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
27
1
作者
邵亚婷
黄馨谅
白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1期1051-1053,共3页
目的:探讨缬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用药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15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服用缬沙坦80m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氢氯噻嗪12.5mg/次,1次/d,...
目的:探讨缬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用药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15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服用缬沙坦80m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氢氯噻嗪12.5mg/次,1次/d,两组均在晨起服用,服用疗程为6个月;检测治疗前后24h动态血压变化,并进行疗效判定,采用心脏彩色超声测定两组治疗前后左心室肌质量(LVM)、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24h平均SBP、DBP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LVM、LVMI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氢氯噻嗪、缬沙坦联合用药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有效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明显优于单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氢氯噻嗪
联合用药
老年高血压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急性脑卒中患者大脑病变部位与卒中后抑郁发生关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
23
2
作者
邓景元
刘亚民
+2 位作者
吕雅丽
杨林
冯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32-536,共5页
目的:利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我国人群急性脑卒中患者大脑病变部位与卒中后抑郁(PSD)发生的关系,为探讨PSD发生机制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NKI、维普及万方数据库,搜集2000年1月—2011年11月PSD与卒中病变相关的文献...
目的:利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我国人群急性脑卒中患者大脑病变部位与卒中后抑郁(PSD)发生的关系,为探讨PSD发生机制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NKI、维普及万方数据库,搜集2000年1月—2011年11月PSD与卒中病变相关的文献,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并对其进行评价和数据提取。应用ReviewManager 5.1软件对各研究中的原始数据进行统计,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效应量分析,评估发表偏倚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共纳入22篇文献,共计3 545名研究对象,其中PSD患者1 493例,非PSD患者2 052例。PSD与大脑不同病变部位关系的合并OR值及95%CI分别为:左半球1.60(1.39~1.83)(P<0.001)、大脑前部2.76(1.60~4.75)(P<0.001)、额叶2.11(1.00~4.45)(P=0.05)和皮质层2.22(0.74~6.62)(P=0.15)。卒中后急性期患者,病变部位在大脑左半球者发生PSD的危险性是病变部位在右半球者的1.60倍,病变部位为大脑前部发生PSD的危险性是病变部位为后部的2.76倍。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病变部位在大脑左半球和大脑前部是发生PSD的危险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抑郁
病变部位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
27
1
作者
邵亚婷
黄馨谅
白跳
机构
陕西省西安市第九医院老年病科
出处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1期1051-1053,共3页
基金
陕西省科技计划项目(2011ks-05)~~
文摘
目的:探讨缬沙坦、氢氯噻嗪联合用药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15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服用缬沙坦80m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氢氯噻嗪12.5mg/次,1次/d,两组均在晨起服用,服用疗程为6个月;检测治疗前后24h动态血压变化,并进行疗效判定,采用心脏彩色超声测定两组治疗前后左心室肌质量(LVM)、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24h平均SBP、DBP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LVM、LVMI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氢氯噻嗪、缬沙坦联合用药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有效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明显优于单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缬沙坦
氢氯噻嗪
联合用药
老年高血压
临床疗效
Keywords
Valsartan, Hydrochlorothiazide, Drug combination, Elderly hypertension, Clinical efficacy
分类号
R544.1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急性脑卒中患者大脑病变部位与卒中后抑郁发生关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
23
2
作者
邓景元
刘亚民
吕雅丽
杨林
冯骏
机构
西安
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
医院
康复医学
科
西安
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
医院
脑血管
科
陕西省
西安市
第九
医院
老年病
二
科
出处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32-536,共5页
基金
陕西省科技攻关项目资助课题(2006K13-G7)
文摘
目的:利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我国人群急性脑卒中患者大脑病变部位与卒中后抑郁(PSD)发生的关系,为探讨PSD发生机制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NKI、维普及万方数据库,搜集2000年1月—2011年11月PSD与卒中病变相关的文献,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并对其进行评价和数据提取。应用ReviewManager 5.1软件对各研究中的原始数据进行统计,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效应量分析,评估发表偏倚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共纳入22篇文献,共计3 545名研究对象,其中PSD患者1 493例,非PSD患者2 052例。PSD与大脑不同病变部位关系的合并OR值及95%CI分别为:左半球1.60(1.39~1.83)(P<0.001)、大脑前部2.76(1.60~4.75)(P<0.001)、额叶2.11(1.00~4.45)(P=0.05)和皮质层2.22(0.74~6.62)(P=0.15)。卒中后急性期患者,病变部位在大脑左半球者发生PSD的危险性是病变部位在右半球者的1.60倍,病变部位为大脑前部发生PSD的危险性是病变部位为后部的2.76倍。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病变部位在大脑左半球和大脑前部是发生PSD的危险性因素。
关键词
脑卒中后抑郁
病变部位
META分析
Keywords
poststroke depression
lesion location
Meta-analysis
分类号
R749.1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观察
邵亚婷
黄馨谅
白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急性脑卒中患者大脑病变部位与卒中后抑郁发生关系的Meta分析
邓景元
刘亚民
吕雅丽
杨林
冯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