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省西咸新区黄土场地海绵设施渗漏对建筑物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邓朝显 温馨 +3 位作者 胡志平 柴少波 马越 姬国强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60-568,共9页
黄土场地近建筑物海绵设施建设时常铺设防渗膜,以避免雨水入渗引起地基变形破坏。施工过程中防渗膜的意外破损时有发生,讨论近建筑物基础防渗膜局部破坏引起的工程风险有助于推进类似地区海绵城市建设。以陕西省西咸新区海绵城市建设中... 黄土场地近建筑物海绵设施建设时常铺设防渗膜,以避免雨水入渗引起地基变形破坏。施工过程中防渗膜的意外破损时有发生,讨论近建筑物基础防渗膜局部破坏引起的工程风险有助于推进类似地区海绵城市建设。以陕西省西咸新区海绵城市建设中某一典型工程为依托,采用Geo Studio软件对周边建筑物典型海绵设施发生的渗漏问题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得到了渗漏后土体饱和度、基础沉降和地基土应力分布变化特性,分析了渗漏点雨水入渗对地基的影响。结果表明:渗漏会使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渗漏点距基础边缘水平距离越近,所产生的附加沉降越大,渗漏导致的最大沉降量约为4 mm,满足《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要求。另外,当渗漏点距基础边缘水平距离大于1 m时,渗漏对地基强度的影响迅速降低;当距离大于3 m时,渗漏对地基的影响可以忽略。在本文工程背景下,渗漏导致地基破坏可能性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黄土场地 建筑地基 渗流场 地基沉降 流-固耦合 渗漏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标暴雨下城市雨水管网排水效果--以西安市沣西新城为例 被引量:12
2
作者 侯精明 董美君 +3 位作者 李东来 马越 姬国强 张松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27-436,共10页
雨水管网是城市降雨径流的重要通道,其排水效果直接关系到城市排水防涝的安全,探明不同降雨下城市管网的排水效果对缓解城市内涝至关重要。采用GAST-SWMM耦合模型,以西安市沣西新城某区域为研究对象,设置1、2、5、10、30年一遇5个常规... 雨水管网是城市降雨径流的重要通道,其排水效果直接关系到城市排水防涝的安全,探明不同降雨下城市管网的排水效果对缓解城市内涝至关重要。采用GAST-SWMM耦合模型,以西安市沣西新城某区域为研究对象,设置1、2、5、10、30年一遇5个常规降雨以及50年一遇和100年一遇两种超标暴雨下区域2 h设计降雨过程,模拟研究区域不同重现期降雨下的管网排水情况,计算管道超载率和管网排水量,对管网排水效果进行量化评估。结果表明:常规降雨下管道超载率为0.00%~51.22%,100年一遇超标暴雨下达到64.63%,在降雨重现期达到30年一遇时管道超载率高于50%;1年一遇至100年一遇降雨条件下管网排水量占区域总降雨量的3.55%~22.25%,且随着重现期增长,排水量增加呈减缓趋势。大部分排水管网在超标暴雨甚至30年一遇常规降雨下处于超载状态,但在排水口畅通情况下依然具有排水能力,在城市排水除涝过程中作用显著。本研究为城市雨水管网规划、设计和运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网排水 雨水管网 耦合模型 内涝 超标暴雨 超载率 排水率 西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地区雨水收集利用的设计与研究
3
作者 刘建明 《林业科技情报》 2016年第1期74-75,共2页
在我国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部分城市的硬质铺装面积增多,生态绿地面积减少,造成平时缺水、雨季内涝的现象。而西北地区由于水资源短缺,因此将有限的雨水进行收集与利用,使其能够更好地为城市发展服务。本文主要就城市雨水收集与利用技... 在我国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部分城市的硬质铺装面积增多,生态绿地面积减少,造成平时缺水、雨季内涝的现象。而西北地区由于水资源短缺,因此将有限的雨水进行收集与利用,使其能够更好地为城市发展服务。本文主要就城市雨水收集与利用技术等方面进行简单的探讨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 雨水 收集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4
作者 李亚娇 温猛 +2 位作者 李家科 马越 梁行行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18年第5期8-14,共7页
