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移动边缘网络中计算迁移与内容缓存研究综述 被引量:62
1
作者 张开元 桂小林 +3 位作者 任德旺 李敬 吴杰 任东胜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491-2516,共26页
随着移动设备数量的爆炸性增长以及许多新兴应用的出现,移动网络的流量呈指数级增长.传统的集中式网络架构由于回程链路负载过重、时延较长,无法满足移动用户的需求.因此,提出了将网络能力从核心网开放至边缘网的新体系结构,即移动边缘... 随着移动设备数量的爆炸性增长以及许多新兴应用的出现,移动网络的流量呈指数级增长.传统的集中式网络架构由于回程链路负载过重、时延较长,无法满足移动用户的需求.因此,提出了将网络能力从核心网开放至边缘网的新体系结构,即移动边缘计算(MEC).移动边缘计算能够在移动蜂窝网络的边缘提供轻量级的云计算和存储能力.对移动边缘计算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详尽的回顾:首先,概述了移动边缘计算的发展历程、关键问题和支撑技术;然后,针对MEC架构、计算迁移、边缘缓存和服务编排这4个关键研究问题进行了全面的综述,并讨论了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动态内容交付、车联网和物联网等移动边缘计算中的典型应用案例;最后,从移动边缘计算功能增强、服务质量保障和安全可用性这3个方面展望了移动边缘计算的开放式研究挑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边缘计算 MEC架构 计算迁移 边缘缓存 服务编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态加密技术及其在云计算隐私保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45
2
作者 李宗育 桂小林 +3 位作者 顾迎捷 李雪松 戴慧珺 张学军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830-1851,共22页
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云服务模式具备了广阔的应用空间,这种模式使用户具备了过往无法比拟的计算能力和存储空间等优势.在云服务模式下用户的隐私安全问题是其推广和应用中面临的首要问题,如何在计算数据的过程中,既保证数据的隐私... 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云服务模式具备了广阔的应用空间,这种模式使用户具备了过往无法比拟的计算能力和存储空间等优势.在云服务模式下用户的隐私安全问题是其推广和应用中面临的首要问题,如何在计算数据的过程中,既保证数据的隐私性,又保证其可用性,是面临的一大难题,同态加密技术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手段,是近年来国际国内学界的热点问题.介绍了云计算隐私安全和同态加密研究进展、同态加密算法的分类、安全理论基础、全同态加密方案的实现技术以及同态加密技术在云计算隐私保护中的应用,重点对各类同态加密方案的优缺点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服务 同态加密 密文计算 隐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机器阅读理解综述 被引量:44
3
作者 顾迎捷 桂小林 +2 位作者 李德福 沈毅 廖东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095-2126,共32页
机器阅读理解的目标是使机器理解自然语言文本,并能够正确回答与文本相关的问题.由于数据集规模的制约,早期的机器阅读理解方法大多基于人工特征以及传统机器学习方法进行建模.近年来,随着知识库、众包群智的发展,研究者们陆续提出了高... 机器阅读理解的目标是使机器理解自然语言文本,并能够正确回答与文本相关的问题.由于数据集规模的制约,早期的机器阅读理解方法大多基于人工特征以及传统机器学习方法进行建模.近年来,随着知识库、众包群智的发展,研究者们陆续提出了高质量的大规模数据集,为神经网络模型以及机器阅读理解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对基于神经网络的机器阅读理解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详尽的归纳:首先,概述了机器阅读理解的发展历程、问题描述以及评价指标;然后,针对当前最流行的神经阅读理解模型架构,包括嵌入层、编码层、交互层和输出层中所使用的相关技术进行了全面的综述,同时阐述了最新的BERT预训练模型及其优势;之后,归纳了近年来机器阅读理解数据集和神经阅读理解模型的研究进展,同时,详细比较分析了最具代表性的数据集以及神经网络模型;最后展望了机器阅读理解研究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阅读理解 自然语言处理 注意力机制 神经阅读理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位置服务隐私保护研究综述 被引量:95
4
作者 张学军 桂小林 伍忠东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373-2395,共23页
由于位置感知移动电子设备的繁荣,位置服务(LBS)几乎在所有的社会和商业领域广泛流行.虽然LBS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巨大利益,但也给用户的隐私造成了严重威胁.因为用户享受LBS的同时需要向不可信的LBS提供商泄露其位置和查询属性,而附加... 由于位置感知移动电子设备的繁荣,位置服务(LBS)几乎在所有的社会和商业领域广泛流行.虽然LBS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巨大利益,但也给用户的隐私造成了严重威胁.因为用户享受LBS的同时需要向不可信的LBS提供商泄露其位置和查询属性,而附加在这些信息上的上下文揭露了用户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健康状况等.