通过季铵化反应和开环反应制备了甜菜碱表面活性剂(TAC),采用FTIR、^(1)HNMR、^(13)CNMR、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将TAC添加至稠化酸(SY)中制备了SY-x-TAC(x为TAC添加量,以SY质量的计,取值为0.2%~1.0%,下同)。通过表面张力仪、电导率仪、黏度计、流变仪、SEM对其进行了测试,考察了TAC添加量对SY-x-TAC耐温性和抗剪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98.15 K下,TAC最低临界胶束浓度(CMC)为0.116 mmol/L。SY-0.4%-TAC的耐温、耐剪切性能显著提高,升温至180℃时其溶液表观黏度和继续剪切1 h后溶液的最终表观黏度分别为80.85和75.48 mPa·s,比SY(48.01和42.52 mPa·s)分别提高了68.40%和77.52%。在应力扫描范围内,SY-0.4%-TAC和SY-0.6%-TAC存在明显的线性黏弹区,表现为弹性体,体系空间结构为更紧密的网状结构。SY的疏水基团与TAC的疏水尾端相互作用,形成混合胶束。疏水基团被包裹在胶束内部,TAC的亲水基团代替SY的亲水链,实现分子间缔合,表现出良好的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碱表面活性剂 稠化酸 疏水缔合 耐高温 耐剪切 油田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叔胺和季胺均聚物抑制蒙脱石水化膨胀机理
8
作者 谢璇 易永根 +4 位作者 韩创辉 董传宾 黄昕茹 王晨 张康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4-30,共7页
为了系统研究叔胺和季胺均聚物抑制蒙脱石水化膨胀机理,以DMAPAA(二甲氨基丙基丙烯酰胺)和DMAPAA-Q[(3-丙烯酰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单体,分别合成PolyDMAPAA(叔胺阳离子均聚物)和PolyDMAPAA-Q(季胺阳离子均聚物),将2种均聚物用于蒙脱... 为了系统研究叔胺和季胺均聚物抑制蒙脱石水化膨胀机理,以DMAPAA(二甲氨基丙基丙烯酰胺)和DMAPAA-Q[(3-丙烯酰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单体,分别合成PolyDMAPAA(叔胺阳离子均聚物)和PolyDMAPAA-Q(季胺阳离子均聚物),将2种均聚物用于蒙脱石水化膨胀抑制剂。分析叔胺和季胺均聚物的防膨性能、耐温耐盐性能和耐水洗性能。采用MD(分子动力学)方法揭示均聚物与蒙脱石分子间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季胺均聚物抑制蒙脱石水化膨胀的效果优于叔胺均聚物,当均聚物的质量分数为1%时,PolyDMAPAA的防膨率为82%,而PolyDMAPAA-Q的防膨率可达到88.5%。MD结果表明:在模拟系统中,相比于PolyDMAPAA,PolyDMAPAA-Q更接近蒙脱石表面,且PolyDMAPAA-Q的扩散系数明显大于PolyDMAPAA,进一步证明季胺均聚物可以更有效地抑制蒙脱石水化膨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叔胺均聚物 季胺均聚物 抑制蒙脱石水化膨胀 分子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型聚乙烯醇纸张表面施胶剂的制备及其应用
9
作者 费贵强 李实 +2 位作者 肖文娟 杨晨榕 解攀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为了改善聚乙烯醇、淀粉作为纸张表面施胶剂的应用性能,选用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和硼砂(STB)为交联剂,交联改性淀粉(PS)和聚乙烯醇(PVA1799),制备出不同交联程度的纸张表面施胶剂(CPSn-PVA).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 为了改善聚乙烯醇、淀粉作为纸张表面施胶剂的应用性能,选用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和硼砂(STB)为交联剂,交联改性淀粉(PS)和聚乙烯醇(PVA1799),制备出不同交联程度的纸张表面施胶剂(CPSn-PVA).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及稳定性测试对纸张表面施胶剂的性能进行了表征,探讨了KH560和STB的添加比例对纸张施胶剂的性能以及施胶后纸张物理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STB添加量为0.1 g、KH560添加量为3 g时,纸张施胶剂膜拉伸强度可达25.6 MPa、断裂伸长率为326%.同时,与原纸相比,多重交联型纸张表面施胶剂表现出良好的应用性能,施胶后的纸张耐折次数、撕裂指数、接触角分别提升了6700%、65.04%、8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施胶剂 改性淀粉 聚乙烯醇 硅烷偶联剂 稳定性 耐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酸基多功能油井解堵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10
