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省设施农业及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1
作者 张涛 王达 +3 位作者 丁明 李传震 陈阳达 孙先鹏 《现代农机》 2022年第6期5-8,共4页
陕西省作为我国西部地区设施农业的主要地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至关重要,机械化作业技术、机具的不断完善能够有效缓解农村劳动力短缺,同时也能够降低人工投入,更加标准化、精细化地管理农田。通过调研,对陕西省设施农业的农业设施类型... 陕西省作为我国西部地区设施农业的主要地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至关重要,机械化作业技术、机具的不断完善能够有效缓解农村劳动力短缺,同时也能够降低人工投入,更加标准化、精细化地管理农田。通过调研,对陕西省设施农业的农业设施类型、设施农业耕种作物、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等进行分析,指出存在的机械化耕种收益低、设施农业建筑老化等问题,并提出推动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设施农业 机械化 发展现状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Borda法的番茄营养液滴灌频率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胡晓辉 朱轲钰 +2 位作者 张琪 赵玉红 马永博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407-415,共9页
为实现设施番茄准确有效施肥管理,以改良金棚8号番茄为试验材料,常规基质栽培番茄营养液管理方式为对照(CK),将番茄结果时期与营养液滴灌频率2因子完全交互耦合,番茄结果期划分为结果前期(第3穗果坐果~第1穗果成熟)和结果后期(第1穗果成... 为实现设施番茄准确有效施肥管理,以改良金棚8号番茄为试验材料,常规基质栽培番茄营养液管理方式为对照(CK),将番茄结果时期与营养液滴灌频率2因子完全交互耦合,番茄结果期划分为结果前期(第3穗果坐果~第1穗果成熟)和结果后期(第1穗果成熟~第5穗果成熟),各结果期滴灌频率均设置1、3、5次/d共3个频率(供应营养液总量相同),共10个处理,研究不同耦合处理对番茄不同层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逼近理想解排序法、隶属函数分析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4种单一综合评价方法对番茄多层果实进行品质-产量单一算法综合评价,对通过事前一致性检验(Kendall-W)的单一综合评价结果进行模糊Borda组合评价,确定最优营养液滴灌频率方案。结果表明,耦合处理能显著增加番茄产量,不同层果实品质指标最优时,对应的耦合处理不同。4种单一综合评价方法的排序结果存在差异,Kendall-W一致性检验的协和系数为0.920,满足模糊Borda组合评价条件。主成分分析法与模糊Borda法的排序结果相关系数最高,为0.988。基于模糊Borda组合评价方法得出,结果前期1次/d、结果后期3次/d的滴灌频率可兼顾番茄获得较高产量和多层果实品质较优,为最优的营养液滴灌管理方案。本研究结果为设施番茄生产营养液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滴灌频率 品质 产量 模糊Borda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蓄放热空气源热泵系统应用效果及分析
3
作者 朱超 辛亚飞 +2 位作者 郑国梁 项颖峰 孙先鹏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85-292,共8页
为解决冬季日光温室内白天高温、夜间低温高湿的问题,将一套主动蓄放热空气源热泵系统应用于日光温室中,并对该系统开展连续运行试验。首先,从调温、调湿角度分析其环境调控效果;然后,通过性能系数COP评价不同阶段的系统性能;最后,结合... 为解决冬季日光温室内白天高温、夜间低温高湿的问题,将一套主动蓄放热空气源热泵系统应用于日光温室中,并对该系统开展连续运行试验。首先,从调温、调湿角度分析其环境调控效果;然后,通过性能系数COP评价不同阶段的系统性能;最后,结合蓄能水箱放热率、系统运行模式和能量利用率综合评价蓄能模块性能,为系统及蓄能模块提出优化建议。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对试验温室白天降温、夜间增温降湿效果显著。系统总性能系数为3.0~4.7;蓄能水箱能量利用率在90%以上,其工作可明显提高系统的性能系数;系统平均运行费用为0.096元/(m^(2)·d)。为日光温室的环境调控及主动蓄放热系统的优化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主动蓄放热 热泵 系统优化 环境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Borda组合评价法筛选适宜基质袋培的螺丝椒品种 被引量:1
4
作者 周道明 杨铭菲 +3 位作者 贾媛婕 王鹏举 朱轲钰 胡晓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3-126,共14页