总结了当前针对污染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及联合修复技术研究进展,归纳了纳米材料、生物炭和表面活性剂等新兴修复材料的优缺点及应用情况。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为强化生物修复技术,开展联合修复技术、复合材料修复技术及土壤修复技术风... 总结了当前针对污染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及联合修复技术研究进展,归纳了纳米材料、生物炭和表面活性剂等新兴修复材料的优缺点及应用情况。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为强化生物修复技术,开展联合修复技术、复合材料修复技术及土壤修复技术风险防范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土壤 修复技术 纳米材料 生物炭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资料城区管网排水过程概化模拟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杨东 侯精明 +4 位作者 李丙尧 李东来 李钰茜 付德宇 姬国强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20年第3期139-144,共6页
许多城市地区都没有可用的排水管网数据,从而降低了城市雨洪模拟的准确性,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方法来表征管网的排水能力。提出了雨水井等效排水法(RIA)和仅在道路上等效排水法(CIR)两种表征管网排水能力的方法,采用高效高分辨率的城市雨... 许多城市地区都没有可用的排水管网数据,从而降低了城市雨洪模拟的准确性,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方法来表征管网的排水能力。提出了雨水井等效排水法(RIA)和仅在道路上等效排水法(CIR)两种表征管网排水能力的方法,采用高效高分辨率的城市雨洪模型,以西咸新区为研究区域,模拟了城市内涝积水过程,并与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通过实际降雨与设计降雨条件下的内涝结果发现,较原有的模拟方法,该方法可以精准的表征管网排水能力,提高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雨洪 管网排水 等效排水模型 水动力方法 防洪排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雨水花园对实际降雨径流的调控效果研究 被引量:25
6
作者 蒋春博 李家科 +2 位作者 马越 李怀恩 阮添舜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2-127,共6页
基于海绵城市倡导的雨水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理念,根据西安地区降雨特征,设计建造了入渗型和防渗型两套雨水花园。2015~2017年对33场次降雨事件径流调控效果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表明:(1)以原状土为填料的防渗型雨水花园设施... 基于海绵城市倡导的雨水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理念,根据西安地区降雨特征,设计建造了入渗型和防渗型两套雨水花园。2015~2017年对33场次降雨事件径流调控效果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表明:(1)以原状土为填料的防渗型雨水花园设施水量削减率为11.2%~100%(中位数=69.14%);(2)污染物浓度超越概率分析结果显示,径流雨水经过雨水花园系统后,总氮、氨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出流浓度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类限制的概率,与入流浓度超过地表Ⅳ限制的概率相比,分别降低了58.57%,2.71%,20.57%和29.71%;(3)雨水花园设施场次径流水量削减率与污染物负荷削减率的相关关系在0.857以上;(4)通过监测的场次降雨量及系统进水和出水水质水量,估算的雨水花园系统年径流污染物浓度去除率为11.93%~60.97%,径流污染物年负荷削减率基本在7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雨水花园 超越概率 相关关系 年负荷削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KE模型在城市及流域水文——环境模拟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3
7
作者 穆聪 李家科 +3 位作者 邓朝显 李亚娇 张蓓 邓陈宁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9年第2期71-80,共10页
MIKE模型可对城市及流域水环境、水资源、水安全及水生态等方面进行模拟,软件因功能强大、界面友好而在国内外现实工程中获得了广泛应用。文中归纳了MIKE11、MIKE21、MIKE FLOOD、MIKE URBAN、MIKE BASIN和MIKE SHE模型的基本原理、特... MIKE模型可对城市及流域水环境、水资源、水安全及水生态等方面进行模拟,软件因功能强大、界面友好而在国内外现实工程中获得了广泛应用。文中归纳了MIKE11、MIKE21、MIKE FLOOD、MIKE URBAN、MIKE BASIN和MIKE SHE模型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应用范围。对比了主要模型的功能,总结了各模型及其不同组合方式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情况,提出了MIKE模型存在的局限性并对该模型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MIKE模型更好地应用于实际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KE模型 流域 水环境 水生态 环境模拟 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小区尺度下LID措施前期条件对径流调控效果影响模拟 被引量:71
