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省光照资源分区与日光温室产业化开发对策 被引量:2
1
作者 孙全敏 袁万良 《陕西农业科学》 1998年第5期29-31,共3页
1陕西日光温室蔬菜产业开发现状与问题塑料日光温室是一种高效节能蔬菜栽培新技术。在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雨雪天气少,日照时数长、日照百分率高,发展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对生产冬麦荐及季节蔬菜十分有利。陕西省从1992年开始在咸... 1陕西日光温室蔬菜产业开发现状与问题塑料日光温室是一种高效节能蔬菜栽培新技术。在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雨雪天气少,日照时数长、日照百分率高,发展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对生产冬麦荐及季节蔬菜十分有利。陕西省从1992年开始在咸阳(秦都、泾阳)、渭南(渭南市、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光照资源分区 日光温室 产业化 开发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结球白菜雄性不育系选育研究初报 被引量:12
2
作者 宋胭脂 柯桂兰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41-44,共4页
以本所选育的异源胞质雄性不育系CMS3411-7为母本,13个生产上主栽品种为父本,进行杂交和连续回交,转育不结球白菜胞质雄性不育系。经BC3代转育,不育系的经济性状已完全同于轮回父本,筛选出不育率、不育度比较稳定的... 以本所选育的异源胞质雄性不育系CMS3411-7为母本,13个生产上主栽品种为父本,进行杂交和连续回交,转育不结球白菜胞质雄性不育系。经BC3代转育,不育系的经济性状已完全同于轮回父本,筛选出不育率、不育度比较稳定的95-C1、95-C8、95-C11、95-C19等不育系。初步组配鉴定表明,不结球白菜一代杂种优势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叶片大而多、生长速度快,健壮旺盛,抗病力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结球白菜 转育 三系配套 油菜 蔬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新型不育材料Shaan-GMS的遗传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胡胜武 于澄宇 +1 位作者 赵会贤 柯桂兰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6期63-67,共5页
Shaan- GMS是 1 994年在一甘蓝型油菜材料中发现的天然雄性不育株。 2 8个品种的1 42个高代自交系与 Shaan- GMS测交 F1代可育株与不育株呈 1∶ 1分离 ,利用兄妹交、自交、回交等方法研究结果表明 ,该不育性状受一对核基因控制 ,不育对... Shaan- GMS是 1 994年在一甘蓝型油菜材料中发现的天然雄性不育株。 2 8个品种的1 42个高代自交系与 Shaan- GMS测交 F1代可育株与不育株呈 1∶ 1分离 ,利用兄妹交、自交、回交等方法研究结果表明 ,该不育性状受一对核基因控制 ,不育对可育为显性。本研究还就其在轮回选择、杂交、回交、复交育种中利用潜力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性核不育 甘蓝型油菜 新型不育材料 Shaan-GMS 遗传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白菜对黑斑病抗性遗传规律及抗性与体内营养物质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刘焕然 柯桂兰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2期45-50,共6页
大白菜对黑斑病抗性属数量遗传,由7~10对以上基因控制,符合加性─显性模型。回交效应显著,表明主要为核基因遗传。亲本配合力gca与sca差异极显著,F值分别为1802及296,gca/sca=6076。大白菜对... 大白菜对黑斑病抗性属数量遗传,由7~10对以上基因控制,符合加性─显性模型。回交效应显著,表明主要为核基因遗传。亲本配合力gca与sca差异极显著,F值分别为1802及296,gca/sca=6076。大白菜对黑斑病感病性与体内可溶性糖及vC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898及09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黑斑病 遗传规律 营养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白菜对TuMV、P.P、A.b三种病原菌多抗性接种鉴定技术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刘焕然 柯桂兰 《陕西农业科学》 1999年第4期3-6,共4页
大白菜对病毒病、霜霉病、黑斑病三种病原菌苗期多抗性接种鉴定技术包括:白菜幼苗2~3叶苗龄,摩擦接种1g∶5ml(0.05mol/L磷酸缓冲液)TuMV汁液,48h接种黑斑菌,72h接种霜霉菌,采用喷雾接种方式。黑斑病... 大白菜对病毒病、霜霉病、黑斑病三种病原菌苗期多抗性接种鉴定技术包括:白菜幼苗2~3叶苗龄,摩擦接种1g∶5ml(0.05mol/L磷酸缓冲液)TuMV汁液,48h接种黑斑菌,72h接种霜霉菌,采用喷雾接种方式。黑斑病原(A.brassicae)分生孢子浓度4×104个/ml,霜霉菌原(peronosporaparasitica)孢子囊浓度1×104个/ml。接种保湿7d,调查A.b、P.P二病。后在25~30℃、相对湿度65%条件下培养12d,调查TuMV发病。由此组装的苗期多抗鉴定技术,用16份试材接种检验,病毒病指归类,与大田发病吻合率为68.75%,霜霉病为62.5%,黑斑病为75%。三病与单抗接种鉴定的病指抗性归类吻合率分别为84.6%,83.3%和9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多抗 鉴定 病毒病 TuMV P.P 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南巴山地区蔬菜种质资源考察初报 被引量:1
6
作者 党永华 吴金娥 《陕西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7-38,共2页
1992~1994年对陕南巴山地区7个县蔬菜资源实地考察,收集材料397份,分属33个科。优异材料定点观察, 初步鉴定、筛选出一批可直接利用的资源和可供创新或进行起源分类研究的种质。