【目的】筛选适合基质袋培的高产优质螺丝椒品种,为陕北地区无土栽培辣椒的发展提供依据。【方法】以20个螺丝椒品种(丝路新星、丝路之星、楼兰之星、特早一尺长、中农青螺王子、陇旋339、博收019、HP29017、HP29037、HP29047、HP29082... 【目的】筛选适合基质袋培的高产优质螺丝椒品种,为陕北地区无土栽培辣椒的发展提供依据。【方法】以20个螺丝椒品种(丝路新星、丝路之星、楼兰之星、特早一尺长、中农青螺王子、陇旋339、博收019、HP29017、HP29037、HP29047、HP29082、西域长龙、久保田螺椒王、金椒6号、金椒8号、金椒9号、金椒12号、博陇(37-94)、茎毛802和沃尔斯天萝)为试材,进行基质袋栽培,测定并比较分析各品种辣椒果实的单果质量、果皮厚度、果实长度、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还原糖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硝态氮含量和产量等10项指标,对各指标的相关性进行Pearson分析。同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TOPSIS分析法、隶属函数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各品种螺丝椒的产量和品质指标进行评价,经事前一致性检验(Kendall-W)后,采用模糊Borda评价法进行组合评价,以筛选出适合陕北地区基质袋培的螺丝椒品种。【结果】20个螺丝椒品种的单果质量为25.62~52.83 g,以陇旋339最大;果皮厚度为1.58~2.17 mm,以沃尔斯天萝最厚;果实长度为19.42~30.55 cm,以HP29082最长;维生素C含量为276.37~1058.09 mg/hg,以金椒8号最高;可溶性蛋白含量为0.97~1.61 mg/g,以金椒12号最高;游离氨基酸含量为393.78~969.69μg/g,以沃尔斯天萝最高;还原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分别为3.82%~6.65%及9.87%~13.91%,均以博收019最高;硝态氮含量在各品种间无显著性差异;产量为9625.98~84600.00 kg/hm^(2),以丝路新星最高。4种单一综合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存在差异,主成分分析法的评价结果与其他分析方法评价结果的相关性较弱,其余3种单一评价方法间评价结果的相关系数通过了Kendall-W协和系数事前检验,具有相容性,可进行组合评价。模糊Borda组合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通过了事后检验,具有可信性,其评价结果显示排名前5位的螺丝椒品种为丝路新星、HP29047、丝路之星、陇旋339和博收019。【结论】丝路新星、HP29047、丝路之星、陇旋339和博收019为适宜陕北地区基质栽培的螺丝椒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丝椒 辣椒品种筛选 模糊Borda组合评价法 基质袋培 陕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碳氮比及氮源对菇渣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白永娟 徐炜南 +1 位作者 常晓晓 胡晓辉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60-768,共9页
为探讨菇渣作为无土栽培基质的适宜发酵条件,通过设置不同C/N比(25∶1、30∶1和35∶1)和不同氮源(牛粪、鸡粪和尿素)试验组合,测定分析不同发酵阶段菇渣的发酵温度、积温、体积质量、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度、持水孔隙度、大小孔隙比、电... 为探讨菇渣作为无土栽培基质的适宜发酵条件,通过设置不同C/N比(25∶1、30∶1和35∶1)和不同氮源(牛粪、鸡粪和尿素)试验组合,测定分析不同发酵阶段菇渣的发酵温度、积温、体积质量、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度、持水孔隙度、大小孔隙比、电导率(electrical conductivity,EC)值及pH值。结果表明:除氮源对总孔隙度的变化无显著影响外,C/N比和氮源均显著影响其他指标。其中:C/N比为30∶1、氮源为牛粪+尿素和鸡粪+尿素的处理使堆体大于50℃的高温分别持续8、8和9d,即有利于发酵堆体保持较长时间的高温,缩短菇渣发酵腐熟的时间;C/N比为30∶1处理的菇渣体积质量、孔隙度从发酵第70天开始均趋于稳定,有利于菇渣的腐熟;氮源为牛粪+尿素和鸡粪+尿素处理的菇渣体积质量、持水孔隙度、pH值和EC值从发酵第70天开始趋于稳定。综上所述,在本试验条件下,菇渣宜采用初始C/N比为30∶1、氮源为鸡粪+尿素或者牛粪+尿素的组合进行发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菇渣 碳氮比 氮源 发酵 无土栽培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量品质及水肥利用率的袋培辣椒水肥耦合方案 被引量:31
6