8
作者 侯精明 李东来 +3 位作者 王小军 郭凯华 同玉 马越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5-55,共11页
以西咸新区天福和园住宅小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torm Water Management Model,SWMM)构建含低影响开发(LID)措施调控作用的城市雨洪过程数值模型,模拟分析了不同重现期降雨下LID措施和传统开发情况在不同前期条件下的径... 以西咸新区天福和园住宅小区为研究对象,采用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torm Water Management Model,SWMM)构建含低影响开发(LID)措施调控作用的城市雨洪过程数值模型,模拟分析了不同重现期降雨下LID措施和传统开发情况在不同前期条件下的径流控制及峰值削减效果。结果表明:①LID措施自然状态、半饱和与饱和状态在不同重现期降雨下径流控制率分别为64. 3%~83. 2%、56. 3%~76. 5%和48. 7~68. 1%,与自然状态相比,半饱和与饱和情况径流控制率分别减少了6. 7%~9. 1%和15. 1%~15. 8%,且皆随重现期增大径流控制率减少值先增大后减小。②径流峰值分别为23. 3~189. 4 L/s、25. 9~198. 4 L/s和28. 8~290. 7 L/s,与自然状态相比,半饱和与饱和状态径流峰值分别增加了4. 5%~20. 9%和22. 9%~53. 4%,表明LID措施在饱和状态下的调控效果远不如自然状态。③相较于传统开发,LID条件下自然状态和半饱和状态对径流峰值削减显著,但饱和情况在降雨重现期20年时径流峰值反而升高,表明LID措施饱和状态在大暴雨情况对下游管网造成更大压力。④在相同前期条件下有LID措施对径流控制率有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洪模型 暴雨洪水管理模型 低影响开发 前期条件 径流控制 峰值削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城市雨水入渗对邻近建筑地基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柴少波 胡志平 +2 位作者 王川 马越 姬国强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35-642,共8页
根据黄土地区海绵城市中邻近建筑的LID设施的位置和做法,建立了LID设施渗流典型模型;结合工程实际建立了LID设施渗流对建筑地基影响的数值计算模型;根据黄土地区典型的地质条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从含水量和沉降等方面对雨水通过LID... 根据黄土地区海绵城市中邻近建筑的LID设施的位置和做法,建立了LID设施渗流典型模型;结合工程实际建立了LID设施渗流对建筑地基影响的数值计算模型;根据黄土地区典型的地质条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从含水量和沉降等方面对雨水通过LID设施入渗邻近建筑地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湿陷性等级越高的黄土地基,含水量和沉降受LID设施渗流的影响越大;LID设施底部渗流宽度b对地基土中含水量的影响较小,工程上为简化设计可忽略其影响;LID设施底部渗流点距基础的水平距离L值越小,地基沉降差越大;L的最小值应由地基土的湿陷性等级和上部结构允许的沉降差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LID设施 建筑地基 渗流 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三芯电缆状态在线监测与短路故障定位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佘建宁 江波 +4 位作者 唐玲 马朝瑜 陆冲 曾翔君 胡红利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1-97,105,共8页
针对10 kV中压配电网故障定位不够精确问题,提出一种三芯电缆状态在线监测与短路故障定位方法。首先,研究三芯电缆周围泄漏磁场的分布规律,得出三芯电缆运行状态与泄漏磁场的关联关系;其次,分析三芯电缆故障判断与电流监测原理,提出一... 针对10 kV中压配电网故障定位不够精确问题,提出一种三芯电缆状态在线监测与短路故障定位方法。首先,研究三芯电缆周围泄漏磁场的分布规律,得出三芯电缆运行状态与泄漏磁场的关联关系;其次,分析三芯电缆故障判断与电流监测原理,提出一套三芯电缆状态在线监测系统的结构设计;再次,通过仿真分析与实验,得到三芯电缆故障运行参数;最后,给出三芯电缆状态在线监测与短路故障定位方法,并以10 kV中压电缆为例进行实验,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芯电缆 泄漏磁场 状态监测 故障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城市雨水花园渗漏对邻近建筑地基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柴少波 胡志平 +2 位作者 王川 马越 姬国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338-343,共6页