作者 易永根 杨海恩 +4 位作者 刘环宇 魏亚军 路瑶 王晨 张康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3-139,共7页
为了去除油田油井中的有机-无机复合堵塞物,本文首先利用壳寡糖与长链不饱和酸(油酸和亚油酸)进行酰胺反应,再以亚硫酸氢钠将其磺化,最后经酸化制备了磺酸基多功能油井解堵剂(OAD和LAD).采用红外光谱对解堵剂进行了结构表征,研究了解堵... 为了去除油田油井中的有机-无机复合堵塞物,本文首先利用壳寡糖与长链不饱和酸(油酸和亚油酸)进行酰胺反应,再以亚硫酸氢钠将其磺化,最后经酸化制备了磺酸基多功能油井解堵剂(OAD和LAD).采用红外光谱对解堵剂进行了结构表征,研究了解堵剂的溶垢性能、耐温性能和降粘性能,利用扫描电镜观测了解堵剂作用前后堵塞物的微观形貌,同时研究了该解堵剂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OAD解堵剂对含有较多稠油有机大分子的堵塞物具有较好的溶解效率,而LAD解堵剂对含有较多无机物的堵塞物溶解较好.当解堵剂的浓度为5%,反应时间为60 min时,OAD解堵剂对P-1和P-2堵塞物的溶垢率分别为92.59%和70.58%,LAD解堵剂对P-1和P-2堵塞物的溶垢率分别为84.16%和90.08%.两种解堵剂均具有较好的耐温性能,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解堵剂的溶垢率呈现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但降幅在5%以内.当OAD和LAD解堵剂用量为2%时,对原油的降粘率分别达88.53%和88.02%.从微观形貌可以看出,当堵塞物被解堵剂溶蚀后,结构被破坏并且尺寸变小,解堵剂主要通过降低堵塞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使得其与油井内壁失去黏着性而达到解堵效果.本研究可为降低油井压力,提高油井产能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井堵塞 磺酸基 多功能解堵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敏感高分子表面活性剂聚酯丙烯酰胺的制备及性能
11
作者 杜佳妮 张策 +4 位作者 刘银萍 陈玮琦 刘瑞珺 侯飞帆 张光华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2,共5页
以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DEAEMA)和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为原料,合成一种对CO_(2)敏感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聚(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和N-异丙基丙烯酰胺)[P(DEAEMA-NIPAM)],并制备P(DEAEMA-NIPAM)/液体石蜡乳液。通过红外、核磁、... 以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DEAEMA)和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为原料,合成一种对CO_(2)敏感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聚(甲基丙烯酸二乙氨基乙酯和N-异丙基丙烯酰胺)[P(DEAEMA-NIPAM)],并制备P(DEAEMA-NIPAM)/液体石蜡乳液。通过红外、核磁、GPC对聚合物结构及分子量进行表征;采用电导率仪探究其合成溶液的CO_(2)响应性能,采用表面张力仪和流变仪分别探究在通入CO_(2)下P(DEAEMA-NIPAM)与反离子复配的表面张力和黏度,并探究制得乳液的乳化性能和CO_(2)开关性能。结果表明,当DEAEMA/NIPAM投料摩尔比为4∶1时产物最佳;合成的表面活性剂溶液对CO_(2)具有良好的响应性,其与反离子复配后能显著降低溶液表面张力,并大幅度提高体系的溶液黏度;P(DEAEMA-NIPAM)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可与液体石蜡油形成水包油型乳液,乳液的稳定性良好,且乳液对CO_(2)多次可逆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响应性能 聚合物 乳化性能 开关型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阳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渗吸驱油性能