关键词 蔬菜 种质资源 巴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棚蔬菜高产高效益优化栽培模式探讨
7
作者 杜军志 程智慧 《陕西农业科学》 1997年第3期38-40,共3页
在对咸阳市秦都区大棚蔬菜周年栽培31种模式的生产结果调查统计的基础上,对效益较好的前16种模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生产茬次以周年三茬为最优;
关键词 蔬菜 栽培模式 高产高效益 塑料温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茄子品种资源生态分析
8
作者 党永华 吴金娥 《长江蔬菜》 1997年第5期25-26,40,共2页
陕南、关中、陕北3个自然生态区茄子资源,陕南多为早、中熟品种,以非圆茄为主。陕北晚熟品种居多,以圆茄为主。关中均居中。门茄节位与出苗到始末期的天数呈极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茄子 品种资源 生态类型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西瓜野生资源的化学成分分析及亲缘关系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赵尊练 王鸣 +2 位作者 杨安平 薛万新 杜军志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36-441,共6页
对引自非洲博茨瓦纳(Botswana)的16份西瓜野生资源的有关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它们与栽培西瓜的亲缘关系作了探讨。结果表明,这批西瓜资源的种子脂肪主要由4种脂肪酸组成,即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其中饱... 对引自非洲博茨瓦纳(Botswana)的16份西瓜野生资源的有关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它们与栽培西瓜的亲缘关系作了探讨。结果表明,这批西瓜资源的种子脂肪主要由4种脂肪酸组成,即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其中饱和脂肪酸约占20%.不饱和脂肪酸约占80%,两种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呈高度负相关;这些资源的果皮中果胶物质含量高出栽培品种2—3倍,具有经济利用价值;亲缘关系分析发现,这批资源大部分属于卡费尔西瓜[C.Lanatusssp.lanatusvar.caffer(Schrad)Mansf.],与目前栽培西瓜属于同一种不同的变种,它们的许多珍贵性状对我国栽培西瓜(包括籽瓜)的品种改良将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种质资源 脂肪酸 果胶 亲缘关系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盐乳酸辣椒加工工艺 被引量:7
10
作者 梁灵 叶可辉 梁燕 《农牧产品开发》 1999年第3期13-14,共2页
以新鲜线辣椒为原料,接种纯乳酸菌发酵,并利用大蒜、花椒、丁香等香辛料及调味品增香防腐,从而降低盐的用量。制成低盐、酸味柔和、有益消化的辣椒加工新产品。
关键词 线辣椒 乳酸菌 乳酸辣椒 低盐 辣椒 加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新品种──陕蔬二号 被引量:1
11
作者 叶可辉 梁燕 《长江蔬菜》 1999年第8期22-22,共1页
关键词 辣椒 陕蔬二号品种 陕西省蔬菜花卉研究所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白4号大白菜
12
作者 赵利民 《长江蔬菜》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20-21,共2页
秦白4号大白菜系陕西省蔬菜花卉研究所利用 CMS7311胞质雄性不育系和92—S105自交不亲和系配制而成的抗病、丰产、优质、耐贮一代杂种。1996年1月10日,经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
关键词 大白菜 秦白4号品种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要点 陕西省蔬菜花卉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白菜新品种秦白6号
13
作者 赵利民 《长江蔬菜》 1999年第2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大白菜 秦白6号品种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要点 陕西省蔬菜花卉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甘70甘蓝
14
作者 许忠民 《长江蔬菜》 1998年第12期22-22,共1页
关键词 秦甘70甘蓝 陕西省蔬菜花卉研究所甘蓝育种室 栽培 播种育苗 定植 田间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瓜品种双层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探讨 被引量:6
15
作者 袁万良 孙全敏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3期43-46,共4页
在十多年观察研究的基础上,认为西瓜品种的综合性状可由商品性状、农艺性状与经济性状来体现。对3类性状进一步分解为若干具体因素,构成3个评判因素子集合及全集合。用模糊数学方法进行西瓜品种多层次综合评判方法探讨,评判结果与... 在十多年观察研究的基础上,认为西瓜品种的综合性状可由商品性状、农艺性状与经济性状来体现。对3类性状进一步分解为若干具体因素,构成3个评判因素子集合及全集合。用模糊数学方法进行西瓜品种多层次综合评判方法探讨,评判结果与生产表现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品种 模糊数学 综合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A渗透调节对线椒种子活力及膜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惠麦侠 巩振辉 《陕西农业科学》 1997年第6期22-23,45,共3页
