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眼部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5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郅玲然 蔡凤梅 +2 位作者 李元朋 钱薇 焦向宁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40-842,共3页
目的探讨眼部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5例肾透明细胞癌眼部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光镜观察,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CKpan、EMA、CAⅨ、vimentin、CD10、CK7、CEA、HMB-45等抗体的表达。结... 目的探讨眼部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5例肾透明细胞癌眼部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光镜观察,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CKpan、EMA、CAⅨ、vimentin、CD10、CK7、CEA、HMB-45等抗体的表达。结果5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42~68岁。眼眶转移4例,眼睑转移1例,左眼3例,右眼2例。眼眶转移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眼球突出与眼部肿胀不适,眼睑转移患者临床表现为眼睑新生物。原发肿瘤至转移癌间隔时间10~23年,平均间隔时间14.4年。眼观:灰白、灰红色结节样肿物。镜检:肿瘤细胞界限清晰,胞质透明,呈巢状分布,巢周有纤细的纤维间隔分隔,并富于薄壁血管。免疫表型:CKpan、EMA、CAIX、vimentin、CD10均阳性,CK7、CEA、HMB-45、SMA、CD117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为10%~30%。患者随访2~6年,未见复发。结论肾透明细胞癌眼部转移临床罕见,临床表现与眼部原发肿瘤无特殊性,确诊依赖于病理活检。好发于中老年男性眼眶,且通常与原发癌间隔时间较长,因此有肾癌病史的眼眶肿瘤患者应考虑转移性肾癌可能性,以提高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肿瘤 肾透明细胞癌 转移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眶首发的Erdheim-Chester病1例临床病理分析
2
作者 刘辉 杨菁茹 +5 位作者 任雨洁 夏益敏 蔡凤梅 钱薇 李元朋 王卉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57-1359,共3页
目的探讨眼眶Erdheim-Chester病(Erdheim-Chester disease,ECD)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基因突变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眼眶受累ECD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特征及基因突变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55岁,以双眼反复肿胀,... 目的探讨眼眶Erdheim-Chester病(Erdheim-Chester disease,ECD)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基因突变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眼眶受累ECD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特征及基因突变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55岁,以双眼反复肿胀,突出伴流泪1年入院,双侧眼睑反复肿胀,眼球显著突出,眶压(+++),活动受限;CT示双侧眼眶球后多发性占位,X线示双侧股骨中下段及胫腓骨全段骨髓质异常,胸部及腹部CT显示心影增大、心包及胸膜腔积液、双肾积水、肾周及腹膜后渗出;眼眶病变组织镜下见增生的纤维组织间大量泡沫状或胞质嗜酸性的组织细胞,并可见多核巨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少量嗜酸性粒细胞;免疫表型:CD68、CD163、vimentin均阳性,S-100灶阳性,CD1a、SMA、desmin和MPO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3%;分子检测BRAFV600E基因突变。结论ECD属于罕见的非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起病隐匿,累及多个器官、进展快、预后差,需与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鉴别,应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学特征和分子检测早诊断、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肿瘤 ERDHEIM-CHESTER病 组织细胞 BRAFV600E基因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B2-STAT6融合基因及STAT6在眼眶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3
作者 刘辉 任雨洁 +5 位作者 杨菁茹 李元朋 蔡凤梅 钱薇 夏益敏 王卉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60-1064,共5页
目的探讨NAB2-STAT6融合基因和STAT6在眼眶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qRT-PCR和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19例眼眶SFT、16例眼眶神经纤维瘤、14例眼眶神经鞘瘤及8例眼眶纤维组织细胞瘤中4种NA... 目的探讨NAB2-STAT6融合基因和STAT6在眼眶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qRT-PCR和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19例眼眶SFT、16例眼眶神经纤维瘤、14例眼眶神经鞘瘤及8例眼眶纤维组织细胞瘤中4种NAB2-STAT6融合基因、STAT6、CD34和CD99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病理学意义。结果19例眼眶SFT中16例完成qRT-PCR检测,其中10例检测出NAB2 exon6-STAT6 exon17融合基因,阳性率为62.5%,未检测出其他3种融合形式,在恶性及复发病例中NAB2 exon6-STAT6 exon17融合基因具有更高的检出率;STAT6在眼眶SFT中的阳性率为100%(19/19),在8例眼眶纤维组织细胞瘤中3例呈弱阳性,在眼眶神经纤维瘤和神经鞘瘤中均呈阴性,CD34和CD99在眼眶SFT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4.2%和63.2%。