12
作者 田雨 安锋涛 +3 位作者 郑皓轩 吴澳回 陈俊耀 师永民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7-132,148,共7页
以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环氧氯丙烷为原料,通过季铵化和开环两步反应,合成了一种提高低孔低渗储层渗吸驱油效率的阳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SA-12.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核磁共振氢谱仪对表面活性剂NSA-12的分子结构进行... 以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环氧氯丙烷为原料,通过季铵化和开环两步反应,合成了一种提高低孔低渗储层渗吸驱油效率的阳非离子表面活性剂NSA-12.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核磁共振氢谱仪对表面活性剂NSA-12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测定其界面张力、润湿性、临界胶束浓度、渗吸高度等性能.实验结果表明,NSA-12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为3.31×10^(-4) mol·L^(-1),γ_(cmc)为29.28 mN·m^(-1),质量分数为0.2%时油水界面张力为0.43 mN·m^(-1),表界面活性优异;天然岩心接触角可降低至34.7°,毛细管自发渗吸高度为22 mm,渗吸效率为37.3%,水驱后可继续提高采收率18.5%,有效提高了低渗透储层渗吸驱油效率,满足了油田现场生产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非离子 表面活性剂 自发渗吸 临界胶束浓度 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涂料用苯丙乳液的制备、复配及性能
13
作者 陈阳芳 白阳 +2 位作者 段仪豪 高腾腾 费贵强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8-677,共10页
以硬单体苯乙烯、软单体丙烯酸丁酯和丙烯酸异辛酯、功能单体丙烯酸为原料,通过调整硬软单体质量比值(记为h/s)、乳化剂(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用量和合成工艺制备了一系列不同h/s、不同粒径的苯丙乳液,考察了h/s和不同粒径比对复配... 以硬单体苯乙烯、软单体丙烯酸丁酯和丙烯酸异辛酯、功能单体丙烯酸为原料,通过调整硬软单体质量比值(记为h/s)、乳化剂(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用量和合成工艺制备了一系列不同h/s、不同粒径的苯丙乳液,考察了h/s和不同粒径比对复配乳液、乳液胶膜和涂膜性能的影响,并构建了不同粒径比复配乳液模型。采用FTIR、AFM、SEM、TGA、DSC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对样品的黏度、稳定性、粒径、吸水率、水接触角及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硬相占比(即硬相苯丙乳液质量占复配苯丙乳液总质量的百分数,下同)均为50%的苯丙乳液与复配乳液的特性存在明显差异,复配乳液平均粒径更小(91 nm),体系更稳定,乳液胶膜吸水率更低;复配乳液中,当硬相占比从30%增至60%时,乳液胶膜的吸水率从3.95%降至2.65%,水接触角从75.45°升至104.15°,拉伸强度随着硬相占比的增加而增加,但当硬相占比>60%时,乳液胶膜变脆,硬相占比50%的复配乳液胶膜的耐水性和机械性能更好,复配乳液的粒径比越大,其在室温下越难成膜。将复配乳液应用于水性涂料中,当硬相占比为30%时,粒径比基本相同的涂膜的光泽度最高,达到81.4°,粒径比较小的涂膜抗冲击性最高,为100 cm,硬相占比从30%增至50%时,不同粒径比的涂膜铅笔硬度均有所提升,其中,粒径基本相同的涂膜铅笔硬度从B增至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丙乳液 乳液复配 硬相占比 粒径比 机械性能 丙烯酸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柔性链段自乳化环氧树脂固化剂的分子构建及涂层性能
14
作者 费贵强 高腾腾 +3 位作者 陈光娣 陈阳芳 王丹丹 白阳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4-232,共9页