如何保护用户的隐私免受恶意提供商的侵犯,对LBS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因而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对LBS隐私保护的研究现状与进展进行综述.首先介绍LBS隐私的概念和威胁模型;然后,从系统结构、度量指标、保护技术等方面对现有的研究工作进行细致的分类归纳和阐述,重点阐述当前LBS隐私保护研究的主流技术:基于扭曲法的隐私保护技术;通过对各类技术性能和优缺点的分析比较,指出了LBS隐私保护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解决方法;最后,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位置的服务/位置服务 位置隐私 查询隐私 隐私度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环境中跨虚拟机的Cache侧信道攻击技术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梁鑫 桂小林 +1 位作者 戴慧珺 张晨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17-336,共20页
在云计算环境中,不同租户的虚拟机可能运行于同一台物理主机之上,即虚拟机同驻.同驻的虚拟机之间共享物理主机的计算资源,并依赖于虚拟机监控器进行系统资源的分配与调度.这种跨域共享虽然提高了资源使用效率,但也给用户的隐私安全造成... 在云计算环境中,不同租户的虚拟机可能运行于同一台物理主机之上,即虚拟机同驻.同驻的虚拟机之间共享物理主机的计算资源,并依赖于虚拟机监控器进行系统资源的分配与调度.这种跨域共享虽然提高了资源使用效率,但也给用户的隐私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恶意租户通过探测共享资源的状态信息,建立泄漏模型,便可绕过虚拟化提供的隔离性,窃取其它同驻虚拟机的隐私信息,这种攻击模式通常称为跨虚拟机的侧信道攻击.文中深入分析了跨虚拟机Cache侧信道攻击的机理和实现方式,对跨虚拟机Cache侧信道攻击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进展进行总结.首先,分析总结了Cache侧信道信息泄露的本质原因;其次,回顾了跨虚拟机Cache侧信道攻击的起源与研究进展,讨论了其与传统Cache侧信道攻击的关系,并提出跨虚拟机访问驱动Cache侧信道攻击的通用模型;然后,分类归纳并重点阐述了虚拟机同驻相关问题以及当前用于跨虚拟机Cache侧信道信息探测的主流方法;最后,分析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计算 缓存 侧信道攻击 虚拟机同驻 虚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环境中基于cache共享的虚拟机同驻检测方法 被引量:7
6
作者 余思 桂小林 +2 位作者 张学军 林建财 王君飞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651-2660,共10页
云计算是一种新型计算模型,按需提供外包计算和存储服务,具有资源共享、多租户服务等特性.但是,它也面临着新的安全威胁,例如侧通道攻击.通过侧通道攻击,恶意用户可以突破虚拟机隔离性,以一种隐蔽的方式获取其他用户的私密信息.现有侧... 云计算是一种新型计算模型,按需提供外包计算和存储服务,具有资源共享、多租户服务等特性.但是,它也面临着新的安全威胁,例如侧通道攻击.通过侧通道攻击,恶意用户可以突破虚拟机隔离性,以一种隐蔽的方式获取其他用户的私密信息.现有侧通道攻击方法缺乏对其他同驻虚拟机干扰的分析.然而,这种干扰在多租户云环境中是不可避免的.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cache侧通道攻击的虚拟机同驻检测方法.该方法基于期望和熵分析了cache负载特征,采用基于聚类的方法提取cache负载特征,通过同驻检测策略实现虚拟机同驻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取cache负载特征,并以较高的成功率实现虚拟机同驻检测.同时进一步表明,侧通道攻击是云计算面临的一种重要安全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计算 虚拟机 侧通道攻击 同驻检测 共享CACH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智感知中基于反拍卖模型的众包激励方法 被引量:6
7
作者 朱旋 杨麦顺 +2 位作者 安健 向乐乐 杨蔷薇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038-2045,共8页
激励是实现群智感知(CS)众包服务的主要方法,针对现有方法在服务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节点参与数量和恶意竞争对群智感知带来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反拍卖模型的激励(RVA-IM)方法。首先,研究众包的激励机制,结合反拍卖与Vickrey拍卖思想,构... 激励是实现群智感知(CS)众包服务的主要方法,针对现有方法在服务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节点参与数量和恶意竞争对群智感知带来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反拍卖模型的激励(RVA-IM)方法。首先,研究众包的激励机制,结合反拍卖与Vickrey拍卖思想,构建面向任务覆盖的反拍卖模型;其次,对模型中涉及的任务覆盖、反拍卖选择和奖励实施等关键技术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最后,从计算有效、个人理性、预算平衡、真实性和诚实性五个方面分析RVA-IM激励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与IMC-SS和MSensing激励方法相比,RVA-IM在有效性和可行性方面均有较好的表现,能够解决现有方法中的恶意竞争问题,并能够平均提升众包服务完成率约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智感知 众包 激励机制 反拍卖 Vickrey拍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