以线椒8819为试材,探讨PVA渗调处理对种子活力及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线椒种子经1.0%~2.0%PVA渗调处理12h~36h后,发芽率、发芽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以1.5%PVA渗调12h效果... 以线椒8819为试材,探讨PVA渗调处理对种子活力及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线椒种子经1.0%~2.0%PVA渗调处理12h~36h后,发芽率、发芽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以1.5%PVA渗调12h效果较好。种子的过氧化物酶活性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不仅提高而且峰值提前,细胞膜透性降低,说明PVA渗调处理能提高种子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A渗调 种子活力 膜透性 辣椒 线辣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脯氨酸和蔗糖溶液浸种对黄瓜幼苗生长及其抗冷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明科 孙艳 《陕西农业科学》 1997年第3期15-17,共3页
本试验选用抗低温能力较差的黄瓜品种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的脯氨酸(Pro)和蔗糖溶液进行浸种,探讨其对黄瓜幼苗生长及抗冷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Pro对根系生长有促进作用,而蔗糖对茎的增粗有促进作用,2种试剂均能显著提... 本试验选用抗低温能力较差的黄瓜品种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的脯氨酸(Pro)和蔗糖溶液进行浸种,探讨其对黄瓜幼苗生长及抗冷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Pro对根系生长有促进作用,而蔗糖对茎的增粗有促进作用,2种试剂均能显著提高幼苗的根系活力。低温胁迫试验的结果表明。100mg/Lg的Pro和4%蔗糖对短期低温有抵御力,而200mg/LgPro和8%蔗糖则能抵抗较长时间的低温危害;同时,S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脯氨酸 蔗糖 浸种 黄瓜 幼苗 抗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耐冷性鉴定指标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明科 孙艳 史继华 《陕西农业科学》 1998年第6期20-22,共3页
60年代末,Fridotich等提出了生物自由基伤害学说,开辟了耐冷机理研究的新领域,已被广泛地应用于需氧生物细胞毒害机理的研究。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Vc等作为需氧有机体阻止膜质过氧化防御... 60年代末,Fridotich等提出了生物自由基伤害学说,开辟了耐冷机理研究的新领域,已被广泛地应用于需氧生物细胞毒害机理的研究。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Vc等作为需氧有机体阻止膜质过氧化防御系统的成员,能有效地清除自由基和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耐冷机理 鉴定指标 生理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钾对花生养分吸收及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1
19
作者 梁东丽 吴庆强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9-51,共3页
用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研究了土娄土施用不同量钾肥对花生不同生育时期养分吸收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钾肥可促进花生的生长和发育,使花生产量提高了27.6%,最高产量出现在K2O用量67.5kg/hm2;施钾促... 用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研究了土娄土施用不同量钾肥对花生不同生育时期养分吸收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钾肥可促进花生的生长和发育,使花生产量提高了27.6%,最高产量出现在K2O用量67.5kg/hm2;施钾促进花生对N、P、K养分的吸收,三种养分的吸收量为N>K>P,但不同钾肥用量对养分的吸收影响不大;施钾使花生籽粒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分别提高了17.7%和10.74%。试验中我们还观察到,施用钾肥可显著提高花生的抗病性,而抗病性有随施钾量增加而提高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钾肥 养分吸收 生长发育 抗病性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白菜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同工酶及可溶性蛋白质分析 被引量:16
20
作者 张鲁刚 柯桂兰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67-70,共4页
以育成稳定多代的大白菜胞质雄性不育系(C丙16)和保持系(B10)为试材,以盛花期的根、茎、叶、花蕾、花以及结荚期的黄熟种荚为试样,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技术,分析了酯酶同工酶(EST)、过氧化物酶同工酶(POD)、α-淀... 以育成稳定多代的大白菜胞质雄性不育系(C丙16)和保持系(B10)为试材,以盛花期的根、茎、叶、花蕾、花以及结荚期的黄熟种荚为试样,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技术,分析了酯酶同工酶(EST)、过氧化物酶同工酶(POD)、α-淀粉酶同工酶(α-AMY)以及可溶性蛋白质的谱带差异。结果表明,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同工酶、可溶性蛋白质存在谱带增减,谱带活性强弱变化和酯酶同工酶的器官特异表达等差异。结果还表明,酯酶同工酶是两系间差异最大的同工酶,而花蕾则是不育系和保持系间生化差异最大的器官。根和种荚次之,叶片和花茎的差异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菜 胞质雄性不育 同工酶 可溶性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