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视觉线索受限环境导航中认知地图的动态加工机制
1
作者 黄雷 张军恒 姬鸣 《心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3-689,I0002,共18页
视觉线索受限环境中,视觉线索模糊和视野狭窄等因素会降低个体导航效能。认知地图凭借其灵活性和预览性的特点为导航提供支持,保证导航过程的连续性和准确性。研究分析了认知地图的构成要素及相关理论基础,提出了认知地图的构建和更新−... 视觉线索受限环境中,视觉线索模糊和视野狭窄等因素会降低个体导航效能。认知地图凭借其灵活性和预览性的特点为导航提供支持,保证导航过程的连续性和准确性。研究分析了认知地图的构成要素及相关理论基础,提出了认知地图的构建和更新−校正两阶段动态加工机制及其对视觉线索受限环境中空间导航行为的影响。在构建阶段,个体通过多感官通道获取并整合空间信息形成认知地图;在更新−校正阶段,个体更新并校正空间心智模型和空间定向以实现空间导航,并全程受到元认知监控的调节。认知地图的动态加工机制厘清了推理、语言、元认知等认知加工过程如何支持视觉线索受限等环境中的空间导航行为,为未来探索空间导航能力训练、人机协同导航智能化等方面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线索受限环境 空间导航 认知地图 更新−校正阶段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切换情境对认知控制子成分的适应性作用——来自维-汉-英三语者的证据
2
作者 伊里努尔·热甫卡迪江 郭晶晶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7-584,共8页
本研究以维-汉-英三语者为被试,在双高/高-低优势度语言切换情境或单语情境启动任务后通过面孔任务考察语言切换情境对不同认知控制子成分的适应性影响。结果显示:(1)双高优势度语言切换情境未显著改变被试的认知控制水平;(2)高-低优势... 本研究以维-汉-英三语者为被试,在双高/高-低优势度语言切换情境或单语情境启动任务后通过面孔任务考察语言切换情境对不同认知控制子成分的适应性影响。结果显示:(1)双高优势度语言切换情境未显著改变被试的认知控制水平;(2)高-低优势度语言切换情境提升了面孔任务的反应抑制水平,而降低了干扰控制表现。这些结果表明短暂的语言切换经验可以适应性改变个体的反应抑制和干扰控制能力,并且该适应性变化受语言优势度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切换情境 认知控制 语言优势度 三语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件场景记忆的有限边界扩展——以飞行场景为例
3
作者 晏碧华 杨静怡 陆开朗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87-1200,共14页
人们对场景的记忆可能会产生错误,在场景边界处的记忆错误称为边界变换,表现为边界扩展和边界压缩。以往研究集中在日常生活场景,本研究采用快速系列视觉呈现范式并运用近角与球化处理技术对比了普通飞行场景和飞行事故场景的边界变换,... 人们对场景的记忆可能会产生错误,在场景边界处的记忆错误称为边界变换,表现为边界扩展和边界压缩。以往研究集中在日常生活场景,本研究采用快速系列视觉呈现范式并运用近角与球化处理技术对比了普通飞行场景和飞行事故场景的边界变换,考察了场景客体分布、场景视角、场景感知距离对边界变换的影响。结果显示:(1)飞行场景较易表现出边界扩展;(2)分散分布的普通飞行场景其边界扩展高于集中分布条件,俯视视角的普通飞行场景其边界扩展高于平视视角条件,场景客体分布特征和视角不影响飞行事故场景边界扩展;(3)减少感知距离可显著增加普通飞行场景的边界扩展,增加感知距离可显著减少飞行事故场景的边界扩展,使其表现出边界压缩。结论:飞机场景的视觉显著性特征使其场景记忆有较强边界扩展效应,事故场景由于其情绪显著性信息易引发焦点注意模式从而使其边界扩展具有有限性,结果说明了场景记忆的归一化特征和多源解释可依据场景主旨复杂性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景记忆 边界扩展 边界压缩 边界变换 飞行事故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线驾驶安全行为多维评价量表的构建 被引量:26
4
作者 游旭群 姬鸣 +2 位作者 戴鲲 杨仕云 常明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237-1251,共15页
结合现代航线驾驶工作特性及CRM和TEM模型基础上,通过文献分析、专家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筛选出现代航线飞行员驾驶安全所必备的27种关键行为特征,构成中国文化背景下航线驾驶安全行为评价量表的检测项目。对118名中国航线飞行员测评... 结合现代航线驾驶工作特性及CRM和TEM模型基础上,通过文献分析、专家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筛选出现代航线飞行员驾驶安全所必备的27种关键行为特征,构成中国文化背景下航线驾驶安全行为评价量表的检测项目。对118名中国航线飞行员测评数据的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由自动化系统认识、领导和管理、情境意识与决策、人际交流与合作技能组成的四维模型优于其他假设模型,且在四个飞行阶段中均具有良好的信度和结构效度。