作者 胡晓辉 高子星 +8 位作者 马永博 薛建康 谢志龙 李雪 张林阳 王君正 马雪强 屈锋 张佼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81-89,共9页
为探究水肥耦合对袋培辣椒产量、果实品质、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和肥料利用率(Fertilizer Use Efficiency,FUE)的影响,构建袋培辣椒水肥精准化管理模式,该研究以‘博陇(37-94)Bolon RZ F1’辣椒为对象,设3种灌溉水平... 为探究水肥耦合对袋培辣椒产量、果实品质、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和肥料利用率(Fertilizer Use Efficiency,FUE)的影响,构建袋培辣椒水肥精准化管理模式,该研究以‘博陇(37-94)Bolon RZ F1’辣椒为对象,设3种灌溉水平(基质相对含水量70%~75%(W1)、55%~60%(W2)和40%~45%(W3))、3个营养液浓度水平(设置150%(F1)、100%(F2)、80%(F3)标准山崎辣椒营养液浓度)和2个营养液供应量(正常供应、减量供应(每次辣椒采收前6 d营养液减量40%供应))三因素耦合,共18个处理,分析各因子及其耦合效应,建立综合评价辣椒产量、WUE、FUE及果实综合品质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并利用遗传算法多目标优化法对该模型进行寻优。结果表明:灌溉量和营养液浓度单因子及其耦合效应均对辣椒产量、WUE和FUE有显著性影响,产量、WUE和FUE均随灌溉量和营养液浓度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利用Topsis法对各处理的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营养液减量供应可在维持产量和WUE较高的基础上,显著提高辣椒果实综合品质和FUE;营养液减量供应下W2F2处理的辣椒产量、WUE和FUE最高,营养液减量供应下W2F1处理果实综合品质最好。遗传算法多目标优化法寻优表明营养液减量供应结合W2F2处理效果最佳。该试验条件下,高产优质的袋培辣椒水肥耦合方案为:通过灌溉将基质相对含水量控制在55%~60%,施用100%浓度的标准山崎辣椒营养液,且每次辣椒采收前6 d营养液减量40%供应。该模式下的辣椒产量达到87930.52 kg/hm^2,果实品质综合评价贴合度达到0.742,WUE和FUE分别达到41.14 kg/m^3和38.83%,此结果可为辣椒高产优质且水肥科学管理提供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施肥 产量 品质 辣椒 水分利用效率 肥料利用率 多目标优化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有机基质栽培薄皮甜瓜品种筛选 被引量:4
7
作者 孙涛 甘海玲 +2 位作者 周道明 黄文献 胡晓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8-136,共9页
【目的】筛选适宜在陕北地区进行有机基质栽培的优质高产薄皮甜瓜品种,为该地区的甜瓜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14个薄皮甜瓜品种(青农甜宝、玲珑黄、日本甜宝、青农翠宝、京玉352、凌甜绿冠、gk-03、ze-04、中原9016、金帝、冰糖... 【目的】筛选适宜在陕北地区进行有机基质栽培的优质高产薄皮甜瓜品种,为该地区的甜瓜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14个薄皮甜瓜品种(青农甜宝、玲珑黄、日本甜宝、青农翠宝、京玉352、凌甜绿冠、gk-03、ze-04、中原9016、金帝、冰糖王子、泽甜四号、吉创20B、绿博特)为试材,比较分析不同品种甜瓜果实的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可溶性总糖、有机酸、游离氨基酸、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糖酸比、果肉厚度、单果质量、果形指数、坐果数等12项指标,并对各指标的相关性进行Pearson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甜瓜品质指标,确定薄皮甜瓜品质性状的决定因子和指标;采用优劣解距离法(TOPSIS)对薄皮甜瓜产量、代表性品质指标进行综合评判,筛选适合陕北地区有机基质栽培的薄皮甜瓜品种。【结果】不同品种薄皮甜瓜营养品质指标均存在较大差异,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4个主成分,其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6.65%;薄皮甜瓜营养品质的主要决定因子为风味因子、抗氧化因子、食用因子和合成因子,对应的指标分别为固酸比,糖酸比,维生素C,果肉厚度和游离氨基酸含量。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得分排名前5的品种分别为中原9016(1.92)、吉创20B(1.28)、金帝(0.62)、泽甜四号(0.59)、日本甜宝(0.24);通过TOPSIS综合分析产量品质,筛选出排名前5的甜瓜品种分别为中原9016(0.77)、吉创20B(0.61)、金帝(0.47)、泽甜四号(0.41)和冰糖王子(0.36)。【结论】中原9016、吉创20B、金帝和泽甜四号薄皮甜瓜品种产量、品质综合性状较优,适宜在陕北地区进行有机基质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皮甜瓜 品种筛选 因子分析 TOPSIS综合评价 陕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基质栽培樱桃番茄品种的筛选 被引量:13