结论眼眶SFT具有部位的特殊性,其中存在较高的NAB2-STAT6融合基因表达率,以NAB2 exon6-STAT6 exon17融合基因为主,在恶性及复发性SFT中表达率更高,免疫组化标记STAT6具有很高的灵敏度与特异性,可作为较理想的免疫组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NAB2-STAT6 STAT6 眼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中BCOR、CD10和Cyclin D1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刘辉 李元朋 +5 位作者 杨菁茹 蔡凤梅 夏益敏 任雨洁 钱薇 王卉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52-556,共5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ESS)中BCOR、CD10和Cyclin D1的表达及其诊断意义。方法收集38例ESS,其中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low-grade 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LG-ESS)23例、高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ESS)中BCOR、CD10和Cyclin D1的表达及其诊断意义。方法收集38例ESS,其中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low-grade 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LG-ESS)23例、高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high-grade endometrial stromal sarcoma,HG-ESS)12例和未分化子宫肉瘤(undifferentiated uterine sarcoma,UUS)3例,另收集6例子宫平滑肌肉瘤(包括2例黏液性平滑肌肉瘤)和20例子宫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BCOR、CD10和Cyclin D1在不同子宫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三者的差异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BCOR在HG-ESS、LG-ESS、UUS、平滑肌肉瘤和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中的表达分别为7、1、0、0和0例,CD10在HG-ESS、LG-ESS、UUS、平滑肌肉瘤和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中的表达分别为8、21、1、2和4例,Cyclin D1在HG-ESS、LG-ESS、UUS、平滑肌肉瘤和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中的表达分别为5、4、1、1和0例。结论BCOR在HG-ESS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特别是在Cyclin D1阴性和伴黏液样背景的HG-ESS中,可联合CD10和Cyclin D1用于HG-ESS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高级别 低级别 BCOR CD10 Cyclin D1 黏液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恶性腺纤维瘤2例
5
作者 郅玲然 王亚楼 +3 位作者 王卉芳 蔡凤梅 夏益敏 焦向宁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41-942,共2页
例1,45岁,因间断左下腹痛1个月入院。实验室检查:肿瘤标志物CA125轻度增高37.09 U/mL,CEA、AFP、CA199值均正常。B超示左侧附件区囊性包块,可见一大小80 mm×74 mm液性暗区,内可见光带分隔,大部分暗区清晰,部分内可见致密弱回声光点... 例1,45岁,因间断左下腹痛1个月入院。实验室检查:肿瘤标志物CA125轻度增高37.09 U/mL,CEA、AFP、CA199值均正常。B超示左侧附件区囊性包块,可见一大小80 mm×74 mm液性暗区,内可见光带分隔,大部分暗区清晰,部分内可见致密弱回声光点;右侧卵巢未见明显异常。例2,71岁,因绝经23年,体检发现盆腔包块22天入院。实验室检查:CA125增高(122.65 U/mL),CEA、AFP、CA199值均正常。B超示子宫体大小34 mm×42 mm×25 mm,形态规则,轮廓清楚,肌壁回声均匀,单层内膜厚1.9 mm,子宫腔可见线样暗区分离。CDFI未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腺纤维瘤 恶性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眼睑藏毛囊肿2例
6
作者 刘辉 王卉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80-1180,共1页
例1,女性,8岁,因“发现双眼下睑新生物5年”入院,专科检查:视力右眼1.0,左眼1.0,眼压:右眼15.1 mmHg,左眼17.1 mmHg,双下睑结膜可见大小2 mm×3 mm不规则隆起病灶,随结膜移动,表面可见血管和毛发,后缘无法窥及,双眼结膜无充血,双眼... 例1,女性,8岁,因“发现双眼下睑新生物5年”入院,专科检查:视力右眼1.0,左眼1.0,眼压:右眼15.1 mmHg,左眼17.1 mmHg,双下睑结膜可见大小2 mm×3 mm不规则隆起病灶,随结膜移动,表面可见血管和毛发,后缘无法窥及,双眼结膜无充血,双眼角膜透明,前房深度可,瞳孔圆,直径约3 mm,对光反射灵敏,晶体透明,眼底视盘界清,视网膜平优。例2,女性,2岁,因“发现患儿右眼上睑包块”入院,不伴眼红、眼痛、畏光、流泪等不适,逐渐增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毛囊肿 眼睑疾病 小儿 浸润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烟与非小细胞肺癌EGFR基因突变状态的关系 被引量:7
7
作者 汪园园 刘希 +3 位作者 柯璟 欧达 赵荧 李晓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39-543,共5页
目的探讨吸烟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状态的关系。方法采用ARMS法对628例NSCLC组织中EGFR基因第18、19、20和21号外显子进行突变检测,分... 目的探讨吸烟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状态的关系。方法采用ARMS法对628例NSCLC组织中EGFR基因第18、19、20和21号外显子进行突变检测,分析EGFR基因突变状态与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及临床分期的相关性,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在NSCLC中,EGFR突变率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无相关性,与患者性别、吸烟状态相关。EGFR基因突变在腺癌、鳞癌、腺鳞癌及其他类型肺癌中的突变率分别为47.8%、12.5%、54.5%和0;吸烟NSCLC患者中,EGFR突变率(27.4%,77/281)低于非吸烟患者(56.8%,197/347);但吸烟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中的少见突变(23.3%,18/77)高于非吸烟患者(9.6%,19/197),非吸烟患者双突变中主要以Exon19 Del合并Exon20 T790M为主,吸烟患者中,可见多种多突变类型。结论 EGFR基因在腺癌、腺鳞癌及非吸烟患者中突变率较高;吸烟是NSCLC中EGFR突变率及少见突变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少见突变 吸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