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葡萄酒中生物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史学容 宋育阳 +2 位作者 秦义 刘延琳 姜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297-308,共12页
生物胺(biogenic amines,BA)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含氨基的低分子质量有机化合物的总称,过量摄入会引起不良的生理反应,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是表征葡萄酒质量安全的重要指标。本文对葡萄酒中BA的来源、生物合成代谢机制、微生物溯源、... 生物胺(biogenic amines,BA)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含氨基的低分子质量有机化合物的总称,过量摄入会引起不良的生理反应,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是表征葡萄酒质量安全的重要指标。本文对葡萄酒中BA的来源、生物合成代谢机制、微生物溯源、检测技术、影响因素及酿酒过程中BA的控制策略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以期为高效分析和有效控制葡萄酒中的BA提供理论指导,从而促进我国葡萄酒行业绿色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胺 葡萄酒 合成代谢机理 检测技术 控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地区赤霞珠葡萄根际土壤中AM真菌的多样性 被引量:5
2
作者 房玉林 屈雁朋 +4 位作者 张稼涵 孟江飞 刘金串 程宝森 栾丽英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4-130,共7页
对西北地区5个酿酒葡萄赤霞珠(Vitis viniferaL.cv.Cabernet Sauvignon)葡萄园根际土壤0—60 cm土层的AM真菌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葡萄根系可形成丛枝菌根,且侵染率较高,最高达79%;在西北地区的5个样地中共分离出AM真菌4属22种... 对西北地区5个酿酒葡萄赤霞珠(Vitis viniferaL.cv.Cabernet Sauvignon)葡萄园根际土壤0—60 cm土层的AM真菌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葡萄根系可形成丛枝菌根,且侵染率较高,最高达79%;在西北地区的5个样地中共分离出AM真菌4属22种,其中球囊霉属(Glomus)15种,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4种,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ospora)2种,巨孢囊霉属(Gigaspora)1种。5个样地孢子密度大小顺序为:陕西泾阳(JY)>山西永济(YJ)>陕西杨凌(YL)>宁夏银川(YC)>甘肃莫高(MG)。各样地葡萄根际土壤中AM真菌种的丰富度不同,陕西泾阳地区最高;分布于葡萄根际的AM真菌按种类多少排序的属依次是:球囊霉属>无梗囊霉属>盾巨孢囊霉属>巨孢囊霉属,球囊霉属占据的比例保持着绝对优势;根内球囊霉、摩西球囊霉、地表球囊霉在不同样地中均为优势菌株,副冠球囊霉,集球囊霉,细凹无梗囊霉是多数样地中的稀有种类。研究表明,葡萄与AM真菌具有良好的共生关系,二者协同进化产生了具有生态环境特异性的菌根真菌多样性;葡萄根际存在较为丰富的丛枝菌根真菌资源,可供进一步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 葡萄 根际土壤 AM真菌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茱萸鲜果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胡劲光 刘延琳 +1 位作者 宋建强 张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94-198,共5页
【目的】检测新鲜山茱萸的香气成分,为山茱萸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萃取法提取山茱萸新鲜果实的香气成分,用内标法对检测峰进行半定量分析,用气相色谱-质谱并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化合物进行鉴定。【结... 【目的】检测新鲜山茱萸的香气成分,为山茱萸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萃取法提取山茱萸新鲜果实的香气成分,用内标法对检测峰进行半定量分析,用气相色谱-质谱并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化合物进行鉴定。【结果】山茱萸新鲜果实挥发性物质经气相色谱分离共得到50个峰,鉴定出47种香气物质,占总峰面积的97.3%,其中醇类、醛类、酸类分别为16,6,6种,分别占山茱萸鲜果香气成分总量的27.12%,13.89%,9.11%;香气成分含量排在前10位的物质分别为:4-(2-羟乙基)酚、戊烯二酐、苯并噻唑、水杨酸甲酯、十一酸、间呋喃醛、对-(孟)-8-烯-3-醇(、Z)-3-己烯-1-醇、芳樟醇和4-戊烯醛。【结论】醇类、醛类和羧酸类物质对山茱萸鲜果的香气有很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 香气成分 水蒸气蒸馏 GC-MS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