将双酚A型环氧树脂(E51)改性三乙烯四胺(TETA),同时引入含(不含)“树枝”状长碳链柔性链段的二聚酸(DA)及端环氧的聚醚链段柔性链段DEG501,经开环加成反应,制备了双(单)柔性链段固化剂〔DTED(TED)〕。采用TED、DTED分别对E51进行固化,... 将双酚A型环氧树脂(E51)改性三乙烯四胺(TETA),同时引入含(不含)“树枝”状长碳链柔性链段的二聚酸(DA)及端环氧的聚醚链段柔性链段DEG501,经开环加成反应,制备了双(单)柔性链段固化剂〔DTED(TED)〕。采用TED、DTED分别对E51进行固化,制备了单、双柔性链段环氧树脂(E51-TED、E51-DTED)。采用FTIR、1HNMR、GPC对样品进行了表征。考察了DA添加量对制备的E51-DTED形貌、热性能、力学性能、亲水性、耐盐雾性能、溶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DA添加量8.4 g、TETA 29.2 g、E5133.3 g、DEG50112.8 g制备的DTED固化E51得到的E51-DTED 1#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可达到123℃,质量损失10%的温度达到365℃,远大于E51-TED的72和342℃;随着DA添加量的增加,制备的E51-DTED抗压强度增强,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减小,断裂压缩率先减小后增加,但均低于E51-TED的力学性能;随着DA添加量的增加,制备的E51-DTED耐水性增强,耐无水乙醇性减弱,疏水性和耐盐雾性能先增强后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聚酸 端环氧的聚醚链段柔性链段 双柔性链段 固化剂 环氧树脂 建筑用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固化粉末涂料用聚酯树脂的制备及性能
15
作者 殷悦 白阳 +3 位作者 高腾腾 段仪豪 于鑫波 费贵强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09-917,共9页
新戊二醇(NPG)、对苯二甲酸(PTA)和不同结构二元醇经熔融酯化脱水,再使用柔性单体正十二烷二酸(DDDA)进行封端,通过真空缩聚等工艺合成了聚酯树脂(PE),并用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TGIC)对PE进行固化,制备了低温固化粉末涂料(CPE)。后经... 新戊二醇(NPG)、对苯二甲酸(PTA)和不同结构二元醇经熔融酯化脱水,再使用柔性单体正十二烷二酸(DDDA)进行封端,通过真空缩聚等工艺合成了聚酯树脂(PE),并用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TGIC)对PE进行固化,制备了低温固化粉末涂料(CPE)。后经喷涂在马口铁上,经160℃烘烤10 min制备了涂层(TPE)。通过FTIR、^(1)HNMR、XRD、SEM表征以及TGA、DSC、贮存稳定性、水触角、盐雾腐蚀性等测试,考察了不同结构的二元醇对PE、CPE及TPE的耐热稳定性、耐水性、抗起霜性和耐盐雾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饱和六元环结构的1,4-环己烷二甲醇(CHDM)合成的聚酯树脂PE-5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可达56.65℃,质量损失5%时的温度达到401.06℃;其制备的粉末涂料CPE-5在40℃贮存24 h后松散不结团,贮存稳定性优异;涂层TPE-5微观结构致密,具有较好的疏水性,水接触角可达109.35°,保光率高达92.63%,耐盐雾腐蚀500 h无明显起泡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树脂 粉末涂料 低温固化 贮存稳定性 抗起霜 建筑用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光油用软硬硅丙复合乳液的制备及耐高温性能
16
作者 郑熙熙 费贵强 +3 位作者 段仪豪 郑咏佳 王志东 白阳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9-448,共10页
以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分别为软、硬单体,通过调整BA和MMA比例制备了具有不同玻璃化转变温度(T_(g))的低T_(g)、高T_(g)丙烯酸酯乳液,以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为交联单体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制备了低T_... 以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分别为软、硬单体,通过调整BA和MMA比例制备了具有不同玻璃化转变温度(T_(g))的低T_(g)、高T_(g)丙烯酸酯乳液,以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为交联单体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制备了低T_(g)、高T_(g)硅丙乳液,进一步采用软、硬乳液复配的方式制备了复配乳液,最后将低T_(g)、高T_(g)硅丙乳液和复配乳液作为水性光油连结料制备了水性光油。