以其中86名飞行员的安全绩效考核(安全规章、飞行作风、飞行技能和机组管理)数据和飞行员在每个飞行阶段的驾驶安全行为总体表现为效标变量,以航线驾驶安全行为评价量表四个维度上的驾驶行为特征为预测变量分别进行层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航线驾驶安全行为多维评价量表具有良好的预测效度;四个维度变量对维护不同飞行阶段的驾驶安全行为分别具有显著的贡献性,且这种贡献性因飞行阶段的任务不同而有所差异。航线安全驾驶行为多维评价量表的构建,不仅为航线飞行员安全驾驶行为规范性评估、机组驾驶行为问题诊断以及安全绩效考核提供了一套客观有效的评价工具,而且也为有针对性的设计航线飞行员选拔模式和有效实施机组人员非技术性技能/CRM训练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线驾驶 非技术性技能 安全行为 评价 多维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容忍对飞行员驾驶安全行为的影响:风险知觉和危险态度的作用 被引量:24
5
作者 姬鸣 杨仕云 +2 位作者 赵小军 鲍旭辉 游旭群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308-1319,共12页
采用问卷法调查了257名中国航线飞行教员、机长和副驾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和层次回归分析探讨了风险容忍对飞行员驾驶安全行为的影响,以及在这一影响过程中风险知觉和危险态度所发挥的作用。结果发现:(1)风险容忍对飞行员驾驶安全行为... 采用问卷法调查了257名中国航线飞行教员、机长和副驾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和层次回归分析探讨了风险容忍对飞行员驾驶安全行为的影响,以及在这一影响过程中风险知觉和危险态度所发挥的作用。结果发现:(1)风险容忍对飞行员驾驶安全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高风险容忍飞行员的驾驶安全行为水平显著低于低风险容忍飞行员;(2)风险知觉在风险容忍对飞行员驾驶安全行为的影响过程中发挥了调节作用,即高水平的风险知觉削弱了风险容忍对飞行员驾驶安全行为的负向影响。(3)危险态度在风险容忍对飞行员驾驶安全行为的影响过程中发挥了完全中介作用,且这种中介作用的实现又受到风险知觉的调节,即危险态度对飞行员驾驶安全行为的影响是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员 风险容忍 风险知觉 危险态度 驾驶安全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正念、心理弹性在神经质和生活满意度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32
6
作者 梁三才 吴海梅 +1 位作者 杨玉娇 杨丹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46-951,共6页
目的:探讨正念、心理弹性在神经质和生活满意度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大一至大四学生412人,采用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式版(CBF-PI-B)的神经质分问卷、正念注意觉知量表(MAAS)、自我韧性量表(ERS)、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分别测量大... 目的:探讨正念、心理弹性在神经质和生活满意度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大一至大四学生412人,采用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式版(CBF-PI-B)的神经质分问卷、正念注意觉知量表(MAAS)、自我韧性量表(ERS)、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分别测量大学生的神经质、正念、心理弹性、生活满意度。结果:神经质得分与MAAS、ERS、SWLS得分均呈负相关(r=-0.29^-0.38,均P<0.01),M AAS、ERS、SWLS得分两两之间均呈正相关(r=0.27~0.41,均P<0.01)。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神经质不仅直接预测生活满意度,而且通过正念与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生活满意度;心理弹性的中介效应值为-0.09,占总效应的25.27%;正念-心理弹性的链式中介效应值为-0.06,占总效应的15.32%。结论:神经质通过两条通径影响生活满意度,一条是神经质通过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进而影响生活满意度,另一条是神经质通过正念、心理弹性的链式中介作用进而影响生活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质 正念 心理弹性 生活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趋近动机强度积极情绪对认知控制的影响 被引量:35
7
作者 王振宏 刘亚 蒋长好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46-555,共10页