以西咸新区海绵城市建设中某一实际工程为依托,针对雨水花园中雨水入渗对邻近建筑物地基的影响问题展开研究。根据工程资料,在GeoStudio软件中完成数值模拟建模;对不同工况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别得到各工况下雨水入渗对邻近建筑地基的... 以西咸新区海绵城市建设中某一实际工程为依托,针对雨水花园中雨水入渗对邻近建筑物地基的影响问题展开研究。根据工程资料,在GeoStudio软件中完成数值模拟建模;对不同工况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别得到各工况下雨水入渗对邻近建筑地基的渗流场、应力场、位移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渗流持时、海绵设施底部压力水头的增加,渗流影响范围增大,但其变化率逐渐减小;渗流影响下土体应力发生改变,基础下部土体表现出更强的“塑性”,但总的分布趋势变化不大;建筑地基完成初始沉降后,渗流影响下其主固结沉降(竖向位移)和水平位移相对无渗流时较小;且渗流持时越长,二者的沉降差越大。研究可为海绵城市建设中须考虑渗流影响的诸多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建筑地基 渗流场 应力场 位移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块概化和路网精细模拟理念的城市雨洪过程分区自适应模型 被引量:15
12
作者 李东来 侯精明 +3 位作者 申若竹 高徐军 黄绵松 马越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7-208,共12页
为解决城市尺度雨洪模拟过程中常见的地块区域地形及管网资料不足、道路区域行洪与积水严重以及现有雨洪模型计算精度差或计算效率低等问题,提出基于地块概化模拟和路网精细模拟理念的城市雨洪过程分区自适应模型。对于资料不足的地块... 为解决城市尺度雨洪模拟过程中常见的地块区域地形及管网资料不足、道路区域行洪与积水严重以及现有雨洪模型计算精度差或计算效率低等问题,提出基于地块概化模拟和路网精细模拟理念的城市雨洪过程分区自适应模型。对于资料不足的地块划分子汇水区单元,采用水文学概化方法计算产汇流过程;对道路区域划分精细网格,采用二维水动力学方法模拟水流运动过程;两者均与管网模型耦合连接,共同驱动管网模型进行汇流计算。以西咸新区沣西新城核心示范区为研究对象,搭建研究区域分区模型,对比分析整体区域均采用精细网格的全分布模型和整体划分子汇水区的半分布模型的模拟结果。结果表明:①分区模型综合考虑了地块管网排水与道路径流过程,可模拟出道路低洼区域在地表产汇流和管网溢流综合作用下的致涝过程,整体径流路径符合实际降雨水流运动规律;②相较半分布模型,分区模型在道路区域采用精细网格进行计算,可较好模拟道路区域的积水过程;③相较全分布模型,分区模型显著减少了计算量,在不同设计降雨下减少了28.2%~73.5%的计算耗时。该耦合模型有效地克服了数据条件和计算能力的限制,可为城市洪涝模拟提供一种新的耦合模拟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雨洪 SWMM 全分布模型 半分布模型 分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研究综述 被引量:64
13
作者 魏英烁 姬国强 胡力群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842-2846,共5页
伴随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高速公路改扩建、城市道路改造和旧城大规模改造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建筑垃圾已经成为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如何将建筑垃圾作为一种资源再利用,怎么将建筑垃圾有效再利用,俨然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在这方面,国... 伴随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高速公路改扩建、城市道路改造和旧城大规模改造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建筑垃圾已经成为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如何将建筑垃圾作为一种资源再利用,怎么将建筑垃圾有效再利用,俨然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在这方面,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做了大量的研究,也获得了很多研究成果。综述主要回顾了近十几年来国内外对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的最新研究进展,对比分析后提出在建筑垃圾回收利用上我国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并给出了一些建议。指出:未来行业的发展趋势将会着重于建筑垃圾的循环处理利用模式——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垃圾 可再生资源 绿色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草沟径流调控效果对关键设计参数的响应规律模拟 被引量:18
14