8
作者 赵玉红 孙涛 +3 位作者 朱柯钰 张琪 高子星 胡晓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3-82,共10页
【目的】筛选适合陕北地区基质栽培的高品质樱桃番茄品种,解决该地区适宜基质栽培的樱桃番茄品种缺乏的问题。【方法】以15个樱桃番茄品种为试材,测定各品种果实的横径、纵径、果形指数、硬度、单果质量、单株产量、糖酸比及可溶性固形... 【目的】筛选适合陕北地区基质栽培的高品质樱桃番茄品种,解决该地区适宜基质栽培的樱桃番茄品种缺乏的问题。【方法】以15个樱桃番茄品种为试材,测定各品种果实的横径、纵径、果形指数、硬度、单果质量、单株产量、糖酸比及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番茄红素、可溶性总糖含量等13项指标,比较各品种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并对各指标的相关性进行Pearson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模糊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法,对樱桃番茄各产量和品质指标进行评价,从中筛选出适合陕北地区基质栽培的樱桃番茄品种。【结果】不同樱桃番茄品种间各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变异系数为13.60%~54.1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可溶性总糖、还原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果实纵径、横径呈极显著负相关;维生素C含量与番茄红素、可滴定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可滴定酸含量与糖酸比、果实纵径、果形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单果质量与果实硬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酸比呈极显著负相关;单株产量与可滴定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4个主成分,其累积方差贡献率达83.408%,其中影响樱桃番茄综合品质的因子分别为质量因子(单果质量、单株产量)、果形因子(纵径、果形指数)、营养因子(维生素C和番茄红素含量)和口感因子(可滴定酸含量)。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排名前5的品种为黄金贝(0.662)、浙樱粉1号(0.526)、红玉(0.483)、粉贝贝(0.374)和粉佳人(0.334);运用模糊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法筛选出综合排名前5的品种为红玉(0.638)、粉佳人(0.587)、紫贝贝(0.551)、浙樱粉1号(0.539)和黄金贝(0.504)。主成分分析和模糊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结果基本一致。【结论】黄金贝、粉佳人、浙樱粉1号、红玉等4个樱桃番茄品种的综合品质优于其他品种,适于陕北地区基质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番茄 品种筛选 主成分分析 模糊隶属函数综合评价 设施园艺 陕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营养液供应频率对日光温室袋培辣椒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赵玉红 康珍 +3 位作者 孙涛 朱轲钰 张琪 胡晓辉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9-84,共6页
为了构建陕北地区日光温室袋培辣椒精准水肥管理模式,本试验以拉菲78-9为试材,采用基质袋培方式,以单株需水量为标准,设置每天供应1次、每2 d供应1次、每3 d供应1次、每3 d供应6次和每3 d供应4次5个营养液供应频率,研究不同营养液供应... 为了构建陕北地区日光温室袋培辣椒精准水肥管理模式,本试验以拉菲78-9为试材,采用基质袋培方式,以单株需水量为标准,设置每天供应1次、每2 d供应1次、每3 d供应1次、每3 d供应6次和每3 d供应4次5个营养液供应频率,研究不同营养液供应频率对日光温室越冬茬袋培辣椒产量、果实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每3 d供应6次营养液处理和每天供应1次营养液处理的辣椒产量较高,分别为10161.66、10062.98 kg·hm^(-2);每天供应1次营养液处理的果实还原糖、VC、游离氨基酸含量均高于其他处理,且该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亦最高(77.99 kg·m^(-3))。