情绪的动机维度模型认为,积极情绪对认知加工的影响受其趋近动机强度的调节,高、低趋近动机积极情绪对认知加工的影响不同。本研究运用情绪图片诱发被试高、低趋近动机积极情绪,采用停止信号任务和任务转换作业考察了不同趋近动机强度... 情绪的动机维度模型认为,积极情绪对认知加工的影响受其趋近动机强度的调节,高、低趋近动机积极情绪对认知加工的影响不同。本研究运用情绪图片诱发被试高、低趋近动机积极情绪,采用停止信号任务和任务转换作业考察了不同趋近动机强度积极情绪对认知控制的影响。结果发现:(1)与中性条件相比,高趋近动机积极情绪促进了停止信号任务中Go任务和任务转换作业中重复任务的反应执行。(2)在停止信号任务中,相对于中性条件,低趋近动机积极情绪条件下的停止信号反应时显著缩短;在任务转换作业中,低趋近动机积极情绪条件下的反应时转换损失和错误率转换损失均显著降低,而高趋近动机积极情绪条件下的反应时转换损失显著增加。因此,积极情绪对认知控制的影响受其趋近动机强度的调节,即低趋近动机积极情绪增强认知灵活性,提高停止反应与任务转换的速度;而高趋近动机积极情绪增强认知稳定性,加快停止信号任务中Go任务和任务转换作业中重复任务的反应执行,增加了反应时转换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情绪 趋近动机 认知控制 停止信号任务 任务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语言交互在不同视角下的多线索影响机制
8
作者 简尽涵 张军恒 +1 位作者 晏碧华 姬鸣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13-1040,I0012,I0013,共30页
空间语言交互受空间线索影响,但多线索影响机制尚不明确。将环境线索、布局线索、社会空间线索编码为空间线索一致性作为核心变量,将空间视角转换能力、场认知风格作为调节变量,构建4个实验探究表述和接收过程在两种视角下的多线索影响... 空间语言交互受空间线索影响,但多线索影响机制尚不明确。将环境线索、布局线索、社会空间线索编码为空间线索一致性作为核心变量,将空间视角转换能力、场认知风格作为调节变量,构建4个实验探究表述和接收过程在两种视角下的多线索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第一人称视角下,空间参照系受空间线索的支持越多,个体越倾向于使用它进行语言表述且交互效率更高,且布局线索的支持效应大于环境线索;场独立型表述者的参照系选择受空间线索一致性影响更大;空间视角转换能力越高,表述者越倾向于承担更多认知负荷,接收者理解效率越高。第三人称视角会削弱空间线索支持效应和高空间视角转换能力者的交互优势,提高使用自我中心参照系表述空间信息的概率,还会使两类场认知风格表述者的表述过程产生不同程度的决策冲突。但无论何种视角下,使用接收者参照系进行语言表述都是提高理解效率的最优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语言交互 空间参照系 空间视角转换 场认知风格 第一/第三人称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动态因果模型研究阅读神经网络背、腹侧通路的协作机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小娟 赵荣 杨剑峰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37-744,共8页
在神经网络的最新取向下,探讨阅读脑机制中背侧和腹侧通路的协作机制,是解决语言认知神经科学多个理论问题共同面临的焦点。本项目拟通过两个脑功能成像实验,建构汉字阅读的动态因果模型,系统地考察汉字阅读的神经网络,以及阅读网络中... 在神经网络的最新取向下,探讨阅读脑机制中背侧和腹侧通路的协作机制,是解决语言认知神经科学多个理论问题共同面临的焦点。本项目拟通过两个脑功能成像实验,建构汉字阅读的动态因果模型,系统地考察汉字阅读的神经网络,以及阅读网络中背、腹侧通路的协作机制。实验一利用快速适应实验范式的优点,识别和考察汉字阅读涉及的认知成分所对应的功能脑区,以及脑区联结形成的神经回路,并建构汉字阅读的动态因果模型;实验二进一步考察在刺激属性(语音和语义信息)和任务要求下阅读脑区的动态激活及相互作用。通过不同任务下的模型对比,重点探讨阅读网络的脑区联结模式变化,尤其是背、腹侧通路受刺激和任务影响时的协作机制。研究结果将为揭示阅读的神经生理模型、解决语言特异性脑区激活的争论等理论问题提供直接的证据,还能为语言教学、阅读障碍矫治、以及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词汇阅读 动态因果模型 背侧和腹侧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效应相容性范式下不同数字表征方式和身体经验对数字认知加工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宋晓蕾 傅旭娜 +1 位作者 张俊婷 游旭群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02-610,共9页
采用反应-效应相容性范式,探讨不同数字表征方式和身体经验对个体数字认知加工的影响。实验1首先采用木棒数字表征从知觉层面证明反应-效应相容性效应的存在;实验2采用累计手指数字表征考察手指数字表征在反应-效应相容性匹配中的优势;... 采用反应-效应相容性范式,探讨不同数字表征方式和身体经验对个体数字认知加工的影响。实验1首先采用木棒数字表征从知觉层面证明反应-效应相容性效应的存在;实验2采用累计手指数字表征考察手指数字表征在反应-效应相容性匹配中的优势;实验3则进一步排除了近似数量表征系统的影响,从语义层面探讨中国文化背景下语义概念手指数字表征的反应-效应相容性对数字认知加工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的数字表征系统中均存在反应-效应相容性效应,支持了观念运动理论;相比客体材料,手指数字表征在相容条件下具有明显的匹配优势,支持了具身数量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效应相容性 观念运动理论 手指数字表征 具身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认知发展水平诊断工具IPDT的动态化编制及其在低社会经济地位儿童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丽锦 暴卿 +1 位作者 陈蕾 梁渊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60-975,共16页