采用SEM、TGA、DSC、拉伸实验等考察了KH570含量(以混合单体质量为基准,下同)对软、硬硅丙乳液及水性光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KH570含量为3%制备的低T_(g)硅丙乳液(dSiPA-3)的平均粒径为116.5 nm,最低成膜温度(MFT)为16.6℃,乳胶膜的水接触角为68.6°,T_(g)为14.25℃,水性光油耐水次数高达50次,涂层附着力为0级,耐高温抗黏连可达到150℃;dSiPA-3与高T_(g)硅丙乳液(gSiPA-3)以质量比0.8∶1复配时,复配乳液的MFT为33.8℃,乳胶膜的T_(g)为14.19和63.54℃,水接触角为77.9°,水性光油耐摩擦500次,耐水50次,耐高温抗黏连温度可达到210℃,涂层附着力0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乳液 硅烷偶联剂 改性 乳液复配 水性光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膨胀石墨-改性稻草纤维@PBAT发泡珠粒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17
作者 何寅坤 邵亮 +3 位作者 刘美玲 姬占有 马建中 王文琪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3-111,134,共10页
稻草纤维(RSF)经磷酸和三聚氰胺改性得到了改性稻草纤维(MPRSF),其与可膨胀石墨(EG)进行球磨制备了界面焊料(EG-MPRSF)。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_(2))和微波烧结成型技术制备了EG-MPRSF@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发泡珠粒复... 稻草纤维(RSF)经磷酸和三聚氰胺改性得到了改性稻草纤维(MPRSF),其与可膨胀石墨(EG)进行球磨制备了界面焊料(EG-MPRSF)。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_(2))和微波烧结成型技术制备了EG-MPRSF@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发泡珠粒复合材料。采用FTIR、XPS、SEM、EDS、TGA对样品进行了表征,通过硬度、回弹性和压缩强度测试、极限氧指数测试、垂直燃烧等级测试和锥形量热仪测试,考察了EG-MPRSF含量(以PBAT发泡珠粒质量计,下同)对EG-MPRSF@PBAT发泡珠粒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EG-MPRSF@PBAT发泡珠粒复合材料烧结后能保留PBAT发泡珠粒原有的泡孔结构,其硬度、回弹性和压缩强度均有较大的提升,且具有阻燃性能。当EG-MPRSF含量为0.20%时,制备的EG-MPRSF@PBAT发泡珠粒复合材料压缩强度、回弹性和硬度分别比PBAT发泡珠粒提升77.8%、16.7%和45.2%,烟气生成速率和总烟释放量分别下降14.9%和24.8%,热释放总量降低1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超临界二氧化碳 稻草纤维 微波烧结 发泡材料 阻燃性能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响应型聚丙烯酰胺水包水乳液的制备及其性能
18
作者 费贵强 郑朗 +1 位作者 陈海建 纪东杭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0-109,共10页
虽然传统的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HAPAM)在聚合物驱油方面取得了诸多进展,但它仍然存在一些缺点,如溶解慢、环境污染和注入困难,这些缺点限制了HAPAM的进一步应用.因此,本文通过分子设计原理,采用水分散聚合法制备了一种环境友好的聚丙烯... 虽然传统的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HAPAM)在聚合物驱油方面取得了诸多进展,但它仍然存在一些缺点,如溶解慢、环境污染和注入困难,这些缺点限制了HAPAM的进一步应用.因此,本文通过分子设计原理,采用水分散聚合法制备了一种环境友好的聚丙烯酰胺水包水乳液(TR-PAM),它具有快速溶解和良好的耐温及耐盐性能.此外,TR-PAM还具有温度响应特性.对TR-PAM乳液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然后研究了不同DMAAC-18含量和不同温度下TR-PAM溶液的性质和作用机理.结果显示,TR-PAM可以在300 s内完全溶解,在65℃时具有最佳的增稠效果.