采用Topsis综合评价法对辣椒产量、果实品质、水分利用效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贴合度以每天供应1次营养液处理最高,达到0.858。综上,陕北地区日光温室越冬茬袋培辣椒,每天供应1次营养液的综合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辣椒 营养液供应频率 产量 品质 水分利用效率 TOPSI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供应量和基质袋摆放高度对黄瓜产量、品质和养分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屈锋 张佼 +2 位作者 朱玉尧 王嘉纯 胡晓辉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4-191,共8页
为探究基质供应量和基质袋摆放高度对黄瓜生长、产量、品质、养分累积和基质养分利用率的影响,以‘博耐526’黄瓜为试材,设置3种单株基质供应量(5、7和9 L)和2种基质袋摆放高度(地面和下沉20 cm摆放),共6个处理。结果表明,随着基质供应... 为探究基质供应量和基质袋摆放高度对黄瓜生长、产量、品质、养分累积和基质养分利用率的影响,以‘博耐526’黄瓜为试材,设置3种单株基质供应量(5、7和9 L)和2种基质袋摆放高度(地面和下沉20 cm摆放),共6个处理。结果表明,随着基质供应量的增加,黄瓜产量显著提高,品质明显改善,基质供应量9 L/株时,基质袋地面摆放和下沉20 cm摆放的黄瓜单株产量最高,分别为3 443.17和2 799.47 g/株。同时,随着基质供应量的增加黄瓜N、P、K累积量也呈现增加的趋势。在结果盛期,基质供应量为9 L/株地面栽培的处理黄瓜全株N、P、K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分别为2 406.88、530.06和3 629.71 mg/株,且P和K的利用率也最高,分别为56.59%和56.36%。仅考虑基质供应量,基质供应量为9 L/株处理的黄瓜果实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还原糖和游离氨基酸表现最优。通过综合评价方法对黄瓜生长、产量、品质和基质养分利用率分析表明,基质供应量为9 L/株且地面栽培的评分最高,该栽培方式能兼顾植株发育、产量和果实品质良好,可应用于黄瓜实际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供应量 基质袋摆放高度 黄瓜 产量 品质 养分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钼酸铵对‘千玉6号’甜瓜果实营养品质和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马雪强 高子星 +3 位作者 王君正 屈锋 张佼 胡晓辉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663-1673,共11页
钼是植物生长发育和营养品质形成所需的重要微量元素之一,为实现甜瓜优质生产,采用袋式基质栽培方式,灌溉营养液中四水合钼酸铵设置0、0.02和0.04 mg/L共3个梯度(分别记为M0、M1和M2),利用化学方法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钼是植物生长发育和营养品质形成所需的重要微量元素之一,为实现甜瓜优质生产,采用袋式基质栽培方式,灌溉营养液中四水合钼酸铵设置0、0.02和0.04 mg/L共3个梯度(分别记为M0、M1和M2),利用化学方法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成熟期果实营养品质和挥发性物质成分含量,以此探讨钼酸铵对‘千玉6号’薄皮甜瓜果实营养品质和挥发性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甜瓜果实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固形物、硝酸盐和还原糖含量均随钼酸铵施用浓度增加而先升后降,游离氨基酸含量与其相反,可滴定酸和抗坏血酸含量则与钼酸铵浓度呈正相关。钼酸铵用量对甜瓜果实芳香成分及含量影响明显,0.04 mg/L钼酸铵处理果实检出的28种香气成分总含量为447.89μg/kg,香气种类和含量均低于其他处理,但其检出酯类物质占比达61.79%,高于其他处理;同时,0.04 mg/L处理特征香气物质种类最多,包含8种物质,分别为丁酸乙酯、2-甲基丁酸乙酯、2-甲基乙酸丁酯、乙酸己酯、1-辛烯-3-醇、(E,Z)-3,6-壬二烯-1-醇、(Z)-6-壬烯-1-醇和(Z)-6-壬烯醛,总相对含量高于其他处理,达49.26%。综上,施用0.04 mg/L四水合钼酸铵能够有效提高基质培薄皮甜瓜果实营养和风味品质,可作为甜瓜基质栽培优质生产钼肥施用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玉6号’甜瓜 四水合钼酸铵 营养品质 挥发性物质 OAV PCA-TOP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ALA促进亚低温胁迫下番茄幼苗营养元素积累与分配 被引量:5
12
