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患者手臂输液港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肖莹晶 赵征 +1 位作者 张彧 画妍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 :分析肿瘤患者手臂输液港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制定预防性护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西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肿瘤内科植入手臂输液港的259例患者的一般资料与手臂输液港维护信息,根据带港期... 目的 :分析肿瘤患者手臂输液港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制定预防性护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西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肿瘤内科植入手臂输液港的259例患者的一般资料与手臂输液港维护信息,根据带港期间是否发生并发症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259例肿瘤患者手臂输液港并发症发生率为33.6%,以感染、导管堵塞、导管相关性血栓、导管移位为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BMI≥24.0 kg/m2、合并其他慢性病、带港时间> 12个月是患者发生手臂输液港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肿瘤患者手臂输液港的并发症发生风险与年龄、BMI、合并其他慢性病、带港时间等因素有关,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带港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臂输液港 肿瘤 并发症 危险因素 回顾性分析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ALK基因检测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被引量:14
2
作者 陈琳 郭华 +1 位作者 孙亚丽 徐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739-1743,共5页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及EML4-ALK融合基因检测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探讨其EGFR基因及EML4-ALK融合基因突变的意义。方法通过扩增阻滞突变系统(ARMS-PCR法)和RT-PCR法对216例NSCLC样本...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及EML4-ALK融合基因检测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探讨其EGFR基因及EML4-ALK融合基因突变的意义。方法通过扩增阻滞突变系统(ARMS-PCR法)和RT-PCR法对216例NSCLC样本中EGFR基因及EML4-ALK融合基因进行检测。结果本研究中,EGFR基因突变率为40.7%,且多见于女性、不吸烟人群、腺癌患者及有胸膜转移者,与患者年龄、分化程度、是否有区域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史和病理类型是EGFR突变的独立影响因素,即EGFR基因突变更易发生于不吸烟人群及腺癌患者;EML4-ALK融合基因突变率为6.1%,其表达状况与年龄、性别、吸烟史、肿瘤病理类型、分化程度等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结论 NSCLC患者中EGFR基因突变率高于EML4-ALK融合基因突变率,EGFR基因突变在女性、不吸烟人群、腺癌患者及有胸膜转移者中较高,其中吸烟史和病理类型是EGFR突变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基因突变 ALK融合基因 临床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苓白术散加减对肺癌术后慢性咳嗽的疗效及相关机制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霍健 刘焕 +2 位作者 苏兴利 赵妍 李春燕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9期2300-2304,共5页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对肺癌术后咳嗽的疗效,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7年12月陕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肺癌术后咳嗽患者14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1例。对照组给予复方甲氧那明口...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对肺癌术后咳嗽的疗效,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7年12月陕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肺癌术后咳嗽患者14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1例。对照组给予复方甲氧那明口服,2粒/次,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参苓白术散加减,每日1剂,200mL温服分服,2组均连续治疗2周,疗程结束后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血清炎性反应因子(PCT、CRP、IL-6、IL-8、TNF-α)、肺功能(VC、FEV1、FEV1/FVC、MMEF、PEF)及免疫功能(IgA、IgM、IgG、补体C3、补体C4)的变化。结果: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8.73%,对照组为74.6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不同维度的LCQ-MC评分及LCQMC总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其中观察组升高趋势较对照组明显(P<0.05);3)治疗后2组患者外周血清PCT、CRP、IL-6、IL-8、TNF-α浓度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其中观察组下降的趋势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肺功能:治疗后2组VC、FEV1、FEV1/FVC、MMEF、PEF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其中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5)免疫功能:治疗后2组IgA、IgM、IgG、补体C3、补体C4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其中观察组升高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可明显改善肺癌术后咳嗽患者的临床症状,进一步提升其肺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炎性反应因子,提高机体免疫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苓白术散 复方甲氧那明 肺癌术后咳嗽 疗效 肺功能 机制 血清炎性反应因子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