“皮亚杰认知发展量表”(IPDT)中的守恒与关系领域经动态化改编后已被证实适用于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潜能评估。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旨在构建适用于小学高年级儿童的IPDT表征、分类、规律领域的动态测验;并运用所构建的IPDT动态测验对低社会... “皮亚杰认知发展量表”(IPDT)中的守恒与关系领域经动态化改编后已被证实适用于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潜能评估。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旨在构建适用于小学高年级儿童的IPDT表征、分类、规律领域的动态测验;并运用所构建的IPDT动态测验对低社会经济地位(SES)儿童进行认知潜能评估;而后经过对低SES儿童的推理认知干预,进一步考查认知干预在低SES不同潜能儿童的认知能力和数学成就中的促进作用。结果发现:(1)改编的IPDT表征、分类、规律领域的动态测验包含“前测—干预—迁移—后测”4个阶段,所构建的逐级提示干预方案合理适切,可以有效区分不同认知潜能水平的小学高年级儿童,特别是弱势儿童;(2)推理认知干预对由IPDT动态测验细致区分出的不同潜能水平的低SES儿童作用不同,尽管他们在认知能力与数学成就上均有进步,但低SES高潜能儿童比低SES低潜能儿童从干预中获益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测验 低社会经济地位 皮亚杰认知发展量表(IPDT) 最近发展区 认知潜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字阅读的语义神经回路及其与语音回路的协作机制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剑峰 党敏 +1 位作者 张瑞 王小娟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81-390,共10页
从神经网络的角度研究词汇阅读的大脑神经机制,需要揭示语义和语音神经回路的动态协作机制,而语义加工神经回路是探讨该问题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利用汉字表义的独特性,以形旁语义作用的神经机制为切入点,计划开展的4个fMRI实验... 从神经网络的角度研究词汇阅读的大脑神经机制,需要揭示语义和语音神经回路的动态协作机制,而语义加工神经回路是探讨该问题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利用汉字表义的独特性,以形旁语义作用的神经机制为切入点,计划开展的4个fMRI实验拟探讨汉字阅读的语义神经回路及其与语音回路的动态协作机制。实验1利用多参数相关分析技术,识别与汉字语义和语音属性相关的功能脑区;实验2和实验3集中考察形旁语义加工的大脑神经机制,深入探讨形旁语义作用的实质,揭示汉字阅读中语义加工的神经回路;实验4通过建构汉字阅读的动态因果模型,考察在刺激驱动和任务调节下,阅读相关脑区联结模式的动态变化,阐明语义和语音神经回路的相互协作机制。研究结果将从跨语言的角度,阐明阅读神经网络的内部动态机制,为联结主义理论提供神经生理方面的直接证据;并为基于脑科学的教育教学和阅读障碍矫治等实践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词汇阅读 语义加工 语音加工 FMRI 多参数相关分析 动态因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神经质、尽责性与心盛之间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梁三才 吴海梅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09-713,共5页
以412名大学生为被试,运用问卷调查法探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神经质、尽责性与心盛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神经质与表达积极情绪效能、调节消极情绪效能、心盛呈负相关;(2)尽责性与表达积极情绪效能、调节消极情绪效能、心盛呈... 以412名大学生为被试,运用问卷调查法探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神经质、尽责性与心盛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神经质与表达积极情绪效能、调节消极情绪效能、心盛呈负相关;(2)尽责性与表达积极情绪效能、调节消极情绪效能、心盛呈正相关;(3)表达积极情绪效能、调节消极情绪效能与心盛呈正相关;(4)神经质通过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心盛,同时尽责性不仅直接影响心盛,还能通过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心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质 尽责性 心盛 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际协同的多重表征模型——基于认知表征的视角 被引量:3
