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左乙拉西坦和甘珀酸对癫痫模型大鼠改善作用的比较及相关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贾颐 代晓杰 +1 位作者 张莉 刘建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9期2228-2231,2234,共5页
目的:研究左乙拉西坦和甘珀酸对癫痫模型大鼠癫痫发作情况、神经元凋亡情况以及缝隙连接蛋白表达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并分为对照组、癫痫模型组、甘珀酸组、左乙拉西坦组,癫痫模型组、甘珀酸组、左乙拉西坦组采用氯化锂-匹... 目的:研究左乙拉西坦和甘珀酸对癫痫模型大鼠癫痫发作情况、神经元凋亡情况以及缝隙连接蛋白表达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并分为对照组、癫痫模型组、甘珀酸组、左乙拉西坦组,癫痫模型组、甘珀酸组、左乙拉西坦组采用氯化锂-匹罗卡品腹腔注射的方式建立癫痫模型,并分别给予生理盐水、甘珀酸、左乙拉西坦治疗,观察4组大鼠癫痫发作情况并测定大脑海马组织中细胞凋亡情况以及Cx26、Cx30、Cx43、Bcl-2、Bax、Caspase-3的表达量。结果:左乙拉西坦组和甘珀酸组大鼠癫痫发作潜伏期比癫痫模型组显著延长、发作次数显著少于癫痫模型组(P<0.05),左乙拉西坦组大鼠癫痫发作潜伏期比甘珀酸组显著延长、发作次数显著少于甘珀酸组(P<0.05)。左乙拉西坦组和甘珀酸组大鼠海马组织中Cx26、Cx30、Cx43、Bax、Caspase-3的蛋白含量显著低于癫痫模型组(P<0.05),Bcl-2的蛋白含量显著高于癫痫模型组(P<0.05),TUNNEL阳性染色细胞数目显著少于癫痫模型组(P<0.05),Nissl阳性染色细胞数目显著多于癫痫模型组(P<0.05);左乙拉西坦组大鼠海马组织中Cx26、Cx30、Cx43、Bax、Caspase-3的蛋白含量显著低于甘珀酸组(P<0.05),Bcl-2的蛋白含量显著高于甘珀酸组(P<0.05),TUNNEL阳性染色细胞数目显著少于甘珀酸组(P<0.05),Nissl阳性染色细胞数目显著多于甘珀酸组(P<0.05)。结论:左乙拉西坦抑制癫痫模型大鼠癫痫发作的作用优于甘珀酸,抑制缝隙连接蛋白表达以及细胞凋亡是左乙拉西坦发挥抗癫痫作用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左乙拉西坦 缝隙连接蛋白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