耐盐测试表明,在100 000 mg/L的NaCl溶液和50 000 mg/L的CaCl_(2)溶液中,TR-PAM的粘度保持率分别可达48.5%和56.2%.1 wt%的TR-PAM溶液和TR-PAM CaCl_(2)溶液在90℃和170s^(-1)的条件下剪切1小时后,其表观粘度分别可达179 mPa·s和110 mPa·s,显示出良好的流变性能.其储能模量G′大于损耗模量G″表现出良好的粘弹性.此外,TR-PAM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可在室温下储存超过6个月.基于上述性能,TR-PAM在中高温油藏的提高油气采收率(EOR)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包水乳液 温度响应 疏水缔合 聚丙烯酰胺 聚合物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喹啉型双子季铵盐缓蚀剂的实验及理论分析 被引量:15
19
作者 董秋辰 张光华 +1 位作者 张万斌 刘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195-2204,共10页
以喹啉为母体、1,4-对二氯苄和顺-1,4-二氯-2-丁烯为联结基,制备了2种具有疏水结构的水溶性双喹啉季铵盐(BQA-1和BQA-2).通过失重实验、电化学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量子化学计算等手段研究了BQA-1和BQA-2对1 mol/L盐酸中Q235钢... 以喹啉为母体、1,4-对二氯苄和顺-1,4-二氯-2-丁烯为联结基,制备了2种具有疏水结构的水溶性双喹啉季铵盐(BQA-1和BQA-2).通过失重实验、电化学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量子化学计算等手段研究了BQA-1和BQA-2对1 mol/L盐酸中Q235钢的缓蚀性能,并讨论了其在Q235钢表面的吸附机理.失重结果显示,BQA-1和BQA-2对盐酸中的钢片均具有良好的缓蚀效果,30℃下,当浓度为0. 5 g/L时,BQA-1和BQA-2的缓蚀率均超过94. 59%;升温导致BQA-2的脱附速率比BQA-1更快.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BQA-1和BQA-2是以抑制阴极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分析热力学参数可知,BQA-1和BQA-2在钢表面的吸附为自发、放热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式,且以化学吸附为主.量子化学计算结果表明,BQA-1和BQA-2的吸附活性集中在喹啉环及杂原子上,且BQA-1和BQA-2分子得电子与Fe作用的能力要强于供电子与Fe作用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蚀剂 喹啉 吸附 量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纳米杂化长链烷基/氨基共改性倍半硅氧烷防水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小燕 安秋凤 +1 位作者 焦岚姣 杨博文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6-102,共7页
随着欧盟环保要求对PFOA、PFOS、APEO等含氟化合物的严格限制,无氟防水剂成为织物整理剂的主流.基于此,本研究将端环氧聚二甲基硅氧烷(α,ω-ESO)与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KH-602)先氨解开环合成硅氧烷基封端的聚硅... 随着欧盟环保要求对PFOA、PFOS、APEO等含氟化合物的严格限制,无氟防水剂成为织物整理剂的主流.基于此,本研究将端环氧聚二甲基硅氧烷(α,ω-ESO)与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KH-602)先氨解开环合成硅氧烷基封端的聚硅氧烷反应性中间体(AESO),再将其与正硅酸乙酯(TEOS)及辛基三乙氧基硅烷(OTES)进行水解缩聚,合成了一种新型纳米杂化长链烷基/氨基共改性倍半硅氧烷树脂,并以其制备得到防水剂RAPS@SiO_(2).以棉织物布样作为应用对象,用FT-IR、XRD、SEM、接触角测量仪等仪器对其进行表征测试.结果表明:与空白织物相比,采用3%浓度RAPS@SiO_(2)防水剂经一浸一轧工艺处理后的棉织物在保持原有光泽的同时,在防水性、柔软度等方面有明显提升,水接触角WCA=151.7°,滚动角SA=9.2°,静态吸水时间达到195 min,并且改性织物经过5次循环水洗、100次磨损后,仍然具有良好的疏水性能.无氟防水剂RAPS@SiO_(2)的开发为制备环境友好型超疏水织物防水剂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氟 改性聚硅氧烷 超疏水 防水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