14
作者 宋晓蕾 董梅梅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88-1302,共15页
联合行动是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的一种人际互动形式。成功的联合行动依赖于个体之间有效的协同,其中共同表征能力是人际协同的基础,但在联合行动中个体如何表征自我与他人的行为,目前说法尚未统一。在从认知表征视角对联合行动中人际协... 联合行动是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的一种人际互动形式。成功的联合行动依赖于个体之间有效的协同,其中共同表征能力是人际协同的基础,但在联合行动中个体如何表征自我与他人的行为,目前说法尚未统一。在从认知表征视角对联合行动中人际协同的过程、机制及其理论解释系统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人际协同的多重表征模型,即可从空间、具身和社会性表征三个维度理解和解释联合行动中人际协同的内容和过程,并尝试将其应用于智能人机交互领域人机协同与组队的研究和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行动 共同表征 多重表征模型 人际协同 人机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人协作任务中协作绩效的神经人因学探讨
15
作者 宋晓蕾 郭笑雨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21,共11页
目的从神经人因学的视角出发,探讨双人协作任务中协作绩效的神经生理机制及其影响和促进。方法采用文献调研和分析方法,分别对神经人因学、神经工效、人机交互、脑机接口等不同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分析,首先系统梳理了神经人因学领域... 目的从神经人因学的视角出发,探讨双人协作任务中协作绩效的神经生理机制及其影响和促进。方法采用文献调研和分析方法,分别对神经人因学、神经工效、人机交互、脑机接口等不同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分析,首先系统梳理了神经人因学领域中双人协作任务中绩效的研究技术和方法;其次探讨了神经人因学视角下,协作任务中的绩效表现及其神经机制;再次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协作绩效的影响因素及如何增强和促进问题;最后总结了下一步神经人因学领域协作绩效研究如何在未来智能人机交互领域应用。结论神经人因学视角下,双人协作任务中协作绩效的研究有助于理解人机协同作业或人机组队操作中,操作者之间的人际表征对协同、组队操作的影响作用,研究成果可直接应用于协同作业系统的设计和优化,特别是未来智能时代人机组队的设计和优化,满足众多复杂的人机系统协同作业设计的需求,为建立自然高效协同作业的交互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行动 联合Simon效应 协作能力 协作绩效 神经人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面孔和语音情绪信息的整合加工及神经生理机制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苹 潘治辉 +1 位作者 张立洁 陈煦海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09-1117,共9页
面孔、语音情绪信息的整合加工是社会交往的重要技能,近年来逐渐引起心理学、神经科学研究的关注。当前研究较为系统地考察了双通道情绪信息整合加工的行为表现和影响因素,也很好地回答了"何时整合"与"在哪里整合"... 面孔、语音情绪信息的整合加工是社会交往的重要技能,近年来逐渐引起心理学、神经科学研究的关注。当前研究较为系统地考察了双通道情绪信息整合加工的行为表现和影响因素,也很好地回答了"何时整合"与"在哪里整合"两个认知神经科学关注的问题,但对"面孔、语音情绪信息能否整合为一致情绪客体?双通道情绪信息在大脑中如何整合为一?"两个关键问题都还缺乏系统研究。因此,本项目拟系统操纵面孔、语音刺激的情绪凸显度和任务要求,引入动态面孔-语音刺激以增加外部效度,综合运用行为和电生理技术,从多角度挖掘数据,特别是引入神经振荡(时频、相干)分析,系统考察动态性面孔和语音情绪信息是否能整合成一致情绪客体,并在神经振荡层面探明双通道情绪信息整合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孔情绪 语音情绪 整合加工 神经振荡 事件相关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损耗对攻击行为的影响:复愈性环境的作用 被引量:16
17
作者 王星星 钟瑶 张媛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7-144,共8页
