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诱导前帕瑞昔布钠干预对腹腔镜手术后炎症应激反应、内分泌稳态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苏玉强 郑仲磊 +2 位作者 李静 刘静 范晓英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2期1640-1643,1786,共4页
目的:研究诱导前帕瑞昔布钠干预对腹腔镜手术后炎症应激反应、内分泌稳态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120例患者并随机分为接受帕瑞昔布钠联合常规麻醉的帕瑞昔布组、接受常规麻醉的对照组。麻醉诱导前(T0)、麻醉... 目的:研究诱导前帕瑞昔布钠干预对腹腔镜手术后炎症应激反应、内分泌稳态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120例患者并随机分为接受帕瑞昔布钠联合常规麻醉的帕瑞昔布组、接受常规麻醉的对照组。麻醉诱导前(T0)、麻醉结束拔管后即刻(T1)、拔管后6小时(T2)时,检测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应激激素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免疫细胞的含量。结果:T0时,两组血清中PGE2、TNF-α、IL-6、CRP、Cor、NE、Ins、C-P、AT-II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IFNγ+CD^4+T细胞、Perforin+CD8^+T细胞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T1和T2时,帕瑞昔布组患者血清中PGE_2、TNF-α、IL-6、CRP、Cor、NE、Ins、C-P、AT-II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外周血中IFNγ+CD4^+T细胞、Perforin+CD8^+T细胞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诱导前帕瑞昔布钠干预对腹腔镜手术后炎症应激反应具有抑制作用、内分泌稳态具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瑞昔布钠 腹腔镜 炎症反应 应激反应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酞对大鼠脑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毓新 胡敏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7期868-871,共4页
目的:研究丁苯酞对大鼠脑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作为实验动物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丁苯酞组(NBP组),采用线栓法建立缺血再灌注模型并在再灌注前给予6mg/kg丁... 目的:研究丁苯酞对大鼠脑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作为实验动物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丁苯酞组(NBP组),采用线栓法建立缺血再灌注模型并在再灌注前给予6mg/kg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进行干预。再灌注后12、18、24h时,测定脑组织中细胞凋亡的数目以及细胞凋亡分子、氧化应激分子的含量。结果:再灌注12、18、24h时,三组大鼠脑组织中凋亡细胞数目的分析如下:I/R组大鼠脑组织中凋亡细胞的数目显著多于Sham组,Fas、FasL、BNIP3、Caspase-3、Caspase-9的蛋白表达量以及ROS、MDA的含量均显著高于Sham组,CAT、SOD的含量均显著低于Sham组;NBP组大鼠脑组织中凋亡细胞的数目显著低于I/R组,Fas、FasL、BNIP3、Caspase-3、Caspase-9的蛋白表达量以及ROS、MDA的含量均显著低于I/R组,CAT、SOD的含量均显著高于I/R组。结论:丁苯酞能够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反应的途径来减轻大鼠脑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丁苯酞 凋亡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V1和V6导联校正QT差异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孙更新 吴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443-446,450,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V1和V6导联校正QT差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行CTA检查疑似急性PTE患者89例进行研究。入院时记录基线12导联心电图,增益为10 mm/mV,纸张速度为25 mm/s。结果:在本研究入组的89例疑似PTE患者中,... 目的:探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V1和V6导联校正QT差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行CTA检查疑似急性PTE患者89例进行研究。入院时记录基线12导联心电图,增益为10 mm/mV,纸张速度为25 mm/s。结果:在本研究入组的89例疑似PTE患者中,CTA鉴定了45例急性PTE患者和44例无PTE患者。两组中大多数患者的主诉是呼吸困难,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PTE患者的D-二聚体和高敏感肌钙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无PTE患者(P<0.05)。PTE组中的V1导联中的QT和QTc显著大于非PTE组(P<0.05),但V6导联的QT和QTc在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PTE组的QTc差值(V1~V6)明显大于非PTE组(P<0.05)。在形态学分析中,PTE组导联Ⅲ中的T波倒置、V1或V1与V2的T波倒置明显高于非PTE组(P<0.05)。两组其他心电图形态学参数包括S1Q3T3的患病率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值(P>0.05)。对于预测急性PTE的最大准确性最大QTc差值(V1~V6)≥20 ms,灵敏度为83.2%,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为100%。V1导联T波倒置是与PTE相关的最敏感的形态学异常,敏感性为80.06%,特异性为62.29%,导联Ⅲ中T波倒置是次敏感的预测因子,敏感性为51.20%,特异性为70.53%。结论:QTC差值(V1~V6)是急性PTE的一个明显特征,QTC差值(V1~V6)≥20 ms在急诊环境下可作为鉴别急性PTE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 V1和V6导联 QT差异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促进肝癌细胞株生长及其分子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范丽 陈建婷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3期1737-1739,1743,共4页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对肝癌细胞株中增殖分子、侵袭分子、血管新生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肝癌细胞株HepG2并分为HBx组和对照组,分别转染pcDNA3.1-HBx质粒以及空白的pcDNA3.1质粒。转染后24h和48h,检测细胞中增殖分子Sur...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对肝癌细胞株中增殖分子、侵袭分子、血管新生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肝癌细胞株HepG2并分为HBx组和对照组,分别转染pcDNA3.1-HBx质粒以及空白的pcDNA3.1质粒。转染后24h和48h,检测细胞中增殖分子Survivin、cyclinD1、c-myc以及侵袭分子CD44v6、MT1-MMP、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7以及血管新生分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Ang)-1、Ang-2、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的mRNA表达量。结果:转染24、48h后,HBx组细胞中Survivin、cyclinD1、c-myc、CD44v6、MT1-MMP、MMP2、MMP7、VEGF、Ang-1、Ang-2、FGF-2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HBx能够促进肝癌细胞株中增殖分子、侵袭分子、血管新生分子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 增殖 侵袭 血管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