作者 侯精明 李钰茜 +3 位作者 同玉 刘菲菲 马利平 梁行行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28,共11页
为分析道路低影响设施植草沟主要设计参数对地表径流调控作用的影响规律,应用一套耦合了水文和水动力过程的数值模型,研究各设计参数对植草沟径流控制作用的调控效果,经验证模型模拟精度可满足研究要求。模拟结果表明:植草沟具有削减洪... 为分析道路低影响设施植草沟主要设计参数对地表径流调控作用的影响规律,应用一套耦合了水文和水动力过程的数值模型,研究各设计参数对植草沟径流控制作用的调控效果,经验证模型模拟精度可满足研究要求。模拟结果表明:植草沟具有削减洪峰洪量、推迟峰现时间的作用。且溢流井位于入水口上游侧,横、纵坡坡度越缓时,植草沟径流控制效果越显著。溢流井位置改变时径流控制效果差值达2%~10%,峰值削减差异为13%~28%;横坡坡度从1/3~1/7变化时,径流控制率提高4%~13%,峰值削减效果提升6%~23%;纵坡坡度从0.5%~0.3%变化时,径流控制率提高7%~16%,峰值削减效果提升12%~29%。数值模拟得出各设计参数的影响规律,可用于指导植草沟的规划设计,为其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草沟 低影响开发 设计参数 数值模拟 径流调控 削减洪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D径流控制效果对设计暴雨重现期的响应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杨少雄 侯精明 +3 位作者 陈光照 李东来 马越 梁行行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3-98,105,共7页
为分析不同重现期降雨与径流控制率的变化规律,以西咸新区典型海绵建设小区为例,采用基于GPU加速技术并耦合了管网系统的二维城市雨洪过程模型,对该小区不同重现期设计降雨条件下的径流控制效果变化规律进行量化分析。结果显示:通过与... 为分析不同重现期降雨与径流控制率的变化规律,以西咸新区典型海绵建设小区为例,采用基于GPU加速技术并耦合了管网系统的二维城市雨洪过程模型,对该小区不同重现期设计降雨条件下的径流控制效果变化规律进行量化分析。结果显示:通过与实测资料进行对比验证,模型模拟的流量与实测流量过程吻合度较高;随着降雨重现期的增大,径流控制率逐渐减小;在1年一遇降雨条件下,径流控制率为82.5%,100年一遇条件下,径流控制率降为29.5%;随着重现期的增大,径流控制率的差值逐渐减小,径流控制率减小的趋势逐渐平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重现期 径流控制率 城市雨洪模型 管网模型 数值模拟 GPU加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种灌木幼苗耐淹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梁行行 陈爽 +3 位作者 赵冰 钟玉婷 马文杰 李媛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1-67,共7页
选取西北地区7种常见灌木的1年生扦插苗为试验对象,用人工水池法进行水淹胁迫,通过观察植物在水淹胁迫期间的表现,测定叶片的含水量、细胞膜透性变化、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和脯氨酸含量,运用隶属函数法对7种灌木耐淹性进行综合评价... 选取西北地区7种常见灌木的1年生扦插苗为试验对象,用人工水池法进行水淹胁迫,通过观察植物在水淹胁迫期间的表现,测定叶片的含水量、细胞膜透性变化、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和脯氨酸含量,运用隶属函数法对7种灌木耐淹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胁迫天数的增加,7种灌木外部形态存在明显差异。十大功劳胁迫前后形态变化最大,1/2以上叶片干枯脱落,耐淹性最弱;大叶黄杨和金森女贞形态变化很小,耐淹性较强。7种灌木在水淹30 d后均存活,恢复30 d后生长良好。综合评价7种灌木耐淹性强弱为:红花檵木>红叶石楠>卫矛>大叶黄杨>金森女贞>小叶女贞>十大功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木 海绵城市 水淹胁迫 抗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reen-Ampt和稳渗不同入渗模型下的城市内涝影响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7
作者 石宝山 侯精明 +4 位作者 李丙尧 郭凯华 苏锋 邓朝显 付德宇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5-123,共9页
为分析Green-Ampt和稳渗两种入渗模型对城市内涝的影响,以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核心区为研究区域,应用基于水文及水动力方法的城市雨洪过程数值模型模拟城市暴雨致涝过程。以Green-Ampt入渗模型计算产流,模拟研究区内涝积水过程,发现... 为分析Green-Ampt和稳渗两种入渗模型对城市内涝的影响,以陕西省西咸新区沣西新城核心区为研究区域,应用基于水文及水动力方法的城市雨洪过程数值模型模拟城市暴雨致涝过程。以Green-Ampt入渗模型计算产流,模拟研究区内涝积水过程,发现计算数据与实测数据吻合度高,内涝积水点均实现精确的模拟。计算了1a、2a、5a、10a、20a、50a6种不同重现期设计降雨在两种不同入渗模型下的内涝积水总量与总面积的变化,结果表明:城市内涝积水达到峰值时,不同降雨重现期下Green-Ampt入渗下相较于稳渗内涝积水总量分别减少28.41%、26.49%、26.39%、21.04%、17.28%、15.02%,Ⅲ级及以上内涝积水总面积分别减少31.5%、28.6%、28.3%、20.7%、16.3%、12.7%。本研究应用不同入渗模型揭示了内涝积水程度在不同降雨重现期下的变化规律,对更合理地开展数值模型模拟以及城市雨洪管理工作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EEN-AMPT模型 稳渗 设计降雨 城市内涝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滞留系统中典型POPs的去除及归趋研究