本研究采用实验(stroop任务和竞争反应时任务)和问卷(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复愈性环境对自我损耗后攻击性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高损耗组反应性攻击行为显著大于低损耗组,两组主动性攻击行为差异不显著;观看复愈性环... 本研究采用实验(stroop任务和竞争反应时任务)和问卷(积极情感消极情感量表)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复愈性环境对自我损耗后攻击性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高损耗组反应性攻击行为显著大于低损耗组,两组主动性攻击行为差异不显著;观看复愈性环境和非复愈性环境后,复愈性环境组反应性攻击行为显著低于非复愈性环境组,主动性攻击行为两组无差异。结果表明:自我损耗后会产生情绪上的不良表现,反应性攻击行为增多,而主动性攻击行为不受损耗影响;自我损耗后观看复愈性环境,能够缓解情绪上的不良表现,增加认知资源,从而减少攻击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损耗 攻击行为 复愈性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社会视频游戏中的合作对博弈决策中合作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郑文倩 陈云云 +3 位作者 宋国萍 徐敏 白正月 李兰洁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5-91,共7页
以38名大学生和研究生为被试,采用Chicken Game实验范式测量合作行为,考察了单人和双人合作模式游戏后,性别和游戏习惯对玩家在博弈决策中合作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双人合作模式游戏可以促进玩家在博弈决策中的合作行为;(2)双人合... 以38名大学生和研究生为被试,采用Chicken Game实验范式测量合作行为,考察了单人和双人合作模式游戏后,性别和游戏习惯对玩家在博弈决策中合作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双人合作模式游戏可以促进玩家在博弈决策中的合作行为;(2)双人合作模式游戏后,男玩家(相比女玩家)在博弈决策中的合作行为更多;(3)玩游戏的习惯影响博弈决策中的合作行为,相比于经常习惯与现实朋友玩游戏和独自玩游戏的玩家,经常习惯与网友玩游戏的玩家在双人合作模式游戏后的合作行为更多。本研究不仅证实了一般学习模型,也证实了亲社会合作类视频游戏可以有效促进博弈决策中的合作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行为 游戏模式 一般学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环境中大尺度空间定向能力的地域差异
19
作者 宋晓蕾 李宜倩 张凯歌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共14页
基于空间参照系理论,本文采用虚拟现实技术探讨了大尺度空间定向能力的地域差异及其原因。实验1采用基于两种空间参照系且生态效度更高的路线重走与回溯任务以考察空间定向能力的地域差异;实验2进一步采用基于空间参照转换灵活性的定向... 基于空间参照系理论,本文采用虚拟现实技术探讨了大尺度空间定向能力的地域差异及其原因。实验1采用基于两种空间参照系且生态效度更高的路线重走与回溯任务以考察空间定向能力的地域差异;实验2进一步采用基于空间参照转换灵活性的定向接近任务以澄清该差异产生的原因;实验3通过在任务前激活环境中心参照,提高转换灵活性以改善南方被试大尺度空间定向能力。结果发现,大尺度空间定向能力存在地域差异,北方被试更擅长环境中心参照的任务,南方被试的自我中心参照在任务中有更大优势作用;说明该地域差异除与个体空间参照使用偏好有关之外,还与其空间参照转换灵活性有关;而当南方被试环境中心参照被激活,任务绩效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定向 空间参照系 地域差异 导航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植于航空安全文化的内隐安全态度的预测效应 被引量:19
20
作者 晏碧华 姬鸣 +2 位作者 赵小军 屠金路 游旭群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9-128,共10页
采用飞行管理态度问卷FMAQ 2.0作为航空安全文化背景下外显安全态度的评价工具,并设计了两个安全态度的内隐联想测试(IAT)对134名飞行员进行了调查,同时运用专家评定法对其飞行绩效进行了评价,结果发现:(1)航空安全态度的IAT效应值较强... 采用飞行管理态度问卷FMAQ 2.0作为航空安全文化背景下外显安全态度的评价工具,并设计了两个安全态度的内隐联想测试(IAT)对134名飞行员进行了调查,同时运用专家评定法对其飞行绩效进行了评价,结果发现:(1)航空安全态度的IAT效应值较强,飞行安全更多与积极评价和积极情感联系在一起,对飞行风险与冒险是消极评价与回避。(2)外显和内隐安全态度既相关又分离:评价性内隐安全态度和外显态度的驾驶舱工作态度、情感性内隐安全态度和驾驶舱工作态度与自动化驾驶态度显著正相关,且总外显态度与内隐态度正相关显著,同时模型数据显示二者是分离性结构。(3)外显和内隐安全态度均能预测安全绩效,其中外显态度对飞行作风、飞行技能和机组管理的预测率较高,内隐态度在安全规章上预测率较高,其共同预测模型拟合良好。结论:外显与内隐安全态度、安全绩效及其相互关系共同构成特定航空安全文化的完整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安全文化 内隐安全态度 内隐联想测试 安全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