作者 康珍 袁路乔 +3 位作者 贾媛婕 张政达 薛建康 胡晓辉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16,共8页
为探究亚低温胁迫下番茄幼苗元素利用规律,明确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ALA)对亚低温下植株元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以低温敏感型番茄‘金棚一号’为试验材料,研究叶面预喷施ALA对亚低温(8~18℃/8~12℃昼/夜)下番茄幼苗各器官(根、茎、上位叶... 为探究亚低温胁迫下番茄幼苗元素利用规律,明确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ALA)对亚低温下植株元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以低温敏感型番茄‘金棚一号’为试验材料,研究叶面预喷施ALA对亚低温(8~18℃/8~12℃昼/夜)下番茄幼苗各器官(根、茎、上位叶和下位叶)干鲜重和全氮、全磷、全钾、全钙、全镁、全铁积累量及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预喷施25 mg·L-1 ALA缓解亚低温造成的番茄幼苗氮、磷、钾、钙、镁、铁元素吸收障碍,且存在器官差异性。外源ALA通过促进亚低温胁迫下番茄整株幼苗对氮、磷、钾、钙、镁、铁元素的吸收和根系钾元素、茎中磷钾元素及叶片氮、磷、钙、镁、铁元素的积累,同时显著缓解氮元素在根系的积滞并增加其在上位叶和下位叶的分配率,促进氮元素由根向叶片、铁元素由下位叶向上位叶转运,减弱亚低温造成的番茄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缓解亚低温对植株营养生长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胁迫 5-氨基乙酰丙酸 番茄 元素积累与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对黄瓜穴盘育苗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飞 王菁 +1 位作者 王君正 胡晓辉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9-46,共8页
为探究不同用量的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菌剂对黄瓜穴盘育苗效果的影响及调控机理,并筛选最优剂量,以博耐526黄瓜为试材,研究基质中配施5、10、15、20、25 kg·m^(-3)的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T_(1)、T_(2)、T_(3)、T_(4)、T_(5)处理)对... 为探究不同用量的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菌剂对黄瓜穴盘育苗效果的影响及调控机理,并筛选最优剂量,以博耐526黄瓜为试材,研究基质中配施5、10、15、20、25 kg·m^(-3)的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T_(1)、T_(2)、T_(3)、T_(4)、T_(5)处理)对黄瓜穴盘苗形态发育、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元素积累量、根系形态和根系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无菌剂配施处理(CK)幼苗,施用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显著提高了幼苗的形态指标。T_(2)~T_(5)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幼苗的生物量、壮苗指数和生长函数(G值),增幅分别为58.0%~70.6%、3.2%~24.2%和56.1%~75.6%。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随菌剂用量增加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T_(4)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叶绿素总量较CK增加23.9%。施用菌剂还提高了幼苗根系吲哚乙酸(IAA)、茉莉酸(JA)含量,降低了乙烯水平,不同程度地促进黄瓜根长、根表面积、根直径、根体积和根尖数的增加,并且增加了植株N、P、K元素的积累量。可见,菌剂可以在激素水平促进根系生长进而加强对元素的吸收、同化和物质积累,影响叶绿素含量,综合调控黄瓜幼苗的生长发育,且其作用效果受剂量调控,中高剂量处理(T_(3)、T_(4)和T_(5))对形态发育、生理代谢、元素吸收和干物质积累的促进效果整体优于低剂量处理(T_(1)和T_(2))。综合不同菌剂用量的作用效果和生产成本,推荐在工厂化穴盘育苗基质中添加15 kg·m^(-3)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菌剂(5×10^(10)CFU·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 黄瓜 穴盘育苗 壮苗 元素积累量 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