18
作者 米钺 李家科 +1 位作者 张兆鑫 邓朝显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5-132,共8页
生物滞留系统是一种有效的海绵城市的建设,可以有效地截留和去除城市雨水径流污染过程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同时,POPs的积累也会对生物滞留系统中的生物产生毒性和抑制作用,甚至形成污染源向外扩散,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引起周... 生物滞留系统是一种有效的海绵城市的建设,可以有效地截留和去除城市雨水径流污染过程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同时,POPs的积累也会对生物滞留系统中的生物产生毒性和抑制作用,甚至形成污染源向外扩散,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引起周边土壤以及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问题。该研究分析了典型POPs在城市地表径流中的来源和特征以及在生物滞留系统中典型POPs的去除效果、影响因素、分布状况及其去除机理。指出生物滞留设施中POPs的积累、迁移、转化及修复是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滞留设施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 积累 迁移 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湿地提效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19
作者 马越 林星辰 +3 位作者 姬国强 胡艺泓 杨亚欧 李亚娇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242-246,257,共6页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污水生态处理技术被广泛应用,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处理效率偏低,气候环境影响大等问题,如何强化人工湿地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主要介绍了人工湿地对污染物的去除机理;阐述了人工湿地运...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污水生态处理技术被广泛应用,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处理效率偏低,气候环境影响大等问题,如何强化人工湿地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主要介绍了人工湿地对污染物的去除机理;阐述了人工湿地运行效果的影响因素;总结了人工湿地处理效果的强化措施及其研究进展,以期提高人工湿地去污效率,为人工湿地的优化设计、研究及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去除机理 影响因素 强化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绿色居住环境景观设计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哲 《花卉》 2018年第18期117-118,共2页
居住区是人们活动较为密集的空间,是最具特色的人居环境。居住区不仅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且还是人们进行一切行为活动的基础。随着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人们对居住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在海绵城市背景下对居住环境景观进... 居住区是人们活动较为密集的空间,是最具特色的人居环境。居住区不仅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且还是人们进行一切行为活动的基础。随着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人们对居住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在海绵城市背景下对居住环境景观进行设计,提高居住区的宜居性已成为当前相关人员关注的重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绿色居住环境 景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